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179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179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吉文元清楚秦日纲不识字,又将天王的诏命文书念了一遍。果然,三人也都各有封赏。

    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受封平胡侯,恩赏丞相黄文金被封为擎天义,而殿前左三检点的朱锡锟,也被提为秋官正丞相。

    等众人欢喜劲过去,秦日纲严肃地道:“三位兄弟,自四月秦某受命率军挥师北伐,至今已经四个多月,虽一路上将士用命,战果累累,但如今攻势渐弱,虽占领顺德府城,清妖十数万精兵却又前后围堵,形势危急。今天召集三位兄弟,大家商议下一步如何进兵?”

    “燕王,出行前天王东王不是早有交代,天王曾云:师行间道,急赴燕都,勿贪攻城,靡时日。依文元看,前番在怀庆已经白白耽误了两月多时光,如今不能再耽搁了,还是绕过正定府和保定府,赶在冬季严寒之前直接北上攻打清妖巢穴为好!”吉文元率先说道。

    朱锡锟闻言皱皱眉头道:“不可!如今连月拼杀,兄弟们有些疲惫。还是按照东王的战略安排,一路往东北方向进军,最后抵达天津府,等候东王派出援兵一到,再一起攻打清妖巢穴。至于具体行军路线,却是要根据清妖兵力进行调整,以灵活机动为宜。”

    黄文金也点点头,道:“燕王,朱丞相说的很有道理。若是不按东王的战略,即便再大功劳,只怕也会被东王降罪。况且,眼下确实是形势危急,离清妖巢穴越近,清妖兵力越多,也越拼命,我军兵力不足,火药也消耗不少,只怕一时间难以攻破巢穴。再加上平胡侯说的,北地的寒冷季节马上快到,没有一处坚城过冬,只怕我等廣西精兵会战力大减。”

    黄文金分析得条条入理,即便是吉文元也是暗自认同,他出言直接攻打京师,不过是因为他是天王亲信,必须明面上为天王站台,否则事后,天王饶不了他。至于接受与否,他心里也清楚,天国的实际兵事,都是精通军事的东王一应把持。

    秦日纲其实也不是征求意见,众人的意见也改变不了东王的决定。只是最近他感觉到了一股危险的气息,想领兵早点离开顺德府这块四战之地。

    清妖的都统胜保,率领三万满汉妖兵,从菏南一路追击北伐军;加上原菏南巡抚现任按察使的英桂,领着近二万绿营清兵和地方团勇也从菏南境追击过来;而据俘虏的顺德府通判交代,清妖酋咸丰已派蒙古郡王僧格林沁统帅驻京旗兵汉兵五营和各支蒙古劲旅,三万余人,气势汹汹地攻来。

    秦日纲虽不畏惧清妖,但也有些担心在清妖兵的合围之下,会让北伐军遭遇惨重损失。好不容易能单独领军,哪怕有天王和东王的亲信插手监督,但主将毕竟是自己。

    对于这些北伐军将士,秦日纲都已经看成了自己的家当,当然不愿其折损太多。而且,若是折损太多,不说可能被清妖剿灭,便是逃回天京,也会被东王问罪。相反,若是这支军队保存好,又能紧紧抓住在自己手中,说不定……

    想到这,秦日纲感到有些口干舌燥,心里砰砰地猛跳起来,他不敢继续想下去。脑海中只是想到了远在南方的那个南王,心里充满羡慕。

    摇头驱散自己的胡思乱想,秦日纲当下便对三人作出决定:“大战略便按东王旨意。但实际作战却要根据清妖的兵力布置,让探马加大侦查范围,明日一早,便往天津府方向进军。”

    秦日纲将北伐军分为四部,前军先锋八千人,由黄文金率领,次日天未亮便出发,五日内依次攻占任县、隆平、柏乡和赵州一带,作出北上的模样,吸引清妖兵力。

    而秦日纲亲率中军一万五千兵力,吉文元率领左翼六千人,朱锡锟率领右翼六千人,三部紧随其后,往北出征。一路上,每攻占一处州县和城镇,便没收当地官仓、洗劫城中大户乡绅,将所占之地查获的粮食和银两洗劫一空,还将多余的粮食分发给四周百姓。

    于是,乡绅痛恨,穷苦百姓却踊跃支持。所经之地的流民和贫苦百姓,纷纷加入太平军。

    而且,秦日纲秉承天王的旨意,将所经之地的孔孟书院、私塾学堂,全部拆除,查获的书籍也全部焚毁,抓获的儒生更是直接斩杀,直隶等地的乡绅为之大惊,纷纷躲避。

    随着北伐军的深入直隶,京师震动。咸丰连发三道加急敕令,命追击的清军主将胜保率部加紧急行军,同时又命前来堵截的僧格林沁严防正定府、保定府一带。

    僧格林沁率军赶至位于保定府和正定府之间的定州,匆忙布好防线,只等太平军北上截杀。

    不料,狡猾的秦日纲,率部深夜从赵州出城。并且,出城前,下令将赵州的羸弱百姓妇孺,全部绑在家中,而后,更是将赵州城门由内用砖石封堵,将赵州百姓全部封锁在城内,防止泄漏太平军出城的消息。

    尔后,率领已经扩军至四万五千人的太平军,直接攻向东面的深州,绕过城坚兵多的冀州府和河间府,从中间的献县之地,攻向沧州。

 第320章 出兵琉球

    进入八月下旬,马上便进入秋季了。

    冯云山想想,去年的八月,自己正好率领圣军从永州府出兵,前去攻占桂林。没想到如今才一年过去,整个两广和糊南福键茳西的大部分州府,都被自己占领,整个南方形势,已经大为不同。

    如今的自己,也算一方豪强,堪比半个国主了。如果按照地盘的大小来算,已经堪比历史上的太平天国势力了。

    冯云山不再遐想,转头看向跟随在自己身后的左宗棠、郭嵩焘、王辏г撕统毯闵约傲跏ぐ钗迦恕

    如今人才奇缺,是时候再行开次大规模的科举了。

    郭嵩焘、王辏г撕统毯闵斯榻岛螅朐粕奖闳霉造馊问ネ跬醺耐馕癫渴鹄砀辈砍ぃ槌珀缀臀馊缧炖碛胙笕说耐ㄉ淌乱恕

    实际上,根据后世对于郭嵩焘的了解,冯云山倒很想让他出任外务部的部长,只不过,他一个新投降之人,寸功未立,而且真心归降与否,还在难捉摸,于是,便给他安排一个这样的职位,具体事务,却没交付给他。

    不过,郭嵩焘还真不是闲得住的人。几次央求好友左宗棠跟圣王提及,要求干一番具体事务。

    于是,冯云山召见了他们几人,顺便,将他们安置一番。

    “伯琛,本王只是让你休息一番,养好身体,却是有一番重任要托付给你!”冯云山当然不会说自己原来只是将之晾在一边,“如今世界,乃是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生意往来越来越频繁,因此,才会又那么多的洋人驻扎在华,同样的,我华夏也需要官员驻扎在西洋诸国。”

    郭嵩焘一听,不可置信地问道:“圣王,您是想将嵩焘派至西洋?类似驻洋公使?”

    “不错!本王准备任命你为驻欧大使,全权负责圣国对西洋诸国的事务往来。可别小看这个位置,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华夏汉族能否强盛的大事!”冯云山开始忽悠起来,不过,事实上,对于后世来说,的确驻外大使非常重要,何况他这是对整个西洋诸国的全权公使。

    而且,历史上的郭嵩焘,本就充任过驻英和驻法公使。

    “既如此,嵩焘当然愿意。事实上,嵩焘早有此意,想看看洋人的世界,到底是何模样。”郭嵩焘欣然答应下来。

    “伯琛,您到欧洲之后,可在英国、法国、普鲁士和沙俄四国先建立驻点,以普鲁士为和英国为中心。特别留意诸国的政治、军事、商业、工业、教育、科技发明、民生等,注意搜集情报,结交对方的上流人士,另外,对其学校、博物馆、图书馆、报社、工厂、农场等多多考察,若是能将之搬迁至广州,则不要吝啬金银。”

    “另外,对于一些科技发明,若能拿在手中,不要在乎手段!同时,还要带领些学生过去,留学科技知识,帮助圣国将来的发展。”

    ……。

    冯云山交代完郭嵩焘,又对程恒生道:“程先生,本王却是安排你至王府下面的工务部工程司任主事,暂时主持圣国境内的道路桥梁的修建,如何?”

    程恒生大喜,他本身小小正七品知县,能任王府的一部主事,按满清的级别已经是正六品,自然愿意,跪谢道:“谨遵圣王圣谕!”

    至于王辏г耍朐粕皆缫丫龆ń粼谏肀撸魑涣藕椭悄遥阒苯尤蚊醺苁隆

    所以,这三人当中,反倒是王辏г说奈恢米钚睿挥衅芳叮茨苡跋焓ネ酢

    冯云山等郭嵩焘、王辏г撕统毯闵俗吆螅纸笞谔牧粝隆

    如今,已经慢慢确定将讨虏军的总参谋部交付左宗棠手中,而另一位副总参谋长的陆顺德,因为也是水师出身,冯云山准备组建一支水师,让其统领。不过,这还需要钢铁厂量产后,长洲造船厂投产之后才行。

    “季高,上次说的支援太平天国北伐军之事,如今是时候派出海上的水师,来次远距离的海上作战了!”冯云山道。

    “是!请圣王下令!”左宗棠应下。

    “此次作战的出兵安排,便由总参谋部下发正规的作战书,由本王签发,盖印后生效。”冯云山想从日常的军事作战中解脱出来,一来,他自己并不具备多少军事才能,只是仗着后世的眼光,小打小闹还行,要是大军团作战,便会乱成一团,还是让总参谋部这些专业人士来操刀,自己只管审核和签发命令即可。

    其实,这也不是冯云山偷懒,而是他实在事务太多。同时,也是学习后世的太祖和常凯申等人,只管大的战略布局变成,至于具体的战役,自有手下的将领去干。

    看来总参谋部的人的确准备充分,冯云山才布置没多久,半天之后,左宗棠便将出兵北方天津的作战命令文件拿了过来,让冯云山批示。

    “嗯,调派罗大纲率领甲五师水师八千余人,梁培友率领乙五师五千人,一共一万三千水师,攻占琉球!同时,命令在茳西驻守的乙十三旅四千五百人,跟随水师上船,准备接管琉球和济州岛。命令郴州的蒋天益率领乙七师一万人移师茳西驻防,加强景德镇和广信府一带的兵力。”

    “嗯,不错!”冯云山继续往下看,但没看到济州岛上的筑港和建炮台等事,不由皱眉道:“季高,直接征服琉球和济州等地后,就地从琉球和济州征集工匠,在济州岛建造港口和炮台,并派驻讨虏军驻防。”

    “还有到天津运送北伐军士兵的民船,要多调集些大型的红单或者同安梭船,海上风浪大,不比内河。”冯云山继续提醒道。

    左宗棠答道:“圣王,这些职下都会想到的。只有一个问题,粮食有所欠缺。水师将士和驻防济州岛上的将士的粮食已经准备妥当,但一旦接应北伐的太平军,数万人,到那时撤退匆忙,必然难以携带粮食,此处却是缺口上3万石粮食。除非事先运送一批存放在济州岛上。”

    “那边提早发动,尽快占领济州岛。”冯云山说完,便敲定此此作战计划,在作战书上签上名字,又掏出腰间圣王大印,仔细盖上。

    左宗棠刚想离开,忽地又想起一事,压低声音道:“圣王,左某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冯云山见他从未如此扭捏,不由笑道:“季高,你何时也作妇人之态了!有话便说,本王不会怪罪!”

    “圣王,罗飞德发生那种事情,罗大纲会不会怪罪到圣王头上?如今令其率领水师进攻北方,孤悬海外。并且梁培友亦是与之交好,听命于他。不管他是否有心,圣王都应当稍加提防。可将其调回广州,好生相待,另派他人督水师前往北方。”左宗棠犹豫了会,还是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冯云山沉吟不语。

    他知道左宗棠说的是实情。

    自己又何尝没这样想过!罗飞德之事,实在是出乎意料,一个意外,竟然让自己与本应亲密无间的罗大纲之间,产生一些裂缝。

    虽然那事发生以后,自己立即写了封信给他解释和安慰,但罗大纲并没回信。

    导致现在外面有人在传言,说自己开始提防他。

    但如果将罗大纲调回,反而会证实这种传言,对自己名声,还有自己的向心力,都是一种损伤。但不调回,万一像左宗棠说的那样,不说全部水师都押在罗大纲一个人头上,起码一大半却是都是由他掌控,这个叛乱的损伤,自己承受不起。

    冯云山是左右为难。

    这样一想,连与罗大纲关系密切的陆顺德都不能下放水师了。这样不行!

    冯云山顿时作出决定。从大局出发,自己必须要选择相信罗大纲!而且,以他对罗大纲的了解,还有参考历史上的表现,罗大纲不是那种反叛之人。

    于是,冯云山决然道:“季高多虑了!本王相信大纲兄弟不是那种人!罗飞德有罪,即便是本王亲手处死罗飞德,大纲兄弟或许伤心,埋怨本王,但也不会背叛本王。更何况,罗飞德确实是自尽,大纲兄弟会明白。因此,水师就全权由他负责,本王放心!”

    左宗棠不知说什么好,但心中却是对圣王的用人不疑和信任、大气所折服。

    九月初,中华讨虏军的甲五师、乙五师主力在罗大纲和梁培友的率领下,按照圣王签发的总参谋部作战计划,从泉州和厦门两地,出征琉球。

 第321章 南记丝绸铺

    中秋节刚过完,天气便已明显转凉。

    糊北荆州府江陵城南靠江边码头处的一家门面不大的丝绸铺外,李水根紧了紧身上的丝绸软袍,一阵秋风从江边吹来,他感到一阵后背发凉,然而,心中却是一股火热!

    丝绸软袍虽然不能温暖他的身子,却能火热他的心。

    半年前,他还是川蜀之地顺庆府的一名毫不起眼的丝绸小商贩,但如今,短短几个月过去,他已经是一跃成为顺庆府最大的生丝收购商。

    而顺庆府,是川蜀一省之地的生丝交易中心,整个川蜀丝织品交易,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生丝生意,而整个川蜀的生丝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