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34部分

天下豪商-第634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路市舶使武好文上奏,说海外罗马国、罗马法王、大食国、波罗国、注辇国、蒲甘国、三佛齐国、真腊国、占城国、交趾郡王、流求国,还有日本国等国使臣,已经齐聚海州,拟同尊朕为拥有四海之大皇帝!”

    赵佶的话登时在殿上引起了一阵波澜。

    十一国加一个交趾郡王,共同上表拥立赵佶做拥有四海的皇帝,其中还有罗马国、大食国、蒲甘国、注辇国、波罗国、三佛齐国、真腊国和日本国这样大国。

    可真是旷古未有之盛事了!

    “臣等为陛下贺,臣等为大宋贺……”

    群臣连忙齐声给赵佶道贺。

    不过赵佶的兴致明显不是太高,显然心里还装着事情。常起居朝并没有进行太久,就匆匆结束。接下去,有资格上崇政殿议政的重臣,又在恭送赵佶离开后,在閤门宣赞的引领下,步行前往了琼林宫中的崇政殿。

    天子并不在崇政殿的正殿之中,而是在收藏了一座巨大的沙盘台的崇政殿右偏殿中。

    这座沙盘台是武好古当都军机使的时候亲自督造的,展现给赵佶的是大宋的河北、河东,还有辽国的南京道、西京道、中京道的漠南部分。山川、河流、城池、沙漠、草原、海岸,一目了然。

    张商英、郑居中等宰执重臣们走进崇政殿的右殿,看见张叔夜和王禀也在里面,他们俩正忙着将一个个插着硬纸片的小木块,用特制的长推杆推到沙盘台上鸳鸯泺所在的位置上。重臣们瞄了一眼沙盘上的鸳鸯泺,可是汇聚着不少小旗子,其中还有一面特别大一些的旗帜,上面赫然写着耶律延禧四个字。

    大辽皇帝到了鸳鸯泺了!?

    张商英和郑居中的两颗老心脏一下子都提到嗓子眼了。

    赵佶看到群臣向他行礼完毕,就阴沉着嗓子道:“河北宣抚司奏报,耶律延禧在年前就驻跸鸳鸯泺,并且不断有宫帐诸军开往鸳鸯泺集中,总数可能已经达到了十万之众!”

    十万!?

    重臣们的脸色也一点点变得青白了,契丹可不比党项!契丹是可以轻易集中清一色的十万精锐骑兵的——这是不计算辅兵的数据,如果算上守营和打草谷的辅兵,三十万大军也拉得出来。

    这个国力军力,不知道比党项强大了几倍!

    而且,契丹和党项还有一个更大的不同,就是机动能力是一个天,一个地。党项出阵别看他们动辄数十万,其实大多是步行的乌合。战斗力不强,还会拖累骑兵的机动。

    而契丹人有的是马,十万大军(总数)可以配上三四十万匹战马,行动起来可以风驰电掣一般!哪怕打不赢大宋的新军,凭着这一手快速运动的绝技,也可以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各处入寇,让两条腿跑路的宋军疲于奔命。

    另外,河北、河东的百姓和驻军,可不必西北,他们根本不适应战时环境。而且都恐辽久矣!

    听说契丹要入寇,多半就吓得要逃难了!这样的军心、民心,还想好好抵抗吗?

    搞不好,又得让契丹人一路杀到黄河边上了。

    “敢问陛下,”张商英终于反应过来,低声问赵佶道,“河北宣抚司有什么应对之策吗?”

    “河北宣抚司奏请备战。”赵佶冲着殿中伺候的一个小黄门一挥手,这个小黄门手中就拿着河北宣抚司的奏章。看到赵佶的手势,连忙走到张商英跟前,将奏章双手奉上。

    张商英马上拿起奏章翻看一瞧,原来武好古在这份奏章上提出了备战整军的方案。

    “陛下,河北宣抚司想要征招骑士加入河北新军骑兵第一、第二将?”张商英看了一会儿,已经发现问题了。

    沧州一带的骑士,大部分都是御前骑士啊!虽然殿前御马直已经好几年没有再征招骑士番上服役了,但是那些骑士的军籍还在殿前司啊!一旦允可武好古的要求,这些御前骑士可就会变成河北新军的骑兵了……

    赵佶道:“武好古说沧州骑士多年未曾召集,已经不复昔日之勇,必须尽快征召入伍,严加训练,否则就难以在战时大用了。张叔夜,王禀,你们怎么看?”

    武好古当然是在忽悠人了。

    骑士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家为单位的,既是生产单位,又是军事单位。是真正的军民一体!为了保障安置在沧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三千多个骑士之家的战斗力,武好古采取了从娃娃抓起的办法,开办了界河骑士小学。

    凡是骑士之家出生,无论是御前骑士还是界河骑士,他们的子弟都可以在通过比较容易的考试后入读。由骑士小学负责他们的培养和训练!

    所以武好古现在可以征召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骑士本人,还包括他们的子弟。可以动员的人数和质量,都远比朝廷中的高官想象的要好。

    另外,武好古的假子军团也在继续发展。不仅将一开始的近千人培养成了精锐骑兵,还有一部分甚至得到了官身。

    与此同时,第二代假子骑士,也在武好古控制了耽罗岛后开始在“招募”(其实是购买),随后就开始在耽罗岛上训练,人数也有1500(计划训练出1000人)。

    也就是说,武好古现在并不是很缺骑兵的兵源,只是缺少适当的名义将北沧州的骑士团体,正式变成河北宣抚司的骑兵。

    “陛下,臣以为骑士承平日久,一样会疏于战技的。”

    “陛下,沧州骑士起源于先帝元符年间,至今已历尽十载春秋,其中不少人都上了年纪,恐怕不复当日之勇了。如果再不严加训练,就真的不能用了。”

    张叔夜和王禀其实也不大了解情况,但是他们现在谁也不敢和武好古唱反调。毕竟耶律延禧都摆出南征的架势了,万一是真的可怎么办?现在不让武好古练点兵,回头耶律延禧真的杀过来夺了大宋江山,他们不都成千古罪人了?

    张商英、郑居中这些文官宰执也能分得清轻重缓急。虽然武好古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现在官家怕得是耶律延禧,不是武好古。所以也都赞成让武好古动员骑士,加快编成两将骑兵。

    “陛下,臣建议拨给河北宣抚司一笔募兵之资,准其招募效用士数千乃至一万。”张商英还是觉得不保险,现在蔡京还慢腾腾的往开封府在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

    在蔡京到达之前,他这个代理首相可千万不能变成大宋的末代首相……

 第996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宋骑凶猛

    (全本小说网,HTTPS://。)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界河商市城南,宣抚司城堡外,一片开阔的校场之内,响起了嘹亮的军歌之声。(全本小说网,https://。)

    多达六千名的骑士,持着马矟,穿着半装瘊子甲,戴着兜鍪,整齐肃立,放声高歌。他们也不是松松垮垮站成一群,而是组成了十六个营方阵,六十四个队横阵。虽然每名骑士都牵着自己的战马,但是队列还是整齐的让人惊讶。

    至少在微服南来的萧保先看来,是足够颠覆他对宋军的一贯认识的。

    且不说这些骑士的马上功夫如何?单看他们现在站立不动的队列,别说是大辽的骑兵了,就算大辽侍卫亲军的步兵阵型,也不能和他们相比啊!

    难道宋骑严整如刀切斧剁,进攻时则如墙而进的传说,都是真的?

    另外,这里五六千骑虽然都是半装,但是他们披着的盔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难道都是瘊子甲!?

    6000骑兵,人人都是瘊子甲!?

    真的假的?

    瘊子甲是有假货的,实际上就是用高硫磷的熟铁,按照瘊子甲的工艺进行打造。这样看上去和正宗的瘊子甲没有分别,但是因为铁料的治疗不好,就打成了又薄又脆,中看不中用。

    可是那6000个骑士牵着的战马,却个个高大的不成样子,起码都有四尺七八,肯定是真正的好马啊!

    肩高四尺七的战马,在大辽那边,也是响当当的一等战马了。只有最精锐的骑兵才可以配备这种好马。可是眼前的这支大宋的骑兵,却是人手一匹,这是怎么回事儿?

    宋朝的好马多到烂大街了?

    微服来访,却被武好古热情的拉去看“军操”的萧保先,人站在宣抚司城堡上,一只眼珠子却是死死贴在一架望远筒的目镜上。

    看了一会儿之后,他已经习惯了望远筒里面倒立的图像,注意力也从严整的队列转向了骑兵们的盔甲和战马。

    特别是战马,简直让萧保先难以置信。虽然大宋现在平了西夏,开了西域,获取良马的渠道应该多了不少。可是界河商市这里的好马,是不是也太多了一些吧?

    “武宣帅,这些战马,都是从西域得来的?”萧保先收好望远筒就问。

    武好古笑了笑,他早就知道萧保先必有此一问。

    “种马是从波斯和天竺购来的,”武好古笑道,“不过萧枢密今日见到的,却都是在沧州养育的战马。”

    他这回难道没有忽悠人。这里6000名骑士中的大半,都是所谓的“沧州骑士”,在沧州或沧州附近拥有庄园,自家就养马为业。武好古的界河马场每年都会向这些骑士家庭提供低价的强壮牧马,同时再派出第二等的种马去和那些强壮的牧马交配,以便生下高大的马驹。

    在七八年的繁殖之后,现在界河马(沧州马)的种群已经扩大到了可以提供大批优质战马的规模了。

    当然了,可以拿出一万多匹(并不是一人一骑)高大战马装备河北新军骑兵,也和经过人工育种的沧州马的“良品率”比较高有关。

    譬如现在辽国和宋国的群牧监马场,在不进行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放养在草原上的马群产出良马的比例大约在5%左右。而用人工干预,根据血统记录严格选择马匹进行交配的话,良品率提升到20%甚至30%都是有可能的。如果沧州马可以达到所谓“定型”的标准,那就是90%以上的良品率了。几乎所有的公马,都可以长到四尺七八的水平!

    这样,获得优质战马的成本,就将大幅降低!

    不过这种“过度使用”人工干预的养马方式,也存在马匹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耐受力不足的缺点。

    如果要比爆发力,比持久的体力,沧州马都要优于契丹的草原马。可是要比吃苦耐劳,草原马的优势可就尽显了。

    而且草原马的数量和成本,还是要远远低于沧州马的。如果要玩不惜马力的奔袭,武好古的骑兵可不如人家。

    不过萧保先也想不到这些个,看见宋军的瘊子甲和沧州马,都有点傻了。

    光是这里的6000铁骑,恐怕就能抵得上一万,不,也许是两万宫帐军的具装甲骑了!

    虽然契丹人的大约十万宫帐军中有三成是具装甲骑,但是这些具装甲骑有点徒有其表,虽然装备是用来打冲锋的,可真上了战场总是冲不起来。冲击力甚至不如西夏的铁鹞子……

    军号突然呜咽一般响起,就看见牵着战马的骑士们也不用人扶(他们是半装,比较灵活),自己就踩着马蹬上马了,然后麻利的将马槊背上肩膀。这一连串的动作,由入行云流水,看着就让人舒坦啊!

    紧接着,上了战马的骑士开始第次整队和开进了。每一队的队正和押队负责整理队形,将横队整理成了方阵,然后以队正在前领队,押队正后压阵,以快走的速度开始绕着宣抚司城堡运动。

    速度虽然不快,但是队形之严整,步伐之划一,还是让观看的萧合达狠吃了一惊。

    这就是传说中的“如墙而进,车轮而战”吧?

    “怎地?这骑兵还可用吧?”武好古瞟了一眼脸色青白的萧保先,笑吟吟地说,“他们虽然比不上高宣帅和章教谕麾下的骑兵,但是在咱们大宋这边也算可以了。”

    什么!?还有更厉害的!?

    萧保先一想也对啊,武好古可是大宋四大名将中垫底的。他的骑兵比不上高俅和章援的骑兵也是应该的。如果再算上童贯的骑兵,宋朝现在大约也有20000以上的具装甲骑了吧?

    数量上虽然没有辽国的具装甲骑多,但是战斗力一定更加强大!

    萧保先并不是完全不懂军事,他要完全不懂就不害怕了。所以看到围着城墙奔跑,速度越来越快,阵型却没有变得太散,他脸色已经煞白起来了。

    人家的甲胄好,战马好,马术看来也不会差,而且阵形保持得那么好说明经常训练。

    看了武好古这个南朝四名将之末,不是他花钱买来的……

    界河这边,可不好打啊!

    萧保先叹了口气,然后用眼神扫了扫武好古的左右。

    武好古明白他的意思,低声道:“除了奥丽加,别人都退下城墙去。”

    “喏!”

    跟随着武好古的诸将,全部应喏而去,高大的宣抚司堡垒城墙上,就只剩下了武好古、萧保先和持剑护卫的奥丽加三人。

    “萧枢密,有此等骑兵,能免了一年50万的岁币吗?”

    “什么!?”萧保先差点没跳起来,他还没开口勒索,武好古倒先发制人,要免除岁币了。

    “武宣帅可当真么?”

    武好古一笑:“海外十余国使团正在从海州入京,将要给我朝官家奉上成吉思皇帝的尊号。官家拥有四海,怎么还能像贵国奉献岁币呢?”

    “哼,”萧保先哼了一声,“大概还要北伐燕云,夺取我大辽的燕山之地吧?”

    “萧枢密言重了。”武好古笑着,“萧枢密觉得眼前的这6000骑兵,能纵横燕云平原之地吗?”

    能!

    萧保先额头上冷汗都要滴下来了。界河商市距离析津府就200里地,期间还有水路相连,又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天险。

    宋军如果依托水路而进,再有这样的骑兵遮护,冲到析津府城下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能不能攻下析津府城……问题是南京道的侍卫亲军们现在靠得住吗?

    萧保先心里面直打鼓啊!

    “武宣帅,你们大宋真的想开战?”

    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