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22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22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云山追问道:“你就是黄三?是不是大名叫黄鼎风的黄三?”

    “你怎会知道我黄三的本名?”年轻把总惊异地问道。无疑,他承认他就是黄鼎风。

    “这个……。我乃太平圣军的圣王。天帝早有谕旨告知:有贵县黄三,本名黄鼎风之人,误入歧途充当满清妖兵,眼下已颇有悔意。若擒获,勿杀之。若相投,善待之。”

    “……,难怪太平军两年功夫,声势就如此浩大,原来是有无所不知的天帝保佑。”黄鼎风一时间,还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冯云山的话。

    他这黄鼎风的真名,就连平素跟他关系最好的老乡黄有禄都不知道,平日军营里,也只是称呼黄三。也就是说,不可能有人提前告诉这位太平天国的圣王,可偏偏他却知道自己的名字,除了天帝之说,还真找不出其他解释。

    冯云山虽然知道廣@西贵县有个黄鼎风的人,外号黄三,在明年年底的时候,会发动了震撼清廷的“郭西起义”,攻占贵县县城,后来成了大成国的隆国公,是壮族农民运动出名的领袖人物。

    但是,他并不了解具体细节。他只了解到,这个黄三最早是从跟太平军作战的清军中逃回老家,开设武馆,积蓄力量后开始起义,杀了一名叫黄德三的仇敌。之所以有印象,还是因为这两个姓黄的名字居然这么相近,当时冯云山看到这段历史时,还哈哈笑道:“这黄三缺‘德’,便将这不缺‘德’的黄德三给杀了!”

    “黄三,你可愿弃暗投明,反清入我圣军,将来有一天,手刃那仇人黄德三,岂不快哉?”冯云山引诱道。

    一听到黄德三的名字,黄鼎风刷地抬起头,死死盯着冯云山,良久才道:“你从哪里知道黄德三是我杀父仇人的?”。

    冯云山见此情形,知道他已意动。挥挥手示意按住他的几个圣兵,松开了他,继续诱惑道:“天帝有言,若黄三入我太平圣军,必能手刃仇敌。”

    “这位大王,此话当真?天帝真有如此说过?”黄鼎风心系报仇,此时显得有些傻,如此问道。

    “天帝不说,我冯某哪知道你有叫黄德三的仇敌?”

    “既然天帝早有言,我便信你。黄三愿加入圣军。拜见大王!”黄鼎风大礼参拜,答应加入太平圣军。

    原来,这黄鼎风是廣@西贵县僮人,也就是后世的壮族,家境贫寒,父亲摘了本村地主黄德三家的玉米,被其送到官府活活打死,黄鼎风一怒之下,烧了黄德三家的柴房,逃走参加了张嘉祥率领的天地会反清义军。

    不久,张嘉祥改名张国梁,叛变投靠清军,黄鼎凤也随军充当壮勇,一直在向荣手下与太平军作战,由于武艺高强,又豪爽大方,将自己饷银分发给困苦的手下,深受部属爱戴,一路升迁至把总。

    张国梁离开在桂林称病的向荣,跟随提督和春追击太平军主力到永州。前不久,张国梁又随和春率部尾随太平天国主力,协防长沙城。

    而黄鼎风目睹清军营中腐败,对反清的太平天国充满同情,又挂念家乡老母和杀父仇人,就和同籍的黄有禄秘密商议,他俩相约托病不起,想要逃回家乡。没想到却被缺兵的刘长清征调,急匆匆来攻打道州,稀里糊涂地变成了圣军俘虏。

    冯云山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对黄鼎风甚是赞赏,又见其武艺高强,为人豪迈耿直,便任命其为亲卫营叁卒的卒长。又将其那也被俘虏的同乡黄有禄,一同随其进入亲卫营。

    他倒不担心这黄鼎风和黄有禄在自己身边,会对自己不利,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二人是真的反清,而且还没有自立为王的野心,否则后来也不会主动要求大成国和太平天国的册封了。

    之所以将黄鼎风留在身边,一方面是确实喜爱黄鼎风这个年轻人,另一方面,却是熟知历史的冯云山,有了一个极为引诱他的计划,而这黄鼎风,就是这个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

    冯云山又命亲卫营将俘获的那名参将和游击,还有那几名都司守备以及千总把总都带至偏殿,他要见见这些人,会不会还有类似黄鼎凤这样的惊喜。

    见过之后,冯云山甚是失望。参将姓刘,和这名游击将军皆贪生怕死、庸碌贪墨之辈,其名不闻,另外的都司守备和几名千总把总也是如此。

    只有其中一名叫唐得升的千总,倒是为人硬气,宁死不降,而且还杀死多名太平圣军将士,冯云山命白晖怀带监察营圣兵将其当街斩首,祭奠战死的太平圣军将士。

    倒是那名刘姓参将和两名把总,为了保命投降,将永州城中守备松弛的情况详细地说了出来,让冯云山极为动心。

    这名参将透露,眼下因永州城内清军大部分被抽走,守兵严重不足,战力低下,若是圣军派支部队偷袭,很可能得手。两名把总更是详细地说出永州各城门的守备兵力分布,一名张姓把总更是得意地透露,永州城北门是他的结拜兄弟负责带兵守卫,他愿意带领圣军将功赎罪,从北门混入城内,趁机夺城。

    冯云山想起前几天,细作探知刘长清来攻打道州的消息时,其中有个消息说,衡永郴桂道张其仁、永州知府徐嘉瑞只领兵一千五百人镇守永州城。相互印证之下,永州城内守兵不多是实。但前番洪杨率太平军主力攻打永州城,失利而退,可见永州城墙高厚,正面攻打破城困难。

    既然如此,不如派遣一支人数不多,却习过武艺的精锐部队,作为先锋,由熟悉情况的人带领,偷袭永州城。倘若无机可趁,撤回便是。后面再派一队人马,策应先锋部队。若偷袭进了永州城,占据城门,后面人马蜂拥而上,则城可破。

    心念已定,冯云山便命留守道州的圣二军军帅陈德风,在道州城内留守的圣一军中挑选廣@西老兄弟和道州大旗营中习武精干之人,共四百余人,作为先锋,偷袭永州。冯云山又让投降张把总带着几十名自愿投降的永州兵一起随行,又让黄鼎凤也随军,他熟悉清军内情,还可以监督张把总。

    又命水一总制苏三娘率留在城外的道州大旗营三千余人,跟随其后,偷袭不成则接应陈德风等人,偷袭成功则紧跟而上,一举攻占永州城。

 第三十四章 江华王氏兄弟(上)

    正当冯云山算计着清军永州城的时候,远在几十里外的江1华1县城南码市黄家寨,有两人,却在算计着他的江1华城。

    一两天前,廣西提督刘长清率数千清军进攻道州的消息在永州府南部散开。等传到江华时,已变成总督刘长清率数万清军来势汹汹,围攻道州。

    “大哥,你把家产全部变卖,意欲何为?”

    “德榜,你别急。我来问你,朝廷派兵前来收复道州的事情,你听说了没有?”一个精瘦高个的青年人摸着下巴的胡须,缓缓答道。

    “我这两天已经听人说过此事!但这与你变卖家产有何关系?”

    瘦高个青年转过头,看看旁边的这个胖乎乎的少年,苦笑道:“德榜,为兄也不想这样。父亲给我们王家留下硕大份家业,如果世道安稳,你我皆可安度一世。只是,长毛攻陷道州,听说已将道州境内富户乡绅的家财全被抄没。如今又攻陷江华,过段时间必定也会抄没我王家家业。既如此,不若我们主动变卖,组织团练,为朝廷为家乡父老,杀退长毛贼军,建功立业。”说完,瘦高个青年望着胖乎乎的少年,道:“德榜,你不会怪大哥自作主张吧?”

    “大哥有此壮志雄心,做弟弟的怎么能责怪?德榜虽然年幼,也知大好男儿,当建功立业。如此乱世,正是我等大展身手之时。大哥,我跟你一道,杀退长毛贼,保家卫国。”胖乎乎的少年一脸坚毅。

    “好一个王德榜!想不到你如此年纪,便有这般见识,不愧父亲平时经常教导于你!既如此,你我兄弟便齐心协力,毁家纾难,散财募军,为国出力!”瘦高个青年哈哈一笑,扶住胖少年的肩膀摇晃着。

    “兄长既已变卖了家产,可有募集多少乡勇?”王德榜问道。

    “已招募五百余人。前几日缺些武器,为兄便将家中老宅也抵当出去,如今武器凑齐,人强器利,只待时机。”

    “大哥,既然朝廷官兵已派兵收复道州,想必不日就会前来光复江华。待那时,我等变卖家产,编练的乡兵,还有何意义?我看,不如今日我就赶去县城,打探一番,顺便联络城中乡绅练勇,以为内应,趁朝廷兵马将至未至,城中长毛贼兵心中惊惶,加上占城未久,必能一举攻破!”王德榜胖乎乎的脸上,早已不见了稚嫩,只剩下狰狞和得意,“到时,我王氏兄弟献城之功,到时只怕朝廷会封官授爵,不吝奖赐。我王家一门也可光宗耀祖了!”

    “说的有理!为兄空长岁数,德榜,吾不如也。既如此,德榜你即刻动身,潜入县城,我这有几位父亲在世时的知交好友名单,都是城内有名望的乡绅,忠于朝廷,可以联络共聚义事!”瘦高个青年一咬牙,下了决定,掏出一张名单递给王德榜。

    “大哥且等我好消息!只是,我如何传消息给你?”

    “德榜,城里可还驻守五百长毛贼,个个凶悍无比。特别是那个为首姓林的长毛贼,为兄见过他,一双眼睛能看到你心里去,不是善与之辈。在城内万事小心,别露出马脚。一有消息,让城南门边的王家杂货店传信给我。”

    看着胖乎乎的少年走远,瘦高个青年有些担忧地自言自语道:“为何心里有点莫名地不安。莫非,听德榜的话,在朝廷官兵到达之前收复江华的决定,是个错误?”

    “不会的,不会的,我王吉昌毁家赴国难,不会有错!”

    却说这王氏兄弟,祖籍广州府,其父至江华经商,在此开枝散叶,建立起硕大份家业,成为江华码市黄家寨中有名的乡绅。前些年,其父为廣@东流窜过来的天地会众所害,从此后,王家兄弟痛恨反贼。老大王吉昌更是热心编练上百名乡勇,保卫乡里。

    如今,太平军攻陷江华城,王氏兄弟便变卖家产,招练乡勇,意图收复江华,据功以仕。

    ……………

    一日后,城南王家杂货铺的王掌柜,出现在城南码市黄家寨。

    当夜子时三刻,月色暗淡,城南门外树林里,若非看得仔细,断不会发现,数百人手持尖刀长矛聚集在此。

    正是黄家寨的王吉昌,率领着变卖家产组建起来的团练乡勇,埋伏在城外。只等约定的半个时辰后,城内的内应将南城门打开,便杀入城内,收复江华1县城。

    前日,年仅16岁的王德榜混入江华城内。当晚便四处找王吉昌给的城内乡绅,告知朝廷派兵准备收复江华,谎称京城来的总督刘长清已派信使找到王吉昌,要求王氏兄弟转告城内乡绅共聚乡勇,作为内应共同起事。

    众乡绅虽然害怕如狼似虎的长毛贼军,但更害怕统治近两百年的满清朝廷,加上又听说长毛贼军不久便要收缴他们的家产,家中妻妾女眷一律充公,便纷纷答应充当内应,聚集家丁乡勇。商定次日凌晨丑时一刻,城内二百余名乡勇趁夜砍了城门守卫,打开南门,放城外团练乡勇入城。

    此刻,城内南门旁,躲在墙角后胖乎乎的王德榜,觉着自己心砰砰地跳得厉害。看着城墙上没有一丝灯光,黑乎乎地一片寂静,他感觉似乎有点不对劲。不过,想到马上就能打开城门,等那时,外面大哥带领的五百乡勇进了城,一切便尘埃落定,贪天之功跑不了要落到自己头上。他便让自己不要乱想。

    这个时候,再没有什么比马上打开城门更重要。此刻的王德榜,觉得时间是那么的难熬。

    丑时已到!再过片刻,便可打开城门!迎接城外大哥他们入城!

    王德榜朝身后跟他一起,躲在墙后巷子里的几位叔伯辈乡绅,悄悄地比划着。

    终于,那个计时的年老乡绅做了个手势,表示丑时一刻已到!

    王德榜急不可耐,带领众乡绅走出巷子,朝身后躲藏在一旁的二百乡勇示意开始行动!

    城内众乡勇纷拥而上,有些手持牌刀长矛,有些甚至手持菜刀木棒,冲向黑暗而特别安静的城门。

    突然,城门正上方的城楼上,有些奇怪的响声,冒着几点火光。紧接着,众人正紧张间,城墙上响起一片刺耳地枪声。

    “砰砰砰”,如同炸雷般,随着枪响,城门前空地上的乡勇,几个十几个地倒在地上,手持的菜刀棍棒跌落在地,人已在地上翻滚着惨嚎救命!

    紧接着,一片璀璨的白光飞速地从城楼射向众乡勇头顶,接下来又是几道嗤啦啦的火蛇,从城楼冲向众人,却是城楼上有人点燃火箭、火罐向众人开火。

    一时间,火花四射,嘈杂一片。几个不幸着火的乡勇,疯狂地惨嚎几声便没了气息。

    几个呼吸的时间,只见冲向城门的乡勇,已伤亡数十人。剩下百余人一时手足无措,只觉手足冰凉,连手中的长矛、菜刀都不知何时已落在地上。突然谁一声发喊:“逃命吧!”众人夺路而逃。

    站在后面的王德榜,只觉后背发凉,双脚不听使唤地发抖。

    他一时懵了!怎么会这样??!很明显,城内长毛贼军早有准备,等着自己这群傻子们自投罗网。

    一时间,封官晋爵光宗耀祖的诸般念头,瞬间烟消云散,此刻,只有无尽的后悔与恐惧围绕着他。不敢想象,下一刻会怎么样。不单是恐惧自己,还有城外的大哥和那五百乡勇,更有整个王家,一念之差,所有人的命运就此断送。

 第三十五章 江华王氏兄弟(下)

    (非常感谢振振南二、西德大大、天气有机磷、龙之海魂的打赏!谢谢支持!)

    不说心乱如麻的王德榜。这边,众乡勇争先恐后返身,回头往来的巷子里跑。只是,几个巷口都突然同时燃起一排明亮的火把,等众人眼前恢复视力,才发觉几排黑压压地人墙出现,堵在巷口。

    一时间,城墙上的枪声也停止了,喊杀声也消失了,只剩下几十名在地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