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863部分

天下豪商-第863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再无牵制,自然可以集中力量南下!

    而且武好古的元首职位也“让”给了儿子武义久。武好古和官家赵佶关系非同一般,很可能拉不下脸儿开战。而武义久都没见过赵佶的真人,还有什么好说的?动员了那么多兵马,不狠狠打一仗能行吗?

    马上就要火烧眉毛了,谁还有心思管黑锅的事儿?真要把河北丢了,这黑锅还有跑吗?

    所以失去了大部分军事机宜的河北宣抚司就开始手忙脚乱的布署战守之策了。虽然没有了可以出谋划策的机宜,但是河北宣抚司的机宜房中还有现成的预案可用。

    大宋在河北备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各种各样的堡垒,沿着黄河、白勾河还有宋周边境的其它各处,修建了不知道多少!其中还有大量的棱堡和准棱堡,周军想要突破棱堡防线,可没那么容易!

 第1349章 百万岁币

    (全本小说网,HTTPS://。)

    “三郎,你是元首,大主意当然得你来拿了,为父是不会当什么太上元首的。(全本小说网,https://。)但是在吞并奚辽的问题上,你还是得听为父的。”

    武好古在桌子面上敲了敲,斟酌着在和儿子商量吞并奚辽地盘人口的事儿。

    就在昨天,负责消灭敖卢斡的讨逆军团给天津市送来了捷报。

    耶律敖卢斡的主力所盘踞的降圣州州城已经被攻破!敖卢斡所部四万余人全军覆没!而敖卢斡和耶律余睹二人,则下落不明。

    不管他们二人是生是死,耶律家的本钱在这一战后算是赔光了。不过萧瑟瑟的本钱却还在!原本东辽的左、右、后三军万户的28000户,都还忠于萧瑟瑟。

    另外,改姓萧的大奥野也奉命收拢耶律敖卢斡和耶律余睹的残部,最后总能整理出个一万几千户……

    这四万多户可都是骑士户!数目比周国的骑士户还多!要怎么处置,的确是个问题。

    搞好了,周国就平添了数万铁骑!北方草原就再不是问题了——他们可不半耕半牧的周国骑士,而是可以游牧的奚人、契丹人骑士。

    所以他们在北方草原上是拥有强大机动能力的!

    凭借着他们的驼城战士和骆驼炮方阵战术,“真成吉思汗”来了也不一定能打得过!

    如果搞不定,周国当然也不是灭不了他们。驼城战术最怕的是大量火炮轰击。“葛二蛋”不就是这么垮掉的?

    周国的炮兵可是世界第一!轰垮“驼城”根本不成问题。

    至于骆驼炮方阵,同样扛不住大量火炮的轰击——在后世的西班牙方阵纵横欧洲的时代,用火炮轰击,迫使对方首先发起长枪冲锋就是个比较普遍的战法。

    而且周国陆军也有同样的方阵战术,不过是把骆驼炮换成了天津弩(周国没那么多骆驼),效果也算不错。

    但是四万骑士户的武装就这样毁灭,对大周而言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

    “爹爹,”武义久笑道,“您是想用推恩的办法,把奚辽的武力分而治之?萧太后能答应吗?昨日儿子去拜访她,她的态度非常冷漠……”

    武好古摇摇头,叹息道:“她也是当娘亲的人,儿子生死未卜,她怎么能高兴得起来?你不会以为大奥野那个女人能饶了敖卢斡吧?呵呵,帝王之家,最是无情啊!”

    敖卢斡的“生死未卜”其实是凶多吉少……别的不说,就说萧大奥野这个女人就不能容他活下去。

    大奥野虽然也是耶律,但她不是嫡出,而是地位很低的宫人所出。在萧瑟瑟、敖卢斡和余里衍三人的阴影下努力往上爬。终于到了翻身做主的时候,怎么可能让敖卢斡这个正牌耶律活下去?

    不仅敖卢斡不能活,连耶律复多半也凶多吉少!

    他们俩父子一死,大奥野就能以镇国公主和皇太妹的身份收服耶律余部。

    “那爹爹准备怎么处置大奥野?”武义久皱眉问。

    大奥野的狠毒让武义久非常反感。而且大奥野的肚子里很可能还有了武好古的骨肉……

    “为父要纳她为妾!”武好古道,“三郎,她以后就是你的小娘了。”

    “爹爹,”武义久一愣,“娘亲和西门小娘能答应?”

    武好古看着儿子道:“你娘亲本就不拦着我纳妾,只是西门青不肯。不过大奥野不是寻常女子,乃是北地草原的女中豪杰。这个名分还是要给的……你可知道这名分意味着什么?”

    这个名分可是真金白银!

    一旦大奥野成为武好古的妾,她给武好古生得子嗣就和武义勇、武义信一样,拥有分割武好古遗产的权力了!

    这可不是小钱,而是数以千万(银币)计的巨款。

    对于大奥野来说,有了武好古之妾的名分,今后就不必为钱财担心了。有了足够的钱,她在临潢府的反动统治才能安稳!

    而且她今年不过20出头,潘巧莲和西门青都是四十开外的女人了。

    这意味着她有一定的机会在未来扶正,成为武好古的正室……

    也正是因为武好古早早的就许诺纳她为妾,她才那么拼命为武好古服务。

    不过大奥野进门后,西门青、武义勇、武义信的损失就大了!

    “爹爹,”武义久也明白父亲的心思,想了想道,“孩儿去和西门小娘说吧,孩儿可以放弃您的……”

    他的话没说完就停止了。因为他没说出口的两个字是“遗产”。和爸爸讨论遗产划分,实在有点不妥。所以意思明白就行了。

    武义久是潘巧莲唯一的儿子,所以潘巧莲拥有那一份武家产业(武好古家内账房产业的一半是潘巧莲的嫁妆撑起来的,所以属于潘巧莲个人),都是要传给他的。往少了说都有几千万,往多了一个亿都不止!

    同时他还能和武义勇、武义信一起平分属于武好古的那一份家产,真是羡慕死人啊!

    不过他现在已经继承了武好古的政治资产,在家产问题上当然应该大度一点。反正一个“小目标”和一点三个“小目标”对他而言也没有什么不同。

    “好啊,有你这句话,西门青那里就容易过关了。”武好古点了点头,又道,“大哥儿和二哥儿很快就要到天津市了,你好好想想该怎么笼络他们吧。”

    耶律敖卢斡多半挂了,包括完颜宗翰在内的各路牛鬼蛇神也都跪了,武好古也“复活”了。武义勇和武义信当然得回家给老爹请个安,问候一下。

    而武义久则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同两个哥哥拉近感情。至于要怎么拍马屁,怎么投其所好,那是武义久要考虑的事儿。

    “孩儿明白,”武义久笑道,“孩儿准备为两位哥哥举行一次盛大的凯旋仪式。再提升他们的军衔,让大哥儿做中将,二哥儿做少将。

    另外再给他们一人一百万两……这钱我去找娘亲要。”

    “就这些?”武好古看着儿子。

    武义久想了想,又道:“孩儿会和他们私下去谈……我们三兄弟必须团结一致,才能保住大周共和国的江山不改易他姓!”

    “好!”武好古道,“你能明白就好……你们三兄弟可不能学敖卢斡和大奥野兄妹。”

    “孩儿知道,孩儿和两位哥哥都懂这个道理。”武义久说,“再说耶律家是帝王,而我家只是一介公民,怎么可以自相残杀?”

    “对!”武好古半开玩笑道,“我家就是一介公民!”

    ……

    武好古复活的消息也被河北宣抚司探查到了,然后用600里加急送去了开封府,报告给了大宋官家赵佶。

    这下赵佶可真的急了!

    “糊涂!糊涂!纪忆、苏迟,你们平日里也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怎么在关键时刻就糊涂成这样了?现在武好古活了,周国的内乱也平了,耶律敖卢斡多半叫人害了……对了,连阿骨打都死了!你们说,怎么办?怎么办?”

    琼林宫内,官家赵佶的怒呵声几乎都要把房梁给震塌了。

    大殿内的臣子们也没了传说中宋朝文官的风骨,都垂着脑袋,没有一人敢和天子回嘴的。

    因为他们都知道大事不妙了!

    武好古回到天津后并没有拿回元首大权,而是直接辞去了元首的职位,让武义久转正了。

    这也就意味着武好古承认了武义久之前所实行的一切政策,包括对大宋宣战!

    而河北宣抚司所节制的开封第五将在撤出黄河以东的周国领土时,还遭到了周军的进攻,损失了1500人和大量的辎重、武器!

    而且,周国方面还拒绝了宋军提出的求和停战。

    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大周共和国就是和宋朝打仗!

    面对赵佶的质问,在场的官员们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太宰纪忆出班奏道:“陛下勿忧,河北防线固若金汤,光是棱堡就修了上百座,守军多达二十万,而且储备丰厚,各处存粮可以支撑一年以上。

    另外金国的阿骨打虽逝,但是国力犹存,带甲控弦之士亦不下二十万。合宋金之力,足以抵挡暴周之兵。”

    这个时空的大宋因为“师周改革”,比历史同期的宋朝可强太多了。

    如果吴乞买想要南下抓赵佶、赵桓去看雪,多半会死得很难看的!

    光是河北的百余座棱堡和二十万新军(包括昭义军),就能让女真敢达们灭族了。

    另外,宋朝的海军也非常强大!也抄袭了周国的“真理”级,建造了许多火炮战列舰。

    如果要在世界上给宋朝的军事力量排一下名次,妥妥可以得一个亚军。

    只可惜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大周共和国就在大宋的身边,而且两国还是同族同文(文化)……

    同族同文意味着两国可以很方便的互相抄袭,但也意味着两国可以很方便的合二为一!

    “武好德!”赵佶没有理睬纪忆,而是唤了武好德的名儿。

    武好德现在官拜殿中侍御史,此时正站在琼林宫大殿上。

    听到赵佶召唤,连忙出班行礼:“陛下,臣在。”

    “你走一趟天津!”赵佶道,“骑快马去,一路上不得耽误!可许岁币100万缗!”

 第1350章 主要是个商人

    (全本小说网,HTTPS://。)

    “陛下……”

    “百万岁币是不是太多了?”

    “陛下三思!”

    琼林宫的大殿内,几个大臣一听到“百万岁币”,全都高声进谏。(全本小说网,https://。)

    百万岁币可不是小数目!之前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也不过是50万,而且在重熙加币之前只有30万。

    现在赵佶开口就是100万,真是不把大宋的民脂民膏当回事儿啊。

    武好德也不敢接这个旨。他这个御史这段时间居然是挨参最多的官员!因为他是东贼(周国)首领武义久的叔叔。

    这样的人没有抓去砍脑壳已经皇恩浩荡了,怎么还能堂而皇之的做官?

    连他自己都觉得不合适了,还一度装病不朝。结果他一装病,赵佶当晚就微服出宫来探望了。看见武好德精神抖擞,也不怪罪,还非常高兴!见到武好德的两个儿子更是乐得合不拢嘴,当时就下旨赐官!

    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这下武好德都不好意思再装病了,只好乖乖的上朝做官挨参……

    赵佶哼了一声,语气已经放沉:“你们这些做臣子的都知道本朝和周国的差距在哪里!如果你们不知道,就去问何栗,就去看看《复古报》,上面都说得很清楚了!”

    被赵佶一训斥,下面的大臣都闭嘴了。

    现在大宋的新政改革可比历史上明朝清朝的新政有利多了,因为大宋有一个“同族同文”的友邦可以参考。

    大宋和大周相比,强在哪里,弱在何处,都是一目了然的。

    按照何栗、陈东、张浚的说法,大宋比大周所强的就是“寒门上升之途畅通”,也就是拥有完善的科举取仕制度。

    而大周比大宋所强的,则是“抑兼并和授军田”。这个国策让周国地里面可以“长出”兵将!

    所以周国在战时可以获得数以十万低成本、高素质和高士气的士兵。

    而大宋则必须通过征税从土地中获取收入,然后再用这些收入去雇佣士兵。这个过程的中间环节可就多了,层层克扣,官官贪污,最后能用来雇兵的钱就狠打了个折扣了。

    比如周国现在有三十多万户的军事公民,在极限情况下可以动员七十万到一百万大军!

    而宋国朝廷根本不可能从至少六亿多亩田地中,收到可以雇佣七十万新军的税……平均一个新军每年需要五十缗的军饷(不算军官的俸禄),七十万需要三千五百万!

    如果在战时,人事上的开销至少要增加到五千万!

    宋朝的田税哪有那么多?

    以至少六亿亩田所能供养的战士还没有周国的一亿多亩田所供养的战士多,这就充分说明的宋朝“不抑兼并”政策的失误……

    另外,宋朝还供养了许多花费巨大,战斗力却非常可疑的武人。比如赵佶的宗室军,比如数量庞大的厢兵,比如荫补世袭的武官(数量也过万),比如各个封国王府的护卫,每年也要花销个两三千万!

    而宋朝的冗官冗员,还有花钱如流水的赵佶,还有越来越庞大的宗室王爷、帝姬,也都在消耗朝廷有限的财力。

    所以经济实力世界第一的大宋,现在也就养了三十多万新军。对付女真人的金国是足够了,可是遇上最多可以动员七十万大军的周国,那是完全不够瞧的!

    可是要抑制兼并,以田养兵,满朝文武又是一致反对……那朝廷不给大周岁币,还能怎么办?

    现在的问题,根本不是宋朝该不该给岁币,而是周国肯不肯收岁币!

    ……

    得到赵佶旨意的武好德,也真是卖命,第二天一大早就出了门。一路上都骑着走马紧赶慢赶的,终于在九月初八这天抵达了一片喜庆中的天津市——界河上的航运在封锁了一段时间后又重开了,只是检查得比往日严格了许多。

    不过对于武好德而言,这根本不是问题。

    到了到处张灯结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