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642部分

天下豪商-第64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民?”梁子美摸着胡须,“民兵保甲也要配给军弩?”

    北宋虽然非常重视民兵的建设,但是却同时管制民兵的武器,保甲丁壮是不得配备军弩、铠甲、长矛、马矟、具装等五类兵器的,只能用于弓箭刀盾和短矛这种杀伤力不足的武器。

    装备这种“低威力”武器的保甲民兵根本不能对付具装甲骑和披着重甲的步兵。

    当然,如果那些保甲民兵把自己训练到“完颜敢达”那种水平,用弓箭也是可以杀伤契丹铁骑的。

    “必须配给!”武好古很肯定地说,“河北民兵多数不习战阵武艺,要让他们善用弓箭,恐怕得耗时几年才行。耶律延禧可不会等那么久啊!

    而且,一旦缘边的城池堡寨不守,被俘的河边壮丁就会变成耶律延禧手中的攻城利器。到时候契丹铁骑就会驱使咱们大宋的百姓去攻咱大宋的城池了!”

    他看着梁子美,一脸忧色地说:“譬如定州城池年久失修不说,守军也就是区区两将,且有不少缺额,又久疏战阵……若是契丹打来,能有6000人上城就不错了。可定州偌大城池,6000人连城墙都站不满啊。况且定州之下还有北平、望都、唐县、新乐、无极、曲阳等县城要防守,还有数十个镇寨堡铺要守。不用民兵和百姓怎么守得住?而民兵和百姓没有强弩纸甲,又怎么能杀伤辽寇?若是定州境内县城堡寨皆破,只剩一个州城,大学士该如何防守?”

    只剩一个州城还守得住?梁子美眯着老眼看着武好古,心说:都是你害我的!耶律延禧不过就是想要两三百万,给他不就是了?现在可好了,万一真打到定州,本大学士是逃跑还是死守?

    一旁的纪忆插话道:“宣抚言之有理啊……虽然国家法度是不允许百姓和保甲持有军弩、铠甲、长矛、马矟、具装的,但是事急从权啊。我看不如联名上奏,就在河边沿边各州军开个特例吧。”

    这事儿纪忆说了也不算,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许将许老爷子——在场的诸人中数他官大。许老爷子眯着眼睛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虽有不妥,却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河边沿边军州不少啊,沧州、信安军、霸州、保定军、清州、雄州、莫州、顺安军、保州、定州、真定府这七州三军一府,都是沿边的。若都给民兵配弩,仓促之间,去哪里寻恁多强弩?”

    “宣抚司的兵器房可以设法打造。”武好古道,“另外,不仅得配给强弩,纸甲和皮盔也是少不得的。盔甲不仅可以防护身躯,还可以给战士壮胆。对付骑兵的长枪多少也得有点儿,要不然民兵就出不了城了。”

    武好古一边说话,一边琢磨:七州三军一府的民兵怎么都得有一二十万人吧?而且其余的河北州军也不能一点准备不做。所需要的强弩、纸甲、皮盔、长枪可不是小数目。。。。。。。这可是笔大买卖啊!

 第1008章 团练

    (全本小说网,HTTPS://。)

    “崇道,”许将抚着胡须,思索着问,“就算强弩、皮盔、纸甲、长枪可以由宣抚司兵器房供应,可如果河边沿边各州军府也没有多少民兵保甲可用啊!几年前或许还有一些,可是自打朝廷行了府兵制,河北保甲就名存实亡了。(全本小说网,https://。)现在急切之间,该去哪里寻找恁多的民兵乡兵呢?”

    其实河北保甲本来就没鸟用,连禁军都是废柴,还能指望保甲?

    而河北保甲完全无用的原因,在武好古看来无非就是两个,一是不给钱;二是没兵器。

    禁军给那么多钱都没用,不给钱的还能有用?也亏得王安石是赫赫有名的改革家,居然会有这种天真的想法,在账面上搞出六百多万保甲壮丁,结果除了惹出不少民变,什么用都没有。

    不给钱之外,不给好兵器也是个原因。禁军披着重铠,装备了神臂弓,也不见得有多少战斗力。保甲的武器都是“民用”级别的,软弓、短矛、木盾、钝刀,纸甲的数量则是稀少到了极点。一个都保正只能有五领,多了还要问罪,严重的还要绞死……这算什么意思?把保甲当成不要钱的炮灰兵吗?以为老百姓没读过书就不开窍了?靠这样的保甲能有用才见鬼了。

    “要募集乡兵、民兵并不困难。”武好古道,“只需要让地方的士绅百姓明白,这乡兵、民兵是保卫家乡的,并不会出境作战。而且官府还会免徭义、薄赋税、给衣食,还会提供兵器和军官。”

    要人家卖命,总该给点好处!而且打狗还得有根烧火棒呢!要和契丹人打,军弩、长枪、纸甲、皮盔能不给吗?这是必须的!

    武好古顿了顿,又道:“而且组织乡军民兵必须以地方上有名望的在乡官员为领袖,再以同族、同乡、同学为纽带,才能真正把乡军民兵组织起来。”

    这不是乡军,而是湘勇练军了!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镇压了太平天国的湘军练勇的路子。

    在武好古看来,要组织真正有用的民兵,也就只有复制清末团练的办法。

    首先是要给钱!要是湘军、淮军没有军饷,什么样的名臣都白搭。当然了,宋朝禁军的钱给太多了,民兵不能按照这个标准来,少给一点,再免个徭役,减免一点赋税,就应该有人来了。

    其次是要给兵器,敌人有的,团练都得有,敌人没有的,团练也得想办法弄来。

    再次当然得依托官僚地主阶级了——武好古自己也算是官僚地主阶级的一份子(他也有地啊),又不闹农民起义,不依靠士绅豪强还能依靠贫下中农?

    而且儒学就是搞师生宗族血亲的,同族、同乡,再加一个同学,就是现成的组织。哦,其实契丹人和完颜敢达也是这个路数。契丹人那里不是姓耶律就是姓萧的,都是自己人!女真那边,按出虎水完颜部不就是一个大宗族吗?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嘛!

    就算武好古的实证学派,虽然不是特别强调宗族,但是师生同门的一套,也是非常讲究的。

    这个就是儒家文明的社会组织方式!

    “许相公,梁学士,叶学士,王帅司,”武好古道,“四位都是士林领袖,官场的耆老,如果肯出面邀请沿边诸州军府的在乡官员和豪强首领,相信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

    另外,退隐相州的韩大学士在河北地方上的名望更高。不如由四位和晚辈还有忆之兄一起出面,请他老人家出山,领一个河北团练大使。这样必然可以一呼万应!”

    退隐相州的韩大学士就是武好文的岳父韩忠彦,老头今年71了,年老多病,在相州养老。出山做事是不可能的,但是领一个团练大使的虚名没有问题。

    有了相州韩氏带头,河北地方上应该会有许多名门豪强相应。十几二十万的团练,应该是有可能拉起来的。

    而武好古也能趁机将沧州的团练也组织起来,沧州过去是个人口稀少的穷地方,没有什么名门,后来又安置了大量的骑士,完全是武好古可以控制的地方。

    所以沧州团练,当然就武家军了!

    “那么沿边各州军府需要多少乡兵?”王安石的侄子王旉这时开口问起了四个安抚最关心的问题了,“另外,河北的十八将新军,又该如何布署?”

    “沿边各州军的乡兵,都应该由安抚使路管辖。”武好古道,“那就按照安抚使路来分配吧。真定府路、定州路、高阳关路的乡兵团练以四万人为上限。沿海路只有沧州一州,团练人数以两万为上限。大名府路并非沿边,但是大名府城非同小可,上万团练还是需要的。这样一共就是十七万团练!

    至于河北十八将新军,真定府路、定州路和高阳关路各布置四个将,沿海路的防御由宣抚司直辖,布置两将守军。

    另外还有两将步军和两将马军为各路应援之兵,也由宣抚司管辖。”

    十八将新军在满员的情况下有九万战兵,辅兵人数在六万左右,也就是有十五万人。再加上十七万团练,河北五路的陆上总兵力可以达到三十二万人!

    人数上倒是足够多了。不过打仗光有数量还不够,质量和指挥也是必不可少的。

    武好古道:“五路团练加上十八将新军,如果再算上辅兵,人数总在三十万以上。沿边的七州三军一府还得广修城池堡寨,储备军粮军资……这可是一大摊子的俗务啊!没有一个军事机宜房帮衬,恐怕不大好管吧?所以真定府路、定州路、高阳关路,是不是也应该和沿海路一样,设立总军机房了?”

    现在河北五路只有沿海路设立了总军机房,而且是和河北宣抚司的总军机房形成了上下级关系。

    也就是说,武好古可以通过军事机宜这个系统,将军令下达到沿海路所管辖节制的各种武装力量。

    但是在真定府路、定州路、高阳关路,军事机宜系统是不存在的。武好古这个宣抚是无法绕开三路安抚使司,将军令下达到各将的,甚至连各将的实际情况都无从知晓。

    当然,布置在真定府路、定州路、高阳关路的十二个将都不是武好古的云台系军官掌握的,他的将令传达下去也不一定有人会听从。

    不过有一个军令系统,总归能让武好古掌握真实的战场和军队情况。要不然他这个宣帅就是知彼而不知己,会被那几个老狐狸忽悠死的。

    “总军机房自然是要的。”高阳关路的叶祖洽拈着胡须,面无表情地说,“不过机宜是帅司的幕职官,照例是由帅司自行征辟的!”

    他说的没错,军事机宜也是机宜,而阃帅是有权征辟机宜这样的幕职官的。即便是军事机宜,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武好古的河北宣抚司的军事机宜,就是他自行征辟的。而海路帅司的军事机宜,则是武好古利用权摄海路的机会征辟的。

    至于西北宣抚司、朔方帅司、河西帅司(大教化团)的军事机宜,虽然由武好古推荐的因素,但是征辟权还是在高俅、童贯和章援手中。

    只有开封府的三衙四军和模范新军的总机宜房,是由都军机司负责组建的。

    “叶帅司所言甚善。”武好古笑着,“机宜的确是幕职官……那么由宣抚司推荐一位副总军机给诸位如何?下面的各将、各团练司,也都安置一名宣抚司推荐的副军机。

    宣抚司自不会干涉各路各军之事务,但是有了这些个副军机,就能尽快知道前沿的情况了。”

    他一边说话,一边给纪忆打眼色。这是他的底线了,如果连副军机都安插不下去,宣抚司是空头的不说,连纪忆这个都转运使也很难掌握各路的一手军情了。

    “我看可以啊,”纪忆笑道,“不如也给我派个军机吧……我这个河北都转运使可是有按察将吏之权的,总也该知晓前方军务吧?”

    “那是自然。”武好古连忙应答道。

    纪忆插手军务是没有办法的!宋朝的军事指挥就是这样的,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打起仗来谁也不知道主帅到底是哪一位?

    反正在眼下的河北,武好古可不认为自己能指挥得动下面的四个安抚老爷,也不会认为纪忆是自己的“后勤部长”。

    看到纪忆这个河北的财神爷支持了武好古,许将、梁子美、叶祖洽和王旉也不好再拒绝了。

    不过军事机宜大权他们是不会交出去的,最多也就是让武好古的耳目插进来。

    四个安抚使不会让出军令权,纪忆这个都转运使当然也不会把自己掌握的筑城、器械、粮饷的权力交出去。

    看到武好古说的差不多了,他微微一笑,就接过话题了:“既然诸位帅司都觉着要在沿边的七州三军一府广筑城池堡寨,那么咱们就先商量一下这城池堡寨该怎么筑起来吧?这事儿,可是下官的职责所在啊!”

 第1009章 生产力就是战斗力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七州三军一府广筑城池堡寨可是一笔大买卖啊!一共十一个州府级的行政区,光是县城就有好几十座,军寨堡垒更是多达数百座。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除了界河商市及其周边有不少违规建成的“红堡”,其他地方的城池堡寨都是一百年没好好修过的。现在如果有十分之一要改成砖包土的城堡,光是红砖和泥灰就需要以千万级的巨款了。

    而且修筑城堡也不能光有砖头和泥灰,还得增设大量的守具器械,这可又是一大笔的开支。

    许将衙署的内厅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手里握着巨款的河北都转运使纪忆。

    纪忆不慌不忙,先啜了一口茶汤,然后才缓缓开口道:“这回要修筑的城池可不是一座两座,而几百座啊!恁多的城堡,靠都转运使司一家忙活是不行的,少不得宣抚司、各路帅司、州府,还有下面的县衙军寨一块儿出力。

    今天咱们就议一议各方面的分工,还有修筑城堡的花销要如何分担吧。”

    说到这儿,纪忆就扫了一眼武好古,“河北军务以宣抚司为首,不如先请武宣帅说说得修什么样的城堡吧?”

    “不仅是修什么样的城堡,还有在哪儿修筑,这两件事儿得宣抚司的总军机房把握。”

    武好古接过话题,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场的四个安抚使还有监军谭稹都没有提出异议,反正他们不是真懂军事,又何苦掺和这种没油水还担责任的事儿?

    “由谁来施工,可以慢慢商量。”武好古接着说,“用什么样的材料筑城,现在倒是可以定下来。宣抚司的意见是所有的州城、府城、军城,要尽可能修成砖城,和界河商市一样,用红砖包土的办法修城。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砖城比土城坚固耐久;二是砖包土可以在原有的土城基础上增筑,不仅工期短,施工的难度也比夯土版筑要简单,质量也容易控制。”

    修筑城堡的用工这块儿,武好古和纪忆都没有办法插手,都得由地方官去动员民伕。他们能管得着的,也就是提供筑城的红砖、泥灰和监工了。

    “十几座城堡呢!”梁子美皱眉道,“那得用多少块砖?”

    武好古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