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27部分

天下豪商-第627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送他入朝吧。”赵忠顺瞧了一眼站在那里的米哈迪耶,这个人可是宝贝啊!熟知波斯、天竺、大食国情,而且还能说波斯语、突厥语、大食语、钦察语和汉语。带上他南下入天竺,可是事半功倍啊!

    “大教谕,”赵忠顺指着米哈迪耶道,“这位天方教学者可是博学之人,而且了解西方诸国情况,可否留在下官军中?”

    根据计划,章援和大教化团的兵马是不会入天竺的。他们将会在打扫完战场后返回疏勒绿洲,并且在疏勒绿洲、莎车绿洲、于阗绿洲等地,开设封建化的书院、佛寺和道观,并且用诸教平等和谐为原则,开始传播和交流。

    “也好。”章援点点头,对米哈迪耶道,“阿訇,你就跟随赵统军入天竺吧!赵统军虽是佛弟子,但是也不会压迫天方教徒的……咱们大宋向来讲究诸教和谐,以和为贵,你可明白?”

    “明白明白,小的也是宋人啊!”米哈迪耶正色道,“自当遵奉大宋的诸教和谐,也会教导下面的阿訇们遵守。”

    “如果他们不服气也没关系,”章援笑着,“让他们到大教化团来,自有人会和他们讲道理的。”

    说着话,章援一指挂在大帐里面的怒目持剑孔子像,温言道:“我们儒家,一向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

    赵忠顺也附和着,“对对对,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教化团上下,最会以理服人了。这个本官是深有体会的!”

    米哈迪耶看了眼孔子像,心说:都是汉人的儒生怯懦无用,现在看来完全是谣传啊!他们儒家的先知,看上去就孔武有力,一定是位勇敢的骑士!

    章援摸着胡子又道:“阿訇,你去把阿斯兰汗,还有那个什么西塔吉克人、古尔人的军使,还有桑贾尔的那个大将派来军使都请进来吧。

    本官见见他们,和他们说说咱们大宋的道理!”

    今天章援要讲的道理是很简单的!也没有什么宇宙起源,也没什么天人合一,更没有以理性探究天理。

    有的只有服,还是不服?

    服了,那就称臣、朝贡、送人质,接受大宋的册封!

    不服,那就继续打,打到服气为止!

    另外,选择服气的,还得为王前驱!带着赵忠顺和萧合达的大军杀进波斯(指阿富汗)和天竺,一路杀到迦兹尼王朝的首都拉哈尔。

    ……

    喀喇湖大捷和攻克喀什噶尔城,还有喀喇汗朝阿斯兰可汗归顺大宋的喜讯,自是要露布飞捷,报入开封府的。

    因为距离太远,报捷的使者直到大观二年的冬天,快到十一月的时候,才万里迢迢,带着好消息抵达大宋的首善之城。

    而这份令人惊喜的捷报,立即就在本就暗流涌动的开封府城激起了又一场官场争斗。

    或者说,章援的露布飞捷成为了“大观政争”的导火索。

    “好!好一个书生掌兵的章致平!”

    “谁说书生不知兵?我看这章致平用兵的本事,远在武崇道和高师严之上啊!”

    “一战破二国,降三王……这等战功堪称我朝开国以来之第一人了!”

    “章子厚能有这样的儿子,足可含笑九泉了……”

    “可惜忠孝难两全啊!章子厚仙逝的时候,章致平不能在床前送终,总是不圆满啊!”

    政事堂中,刚刚结束崇政殿召对的宰执们纷纷议论起来了。他们还没想到章援的胜利会给大宋的朝局带来多大的震荡,所以一个个都挺高兴的。

    因为这一战的主帅章援是个文官,而且还是正经的进士出身。章援的胜利,充分说明了大宋的文官是可以直接掌兵的!

    章援在西北的胜利,正好可以用来压制最近有点冒头的新军武官势力。

    除此之外,大家还对章援未能给章惇送终一事感到非常惋惜。

    章惇是大约一个月前病逝在海州蒲园的,死的时候大部分子孙都在身边,还有一堆重孙子,其实还是很热闹的。但章援因为要在前线督军,所以就不能给爸爸送终了。实际上,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老爸仙逝了呢!

    “子由,”右相张商英问苏辙道,“如今西域、河西还有许多未定之事,你看是不是要让章致平夺情?”

    夺情就是父母死了不守三年孝的意思。一般情况下当然是不行的,不过章援现在可是西域军中的统帅,还兼着“收河西”的重任,夺情才是情理之中的。

    “章致平自然得要夺情了。”苏辙摸着已经雪白的胡子,眉头微微蹙着。

    他已经想到了官家在得知西域大捷消息的反应了。

    一定是大喜过望,而且还会以为自己有多厉害……实际上,厉害的不是官家,甚至也不是章援,而是实证学派!

    而自以为厉害的官家,一定会下决心搞什么万国来朝上尊号这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情了。一方面浪费公帑,一方面还会引起契丹人的警惕,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这事儿,可得想个什么办法,才能给搅和黄了呢?

    苏辙正琢磨着,一个小黄门忽然从外面走进了,出现在了政事堂中,不用说,一定是来传旨的。

    果然,小黄门看见在场的大臣们都纷纷起立,就开口传诏道:“天子有旨,着苏辙、张商英、郑居中等立刻进宫商议西域大捷善后之事。”

 第985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保护费还交吗?

    (全本小说网,HTTPS://。)

    苏辙、张商英和郑居中三人在通名声中,踏进崇政殿的时候,殿中已经站着二文一武了。(全本小说网,https://。)两个文的是都军机使张叔夜和入京述职的海路市舶制置使武好文,武的是同知都军机司事兼管步兵学堂的王禀。

    在武好古离开都军机使的位置以后,张叔夜和王禀就成了都军机司的两位掌门人。其中张叔夜主外,负责和各方面,包括赵佶这位天子打交道。王禀主内,管着都军机司的日常事务。他们两人也可以算是早年的枢密院兵学司出身,王禀还全程跟随慕容忘忧管过兵学司的教学,后来又和高俅、武好古一块儿参加了“平夏之战”(平定西夏之战)。

    对于新军学的一套,两人本来还是非常了解的。只是最近几年新军学变得越来越复杂,加入了大量的算学、形学、测绘、格物学和儒学(主要是天理、实证、理性等等)方面的知识。特别是骑士学院和海军学堂深受云台学宫的影响,实际上变成了云台学宫的专科学院,所传授的基础课程和云台学宫的其它学院是一样的!

    这样的变化,让张叔夜和王禀都感到非常的不适应。而且都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甚至存在很大的负面效应。因为骑士学院和海军学堂出身的武官学识太好,所以都有点恃才傲物,甚至看不起高高在上的文官了。认为文官的学识不如他们,有些脾气大的还和枢密院或宫中派出的监军使发生争执,影响很坏。

    顺便提一下,在枢密院获得了监军之权后,赵佶也没有放弃内官监军的制度,而是给监军御史和监军内官划分了地盘。其中河北军、海军、东南六路禁军由内侍监军。西北军、陕西军、河东军和京畿军由枢密院派出监军使。使两方面可以互相监督。

    另外,枢密院和内廷的监军使也没有真的派到“部”一级的禁军或新军。因为没有文官和内侍愿意去那么低级的基层,别说“部”,就是“将”一级也没人愿意去。所以监军使也就派到了安抚使路和州军两级,也不是所有的安抚使路和州军都有监军使,只有位于前沿的安抚使路和州军,还有京畿军才设置监军使。

    不过骑士学院出身的军官和文资监军使之间的冲突,还是让张叔夜和王禀非常头疼,这事儿毕竟在挑战大宋现有政治格局!所以在他们俩执掌都军机司后,就开始着手清洗骑士学院的生员,不仅将都军机司中的骑士学院生员清扫一空,而且还将模范新军中的骑士学院生员逐步清洗,都换成了开封步兵学校的生员。和骑士学院、海军学堂逐步“精英化”的教学理念相反,王禀主持下的开封步兵学堂则放弃了骑士学院版的课程,然后又在原本的枢密院兵学司的课程基础上,编纂了一套比较容易掌握的课程,同时将步兵学校的学制从一开始的三年缩短到了两年。

    被清洗下来的骑士学院生员,则以编练骑兵的名义,打发去了河北宣抚司效力。为此张叔夜和王禀还挖空心思想出了一个“在界河产马之地编练骑兵将”的名目,请旨责成河北宣抚司编练一到两个骑兵将,作为来日北伐燕云时候的骨干。这其中当然也有安抚武好古和界河骑士学院的意思。

    这番看似和稀泥,实际上是在制造军中派系的安排,也让赵佶感到非常满意——朝中不仅要异论相搅,军中也应该有“异论”,这样才让人放心啊。

    所以张叔夜和王禀也就被赵佶视为心腹之臣了,张叔夜不久之前被赐了进士出身,而王禀的官职也升到了节度留后。

    武好文这段时间,则忙着沧州的新治所南皮新城镇的修建。他的海路帅司被亲哥哥架空了,但知沧州事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他多少也受到武好古的影响,知道沧州要想发展,是离不开工商业的。所以上任之后,就制定了迁移州治去北流黄河和永济渠(北运河)交汇的南皮县,并且黄河和永济渠交汇处修建一座商镇作为沧州治所的计划。

    同时武好文还利用“备战”的名义,截留了一部分供给都军机司的经费,用于在沧州境内修建石板路。自从界河商市开张,再加上朝廷在沧州大量安置骑士庄园,原本地广人稀,经济萧条的沧州就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不仅工商业因为界河商市而繁荣,就连农牧业也因为大量的骑士庄园的出现而得到了大发展。

    和传统的小农经济相比,骑士庄园因为拥有更多的土地,更加雄厚的资本,还能通过界河商市得到更好的生产工具。而且因为是“职田”的属性,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职田是朝廷发给官员的薪水的一部分,没有向职田征税的),骑士家庭也不需要承担徭役。所以在竞争力上,明显就能压倒本小利薄,还需要承担沉重赋税徭役的小农。

    另外,依托着界河马场,骑士庄园的养马业也渐成气候。产出的良马虽然还不能和波斯马、天竺折耳马相比,但是搁在东亚这里,怎么都算是第一等的战马了。

    以至于在朔方路大办马场的群牧监,现在每年都要花费好几十万缗从沧州收购种马去“最适合养马”的河套草原玩放养。

    至于开封府中权贵豪商高官的用马,现在也是非沧州马不可了。

    在农工商三业同时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沧州的交通设施就有点跟不上了。虽然境内有界河、黄河、永济渠、浮阳水、无棣河等河流,但是沧州毕竟处于降水较少的北地,并没有大量的溪水支流汇入这几条比较大的河流。而且冬季还有一段时间的冰封,严重影响了沧州的交通运输。

    早在武好文上任之前,云台学宫的营造学院就提出了一个在沧州境内修建石板道路网,将所有的县城、商镇、骑士乡,全都用石造道路连接的计划。不过因为之前的知沧州事对此不感兴趣,于是就没有实行。到了武好文上任后,就立即上马了。

    此外,武好文还在沧州大力发展起了渔盐两业,在沿海地区开辟了不少盐场和渔港,买扑给了商人运营。

    总之是一改他在秀州时期的颓废,真的拿出了点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态度了,大概是年纪大了,思想比较成熟了吧?

    知道了武好文在沧州的作为,赵佶自然对他更加宠信。这次他一到开封府,就被赵佶传入琼林宫,才来一会儿,由安西大教谕章援发出的露布飞捷就来到了。

    这下可真是龙心大悦啊!

    ……

    待三位宰执行了揖拜之礼后起身,已经耐不住喜悦的赵佶长声而笑:“苏卿、张卿、郑卿,可知道了安西露布飞捷的消息了?喀喇汗朝已经灭亡,西塔吉克国和古尔国都臣服大宋。现在赵忠顺率领的大军多半已经攻入天竺,我大宋的疆域,恐怕已经超过盛唐了!哈哈哈……”

    赵佶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苏辙、张商英和郑居中三人也知道齐声给天子道贺。

    “此等大捷,是不是应该诏告天下万邦,来一个万邦同庆呢?”

    万邦同庆,当然就是万国来朝了!

    在安西露布飞捷抵达开封府前,武好古提出的“万国来朝”一直被两府抵制。其中苏辙更是坚决反对,认为此举劳民伤财,而且会大大刺激契丹——虽然大宋这几年强大了一点,但还是应该要韬光养晦,积蓄实力,完成禁军的改制,这样才能在将来一举伐辽成功。

    如果现在扯起大旗充什么天朝上国,十有八九会引起契丹人的警惕。到时候,辽国也会整军备战,甚至会抢先在河北、河东下手,打断大宋崛起的步伐。

    想到这里,苏辙忽然开口道:“陛下,既然我朝的武力已经超过了盛唐,那么明年还要不要给辽人50万银绢的岁币?”

    是啊!你都那么牛逼了,还交什么保护费?

    赵佶听到这话,本来一张笑开了花的面孔,顿时就阴沉下来了。

    对于现在的大宋而言,50万真的不是什么钱。可是面子呢?你都天可汗了,怎么还给人交保护费啊?

    “陛下,苏相公所言有理,”武好文插了句话,“臣以为也不需要再给岁币了。”

    什么!?

    赵佶瞅了一眼武好文,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那可是契丹人啊!你以为和喀喇汗朝的废物一个德行?

    “陛下,若停付岁币,咱们和契丹人可就要开战了!”知枢密院事郑居中道,“契丹有数十万铁骑,其中具装甲骑不下数万,而我朝骑士的十倍!若要现在开战,只怕河北、河东皆为焦土……”

    张商英也道:“即便要停付岁币,也应该做好万全的准备,绝不可贸然行事。”

    赵佶点点头,还是老臣们比较持重。

    “那万邦同庆的事情还搞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