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04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04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氪蛑饕猓俊毕谭犷颗馈

    众人连忙拜服在地,连称不敢。

    “不过,朕留出了一百万两给户部国库。孙爱卿,你明日便与内务府交接一下。其余的九十万两,朕亲自掌管,留待急需之时使用!”

    众人闻言,均不敢再多言。

    见众人不说话,咸丰道:“众位爱卿,却不能只听朕讲。今日请尔等来,却是商议大清变革之举,如何变革?众人都议议。”

    大学士祁寯藻却道:“皇上,大清二百年国柞,如何能说变就变?万一将祖宗所留气数变动,遗祸无穷。依老臣看,只需整治军队,提拔能征之将,赏罚分明,必能铲除贼匪,还我大清盛世乾坤。”

    僧格林沁也是建言道:“皇上,臣虽有罪在身,亦不管不顾要说上一句。祖宗之法不可轻变,祖宗定下的规矩更不可随便舍弃。否则,天下要大乱啊!”

    还有些大臣也都纷纷附和起来。

    咸丰一时,也有些疑虑起来,不由望向肃顺。

    肃顺见咸丰望向自己,知道该自己出面了:“众位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大清内忧外患,长毛贼兵肆虐江南,粤贼更是盘踞两广,四处侵占大清国土,此外,还有西洋夷人虎视眈眈,大清开国二百年来,从未遇到。如今大清已经快要山穷水尽,再不奋起变革,只怕离亡国之日不远了。”

    “放肆!”

    “一派胡言!肃顺小儿,你胡言乱语,蛊惑皇上,是何居心?”

    “皇上,臣请降旨诛杀肃顺小儿!”

    堂下百官纷纷叱责。

    咸丰脸色一变,猛地喝道:“放肆,朕都没开口,尔等何以胡言乱语,妄加评判!”

    咸丰这一吼,等于是直接帮肃顺的腔,这下,众大臣都明白了,原来这变革还真是咸丰的主意,只不过,是让肃顺来提起此事而已。

    肃顺见状,心中暗自冷笑,他有咸丰撑腰,即便是孤身一人,对阵所有大臣,也不胆怯。

    他宛若圣人,耐着性子道:“我肃顺乃是满人,留着祖先的鲜血,如何不知道祖宗规矩的重要!不过,众位大人难道看不到,如今我大清朝廷大军节节败退,数万之众围攻一两万贼兵,却不能合围歼灭,可见,我大清军队到了不得不改制的程度了。”

    “皇上,臣建议,为了大清万年基业,首先对军队进行变革。放弃刀矛骑射等兵种,代之以西洋火器武装的新式军种。将原来的一半冷兵器一半鸟枪兵,全部改为洋枪和鸟枪兵混合的火器营。另外,设立火炮兵种,用以攻城。此外,还需设立一支外海水师和内河水师。继续购买洋人的兵舰,早日控制沿岸海域,避免前些日子,让粤贼水师耀武扬威,竟然攻打到京师重地。”

    肃顺说完,还瞟了一眼僧格林沁。

    而僧格林沁也是心中暗恨。在静海围剿长毛贼兵,最后竟然被粤贼从海上救走,乃是他的奇耻大辱。如今肃顺旧事重提,他难免心中愤恨。

    不过,想起那伙从海上神出鬼没的粤贼水师,他也知道,大清必须得有水师对付他们才行,否则,还会有下次,下下次,说不定就直接攻入京师重点,动摇大清的国本了。

    于是,僧格林沁一咬牙,有点忍辱负重的决绝在心头:“皇上,众位大人,对于建立海上水师这点,奴才赞同!不能再出现像上次一样,让贼兵战船畅通无阻地进入京师重点。若是银子不够,奴才即便是变卖王府,也要凑够银两。”

    咸丰一听,大喜,有了僧格林沁的支持,就占了军队的一半势力。其他几个汉人大臣,不用理会。他其实心中也没底,只是知道大清如果还是如此下去,必然要丢了江山。但知道必须要变革,却不知道如何去做!

    虽然口头上说,要从政事和兵事两方面进行变革,但实际上,咸丰知道,政事无以为变,难不成不以满蒙为主,还以汉人为主不成?

    能变的,容易变的,也只能是从兵事上下手!

 第369章 人心惶惶

    刚被任命为兼署浙闽总督的福键巡抚王懿德,却连连叹气。

    半年前,福键一省便只剩下福州府、福宁府、邵武府和建宁府北部几块区域属于大清朝廷,其余都被粤贼占领。如今几个月过去,粤贼兵势更甚,不但连邵武府和建宁府全部占领,上个月,还从海路出兵浙茳,将温州府和台州府也占据下来。

    整个月上旬,不但福宁府全部被占领,而且,贼兵进一步紧逼,将福州府的罗源、闽清、连江、福清、永福、长乐等县全部攻陷,只余下福州城和闽县北部一小块地方,还在王懿德的掌控之中。

    整个福键,可以说,除了福州城,已经全部为粤贼所占据。王懿德这个福键巡抚,连闽县县令都算不上了。

    从几个月前,王懿德就接连向朝廷发急报求援,可自始至终,朝廷没派出一兵一卒,也没拨付一分银子来援。

    只是在一个多月前,朝廷下了道旨意,升福键巡抚王懿德兼署浙闽总督,同时正式任命李廷钰为福键水陆两军提督,让两人坚守福州,自行筹措兵饷,招募勇练,抗击粤贼。

    这道圣旨一下,王懿德便知道,福州城完了,福键也完了。朝廷是不准备给一丝一毫援兵了,一切,都让他们自生自灭了。

    想想也是,如今朝廷的羸弱,王懿德也非常清楚。朝廷邸报一直都有,北方辽东竟然也被长毛贼兵攻陷一地,连北方都乱了起来。而一个月前,浙茳南部被粤贼攻陷,道路封锁,邸报来源断绝,不过,王懿德从福州城外暗探提供的《南方日报》中得知,长毛西征贼兵一路攻略安幑和糊北,围困武昌;而粤贼更是分几路攻占浙茳、糊北和芸南等地,一时间烽烟四起,大清自顾不暇,想必,对于这福键,朝廷是有心无力,不得不放弃了吧。

    王懿德望着面前头顶二品花翎的年过六旬的武将,心中生出几分敬意,道:“李大人,如今朝廷已经放弃我们整个福键了,粤贼兵锋已经抵达福州城郊。依您看,这福州城还能撑多久?”

    对于面前的名将李廷钰,如今的福键水陆两军提督,王懿德清楚也他早在十余年前的鴉片战争时便任廣东潮州总兵,跟随林则徐驻守威远炮台,力战洋人。

    福州被围,王懿德心中没底,又与那城中的福州将军有凤素来不睦,便请老相识李廷钰前来商议福州被围城之事。

    “部堂大人,恕李某直言,只怕撑不了一个月了!”李廷钰张了张干裂的嘴唇,沙哑着说道:“福州城中虽然粮食还算充足,但粤贼走的一步好棋子!他们不直接强攻福州城,反而迂回地攻下浙南,如今更是将整个福州团团包围住。福州城孤立无援,如今朝廷这副模样,也等于是直接宣称放弃福键之地,城内军士士气全无,不用等到粮食断绝,只怕军心早就散了。”

    王懿德闻言默然不语。过了半响,才悠悠叹道:“我大清可能气数已尽了!不管怎么样,懿德身为朝廷命官,深受皇恩,自然要为大清尽忠,哪怕战至最后,也要捍卫朝廷疆土。还望李大人助我!”

    “这个自然!部堂大人忠君有节,李某自当追随左右,为国尽忠!”李廷钰慷慨陈词。忽然压低声音问道:“不过,部堂大人,听说,福州将军有凤却另有打算?”

    “管他作甚!我们最好自己为人臣子的本份便成,深受皇恩,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懿德惨笑道:“反正懿德也没打算活着离开福州城了。李大人,如今正是福州城被围的关键时期,福州将军府那边我们插不上话,还望李大人这边能吩咐将士们上点心,加强防守。”

    李廷钰看着身材瘦弱的王懿德,一脸敬佩,点头称是。

    然而,王懿德和李廷钰等准备为大清尽忠,死战到底,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

    至少,半年前,新从杭州将军调来出任福州将军的有凤,便不是这样想。

    他新任福州将军不久,家眷还都在杭州,未迁来福州,一见朝廷已彻底放弃了福键,便有了自己的主意。

    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时机!

    在此之前,他已做好了准备。

    福州的满旗兵只有三千人,其中马甲兵1800人,这便是有凤的底气和本钱,逃命的本钱。他将这1800马甲兵的六名佐领全拉拢安排为自己的亲信,确保这些马甲兵严格服从自己的指挥。

    与此同时,福州城南的王家祠堂内,闽县县令王景贤也在与家族乡老商议着,王家的出路。

    “景贤,如今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了。朝廷已完全放弃了福键,福州城被叛军围困,只怕撑不了多久。眼下,福州城内的人心惶惶,各谋出路,你是我们王家的领头人,不知有何打算?”一名王家族老问道。

    “五叔,换做一年前,您老如此问我,我必定要说我们王家要忠于朝廷,才能兴旺发达。只是如今,朝廷眼见越来越不行了,不说福键要被圣国占领,只怕浙江,连同整个南方,或者是大清江山,都要被粤贼占领了!因此,这是我王家最后一次机会,我想说的是,我们王家要抓住这次机会,彻底投靠圣国!”闽县县令王景贤半眯着他那精明的小眼睛,斩钉截铁地说道。

    “景贤,你看准了么?此事关系我们王家的生死存亡,可要看清楚了!大清毕竟二百年的国运,这回,真的要失了江山么?”族老却还是有些犹豫,不放心地说道:“万一,等朝廷缓过劲来,率领官兵收复福州,我们王家投贼的大罪可承担不起。当真要孤注一掷,投靠粤贼么?”

    “五叔,你没出家门,已经不知道如今的时代,已经跟一年前完全不同了!大清气数已尽,即便没有廣东的圣国,也有江宁的长毛贼会取代。不过,我更看好圣国。按照我们王家的家底,如今也只有投靠圣国,才能免除抄家之祸了。”

 第370章 福州陷落

    被王景贤称之为五叔的王家族老,晃了晃脑袋,不再做声。

    而他旁边的另一名族老,点点头道:“景贤所说甚是!大清气数已尽,如今看天下大势,长毛贼兵偏信洋教,毒害百姓,灭绝人性,必不长久,反倒是粤地,大兴洋务实业,与西洋贸易。有龙兴之相!而我王家,素来以闽地茶业贸易为生,也算是闽地大的茶商之一,投靠粤地圣国,也算是为了王家生存之本着想。借着圣国与洋人大肆贸易的有利时机,扩大我们王家的生意,定让王家兴旺发达。”

    其余几名族老也纷纷出言,赞同王家投靠圣国。

    于是,闽县县令王景贤最后总结道:“既如此,我们王家便决定下来,全面投向圣国。我今晚便让王家子弟出城,联系城外的粤兵,约定我们王家投降之事。王家各房也自去准备,等候我的统一指挥,等待时机在城内响应粤兵攻城!”

    ……。。。

    负责围困福州城的甲一师和乙一师,已经摆好进攻态势。正月十八这天,海上负责运输的乙五师传来消息,三十磅重型架退式火炮共计八十门已经运抵闽江口。

    福州城西四里的金牛山上,林凤祥听到圣王竟然从广州调派水师运来八十门新购买的三十磅重型架退式火炮来到福州,配给甲一师作为攻城武器,大喜。

    圣王调来如此多的火炮,几乎占了这批此火炮的三分之一了,这是对甲一师无比的重视。有了这么多重型火炮,林凤祥暗想无论如何,一定要拔除福州这颗眼中钉了。

    林凤祥忙命甲一师的两个炮兵团前去接收火炮,并征用民夫和牛马等牲畜,用以拖拉火炮,将八十门重型火炮拉至福州城外,准备从福州城西、城北两面进行炮击轰城。

    这天晚上,林凤祥刚布置完,准备再与几个参谋再商讨下明日攻城的细节,忽听警卫连将士来报,说是福州城内的闽县县令派人前来,有要事禀报。

    林凤祥本懒得理会,只是派一名参谋去询问何事,没想到,没多久,参谋竟然非常重视,兴高采烈地来请他前去。林凤祥这才知道,原来这闽县县令王景贤,是福州城内的王家主事之人,代表王家派人向讨虏军投降。并且,愿意作为福州城的内应,随时响应自己的攻城。

    这样的好事,林凤祥自然不会拒绝。不过,如今又了八十门火炮,林凤祥自信单凭火炮便能强攻下福州城,并不那么在意他们的内应能有多大效果。

    于是,双方约定明日便攻城,明晚王家便派人在城中放火,在城西接应讨虏军攻城。

    王家之人离开后,紧接着,李家、张家、蔡家等福州城内有势力的几个家族纷纷派人前来,向林凤祥表达愿意归顺圣国,甘愿充当讨虏军攻克福州城内应的事情。

    林凤祥也没想到,竟然会这样!这些以前憎恶圣国,仇视圣国的大家族和地方乡绅,竟然会主动抛弃满清,投降圣国。

    林凤祥问甲一师师参谋长许大光,为何这些福州城内的地方商贾豪族会争先恐后地投降圣国?

    许大光是广州城内许家之人,自然了解这些地方大家族的想法。

    “林师长,想必是福州城内已经军心动荡,士气低落。像这些福州城内的豪族,才会如此着急,前来归降并主动愿意充当内应。”许大光分析道:“我讨虏军占领浙茳南部,将福州城彻底包围,整个福键也成为飞地,满清朝廷应该是已经彻底放弃了福键。因此福州城内的这些家族自知满清不能再回来了,便纷纷抛弃满清,投向圣国。”

    “此时攻打福州城,乃最好的时机!”

    林凤祥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两人商定,今晚让讨虏军将士轮番休息,连夜准备攻城事宜,等明日火炮拖至城外,便开始攻城。

    次日上午,炮兵团信使来报,八十门火炮已经就位。

    林凤祥立即通知早就准备在一旁的乙一师师长何禄,两军开始正式攻城。

    炮兵团冒着城楼的火炮,将三十磅重型架退式火炮架上阵前,一字排开,又以洋枪手在火炮两侧压阵掩护,远远地距离福州城墙二里多的距离停下,开始架上火炮。

    城楼上,王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