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30部分

天下豪商-第83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周国的大商巨贾是可以堂而皇之参与政治的,只要他们不肯开战,宋周之间就打不起来了。”

    听了这话,赵佶、潘孝庵和武好文都在心里面哀叹了一声。

    怎么堂堂大宋,竟然到了仰仗周国奸商才能苟安的地步了?

    大宋可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啊!堂堂士大夫,怎么可能比不过商人?

    ……

    “十一郎,二郎,你们怎么看?”

    米友仁一走,赵佶就皱着眉头发问了。

    “陛下,臣以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潘孝庵道,“暴周兵强,必须安抚,但同时又要严加提防。”

    “如何防?”

    “构筑棱堡!”潘孝庵道,“阿骨打受挫于燕子堡,合不勒受挫于临潢堡。此二堡,皆是所谓的棱堡。棱堡配合火炮、铁砂弹是有固若金汤之效的。

    如果朝廷可以在黄河西岸、南岸,选择紧要之处,广筑棱堡,布署新军,应该可以遏制拖延周军,使战局陷入持久。”

    赵佶又问:“那改封郓王为东海郡王之事呢?”

    武好文接过问题:“郓王是陛下子嗣,武美娘如为王妃,乃是陛下儿媳。以郓王治东海,和陛下治东海,又有何不同?”

    潘孝庵补充道:“还可以将彭城改建为棱堡,以防备万一。东有彭城,南有襄阳,河北可筑黎阳城。如此当可万无一失。”

    赵佶点了点头:“还须等纪忆之还朝宣麻后,再由两府集议之。”

    他又看着武好文:“二郎,若两府对此事也无异议,你就去做东海相吧。”

    武好文闻言,立即大礼揖拜:“臣谢陛下隆恩!”

    东海相其实只相当于知州,对于武好文这种有资格宣麻的大臣而言无异于放逐。不过武好文的情况特殊,到了东海国,就再也不用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

    承德,避暑山庄。

    武好古的前世就来过几次避暑山庄,没有想到如今却成了这里的主人。虽然他的避暑山庄不能和满清皇帝的避暑山庄相比,没有什么七十二景,也没有许多的喇嘛寺。只是一座建在武烈河西岸一处狭长谷地中的城堡,内部装饰非常朴素,没有多少天家气象。

    不过这座避暑山庄所起到的作用,倒和满清的避暑山庄有点类似。都是用来和北方草原的领袖进行交往会面的场所。

    而武好古在这方面做的可比康熙、乾隆这些满清帝王强多了……外交活动都搞到床上去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一段时间一直骑马行军,萧太后的两条大长腿可结实了不少,腰也细了一点,胸怀当然也小了一点,不过手感依旧不错。

    一番深入交流之后,武好古就躺在床上,一边享受着太后的揉捏,一边和她商量着耶律延禧的那个“遗腹子”耶律义的前途。

    耶律义今年只有三岁,还是个懵懂的孩童,长得倒是粉嫩粉嫩的,甚是可爱,还咿咿呀呀的管武好古叫爸爸。

    虽然他不跟着武好古姓武,但总是武好古的骨肉,所以武好古必须为他的前途操一下心。

    耶律义在东辽这边地位不低,是堂堂的王太弟,东辽王位的继承人。

    可是东辽大王耶律敖卢斡自己也是个半大孩子,如果不英年早逝,多半也会拥有子嗣,到时候耶律义的王太弟怕是没有转正的机会。

    没有机会转正也就罢了,搞不好还会闹出骨肉相残的戏码。而耶律义又是武好古的儿子,周国到时候难免卷入其中,那可就是一场大战了。

    而且萧太后在击败了合不勒后,东辽声势复振,如果再击退阿骨打拿下临潢府,只怕又要向草原共主的方向发展。

    到时候东辽还会甘心依附大周吗?

    这事儿得提前预防一下!

    “瑟瑟,”武好古用一种显得深沉的语气对萧瑟瑟道,“义儿的地位终究有些尴尬吧?他毕竟不是耶律阿保机的子孙,总顶着耶律的姓氏,还挂着王太弟的名分,是不大合适的。”

    萧瑟瑟也一直在担心这事儿,“官人,奴也知道……原本让义儿姓耶律,只是害怕敖卢斡有个什么万一。现在敖卢斡已经长成,眼看就要娶妻生子了。”

    “若是敖卢斡有了子嗣,就让义儿交出王太弟的头衔,再把耶律姓氏改成萧氏吧。”武好古顿了顿,“到时候就把坝上草原上的燕子堡封给他,让他当坝上草原的万户长。你看怎么样?”

    “让义儿当坝上的万户长?”萧瑟瑟蹙起秀眉,“官人,你的意思是把东辽一拆为二?”

    “东辽的家总是要分的!”武好古说,“现在咱们都在,可以平平安安的分。若是将来咱们不在了再分,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就免不了啦。瑟瑟,你好好想想吧。东辽再怎么拆,都是你的子孙后代在统治,如果合成一股,是不可能做大的,也不可能遍布漠北草原的。”

 第1299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团 上

    (全本小说网,HTTPS://。)

    “遍布漠北草原?”萧瑟瑟附下身子,趴在了武好古背上,在他的耳边低声笑问,“官人的意思还要和奴家多生几个子嗣吗?”

    也不知道她怎么想到这事儿上去了?

    武好古哈哈笑着:“瑟瑟,真的能生吗?再生的话,可不能说是耶律延禧的种了。//全本小说网,HTTPS://。)//”

    萧瑟瑟哼了一声:“奴只要击败阿骨打,收复了临潢府,就是再给官人生十个孩儿,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草原民族强者为尊!所以萧瑟瑟给武好古生儿育女根本不是什么错,根本不需要掩饰。谁敢不满,放马过来打啊!

    “哈哈,说得也是!”武好古开怀大笑,“瑟瑟,那咱们可得再生养几个,将来都封在草原上。”

    “官人,”萧瑟瑟柔声问,“你的意思是要出兵帮着奴家收复临潢府?”

    武好古嘿嘿一笑:“用不着我出兵,阿骨打现在也是计穷,都在草原上修棱堡了!

    他修堡,你也修堡,咱来个堡垒对堡垒,大炮对大炮。金国有多少本钱?能和咱们比?耗也耗死他了。”

    在草原上修筑棱堡的战术,显然是戳中了阿骨打的要害。

    要破棱堡,要么拼大炮,要么长围比军粮。而无论大炮还是军粮,阿骨打都不能和背后站着大周的东辽相比。

    所以在兵临科尔沁草原后,阿骨打并没有贸然采取攻势,而是在草原上构建起了自己的棱堡防御体系。

    现在的科尔沁草原上,在潢河北岸,千里松林以东,出现了两条几乎平行的堡垒线。东辽一方,背靠潢河修,一字排开修建了十座棱堡。除了最早修建的临潢堡是八面堡之外,其余的九座都是小型的四面堡。

    可是在没有足以摧毁棱堡的火炮的情况下,较小的四面堡比八面堡更加扎手——堡垒较小意味着只需要较少的兵力和火炮,就能将之牢牢守住,而且修建的成本也更低。

    在拥有压倒性的火力、施工能力、财力和物力优势的情况下,武好古根本不会冒险去和阿骨打进行野外决战。用棱堡慢慢的将科尔沁草原封锁,再步步为营把阿骨打逼走,才是最稳妥的。

    ……

    “咳咳……”

    阿骨打又一次剧烈的咳嗽了起来。这是他在去年冬天冒着严寒进军科尔沁草原时落下的毛病,严重的时候还咳了血,浑身发烫。跟随他的女真将领都以为他要回归天理了,后来总算挺了过来。

    虽然挺过来了,但是毛病却没有好利索,吃了冷风还是会咳嗽,有时候还会发低烧。

    “都勃极烈,今天就到这儿吧,时候也不早了,就让儿郎们安营扎寨……”

    阿骨打的弟弟斜也看见哥哥咳嗽,忙上前询问。他的脸色也不好看,不过不是因为哥哥的病情,而是因为眼下的战局。

    作为一名将军,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看着敌人一天天壮大起来,却又束手无策。

    本来已经倒下的大辽,现在虽然一分为二,但是却没有继续衰弱下去,而是有了复兴的苗头。

    西去的耶律大石不说了,带着五万户契丹人、鞑靼人、乃蛮人组成的大队人马往据说是钱多兵弱的西域而去了。这就不管了,随便他去哪里发财吧。

    可东辽在萧瑟瑟那个骚婆娘的统领下,居然也壮大起来了。先是推行了新的骑士万户制,打破了原有的部落和宫帐体系,将残存的人马编成了三个骑士万户和大宁府民户。

    骑士户当兵,民户纳粮,原有的部落贵族和这个帐、那个帐的贵人,全部变成了要靠军功博富贵的骑士。多得数都数不过来的和尚、尼姑,也大多还俗去种地了。

    而且契丹人、奚人、汉人、渤海人之间的藩篱全部拆除,从此只有少量的王族(只有萧瑟瑟和萧瑟瑟姐妹的儿女、夫婿才是王族)和各级国人、平民之分。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原本没有干劲的辽人现在终于重新振作,团结在他们的“女王”萧瑟瑟周围了——萧瑟瑟虽然还自称太后,但是在大部分东辽国人看来,她已然是一代创业之主了。

    现在的东辽和过去那个大而疲敝的大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

    振作的东辽很快就让新兴的女真人感到了压力。虽然在野战中,女真人的铁骑仍然可以击败东辽的骑兵,但是女真人再也打不出压倒性的胜利了。

    这不仅是因为东辽骑兵的战斗力有所提升,还因为他们开始依托堡垒作战。他们的骑兵部队往往就在距离棱堡几十里开外的地方游弋。在野战无法取胜的情况下,就会果断撤往棱堡。

    布署在棱堡线上的兵力并不是东辽军的主力,而是偏师。十个棱堡中的驻兵加一块不过万人,其中还有不少是“周国雇佣军”。

    而在潢河以南的科尔沁草原上,东辽随时可以召集起一个完全的骑兵师,包括辅兵在内人数多达20000。

    足以和强行突破堡垒线南下的金兵打一场依托壁坞、堡垒、坚寨进行的呆仗。

    面对东辽的这种堡垒加持久的打法,饶是阿骨打也没什么招。毕竟东辽背后还有个大周,即便阿骨打可以挫败东辽,也没力量再和兵力雄厚的大周开战了。

    所以他就只能针锋相对,搞堡垒对堡垒,这么干熬着。

    而这样苦熬着,真要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了。

    “都勃极烈,这样下去不行啊!”

    在一座临时搭起来的帐篷里面,刚刚从前线一座四面棱堡视察回来的阿骨打靠在了一堆松软的毛皮中。斜也一边给他倒酒,一边说着:“还是点集兵马,突然潢河以南,再直扑大宁府吧。

    探子们早就查清楚了,大宁府周遭都是种地的农户,没有什么武装。只要杀进去,就随便抢掠了。”

    “咳咳,”阿骨打喝了一大口酒中仙,苦苦一笑,“莫乱了阵脚,现在难受的不仅是咱,武好古一样不好过!”

    阿骨打说这话的时候一定不知道武好古这时正在和萧太后一起努力造人……不知道有多好过!

    “……如今天下是三足鼎立,三足之间乃是互相牵制,谁都奈何不了谁。如果周国大举南下图宋,那才是咱们扑击大宁府的机会。如果宋国肯和咱联手,南北夹击周国,也是咱的机会。

    现在机会没有来,就得耐心等待,千万不能着急。咱女真才多少人?一不留神就得被周军打光。到时候就是灭族之祸了!”

    “可是宋国什么时候能和咱们联手?”斜也皱着眉头,“现在宋国的官家和武好古私交极好……”

    “等!”阿骨打道,“总能等到机会的……现在的宋国官家和武好古关系好,咱就等下一任的宋国官家!我听说宋国的太子素有大志,只要他能登基,大宋一定会和咱们联手的!”

    “可宋国的太子什么时候能登基呢?”

    ……

    “胡闹!完全是胡闹!你这是杀鸡取卵啊!”

    “忆之,我这也是为了咱纪家着想……”

    “想个屁!自古富可敌国的商人有谁落得好下场了?咱家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武好古的下场看起来不错……”

    “你!你想叫我学武好古吗?”

    “忆之啊,你要学,我们都是支持的,多了不说,两三千万缗,咱银行随时可以拿出来!”

    “哗啦啦……”

    一个汝窑的茶盏给纪忆摔在了青石地面上,砸得粉碎。

    拼了命赶路的纪忆,这时已经抵达了京东商市,在京东银行的总店大楼里面,见到了自己的堂兄纪奎。

    纪奎得意洋洋的向他报喜——京东银行这下赚翻了,真正的富可敌国啊!

    可是纪忆却翻了脸,还把纪奎训斥了一顿。

    而纪奎接下去的反应更让纪忆感到惊心——这厮居然劝纪忆学武好古!

    这下可把纪忆给吓坏了,现在的商人怎么那么大胆子?怎么就敢想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

    “忆之,”纪奎低声说,“其实京东商市这边,对朝廷不满者大有人在!

    这个朝廷有什么好的?就知道跟咱们收税,收了钱也不好好办事,用得都是什么官啊?一窍不通!咱们格致书院、云台学宫、上海文理的学生,都是文武双全的,却只能求个幕职官。而且升迁越来越难,甚至还要受一帮老吏的气。再看看周国多好?咱们商人可以选元老院,咱的子侄族人可以考官吏考海军……不受帮士大夫的气!”

    纪忆听了这话,脸色铁青似黑。现在东南沿海的商市,也开始尾大不掉了!

    用后世的话说,一个庞大的工商利益集团正在成形。

    这个集团不仅包括大商、大工,还包括沿海制置司的海军,还包括格致书院、郁州岛云台学宫、上海文理书院毕业的新生大学生,当然还有儒学理性派的学者。

    而他们的对手,则是大宋王朝的支柱,传统的儒家士大夫!

    在这些新兴的工商巨头和新式知识分子看来,骑在他们头上的那帮士大夫根本一窍不通,就是一群糊涂蛋,也不能打,也没多少钱,凭什么主宰天下?

 第1300章 撕裂大宋的利益集团 中

    (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