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107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07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考虑到,热兵器时代,便要应用对应的兵制原则,那便是三三制原则。但现在这个热兵器才开始的时代,还没有机关枪等高强度的火器,则不能完全照搬后世的三三制,还需稍微修改完善一下。

    “本王决定:对太平圣军进行全面改制整顿!”

    “首先是将容易与太平军混淆的‘太平圣军’改名,以后便叫中华讨虏军。取‘驱逐鞑虏,复我中华’之意!”

    见众人并没吃惊,冯云山接着宣布:

    “取消所有教众皆为圣兵的做法,所有牌尾、女营等全部解除,重新安置。”

    “原有作战圣兵,重新进行选拔,挑优汰劣,精选募练,操习新式洋枪洋炮,一改旧观!”

    “在讨虏军中成立总参谋部,选拔头脑灵活和作战经验丰富的各级将领,充任参谋官,本王将会委以重任。”

    “稍后,本王会先行选任几名参谋官,一道编制《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两日后公开颁布!”

    ……

 第196章 圣军改制(中)

    会后,冯云山将罗大纲、林凤祥、左宗棠、崔大同、陆顺德、谭绍光、许祥光等人留下。

    “本王留下你们,想必都心里清楚了!”冯云山直接说开了:“以后,圣军,哦,不对,从现在起,要叫中华讨虏军!以后讨虏军的主要具体指挥者,不是本王,而是准备要成立的总参谋部!而你们,便成为总参谋部的骨干!”

    见众人一脸喜色,冯云山继续说道:“总参谋部直接对本王负责!总参谋部负责人称为总参谋长,设一正二副。总参谋部下设五大处:作战处,作训处,情报处,后勤处,军事科学处。”

    “大纲兄弟,还有林兄弟,你二人要指挥军队,便不进入总参谋部了!但这次总参新成立,人手不够,并且需要尽快编制《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因此,这几天你们留在这里,帮忙参详。”冯云山直接布置任务。

    罗大纲和林凤祥脸色黯然,他们没能进入圣王所说的这么重要的总参谋部,虽不至于对冯云山不满,但心中难免不快。

    冯云山见状,解释道:“大纲兄弟,林兄弟,总参谋部虽说重要,但毕竟只是参赞谋划,具体作战还得你们来指挥将士们执行。而且,想进入总参谋部,首先起码要能识字写字,否则,如何看懂作战计划?而且进入总参谋部后,便不能率领士兵了。你们自己考虑,要是想进总参谋部,首先一点,三个月内必须能认识一千个以上的汉字。”

    听到这里,罗大纲和林凤祥连忙摇头,将心思去得一干二净。开玩笑,他们勉强只能认识自己的名字,让他们重新识字,和让他们绣花没什么区别。而且,进了参谋部便不能带兵,对于这点,他们两人均不能接受,还是乖乖领兵作战得了。

    看两人模样,冯云山暗笑,继续说道:“以后,讨虏军以及总参谋部等机构的职务长官,都称为某长。鉴于你们都不甚熟悉总参谋部的情况,暂时便由本王暂时兼任这个总参谋长!由陆顺德、左宗棠两人任副总参谋长;作战处处长由陆顺德兼任;谭绍光任作训处处长,崔大同任作训处副处长;情报处处长由左宗棠兼任;许祥光暂任后勤处副处长,军事科学处由徐寿任副处长。”

    “作战处的职责是负责讨虏军总体战略战术,制订作战计划和动员计划,并帮助作战部队实施,指挥并协调各军队的作战行动。”

    “作训处的职责是负责讨虏军军官的培养、选拔和士兵的训练,以及组织完善不同军中的联合作战。”

    “情报处的职责是搜集和提供一切有利于作战的情报,包括敌军的情报,战场环境、天气、武器装备等一切因素,为作战处和作战部队提供情报支持。”

    “后勤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讨虏军将士的吃、穿、住、行等后勤需求,并制订作战军队的行军交通方式,提供工程兵勤务和营地、构筑阵地等方案,帮忙联系支援部队尽快到达。

    “军事科学处的主要职责是研发并生产先进的武器装备,并提供先进的测量、统计、地形测绘等帮助。现阶段是招募和收集各类工匠,还有洋人的科学家,研发新式武器装备。”

    一口气将自己对总参谋部五大处的设想说了出来,冯云山将后世普鲁士和华夏的军事总参谋制度基本都涵盖在内。

    左宗棠刚开始还只是觉得这个总参谋部只是圣王发明的一个新名词,仿照满清的军机处设立的一个机构。最多招几个幕僚,帮忙参赞军事。

    随着冯云山越说越多,越说越顺,一个严密而系统的军事指挥机构呈现在左宗棠眼前!他越思量,便越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创造。

    这个总参谋部一旦建成,必将成为指挥讨虏军的一个关键机构,不但能将成为一个培养军队精英和专门研究战争经验的学堂,还是一台高效地发动战争并用尽一切办法取得胜利的利器。

    说完总参谋部的职能和人员任命,冯云山当下便说了自己的一些军制改编的想法,让左宗棠等人进行整理,都编入到《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里面去。

    ……

    二天后,冯云山首先宣布改组圣教,将原来的拜上帝圣教,改为中华复兴会。

    冯云山自任会长,是最高领导人,任命罗大纲为副会长。下设执行委员会,为中华复兴会的权利组织机构。

    执行委员会成员人数不固定,全部由冯云山任命,对冯云山负责。

    执行委员会下暂时设立庶务部、宣传部、调查部、财政部、内务部、外务部以及安全部、教化部与工匠部等九个下属机构。

    在冯云山的构想中,庶务部是整个中华复兴会的各类行政事务中心,并为自己提供智囊幕僚的支持,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某办公厅,总体牵头诸般事务。

    而宣传部,则负责在中华复兴会内部和外部进行各类宣传活动,特别是对广大百姓的宣传。

    调查部,则是抓中华复兴会的内部调查和纪律,以及辖区的百姓、军队、商贾等各类调查处理,有点类似后世的纪检委。

    财政部的职责较为清晰,抓收入与支出,相当于原来圣教中的总圣库。

    内务部,负责内部管理,会众的培养与发展,类似于后世的组织部。

    外务部,则负责对外的联系,外交与商贸。乃是外交、商务、统战和对外联络的综合机构。

    安全部,则负责冯云山的保护工作;对中华复兴会所辖百姓的保护;对各类案犯、奸细间谍的抓捕缉拿,以及对敌人的破坏与暗杀活动。

    教化部,则负责教化中华复兴会中兄弟和所辖百姓,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

    工匠部,则负责占领区的一切建设,发展房屋、交通、水利、矿场以及其他设施。

    所有圣教会众,自动转为中华复兴会会员。

    本来,冯云山只想将圣军编制整编改革一下,但随着他与手下的讨论和自己的思索,发现不改编圣教,便无法改编在圣教基础上成立的圣军。

    圣教的改动,影响实在是太大,但冯云山已经意识到,随着太平军的进一步攻占南京城,建立起稳固地太平天国地方政权,依照洪秀全和杨秀清两人的性子,迟早跟原来的历史上一样,会实行一些天怒人怨的民间政策,尤其是禁止百姓有私有财物,所有一切要上交圣库,以及灭绝一切其他宗教、焚烧一切其他书籍的行为,导致民心大失。

    因此,冯云山决定改组圣教,与将太平天国名声彻底搞坏的洪杨等人划清界限。

    反正,理由已经找好了,天地会“逼”着自己这样做的!只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发展起来,便彻底不用与洪杨两人虚与委蛇。

    紧接着,冯云山又宣布,废除原来的“太平圣军”称号和一切圣军有关编制、职务,设立“中华讨虏军”。

    冯云山将中华讨虏军军制,在采用后世普鲁士和北洋军阀三三制军制的基础上,又稍微做了些修改。

    随后,冯云山颁发了《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

    《章程》首先规定了讨虏军的军制。

    最基层的军队编制为班,最大编制为军。

    由下往上依次为班、排、连、营、团、旅、师和军。

    《章程》规定,中华讨虏军由中华复兴会唯一指挥,会长冯云山是最高统帅。

    为加强中华复兴会对讨虏军的指导,连以上的建制单位,都必须成立分会,由上一级建制单位指派会员担任专职指导员,协助主官抓好军队的军事建设。

    连、营级设对应级别的指导员,团级以上设中华复兴会执行委员,简称执委,主官本单位内的中华复兴会内部事宜,负责本部官兵的晋升、提拔等,位高权重,仅次于团长等职务。

    班:士兵10人,加上正副班长,共计12人。

    排:三个班为一排,加上正副排长,共计38人。

    连:三个排为一连,每连设立连部,含连长、指导员、副连长、司务长、传令兵和医护员、文书等人,并且每个战斗连都还配有8人的炊事后勤班,人数总共在130人。

    营:三个连为一营,每营设立营部,含营长、指导员、副营长、传令兵和文书,还有5人编的营警卫班,共400人。

    团:三个营为一团,每团都设立团部,含团长、团执委、副团长、团副执委、团参谋长以及几名传令兵和文书,还有直属团部的警卫排38人,侦查排30人,2个医护班20人,共1300人。

    这是标准步兵团的编制。另根据武器装备和战斗需要,成立特殊作战任务的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团等编制,人员则根据具体需要。

    旅:旅又分为甲等旅和乙等旅两种,甲等旅含四个团,乙等旅含三个团。

    旅部内有旅长、旅执委、副旅长、旅副执委、旅参谋长、副参谋长等人,并在旅一级编制中设立参谋部,分为作战组、情报组、作训组、军需组等,内有几十名参谋,负责整理战斗情报信息,为旅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作战建议,由旅参谋长主管。

    旅部内还设有直属的警卫连、侦查连、传令排、医护班、炊事后勤班等。

    甲等旅约5700人~6000人。乙等旅4500人。

    另外,还预留混编旅的编制,等日后中华讨虏军中有大量野战火炮后,在甲等旅中再加入炮兵团、爆破连、工兵团等编制,届时,混编旅将达到8500~10000人的规模。

 第197章 圣军改制(下)

    师:师只比旅高半级,同旅一样,同样为区域性独立作战单位。分为甲等师、乙等师二种。

    师部内有师长、师执委、副师长、师副执委、师参谋长、副参谋长等人,同样在师部内设立参谋部,由师参谋长主管。

    师部内还设有直属的警卫营、侦查营、传令连、医护排、炊事后勤排等。

    甲等师含6个主战步兵团,再加2个单独的600人的炮兵团和1个600人的工兵团,还有1个400人的特战营和1个400人的敢死营,合计9个团,计11500人。

    乙等师含6个主战步兵团,再加1个单独的600人的炮兵团和1个500人的工兵团,合计8个团,计10000人。

    军:军是设置的最大作战单元,主要按地域进行划分。

    目前讨虏军整个设置为五军,廣东境内的为中华讨虏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廣西境内的为第三军,而湘南一带,则为第四军,原来湘江上的水师及珠江口水师,包括珠江沿岸炮台等,划为第五军。

    原有的“太平圣军”职务废除后,统一采用《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中规定的军职,所有原军职人员,重新自上而下进行选用。

    军级人员目前暂不任命,师级以下,根据军衔和职位,自动转职。

    《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中又规定了军队的军衔等级。

    从高至低,依次为:

    元帅,由冯云山亲自担任。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上士、中士、下士。

    士兵:上等兵、列兵。

    《章程》还补充规定了原来的太平圣军层级和新的军衔层级及配套职务的对应关系。

    原来的太平圣军中普通圣兵对应士兵和士官,根据入伍年龄和立功大小,进行划分。

    原来的两司马对应少尉军衔,转任班长或排长;

    卒长对应中尉及上尉军衔,转任连州;

    旅帅对应少校军衔,转任营长;

    师帅对应中校军衔,转任副团长;

    军帅对应上校军衔或大校军衔,转任团长或副旅长;

    而监军、总制和将军对应少将军衔,转任旅长或副师长;

    检点和指挥对应中将军衔,转任师长。

    丞相以上对应上将军衔;皆转任师长及以上。

    这样一来,所有人员的编制、职务及对应军衔,都较为明确。

    当然,具体一些细节,《章程》无法面面俱到,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认定。

    同时,冯云山为了加强对军队管理,配合推进军制改革,根据手下主要将领的积功情况,准备对立功人员进行了晋升提拔。

    当然,这还是新成立的中华复兴会下面的内务部还没正式建立起来,否则,这样的考核提拔人员,便由他们来完成。

    ………

    《中华讨虏军编制章程》一公布,刚开始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因为圣军当中,识字的人实在是太少。但一两个时辰后,随着一些识字又好事的人,站在张贴的《章程》前摇头晃脑地念出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圣兵前去盘问。

    半天过后,整个广州城里城外驻扎的圣兵都听说了整个消息,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当天中午,便有三十多名廣西老兄弟,手持长矛牌刀,聚集到冯云山住的廣东巡抚衙门外,要求见圣王。

    冯云山面对这些圣教的死忠分子,有些苦笑,他知道改动圣教,肯定会有教中老兄弟出言反对,但没想到会有几十名之多。

    要知道,当初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