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798部分

天下豪商-第798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间贩卖杂货的铺子前,正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农人,在和杂货铺里面的掌柜理论。

    “麻布250文,生丝一缗钱。”掌柜有气无力的说着。

    “什么!”挑着担子的农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时间又呆住了。

    “去年麻布还是500文一匹,生丝还是一缗300钱一斤的。”

    “前年,大前年还要贵呢!”

    “今年怎么跌得那么厉害?”

    “有什么办法?你们难道不知道江南绢,天津布好像潮水一般涌来?质优耐用,颜色也好看,洗了不易褪色,你们的麻布土丝,卖不上钱了!”

    农人们听了这掌柜的话,个个义愤起来了。

    “又是江南绢,天津布……江南和天津的人怎么那么坏,搞得我们农人没有钱!”

    “布和丝都卖不上钱,怎么完夏税?怎么交免役钱?”

    “还有印子钱呢!别说本,连利息都还不上……”

    “掌柜的,行行好吧,多给一些。”

    有人哀求起来了。

    那掌柜的只是叹息:“如何多给?我们这铺子做得就是农家的小生意,你们赚不到,我们的生意也难做,官府要收的税又不肯减免,生生在贴本啊!和你们说了吧,今年做完,铺子就关张了,我们也去周国混饭吃了。”

    这话大概不是在骗人,看看这处草市就知道了。大部分铺子已经关张了,还开着的也颇是惨淡。

    “关张?”

    “那么明年我们去哪里贩卖麻布、生丝?”

    “去白波镇吧,那里有不少大铺子。”

    “怎么去?白波镇外有税关的……”

    那掌柜的摇摇头,“劝你们一句,还是不要纺纱养蚕了,做点别的吧。你们做不过江南绢、天津布的……人家那边都是大片大片的棉田桑园,城里面有几千家几万家的织户,专门管纺纱织布,还有专门的染坊,还有专门的学院研究布机染料。你们在田间地头种几株麻,插几根桑,靠着女人纺点布,怎么和人家比?”

    几个农人只是哀叹。

    “要是江南绢,天津布进不来就好了。”

    “是啊,我们河南府为什么要用江南和天津的东西?用本地的不好吗?”

    那掌柜的叹气:“由不得我们……这样吧,我给你们的布加十文,生丝加二十文,就当积德行善。如果你们还嫌贵,那就拿回去留着做衣裳吧。也别去白波镇了,不会有好价钱的。”

    哪里都不会有好价钱的!

    几个农人也知道这一点,他们的麻布和绢布本来还可以抵上租税,直接送去给田主。可现在田主家都不要了,人家都穿好看耐用的江南绢、天津布了。

    河南府本地的麻布、生丝,只有农人、佣工还有穷酸的措大还要。

    何栗看着农人们可怜,又想到了自己家乡这两年的状况,叹息着对秦桧说:“会之啊,你们江南的绢可真是比天灾还厉害,不仅搞得河南人没钱赚,连我们四川的蜀锦都不好卖了!”

    秦桧苦笑着:“江宁府的情况也好得有限……江南绢号称‘苏杭绣明月,五州织天下’,指得是苏州、杭州、秀州、明州、越州等五个州出产的绢布可以行销天下。江南其余的州军,也没有多少油水。”

    江宁府其实也还可以,只是秦桧家贫。没有土地,只靠做私塾先生度日。自然感觉不到江南改稻为桑的好处。

    何栗摇头:“这是富一隅而贫天下啊!农家自古是男耕女织,夫田妾蚕。朝廷的两税也是夏钱秋粮,与之对应。如今没有了女织,农人再想得钱就困难了。靠几亩薄田,又要糊口,又要交租,又要交秋粮,还要交夏钱,如何够用?”

    武好文只是苦笑,他完全赞同何栗的看法。现在朝廷的路数就是富一隅而贫天下,实在是取乱之道啊!

    可是东南、天津的势力已成,想要逆转局势谈何容易?天子又是得过且过,朝中诸公也是只顾眼前——眼前虽然各地夏税完成得不好。但是江南五州和各大商市却能填补夏税的缺口……实在不行,还有开封府的地产可以圈钱。朝廷根本不愁没钱使!而且还有一群江南籍的官吏从江南绢中获利颇丰,不知不觉成了代言人。

 第1249章 四方灭金策

    (全本小说网,HTTPS://。)

    在这处不知名的草镇上胡乱用了一点吃食后,武好文、何栗、秦桧等人,又踏上了往白波镇而去的行程。(全本小说网,https://。)白波镇是武好文的老家,镇子上还有武家祖宅,不过却没有什么人住了。

    自从武好古在燕地割据,生活在洛阳白波和京东商市附近的武家人,就陆陆续续去了天津府和燕山府。武好古则把自己的土地拿出一部分分给他们,还开设了白波家塾(蒙学)和燕山书院(小学,位于后世的北京动物园)供武家子弟读书上进。

    武家人走得差不多了,土地当然也陆续发卖了。洛阳这里,种田人虽苦,但是官僚家族却多,所以土地还是很容易出手的。

    坐落在白波镇中心的武家祖宅并没有卖出去,由武好文出钱维持着。

    白波镇上的情况要比附近的草市好多了,甚至比十几年前还要繁华。这里是大运河在西边的终点站,江南绢、天津布、定州瓷、燕山铁、辽东面什么的,都会由纲船一船船运来。然后再由陆路向西贩运,直到遥远的七河之地。

    现在陆上丝路的走向再一次发生了变化,不走北方草原了,而改走洛阳—京兆—灵州—凉州—西州—碎叶这一线。

    不过这条丝路对于寻常的麻布土绢并没有什么用。因为通过水路大批运到白波的江南绢、天津布在价格上并不比洛阳本地的绢布昂贵,东西还好得多。

    所以丝路的重开,也没有为洛阳乃至整个河南府带来多少繁荣。

    实际上,就连河南府的官府也收不到几个过税。因为现在行走丝路的商团,大部分都是跟着凉国的使团行动,以朝贡的名义逃税。而大宋朝廷也乐得用经济利益拉拢河西的凉国。

    武好文等几人在镇子上转了转,就到了挂上了好多块“进士门第”牌匾的大宅门口——武家这十几年来,倒是出了一批进士。不过因为武好古的牵连,官运大多不好。但是武家在洛阳的门第倒是节节高升……谁也不知道他们家什么时候就又是皇族了!

    武家宅门外面有几排拴马柱,柱子上拴着几匹驿马。

    一个武家的管事站在门外,看见武好文到来,马上就上前行礼道:“二老爷,进奏院来人了,有诏书到。”

    “诏书?”武好文一愣,“进奏院的官人在哪儿?”

    “就在大堂候着。”

    武好文回过身对何栗、秦桧二人拱拱手,“文缜、会之,劳二位先去内厅稍候,待我先去接旨。”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

    既然皇帝有旨,当然得去接了。不过这份旨也不是宣麻大诏,只是授武好文为鸿胪寺少卿,龙图阁直学士。

    元丰改制后的鸿胪寺是个专管招待四夷的衙门,不过职事常被枢密院和国信所侵犯,渐渐沦为一个清闲衙门。但是在大周立国并且向大宋派出特命全权公使后,鸿胪寺就回了春。成了大宋驻外使节的派出机构。大宋第二任驻天津公使王黼就挂了一个鸿胪寺少卿的差遣。而大宋派驻凉国、夏国、大理国的使臣,则一律加授鸿胪寺丞。

    由于驻周国的王黼刚刚上任,不可能马上换人。而且也不可能让武好文去哥哥那里当公使。所以接到诏书之后,武好文就明白自己要去大金国出使了。

    送走了进奏院派来的进奏官后,武好文就去内厅见了何栗和秦桧。他嘴上也没有把门的,就把自己猜想的将要出使大金国的事情和他们俩说了。还问秦桧想不想作为使团随员走一趟大同(何栗是状元,自有一份大好前途,不会选择出使)?

    “学士要出使金国?”

    “朝廷请学士出使,是不是和最近北虏扰边有关?”

    两个新科进士都刚刚做官,还没有领授差遣,接受官场打磨,正是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儿。听了武好文的话,便打听起来了。

    “应该和北虏扰边有关,”武好文拿起茶碗饮了一口,“金国以阻卜、萌古袭边,多数是为了图财,给些许岁币便能了事的。”

    新科状元何栗摇摇头:“又要给岁币?民脂民膏,得来不易,为何要送给虏寇?金国能有多强?难道还强过契丹吗?”

    武好文笑道:“金国强不强的,得去亲眼看看才知道。不过现在朝廷的兵马也不弱,真的要打,应该也不会太吃亏的。”

    秦桧附和道:“是啊,这次的交趾之战,朝廷的新军就大显神威啊!四千破十万,还生擒了交趾国王!”

    “学士,”何栗皱眉问,“有精兵如此,朝廷还需要给金人以岁币?”

    武好文眉头大皱,这何状元的想法有点危险啊!他又瞧了瞧秦桧。

    秦桧也道:“既有强兵,何须岁币?”

    武好文摇摇头,语气稍稍放沉:“我等书生,既不知兵,就当慎言兵事,应该给岁币还是临之以强兵,两府自会集议。”

    话说到这里,已经有些不投机了。而且武好文也得立即入京面君,没功夫再和何栗、秦桧游山玩水,所以在白波镇武家大宅住了一夜,就告辞离开,回嵩阳书院去了。

    两人一路无言,走在大片长势并不大好的麦田之中——其实也谈不上不好,只是洛阳这里的土地耕种了两千年,地力已尽,而且这几年雨水都偏少,庄稼也就这样了。

    一想到中原百姓终日劳作,所得连温饱也不够,还得用他们的膏血去味北上的胡虏。两人的心情就有点郁闷,何栗长叹了一声,回头对秦桧道:“会之,我先不回书院了。”

    “文缜,你要去哪里?”

    “去一趟开封府,我辈书生,肩负天下,岂能坐视国家被胡虏欺侮?”

    秦桧佩服的看着何栗,“莫非文缜兄要投笔从戎?”

    “非从戎,而是要联络太学、武学、青城等诸学生员,一起向朝廷上疏言战!”

    “联络太学、武学、青城……可是武学、青城学宫是新学啊。”

    太学所指是辟雍学宫,也是半新半旧的学府。在如今的大宋,这就算是旧学一派了。而武学学宫和青城学宫,就是新学了。

    旧学、新学之间,向来是存着隔阂的,从来没有联合上书朝廷的先例。

    “国家有难,士者还分什么新旧?都该一体为国出力。”何栗道,“我这次入京后就去联络三学领袖。”

    秦桧沉默了一会儿,也点点头道:“文缜果是我等书生的榜样,会之自当附尾。”

    ……

    武好文当然不会想到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很快就要席卷开封府了,更没想到他自己也莫名其妙变成了这场运动的标靶……

    在和何栗、秦桧分手后,他也没多想这两个新科进士的态度,就急匆匆去洛阳城告别老父和母亲,然后就往开封府而去了。

    而就在抵达开封府的一天前,西北也来了个使者,就是那个在御史台狱里面住了好久的凤鸣山凤大学士——他也是大学士了!是号称最会以理服人的天理大学士。

    顺便提一下,虽然赵佶给章理封了凉国王。天理教的地盘也被称为“凉国”,但是章理仍然以天理士的名义发布号令,并没有在内部自称国王,建立王廷。而河西的统治机构,也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学路、学府、学院、书院。

    不过在对宋交往的时候,还是要用一点让人看得懂的名号。所以凤鸣山现在就是凉国天理阁大学士,听着就很会讲理……

    作为大学士,凤鸣山此来开封府自然身负重任的。他给大宋朝廷带来了辽国复兴的消息,以及一个四方伐金策。

    复兴的辽国当然是耶律大石的西辽了。而四方伐金策可就厉害了,需要大宋、大周、西辽、凉国四方联手,围攻大金。

    其中大宋出河东、昭义(走飞狐口)、朔方攻大同府。大周北攻上京临潢府和黄龙府。西辽则扫荡漠北草原。凉国则出河套草原,从西面包抄大同府。

    四路大兵齐出,灭金应该是小菜一碟。而更让人动心的,则是灭金以后的处置方案。灭金后,漠北草原悉归西辽,并且西辽向大宋称臣。大同府赐予灵州高氏,建立代国,作为大宋北方的藩国,监视草原。而凉国得到灵州,继续向大宋称臣,替大宋看守西疆。

    另外,凉、代、辽三国还愿意一起跟随大宋向周国施加压力,迫使大周共和国向大宋称臣,看守东北及高丽……

    如果朝廷再将南方的交趾升为越国,命其看守南方。那么赵佶就会变成号令四方的“宋天子”,而天下也将在名义上归于一统了!

    崇政殿内,大宋天子赵佶眉头微皱,望着凤鸣山:“四方伐金真的能赢吗?都说金国兵强,胜过昔日的大辽啊!”

    一身儒服,带着一柄桃木剑(见皇上当然不能带真剑了)的凤鸣山立在殿上,听着赵佶的问题,回答道:“其实不用四方伐金,有大周一方,就足够破大同取临潢了。大周之所以不出兵,不是因为金国有多强,而是因为武好古不愿意北方草原平静无事。”

 第1250章 大石有办法

    (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为何不愿北方草原平静?”

    崇政殿中,大宋天子开口发问。/全本小说网/https://。/

    凤鸣山答道:“因为草原分则小乱,合则少安。小乱可以避大乱,少安则会造成将来的大难。所以武好古对草原分而治之,不愿意东辽、西辽、金国中的任何一方力压群雄,一统草原。”

    大殿中,代替苏迟出任知枢密院事的邓洵武上奏道:“陛下,昔日匈奴一统草原,则为祸汉朝。突厥一统草原则扰乱隋唐。契丹一统草原,则为祸我朝一百数十年。”

    赵佶点点头,“朕曾和武好古约南北一方,各自为帝。可是他偏偏不愿代辽而立,若是代辽而立,草原不就被他一统了吗?他为什么不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