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豪商 >

第940部分

天下豪商-第940部分

小说: 天下豪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王廷设置在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入口,而且土地肥沃,灌溉设施齐全,没有水旱之忧的盆地中,本来是一个久安之策。为了打下这个安乐窝,天理子章理人生的最后十年,几乎就在不断征战中度过。

    但是这位为子孙后代打下了安乐之土的君王,却没有想到安逸而缺乏开拓机遇的生活,会让最骁勇的天理骑士在几十年内变成一群快活的乡下地主。

    而费尔干纳盆地外的天理骑士家族,则在漫长的尔虞我诈的斗争中,形成了碎叶、察赤(塔什干)和撒马尔干三个骑士集团。

    其中碎叶的首领是韩世忠的后人,察赤周围则在来自灵州的高氏家族控制之下,撒马尔干则由几个“大学士家族”共同控制。

    他们在费尔干纳盆地之外拥兵自重,也不怎么听王廷的号令,各家都在自己的地盘上称王称霸。

    而新凉府城中的官员也不关心这些,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甚至都没有离开过世外桃源一样的费尔干纳盆地。剩下的官员大多也只到过碎叶、撒马尔干、察赤这样的大城市。

    再遥远的地方,大概也只有充当过使臣的官员去过了。

    奔向海洋什么的,基本上只是新凉府宫廷的幻想罢了……

    所以当铁木真的大军杀入忽章河的消息传到新凉府王廷,对外部世界并不关心的王廷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震惊。

    怎么会有人敢于进攻强大的西凉王国?

    震惊过后,轻敌和自大的情绪,又莫名其妙的充斥着新凉府的王廷。

    铁木真不过是西方草原上的蛮夷,是西凉王廷豢养的恶犬,怎么敢挑战王廷的威严?

    这样的恶犬,一定要狠狠的教训!

    必须要让发疯的蒙古人为铁木真的愚蠢行为,付出最惨痛的代价!

    已经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天理骑士们,这个时候居然爆发出了极高的战斗热情。根本没有人想到要用坚壁清野和坚守经过棱堡化改建的城池去拖垮远道而来的敌人。

    所有的骑士都想在这场战争中表现一下自身的勇武,如果有可能的话,就再给自家赚一点土地。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两万名铁甲骑士、两万名辅助骑兵和一万名步兵,很快被召集起来,浩浩荡荡的开出了费尔干纳盆地,抵达了盆地外,忽章河畔的讹答剌城,在那里等待远来的铁木真大军。

    ……

    几骑斥候飞奔而来,寻到了铁木真的九斿白纛,然后一直奔到了铁木真的坐骑前方不远处,才被大汗的怯薛勇士拦住,对过了口令,才有一骑飞驰到铁木真的马前,骑士从马背上翻了下来,单膝跪地。

    “禀报大汗,讹答剌城外发现西凉军大营!营地极大,至少能驻扎五万大军!”

    “忽毡?”铁木真身边的一个年轻人插话道,“那是一座古城吧?”

    “没错,相当古老。”铁木真笑道,“而且也没有经过棱堡化改造,城防不值一提。”

    “父汗,看来敌人想和咱们进行一场野战了!”年轻人兴奋地说。

    铁木真点了点头:“拖雷,如果给你一万骑兵,你打算怎么对付他们?”

    这年轻人原来就是拖雷,是铁木真最小的嫡子,深得其父的兵法真传。

    “父汗,”拖雷想了想,“我会让我的骑兵示弱与敌,然后将他们引到忽章河西岸的沙漠中去兜圈子。

    这些生活优越,没有吃过什么苦头的天理骑士,一定不如我们蒙古勇士那么能耐得住艰苦。所以只要带着他们在沙漠中转悠几圈,几万天理骑士就会被拖垮累垮。到时候就不难收拾他们了!”

    铁木真赞许地点点头,“好!不愧为我铁木真的孩子!既然你能用一个万人队对付讹答剌的数万西凉军,那么我就给你一个万人队!去吧,带着那些愚蠢的天理教徒钻进忽章河以西的沙漠之中。记住,不要和他们决战!虽然你的万人队肯定可以击败五万天理骑士。但是蒙古勇士的生命太宝贵了……那怕以一换三,也是划不来的。”

    人口不足是铁木真所面临的最大困难。他的蒙古人仅仅只有95个千户,也就是不足十万户,大约一百万人。

    这个数目在枪炮时代到来前倒是够用了。在历史上蒙古人崛起的时代,要杀死一个身披着几层甲胄,弓马武艺体力都好得出奇的蒙古人是很不容易的。

    只可惜,在如今这个时空,这些“蒙古哥萨克”在一代天骄的率领下开始崛起的时候,滑膛枪和大炮已经出现了差不多一百年了!

    虽然在这一百年中,枪炮技术的进步并不大。没有出现燧发枪,也没有出现线膛枪,唯一的改进就是火枪设计逐渐轻型化已经套筒刺刀的出现——套筒刺刀最早出现在周国,据说是周国第一代元首武好古晚年的发明。不过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第二次中原大战(发送在西宋和东宋、新周之间)中,才开始逐渐被两宋新周的军队所接受。

    随之而来的,则是两宋新周陆军的火器化水平急剧提升。刀盾兵被完全淘汰,长枪兵在步兵中的比例也急剧下降。

    虽然西方战场上的火枪、火炮远远比不上东方战场那么普及,但还是会给蒙古人造成重大杀伤。

    那可是枪炮一响,爹娘白养啊!

    所以铁木真在挑战西凉这个诸夏国家的时候,就不能不考虑枪炮将会给蒙古人带来的杀伤了。

    “遵命!”拖雷向铁木真行了一礼,然后接过了令符,飞奔着往自己率领的万人队而去。

    这一次铁木真一共带来了十个万人队,其中的八个是蒙古万人队,一个是格鲁吉亚万人队,一个是花剌子模万人队。

    给了拖雷一个万人队之后,铁木真手中还余下九个万人队。这九个万人队被铁木真分成了三部,每部都是三个万人队,分别扑向了布哈拉、察赤和天门关。

    而由第四代天理子章昭率领的五万步骑,则非常轻易的就被拖雷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引到了忽章河以南,从而失去了阻拦铁木真主力东进的时机——拖雷率领的骑兵虽然只有一万人,但是却拥有很强的遮蔽能力让章昭的五万大军无法弄清蒙古人的主力到底在哪儿?所以才会跟着拖雷过了忽章河,一头扎到沙漠里面去了。

    等章昭的五万大军尾随拖雷的一万人,转悠了好几天,筋疲力尽的从沙漠里面出来后,蒙古大军包围布哈拉的坏消息就紧接着传来了。

    经验不足的章昭被这个坏消息吓昏了头,不顾部队筋疲力尽,就直奔布哈拉而去,而拖雷则趁机率部尾随。最后章昭的大军在布哈拉城以西的开阔平原上,遭到了铁木真和拖雷率领的四万大军的前后夹击。

    虽然人数上稍占优势,但是疲惫不堪的西凉军还是遭遇了惨败,包括天理子章昭在内,一共有3万人被杀,还有万余人被俘。余下的残部则退位撒马尔干,和驻守撒马尔干的西凉军会师,然后一起逃向了天门关,抢在抵近天门关的蒙古人完成封锁前冲入了关隘(实际上也是一个棱堡型的防御体系)。蒙古大军则在稍后完成了对天门关的封锁。将西凉国的主力,完全封锁在了被高山环绕的盆地当中。

    坚固的棱堡防线并不那么容易被攻破,但是失去了费尔干纳盆地内西凉王廷的指挥和援兵的撒马尔干、察赤、讹答剌等城市,还是很快落入了蒙古人之手。

    而得知了撒马尔干、察赤、讹答剌被蒙古人占据,费尔干纳的王廷情况不妙的碎叶总管府立即向万里之外的长安求援。

    现在西凉就只能指望西宋这个宗主救援了,而铁木真最担心的也正是西宋的大举干预——不过他在进攻西凉前已经分析过局势,觉得西宋刚刚经历了一场中原大战的失败,和大周、东宋关系紧张,应该不会大举西征吧?

    ……

    “西凉败了?怎么可能?”

    现在统治西宋的皇帝是赵佶的重孙子赵忻,日后的庙号是宋光宗。

    庙号倒是挺光鲜的,可是他统治下的国家,却仍然很难看到什么光明的前景。

    他是在第二次中原大战后接手国家的,接手的完全是一个烂摊子。他的国家在第二次中原大战中遭受了可怕的失败。无论是新周还是东宋,都在那场战争中展现出了可怕的实力。

    那可是两个真正的世界帝国!

    其中大周拥有大部分北美洲(分为附属大周的合众国和直属大周的自治领),大部分的南美洲海岸地区、部分非洲海岸地区、部分南洋岛屿、日本(行省)、南岛省(夏威夷)、殷州、滨海府、北极府(东西伯利亚)、奚国(蒙古高原),以及一些乱七八糟的岛屿。整个国家拥有的陆地面积超过了3300万平方公里!

    东宋拥有的陆地面积比新周要小一点,但也非常惊人。这个国家的海外领地包括新宋(澳大利亚)、新东瀛、部分南美海岸地区、部分非洲海岸地区、部分南洋岛屿以及半岛、暹罗、交趾、锡兰岛,还有其他一些岛屿。杂七杂八的领土加在一块儿,也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

    除了拥有的土地众多,新周和东宋的总人口,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急速增长。两国的全境人口全都超过了8000万!

    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两国还垄断了这颗星球上大部分的金属。无论是金、银、铜、铁、锡、铅,两国的产量和保有量,都可以达到总量的90%左右!

    而土地、人口、资源的优势,以及海洋运输和便利性,也极大的促进了东宋和新周的工场手工业。

    虽然工业革命的时代仍然没有到来,但是江南、徐海、燕津三大手工业中心的规模之大,工艺之优,也足以让东宋、新周两国牢牢占据世界手工业生产的前两把交椅,而且根本没有谁可以颠覆他们的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西宋选择同时和新周、东宋开战,无异于自杀!

    可是自杀的西宋又一时半会儿死不了。一是棱堡的防御优势并没有完全被打破。虽然棱堡的防御加成比几十年前大大减少了,但是还没有被完全破除。所以西宋在东宋、新周的棱堡防线前碰了个头破血流。而反攻过来的东宋、新周,也一样被西宋的棱堡给堵住了去路。

    二是三分的局面犹在,无论东宋还是新周,都不敢全力攻打西宋。生怕被另一方抄了老家!

    在这种情况下,实力不济的西宋还是得以死里逃生,继续维持着和东宋、新周抗衡的局面。

    而宋光宗赵忻则辛辛苦苦的维持着国家的半死不活。不甘心就此沉沦的赵忻在稳定了东方的局面后,就急急忙忙把目光投向了西方,希望可以依靠铁木真的崛起打击西辽、金帐,而后获得西进夺取出海口的机会。

    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铁木真居然变成了一条噬主的恶犬,而且一出手就让人措手不及。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向东不行,那就向西试试看吧!

    “陛下,”左相韩佗胄对赵忻道,“西凉的新凉府(费尔干纳盆地)被围,碎叶府告急,钦察草原和七河大部都被蒙古控制。如果朝廷不发大兵支援,只怕要坐失西凉藩属之国了!”

 第1467章 百年战争

    (全本小说网,HTTPS://。)

    韩佗胄是韩琦的重孙子,和韩肖胄是兄弟辈儿。全本小说网https://。不过两人的年纪却差了75岁!韩肖胄过世的时候,韩佗胄还没有出生呢!

    虽然和韩肖胄的堂兄弟,但是韩佗胄却不是荆楚系统的人物,而是长安勋贵的一员。并不是文资出身,而是保送华山讲武堂的武官。讲武堂毕业后就成了孝宗皇帝的御带亲卫。后来又转了文资,一步步当上宰执。

    第二次中原大战的发起就和他的错误决定脱不开干系!不过他在这个时空的命比历史上要好。东宋、新周都是文明开化的国家,不会要他的脑袋……要去干什么用?

    所以承担战争责任的韩佗胄不过是下台贬官,低迷了几年后又回炉当了宰相——他发动战争是符合西宋军官们的利益的。哪怕没有打赢,军人们还是念着他的好。所以由他当左相比较有利于控制军队。

    而且上一次战争的失败,让西宋朝廷的统治有点动摇了!

    因为一部分军官将战败归咎于西宋的“君主独裁”,希望国家效仿东宋或新周进行改革。

    这让宋光宗赵忻非常恐惧,所以就选择让韩佗胄这个在军方很有人缘的宰相回炉。

    对于胆敢挑战大宋在西域威权的蒙古人,韩佗胄的建议只有一个——打!要是不打,西凉一丢,军中的革命分子又要发难了!

    “可是东征之役新败不久,国家元气未复……”

    赵忻有点犹豫。在上一场战争中,西宋累计损失了十四万军队!而且还耗费了数以千万缗的军费。国家多年的积蓄全部耗尽,而且还向富有的西夏王借了一笔款子,真的丢人啊!

    现在韩佗胄又想在万里之外的西方开战,这成本恐怕不会太低啊!

    “陛下,我们如果不救西凉,暴周就有可能会插手了。”

    现在西宋不再用“东贼”称呼周国了。因为在第二次中原大战结束后,西宋和周国正式签订了和约。

    也就是说,西宋承认了周国的主权——人家有好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不承认,它也在那儿啊!

    “暴周会插手?”赵忻一愣,“他们的手能伸那么长?”

    “陛下难道忘记了,蒙古人是从哪儿迁出来的?”

    “蒙古人……”赵忻想了想,“哦,是从大奚草原迁出来的!”

    这个时空的蒙古人去了富得流油的钦察草原和东欧大草原的东部(真的流油啊!后世的里海油田、乌拉尔油田和西伯利亚油田现在都是铁木真的财产),蒙古高原的名号自然不存在了,现在这块地盘的地理学名称叫“大奚草原”。在政治上,这块土地由依附于大周共和国的奚王国统治。

    奚王国的性质和北美合众国差不多,都是大周共和国下属的自治藩国。虽然有国的名号,但并没有独立主权。在军事和外交上都依靠大周共和国。

    之所以设立“国号”,则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