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42部分

天下豪商-第842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美娘的信中提及,官家的茂德帝姬最美,也最得官家宠爱。看来三哥儿有福了。”

    武义久也已经从云台学宫的律学院毕业了,没有从军从政,而是进入了天津银行任职。

    “那可得好好操办一下,”潘巧莲笑着,“可不能亏待了茂德帝姬啊。”

    “那是自然的,”武好古顿了顿,“还得快些操办,等到夏天时北面就有可能开仗,到时候三哥儿就得入伍去了。”

    “真要入伍?”潘巧莲蹙起秀眉,“三哥儿是学律法学商业的,又不是武夫……”

    “娘子,你若想让三哥儿在将来有元老的前途,现在入伍是必须的。”武好古顿了顿,“不学军事也没关系,军中也有文职,横竖不会让他上战场的。管个转运或是军法,他都绰绰有余。”

    “唉,”潘巧莲摇摇头,“官人若是天子,几位哥儿就都是大王了,如何会吃恁多苦?”

    “大王有什么好当的?”武好古苦苦一笑,“不瞒娘子,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义儿和他那便宜哥哥闹将起来。一个是东辽大王,一个是王太弟兼左军万户……余里衍又在插手,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

 第1317章 阿骨打之死 六

    (全本小说网,HTTPS://。)

    潘巧莲眉头皱皱:“余里衍还不是想让三哥儿接你的班?望夫成龙而已。(全本小说网,https://。)”

    武好古听了妻子的话,冷冷一笑:“还好没当皇帝,要不然三个儿子就得自相残杀了!

    现在不担心,想接班就接,无非一个元老,还安排不了?等我老了就都给他们当,大哥儿、二哥儿、三哥儿都给他们当元老,一人一个。

    至于谁当元首,他们自给去商量……或许可以都当一遍,一任元首就是五年,都轮一遍也没什么。”

    当了元老就不能直接带兵了,也就是没有直接的兵权了。

    没有了兵权,武义勇、武义信、武义久还能闹出什么花儿来?几兄弟团结一致吧,要不然都没得玩。

    当然了,武家在军中也不能没有人。等到武家二代入元老院的时候,三代就该在军界中崭露头角了。

    另外,武家二代中还有武铁哥、武铁心、武铁山、武铁安和武道仁这五个庶出(义勇、义信、义久严格说都是嫡出),他们可以在军中继续担任要职,或者去海外封国担任君王。

    至于萧太后给武好古生得两个儿子,武好古则想让他们在草原上发展,也不一定要篡了耶律敖卢斡的大位,只要把东辽国扯散了就行。

    除了军政两界的安排,武好古还有庞大的私人产业可以分给子孙。大头当然是武义久的,他是真正的嫡子嘛!

    潘巧莲的那一份,主要都是留给他的。

    同样是潘巧莲所出的武美娘、武丽娘,在出嫁(武丽娘嫁给了马政的儿子马扩)的时候,也各自拿了上百万两的陪嫁和一所超大的院子,好不风光。

    而武义勇、武义信在娶妻的时候都只得到了十万块的现款。西门青所出的女儿武仙娘出嫁(她嫁给了赵钟哥的嫡子赵休)的时候,也只得的了区区的二十万块银两币的嫁妆……

    ……

    “增兵河北?”

    大宋官家赵佶有点痛苦的看着纪忆、苏迟和张叔夜。

    “周国会这么看?”他问,“太平了好几年了,不要再起什么波澜。”

    “陛下,”张叔夜奏道,“金国在科尔沁草原的局势危急,东辽国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上风,今年很可能就要收复临潢府。

    一旦临潢府入辽,金国可就面临存亡关头。即便不会灭国,也将西走。金国或灭或走,天下均势都将不复存在。所以朝廷必须要在河北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赵佶摇摇头:“可是,可是茂德帝姬马上就要出嫁周国……”

    “帝姬出嫁和增兵河北并没有关系。”纪忆上奏道,“增兵只为布防,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而且开封地处四战之地,又无坚城可倚,黄河又高悬在上。若不在河北布防,万一周兵南下,国将不国。”

    开封府在没有火炮的时代勉勉强强算个坚城,如今只是个皮薄馅大的饺子,和徐州的24角大棱堡根本不可相比。

    而且就算将开封府改造成棱堡也无用!

    因为开封府附近的黄河一旦决口,就是洪水滔天,多半能冲垮开封府城墙。即便水攻无效,开封府城内的一百多万人口也是破城的利器。

    吃也能把开封府吃垮了!

    毕竟运河的运输能力有限,很难在开封府城内积攒起一年以上的存粮。

    相比之下,无论是襄阳还是徐州,都比开封府更合适成为战时首都。

    以它们的大棱堡防御体系,就算是攻坚能力极强的周军,也得耗费很长的时间进行炮击才有可能破城。

    而且这两座城市都建在产粮区边上,很容易就能存起大量的粮食。根本不怕敌人持久围困……

    “周军会南下吗?”赵佶马上就露出了惶恐的表情。

    “陛下,这可不好说,”纪大奸相道,“总该有所准备……”

    准备当然有了!

    襄阳、徐州两座城堡就是准备啊!

    “迁襄阳如何?”赵佶问。

    “襄阳太偏,”纪忆道,“徐州才是上策。”

    “徐州……”

    徐州距离周国太近了!赵佶心想:徐州和沧州就隔着一个京东东路。

    “陛下,臣以为迁襄阳为上。”苏迟插话道。

    纪忆闻言心中就是一沉,苏迟这是什么意思?和自己唱反调?

    “还是襄阳好!”赵佶点点头,“何时可以动身?”

    什么?

    这下三个宰执都有点傻眼。

    敌人还没有来呢!现在跑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不如等周军入寇的消息传来再走吧。”张叔夜说,“现在河北沿边有数十个大小棱堡,只要上百营兵马入驻,支撑数月是没有问题的。”

    “哦。”赵佶吐了口气,“那就,那就这样吧。”

    “陛下同意增加河北驻兵了?”张叔夜连忙问。

    “朕准了。”赵佶还真给三个奸臣忽悠的上当了……

    三个奸臣都松了口气。在他们想来,派兵去河北总归是必要的,吓唬一下周国,牵制一点周军的兵力也是好的。

    至于说擦炮走火什么的……应该不会发生的,宋军没有那么不规矩吧?

    ……

    “诸君,官家下旨了,增兵河北!咱们第五将全军北上!”

    大宋京畿路新军第五将的军事机宜岳飞是飞一样跑进第五将正将衙署的。

    一群二三十岁的少壮军官正在院子里面聚集,等着领军饷——宋军新军的军饷是直接发给营官、队正和押队的。一营18个军官互相监督,很难下手贪污。而且这些军官也不会在一支部队中长久任职,都是要定期轮换的。

    所以这几千个宋军新军的营官、营副、队正、押队都苦哈哈的。宋朝带兵官地位比较低,一营的营官不过是个小使臣,队正和押队都是杂品武臣,在开封府这边都是穷光蛋。

    而要往上升职又很困难。现在营以上就是将,一将之主通常就是横班,极少数能到加遥郡官的级别。可是将的数量并不多,325个营头上面不过50个将。有不少正将、副将的位子都叫西军、开封军、河北军、河东军等军出身的宿将占着。

    他们不退,下面的少壮就很难升上去,除非遇上打仗。

    上回平交趾之役可真是传奇一样的好事情啊!

    可是平了交趾后,国家居然多年没有见仗了,顶天就是爪哇国的小规模冲突,和斗殴也差不多。

    所以大家伙急啊!

    为什么不打仗啊?大理国还没灭,燕云十六州还没收回,怎么就不打了?不是都说周国要来进攻吗?什么时候来啊?

    现在京畿路第五将的这般少壮听岳飞那么一嚷嚷,全都扭头过来看他了。

    “岳衙内,你说得消息可真?”

    “如何不真?俺是在殿前司机宜房听到的消息!”

    “那就错不了啦!”

    “终于等着了!”

    “机会啊!”

    “天爷啊,要出头了!”

    “万胜!万胜!万胜……”

    院子里面立马就沸腾起来了,马上就有军官带头欢呼起来了。

    这伙人和武好古养出来的军事公民一样的,都是闻战则喜,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

    岳飞的爸爸岳和现在是京畿路第五将的正将,还有个承宣使的遥郡。这个时候正在衙署内厅里面和刚刚从昭义镇入京的武松在一块儿说话。

    武松是因为北方草原形势紧张被张叔夜招来询问情况的,正在候见,闲来无事就到万胜门大营找自己的老伙计岳和。

    岳和身体不是很好……他这几年有点腐化了,给岳飞找个五个小娘,添了八个弟弟——这回厉害了,真正的岳家军啊!加上岳飞、岳翻两兄弟,就是岳家十虎,一虎控制一个营也能掌握十个营起码8000亲兵!

    另外岳飞还有了六个妹妹,将来还能有六个妹夫,真是好大的抗拒民族融合的大汉族主义集团。九大王赵构和秦桧秦大忠良得努力了……

    哦,必须很努力!

    因为现在不仅有一个岳武穆,而是有几千上万个岳武穆!听到要打仗,都在那里欢呼呢!要是有南宋那样的大好局面还不开心死?要不让他们打,没准就革命来了!

    “这是怎么啦?”武松被闻战则喜的欢呼声吓了一跳,昭义军中可没那么火爆。

    “一群小孩子不知道打仗的厉害呗?”岳和早就听到要调兵北上的风了,“准是听说了要进驻河北沿边的消息了!”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武松愣了又愣,“周国、金国都是很厉害的!”

    “嗨,他们才不管呐!”岳和咳嗽了几声,“一个营官、营副一年不到200缗,在开封府够干嘛?如果不是家里有底子的,好一点的婆娘都娶不上。”

    “万胜,万胜,万胜……”

    欢呼的声音传了进来,一阵高过一阵。

    武松额头上全是冷汗,“不会,不会真打起了吧?”

    “谁知道?”岳和又是一阵咳嗽。钟个时候他的儿子岳飞已经走了进来,行了一礼,将一份军令递给了父亲。

    “大人,殿前司总军机房的大令。”

    “说什么?”岳和问。

    “调咱们北上真定府听命。”岳飞一脸兴奋,“大人,看来咱们要和暴周打仗了吧?”

 第1318章 阿骨打之死 七

    (全本小说网,HTTPS://。)

    东辽,大定府,松山馆。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这里是原来大辽国皇帝的行宫,松山馆以北就是千里松林,乃是一处由北向南铺开,长达千里的原始森林。是辽国皇帝的一处猎场。后世赫赫有名的木兰围场,也在这一带。

    不过松山馆却没有后世满清皇帝的行宫那么富丽,就是一座夯土的城堡,里面有有一些陈旧的土木建筑。城堡附近的山坡上还有一座华严寺,看规模颇为庞大,昔日应该是香火鼎盛的皇家寺庙。现在则是萧条清冷,没有什么烟火气息,只有几个老僧守在这里。

    如今的东辽大王耶律敖卢斡倒是这所华严寺的常客,因为他家长住在松山馆中。

    耶律敖卢斡今年已经二十来岁了,不再是母亲萧瑟瑟可以随意掌控的小孩子了。

    对于这个儿子,萧瑟瑟也有点为难。儿子毕竟是亲的……杀掉是下不了手的,可是留在跟前也碍事儿。倒不是碍着萧瑟瑟和武好古的好事儿,而是妨碍她揽权了。

    契丹人、奚人的男女大防不比汉人,萧太后和武好古睡一起不是什么大事儿。考虑到武好古实力,萧太后为武好古生下三个儿女也不算什么。

    只要不妨碍耶律敖卢斡的大权,甚至有利于他掌权,就是把亲娘嫁给武好古也没什么。

    可是萧太后一直把持大权,把儿子架空,又将大辽的祖制改得不剩什么,还露出了要篡夺王位的苗头,这就是问题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在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哪有什么母子亲情?

    所以耶律敖卢斡这些年的日子可不好过,拼命夹着尾巴做人,生怕被亲娘和武好古看出什么,然后就不明不白死了。

    好在还有一个姨夫耶律余睹想尽办法维护,还教了他什么“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的典故。让他主动提出率领中军万户驻守千里松林,替东辽守边,总算是离开了大宁府这个是非地。

    而他的离去,对于萧瑟瑟来说也是有弊有利。弊端在于不容易控制他这个东辽大王,而有利之处则是可以把朝中亲耶律的重臣全都打发走了。

    考虑到东辽的局面,放开手搞母子内讧是不行的。所以萧瑟瑟得和儿子“和平分手”,同时保持一定的合作。

    只要儿子不碍事,她也愿意分出8000户姓耶律的部众给儿子。

    另外,萧瑟瑟的姐夫耶律余睹也得到了8000户,被萧瑟瑟扔到了潢河北岸的堡垒里面当肉盾。

    而萧瑟瑟自己则用萧氏奚人控制了三个万户,也就是左军万户、右军万户和后军万户,一共28000户!

    此外还掌握了居住在大定府的民户数万,等于掌控了东辽大部分的实力。

    因为大定府、坝上草原、科尔沁草原南部都在萧瑟瑟的控制下。所以这几年她是非常得意的,而且也做成了不少事情,树立了威信,离登基称王也就一步之遥了。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耶律家首领,东辽大王的耶律敖卢斡则表现得非常孝顺,不敢有一点忤逆……甚至对武好古也表现得非常恭顺,逢年过节都派人去问候送礼,还在写给武好古的信中称他为“义父”。

    ……

    这时在松林馆的王宫里面,耶律敖卢斡正在设宴款待自己的妹妹大奥野。

    大奥野的母亲不是萧瑟瑟,而是一个西方进献的美人和耶律延禧良宵一刻后怀上的种。

    在萧瑟瑟的宫廷中完全是个不引入注目的角色,就等着被萧瑟瑟拿去当成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