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174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74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咸丰摆摆手,示意沈兰玉过来:“沈谙达,这是广州粤贼刊印的《南方日报》吧?朕不是让你每月都带一份送朕亲阅,你又何必还遮遮掩掩的!难道,上面又刊印了我大清战事失利的消息吗?”说完,将手一伸。

    “皇上,却无甚大事。”沈兰玉还想掩饰,却被咸丰一把夺过报纸,顿时脸色变白起来。

    沈兰玉知道,咸丰虽然称呼他为“谙达”,好像是尊称自己为“师傅”之意,可自己毕竟只是个太监。所有的权势,都是来自咸丰,万一惹怒了咸丰,就一切都完了。

    咸丰却不管他的心思,急着一看报纸,也没什么特别的啊。

    这面版面,却是标着宣传介绍两广灭蝗的一些办法:一为组织人力对空施放火枪,使飞蝗不敢降落;二为多人持长布单在田地两头奔跑驱赶;三位布下虫网,将田野围住,使被赶跑的蝗虫卡入网内,再行捕杀;四是在飞蝗过后的落脚之地,组织人力翻挖蝗蝻,避免飞蝗来年复生。

    咸丰不由点点头,暗想这粤贼所说的灭蝗之法,看起来还很实用,正好,在朕的大清蝗灾之地,也可以推广。

    只是这虫网可难以缝制了!咸丰还是知道农家之物的。渔网网格稀疏,缝制起来都极为费时,这虫网要网住蝗虫,网格必定密集许多,各地都要用上这虫网,如何能缝制那么多?这得该多少人力来制作?咸丰一时间又陷入迷茫。

    再翻转报纸,忽然,他的眼睛被磁吸铁般定住了!

    只见这一新闻版面上,为首的头条新闻,并没有如往常的圣国讨虏军又攻占了哪里。而是,用醒目的大一号字体赫然写着:“清妖忠臣菏南查赈灾枉死,遗孀被害孤儿老母圣国养…………清妖境内爆出特大冤案。”

 第311章 咸丰感觉被下面欺骗了

    咸丰再细看标题下面,还有一行类似后世编制按的一行小字:“总编评论:清妖官场黑暗,人人熟知,但如此黑幕重重,乌烟瘴气,徇私舞弊,屠害忠良,有天无日,却也让笔者为之一叹!南漕北赈,必贪之地,此言不虚!”

    “混账!什么狗屁总编,胡言乱语,这是污蔑,简直是恶狗乱吠!”一看见这行所谓的“总编评论”里的言辞,咸丰出离愤怒了。

    他甚至能想象出,一个留着头发的长毛,束着手,摇头晃脑地在评论大清官场的黑暗,嘴里还不时发出啧啧地感叹声,赤裸裸地蔑视。

    “哼!朕倒要看看,是什么让你一个逆贼的狗屁总编,如此恶毒地乱吠朕的大清朝廷!”咸丰几乎是咬着牙齿,恶狠狠地捏紧手中的报纸,朝下继续看起来。

    心中还愤愤地想着:总有一天,朕要将这些逆贼全部押来京师,在东城菜市口游街后再斩首示众。不,斩首太便宜逆贼了,要凌迟方解朕的心头之怒!

    只见报纸的下面,继续写着:“时值蝗灾,菏南开封府蝗灾严重的荥阳县,来了位清妖朝廷的正五品官员,刑科右给事中李炎昌,却是核查开封荥阳的赈灾之事。清妖共拨付各地赈灾白银80万两,开封府分得白银8万五千两,米麦400石,而荥阳县本应分得赈灾银一万三千两,米麦七十五石。”

    “然,李炎昌通过县城内的多方走访查问,获知荥阳县实际赈灾13石米,全部用来煮赈灾粥供灾民吃食。余者不知所踪。”

    “李炎昌又径自到荥阳乡野间察看,发现蝗灾依旧,灾民就草根树皮而食,浑然不知清妖朝廷的赈灾救济。于是,气愤之极的李炎昌,当街吐露对当地官府的不满。不料竟为官府所知,行踪败露。”

    “之后,………李炎昌自缢身亡。”

    看到这里,咸丰紧了紧拳头,额头青筋毕现。他耐着性子,继续往下看。

    “李炎昌的叔叔李士黄,怀疑李炎昌是被人害死。但他找到李炎昌的两名随从后不久,两名随从便不巧而巧地双双在街头和人斗殴而死。诸位看官,你们却说巧是不巧?”

    咸丰不由低声骂道:“白痴!明显是被人安排灭口了。”话刚出口,不由醒悟,这报纸的执笔人,显然是在嘲讽大清官场呢。

    偏偏这灭口的借口和安排,再蠢的人也看出来了。咸丰不由胸中怒火焚烧起来,竟然被粤贼笑话了!

    再一路往下看,当看到都察院对李炎昌的尸体进行再次检验却正常,执笔人怀疑检验的只是被掉了包的尸体时,咸丰又惊又惧,喃喃地道:“不可能吧,胡乱猜测。朕的大清怎么可能混到到这种地步。”

    但偏偏他的脑袋中却深深植入了就是掉包的概念,不由连忙赶跑这疯狂的念头,看往后面,李士黄身陷囹圄,没多久也“病死”了的时候,咸丰简直要疯掉,连连摇头道:“巧合,只是巧合,这李士黄年纪大了,熬不住坐牢辛苦病死也正常。”

    再接下来,当咸丰看到李炎昌妻子将丈夫遗尸运回家乡,请来县里仵作一查,断定李炎昌是被人害死时候,咸丰帝终于脸色大变,拍案而起:混账东西!

    也不知道是骂谁,但整个同乐园顿时静止下来,鸦雀无声,众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纷纷噤若寒蝉,小心翼翼起来。

    最后,看见李妻被开封府衙役从京师抓获,以勾引有夫之妇的罪名浸入猪笼,一命呜呼的时候,只见咸丰猛地将面前桌上的茶杯和点心碗碟一扫,杯碟瓷器纷纷摔碎,破碎一地。

    “无法无天!简直无法无天!这帮畜生还有没有一点朝廷法纪?大清怎么会有这种败类?简直将朕和大清的脸都丢尽了!”咸丰趴在桌子边咆哮着。

    他自己都没有发觉,潜意识中,他已经将这份报纸上写的故事当成真实的,并且,相信是真的。而对印发这《南方日报》的圣国,也当成了敌国一般,已经不再只是一地区的叛军乱民了。

    所有,好爱面子的他,才会觉得大清这样的丑事,在敌国的报纸上刊登出来,丢尽了颜面。他才会如此动怒,甚至于咆哮起来,比如今丢失三州二府更加火冒三丈。

    他不但有种被当众打脸的感觉,甚至,还有种被抛弃背叛的感觉!

    他之所以来这看戏,便是因为前两天,菏南、汕西和直隶三省巡抚以及直隶总督四位朝廷大员纷纷向他奏报,不但各地蝗灾杀灭,赈灾也非常到位,灾民生活安宁。什么百姓都称颂他英明神武,仁德爱民,治政有方?如今看来,这简直就是笑话,反话!赤裸裸的嘲讽!

    “指不定那帮灾民都不知道怎么骂朕呢?枉朕自己节衣缩食,勤俭扣克,还厚着脸皮,从祁寯藻和晋地商贾那里借来银子,却被这帮愚弄君父的贪官污吏,大肆贪腐。亏菏南巡抚英桂还好意思说他们自掏腰包,补足了赈灾钱粮的路耗,欺君罔上,无耻之尤,该杀!”咸丰心底暗自恨道。

    他是大清至高无上的皇帝,人人都得围绕着他转,遵从他的命令,他随口一句话,便是圣旨,整个大清,所有人都得仔细办差,妥帖地将之办好。

    没想到,今天突然发现,他宠信的一帮大臣们,竟然好似合伙一起骗他,不由让他生出一种被抛弃背叛的感觉。这种滋味,真不好受!

    不过,他强自忍住,暗暗告诉自己,不能乱了方寸,这是粤贼利用报纸在胡说!尽管脑中已经全然相信了此事必定为真,但他还是勉强安慰自己,让自己稍稍平静一点。

    当然,这戏是完全看不下去了!

    “沈兰玉,传朕旨意,摆架回宫!”咸丰沉着脸,冷冷地说道,连一贯称呼沈兰玉为沈谙达都忘记了,让沈兰玉一阵心惊肉跳。

    一回到宫内,咸丰便紧急召见刑部的满尚书和汉尚书二人、大理寺的主官大理寺卿和都察院的主官左都御史,四人一碰面,便知有重大案件要联合审理。

 第312章 事后补救亦脸上无光

    果然,咸丰简单地将李炎昌的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只字未提是从《南方日报》上得知,只是要求对李案进行三司会审,务必彻查,无论涉及到谁,均一律拿下,解送京师。

    四人一听皇上的话里行间,顿时感到事发严重:皇上显然掌握了案件的许多细节,从皇上的脸色和神情来看,显然是愤怒到了极点,勉力压制。

    四人都在官宦生涯中沉浮多年的人精,对视一眼,便作出决定,必须完全按照皇上的意愿办理此案,先搞清楚原本事情的来由。但有一点,他们都明白,对于此案,各自都不能轻视,搞不好,连他们也搭进去。

    于是,在大清三个最高级别的司法刑狱和监察的衙门调查运作下,很快,便赶至糊北黄州府,秘密地对李炎昌进行开棺验尸,由于尸体早就全部腐烂,只得按先朝破案范例《洗冤录》中蒸骨之法进行蒸骨验尸。

    但三司衙门会审,动静很大,开封府早有人知晓,派人在现场想再次做手脚,但刑部调派部内的差人封锁四方,开封府方面来人无法动手脚,只得派人回禀。

    蒸毕一看,骨头全黑了,李炎昌生前中毒之说无疑!至此,三司衙门确认李炎昌系被害而死。

    蒸骨验尸情况呈达朝廷后,李炎昌被人毒杀一案已经成立。

    咸丰闻奏,立即命军机大臣兼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坐镇督查该案,并由刑部、吏部、礼部、都察院一起负责查处、办理有关涉案事宜,严防舞弊,更不得延误。

    于是,一张大网向菏南,尤其是开封府笼罩。

    在此案调查期间,荥阳县令王琨和开封知府贾臻如坐针毡,收了他俩钱的几个大员也是寝食难安。

    如此大的阵势,此案势必要被查出。先是王琨的师爷做贼心虚,主动至刑部投案自首。

    接着,涉案人犯开封知府贾臻、荥阳县令王琨以及荥阳县的几名衙役和牢头,还有几名街头混混,都察院的二名都事,等都先后落网。

    几天内,全部人犯都押解到京师,交付刑部,分别收监候审。

    经过堂审讯和当堂对质,一干人犯才不得不吐露实情低头认罪。

    谋害李炎昌的元凶王琨,见内情彻底败露,再无人能救,便原原本本地供出了侵吞赈灾钱粮、行贿及害命的整个案情。

    至此,李炎昌被害始末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咸丰面前。

    这件事一查,不单单是谋害一个李炎昌以及他叔叔、妻子这几人这么简单,还牵涉到背后庞大的贪腐官员群体,一个庞大的贪赈集团。

    单一个开封府,赈灾的荥阳、汜水、荥泽、郑州、密县、新郑、中牟、祥符八县知县有七个知县存在贪腐情况,从最多的郑州县令侵吞赈灾银一万五千两,到汜水知县侵吞灾银二千三百两,只有中牟一县因为赈灾银只有三千两,知县为人清廉没有侵吞赈银。

    除开封府外,其余菏南的卫辉府、彰德府、菏南府、汝州、许州、南阳府、陕州等州府,也是处处贪墨,府府侵吞赈银,触目惊心!

    单菏南一省之地,分配的35万赈灾银中,就有31万两被吞没,加上正常的路耗和购粮损耗,真正用于赈灾的,只有3万余两。十不存一!

    整个菏南官场,完全烂了。

    咸丰彻底被激怒,大清官场的糜烂,菏南官员的贪腐,让他彻夜难寐。

    他当即连下几道旨意。

    一是算账,所有跟本案有关的官员,从上到下,一个也不放过。

    对于直隶总督讷尔经额,咸丰本就对其围堵长毛贼北伐军不顺有些不满。

    新任的钦差大臣兼都统胜保,奔赴菏南围剿长毛贼匪,一直苦于粮草供应不上,便上奏咸丰多次诉讷尔经额牵制太多,提供后勤不力。

    如今再加上赈灾灭蝗不力,现在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当下便下了狠手,将其革职,发往回疆效力赎罪。

    对菏南巡抚英桂,咸丰对他印象还不错,便从轻发落了,只是革职,降为菏南按察使,并摊赔白银二万两,罚俸三年。

    而其余的菏南布政使和按察使,因皆为汉人,就没那么好运了。全部以赈灾不力,玩忽职守之罪革职打回原籍,没收全部家财收归内务府的内库,至于为何不是户部国库,谁敢去质问皇上?

    而对于几名主要案犯,就不光是革职这样轻松了。

    第一个是开封知府贾臻:他收受主犯荥阳县令王琨贿银3000两,明知王犯冒赈而不管不问,并伙同王琨与其他知县,贪赃枉法,并且唆使手下行凶杀害前来查处的上级官员,其罪大恶极,按律例,判以刑挟一次,再行斩首。

    第二个是荥阳县令王琨:他冒领赈银一万三千两,其入己之数达一万两之多,已属法无可贷,且因此谋毒李炎昌毙命,实属贪黩残忍,莫此为甚,着立即处斩,抄没全部家产。

    并且,咸丰深恨此人,立即处斩还不算,为了解恨,将王琨之人头用石灰腌制,悬挂于黄州府李炎昌墓前悔罪。而王琨的长子才十三岁,也被收监,待岁满成年后流放新疆。

    第三拨人是直接行凶的荥阳县衙役和师爷、李炎昌随从,李炎昌随从已被害死,但荥阳县衙役和师爷随主查赈,胆敢贪利肆逆谋害上官,更兼杀人灭口,实属罪盈恶极,均按‘雇工人谋杀家长、照子孙谋杀祖父母者,皆凌迟处死’律例,将这几人全部各重责四十板再行凌迟处死。

    特别是出主意害死李炎昌以及李叔、李妻的师爷和亲手勒死李炎昌的一名衙役,咸丰敕令派刑部司官一员将两人押赴糊北黄州府,于李炎昌夫妻的墓前凌迟处死,并挖出心肝祭奠英魂。

    最后,其他的相关牵连人员,如菏南的卫辉府、彰德府、菏南府、汝州、许州、南阳府、陕州等州府知府和县令,开封府的汜水、荥泽、郑州、密县、新郑、祥符等知县,全部革职查办。

    一时间,整个菏南官场震动,差不多整个菏南绝大部分的知府和一半多县令被开革免职。要不是体仁阁大学士祁寯藻劝阻咸丰,如今长毛贼犯境,南方粤贼又四处出击,中原腹地需要安定,照咸丰脾气,便是将整个直隶、汕西等省要全部再清查一通,将这些贪官都革职法办。

    不过,气不过的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