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32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2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冯云山起了个大早,唤过曾观澜,一起来到安顿左宗棠一家的院子门外。

    “季高先生,冯某清晨来访,多有打扰!”冯云山进了院子,见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便一眼认出这就是左宗棠!衣着普通,犹如一个普通农夫,除了头顶扎着的金钱鼠尾辫,有点破坏观感。

    “不知圣王千里迢迢,兴师动众请左某一家到此,有何指教?”左宗棠没有打招呼,而是直接反问道。

    “冯某乃是为救季高先生!”冯云山说出这话,都有点脸红,把人家一家子都绑架过来,就是为了救他,傻子才信呢?

    “哦,那左某倒是要好好听听,圣王是如何救左某的!”果然,左宗棠面带讥笑地回应道。

    “季高先生有所不知,你被清廷通缉了!当然,此事说来也怪冯某!久闻季高先生才华横溢,全湘闻名,冯某在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就冒用了季高先生的名字,以增添这篇文章的份量。”冯云山笑着说道,只是,他觉着自己好像有点越来越无耻了。

    说完,他手一招,旁边的曾观澜和亲卫打开两张白纸,其中一张是抄写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檄文的末尾,署上了包含左宗棠、彭玉麟等人的名字。

    另一张是一份通缉告示,赫然写着:“……。现通缉捉拿反贼左宗棠、彭玉麟、刘长佑、江忠濬、江忠淑一干人等。”

    “哦,圣王好心计,好手段!如此一来,是为断绝左某朝廷为官之路。”

    左宗棠冷笑道,但他突然话锋一转,笑道“但另一个,通缉令?哈哈,圣王,你伪造个假的通缉文书,又亲自登台演这出戏,目的就是想说是为了救我,所以将我全家带至道州?我看不只如此吧!不如,请圣王直截了当地说吧,做这么多,是何目的?”左宗棠似乎不愿跟冯云山绕圈子了。

    “季高先生说话爽快!那冯某就不弄那些丢人的手段了,直说吧,请先生和家眷来此,乃是看重先生‘今亮’的大才,忧国忧民的情怀,想请先生出山,辅助我太平圣军,造福天下苍生!”冯云山正色道。

    “左某一家妇孺俱在圣王手中;又被构陷参与此反清檄文的撰写,还有得选择么?”左宗棠苦笑道。

    “季高先生哪里话,你至少可以选择今天答应,还是明天答应。”冯云山哈哈大笑,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从一开始,圣军强行将左宗棠一家抓来,左宗棠没有逃走,也没有反抗或自尽,这就说明,他已有加入太平圣军的心理准备。

    “圣王取笑了!”左宗棠再次苦笑道,他从刘胜邦那里或多或少地套出些话,知道太平圣王冯云山对自己是如何重视,他心里就明白,自己早被圣王盯上了。

    以他的力量,无法反抗,既然如此,哪怕是为了家人,还是为了自己,只能如此选择。也许二十岁的时候,他会拼死反抗,效仿儒家倡导的尽忠君父,但如今他都已四十了,精研实用经世之学,自然会选择合作。

    即便知道加入造反的队伍,日后会被抄家杀头,那也是日后,如果不加入,相信这位花了那么大代价才将自己‘请’到这里的圣王,肯定会让自己没有日后了。更何况,左宗棠颇有些面相之术,瞧见圣王的那刻起,他就准备豪赌一把。他已经四十岁了,再不赌,连堵的机会都没了。连续三次都未中进士,满清朝廷没给他机会,眼下这面相迷雾的圣王给他个机会,他当然要抓住,为官一方,胸中才华,才能经世致用,造福百姓。

    “圣王,宗棠先前无礼,还请恕罪!”既已决定要辅佐冯云山,左宗棠便不再犹豫,当即以属下姿态参拜见礼。

    “哈哈,得季高,犹胜得诸葛孔明也!对了,季高如何一眼看出我安排的那个通缉文书是假?”左宗棠的投靠,让冯云山安下心来,他甚至开起来玩笑。

    “圣王,宗棠虽未做官,但也知道清妖官府的通缉文书,正式名称都不叫‘通缉文书’,而是一般直接写上‘批赏’二字,并且用红圈将此二字圈起来!而且,后面还有地方刑司官的批示。所谓通缉,主要在赏,无赏则无任何通缉作用了。”

    “原来如此!”冯云山明白了。跟后世的信函一样,抬头两个字不是“通缉”而是“批赏”,奇怪的是“批赏”两个字,为何一定要用红笔各画个圈,莫非“画个圈圈诅咒你”的出处就在这里?

    俩人又闲聊几句,冯云山提出看望下左宗棠家人。被圣军一起强行带至道州的,有左宗棠的结发妻子周氏,还有个妾张氏,还有二儿一女。本来有四个女儿,但除了二女儿左孝琪因自小患小儿麻痹,没有嫁人呆在家中,其余三女均已嫁人,便都不算左家之人了。

    看望完左家家眷,冯云山便告辞而去。军国大事,以后再谈,冯云山也不急在一时,一切,等过两天发了官照,定了名份再说。

    来到旁边的彭玉麟所住小院,神奇的是,居然看见老夫人神情清爽地坐在院子里,跟昨天躺在床头虚弱无力的模样完全不同!

    看见冯云山等众人进来,老夫人笑着道:“先生来找我儿玉麟吧?先生来意,昨夜玉麟已跟妾身讲起,先生放心,我已痛骂我儿,将他骂醒,如今他已经愿意伺奉先生左右。”

    一大早,听到如此好消息,冯云山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谢谢老夫人!我必待雪琴如兄弟,不相负!”冯云山连忙做下保证。

    两人的说话惊动了屋内,彭玉麟走了出来,见到冯云山,便径直过来行下属之礼参见:“拜见圣王。玉麟愿追随圣王,驱除鞑虏,复兴我汉家江山。”

    “也难怪圣王惊讶!玉麟也为自己变化之大而惊叹!之所以决定参加圣军,一是感念圣王恩义。家母的病,昨天服下圣王所说的药之后,一夜之间竟然大有好转,此等恩情,玉麟粉身碎骨难以报答,何惜在意他人看法?二是,家母昨夜的怒骂,骂醒了我,玉麟身为汉人,竟遵奉满清鞑虏为君父如此多年,在其中而不觉,真是万分惭愧啊!”见冯云山惊讶,彭玉麟解释道。

    冯云山连忙扶起彭玉麟,笑道:“雪琴,你我自此往后,便如兄弟。自家兄弟,便不必虚礼客套。有你相助,云山自此无忧了!”

 第五十三章 托付重任 (上推荐了;求收藏!)

    原来如此!难怪彭玉麟前几年前就已经成为衡州协标兵兵勇,随衡阳协标兵镇压李沅发起义,又至贵@洲、廣@西等地镇压苗民,后已被提拔为临武营外委把总,但不知何故便脱营归家,甘做生意人,到耒阳成为典当掌柜。现在看来,必定是老夫人不愿他甘心为满清卖命,便逼他回家。

    是了,必定如此!这也解释了,为何彭玉麟只能在其母病亡后,才能被请出山,出仕曾国藩帐下。冯云山这样一分析,更觉自己何等幸运,碰到一个憎恨满清的老夫人,才能如此轻易招纳彭玉麟这等人才!

    想想,冯云山心情很不错!满清三杰中,他今天一天就收了除曾国藩以外的两杰。像这种挖别人墙角,壮大自己的事情,冯云山感觉非常惬意!就像后世某经纪人和某宝宝明星一样,这经纪人吃他的喝他的花他的,最后再挖了他老婆的墙角,送个儿子让他帮忙养大,这是多爽的事情!冯云山现在就有点类似的感觉。

    至于曾国藩,那个历史上人称曾剃头的杀人狂魔,现在已经在满清做官,身居高位了,肯定是不会投靠太平圣军的。此时,应该快要到其母丧守孝时间了,历史上就是太平军攻打长沙的时候,曾国藩正好回家守孝!现在因为自己的原因,太平军比历史上提早攻打长沙了。

    有了!自己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耽搁了。冯云山心突然跳得厉害起来,他记得曾剃头老家好像是湘乡县荷叶塘什么地方的。如果等他回家守孝的时候,派个人去,偷偷地干掉他,岂不是再不会有什么满清湘军崛起的机会了?要知道,湘军创始人虽然多,但真正最最核心的,还是只有曾国藩。冯云山深吸一口气,暗暗道:“就这么办!先剃掉他的头,便没机会剃别人的头了!”

    拿定主意的冯云山,迈步朝外走去。

    不知不觉,冯云山出了彭玉麟的小院子,在曾观澜陪同下,又来到旁边刘长佑一家所住之院。

    刘长佑仿佛知道他回来,早就在堂屋候着了。

    冯云山只是听曾观澜说起,江忠濬和江忠淑还被关押在亲卫营中。江忠濬虽只是江忠源堂弟,可也是个硬骨头,一直破口大骂,不肯投降。倒是那江忠淑,反而见江忠义降了太平圣军后,还升了小官,在他看来过得潇洒,十分羡慕,隐有投降之意,只是他年龄尚幼,一时间没人顾及他而已。

    曾观澜一早就去了亲卫营中关押人犯的临时牢房,安排那个游击将军瞿我谦写信给他的家人,索要赎金,瞿我谦得知能放自己归家,惊喜莫名,便事事听从配合,写好信等家人来赎。曾观澜顺便又命人提走江忠濬和江忠淑两人,提早带至刘长佑所居的院子里,目的自然是让刚归降的刘长佑劝其投降。

    “长佑参见圣王!”

    “子默无须多礼!本王此次来,只是看看子默和家人,并非有要紧事情!”冯云山口是心非,刘长佑才一归降,就安排人将江氏兄弟俩送到刘长佑这里来,让他们见面叙旧,冯云山的用意,以刘长佑的聪明,想必心中早已有数。冯云山不好直接提起,只好假托说是看望一下刘长佑和家人。

    好在刘长佑没让冯云山尴尬,主动提起江氏兄弟的事情。

    “圣王,长佑新投圣军,寸功未立,倒偏劳圣王如此礼遇,实在是惭愧!今早,长佑冒昧地请来江忠濬和江忠淑兄弟,看在与他们也是旧识的份上,劝说一二。江忠淑已答应随我一道,效力圣军,但江忠濬榆木脑袋,还是宁死不愿归顺圣军。长佑无能。”刘长佑看看冯云山,说道。

    “子默费心了!江忠淑答应加入我圣军,这已经非常难得了。目前我圣军正缺这种读书人!长佑如果还有这等子侄,正好都可招来,必有重用!”冯云山接过刘长佑的话,还不忘打个广告。

    但接着话锋一转,皱眉道:“至于江忠濬,此人虽然勇猛过人,但听说并未读过书,想必受清妖愚惑太深,邀之无益。不过,这江忠濬又是忠义忠淑等人的堂兄,本王若杀了他又会寒了两兄弟之心,但更不能放虎归山,再来伤我圣军兄弟。子默,你替本王拿个主意,该如何是好?”

    刘长佑知道冯云山这是在试探他,未免没有考验他的意思在,便打起精神,正色道:“虽然我与忠濬相熟已久,但长佑既然加入圣军,答应辅佐圣王,便会一切以圣军大事为重。因此,长佑建议圣王当杀了江忠濬,以儆效尤!至于忠义忠淑两人,长佑可去开解一二,想必他二人亦能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若圣王实在顾及他们二人感受,也可先将江忠濬严加看押,但万万不可放了此人。”

    刘长佑的一番话,志在表明他的立场,那就是以圣王圣军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冯云山对此深感满意。

    见刘长佑似乎察觉到自己对他还有一定的试探,冯云山不由脸色微红,不由暗叹自己还是太嫩,做不到“不动声色便达成自己目的”这种程度。

    为了不引起刘长佑惊疑,冯云山开口道:“子默,其实云山此来,还有一件要事想托付给你!”说完,笑吟吟地盯着刘长佑。

    刘长佑感觉后背发凉,抵挡不住,主动说道:“还请圣王吩咐!长佑必不负所望!”

    “是这样的,圣军之中,识字之人太少,云山想在圣军中开设一所学堂,教授圣军兄弟尤其是基层军官识字,顺便学些军事常识,但云山最近要离开道州一趟,便想托付子默来组建这个学堂。”冯云山说完,怕刘长佑误会招纳他又不重用,又接着解释道:“子默,云山也是听说你在清妖时原本办过团练,招兵等事俱都在行,才拜托于你!具体不用你过多操办,只需总体把关即可。我已安排你另有重任,便是帮我治理道州政务,还望不要推辞!”

    冯云山早就觉着圣军将士识字之人不多,非常不利于日后的发展,便有了开设一座学堂的想法。虽然前阵子在道州,也搞了个夜校,自己和黄玉昆、曾观澜等人轮番上阵,但也只是粗略地教教卒长以上将士,做不到覆盖更多的圣兵,而置办学堂,有专人打理,总好过临时夜校的教育效果。

    而且,学堂先尝试下,办好了,也可以发展成为太平圣军的军官学校,专门培养精通军事的基层军官。到时,效仿八十年后的光头领袖那样,自己去兼任校长,这样圣军的基层军官都算是自己的门生,对于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和将士对自己的忠诚度,都极为有利!

 第五十四章 苏三娘的柔软(求推票、求收藏!)

    (感谢51mcu大大的打赏!)

    “圣王,这如何使得!长佑刚才说过,新附之人,寸功未立,如何能当此重任?长佑加入圣军虽才两天,也知道我太平圣军一向赏罚分明,还望圣王收回成命,免得坏了圣军规矩。要是让圣军将士不服,嫉恨长佑,岂非反倒害了长佑?”刘长佑听完冯云山的话,虽然很是心动,也为冯云山对自己的看重而心怀感动,但还是保持理智,坚决拒绝。

    “子默所说,也有一定道理!”冯云山也觉为难,他这可不是试探刘长佑,而是真的想让他主政道州,发展民政,编练新招军士。

    他了解过,历史上的刘长佑擅长编练地方团练,最早的湘军…………江忠源的楚勇,就靠刘长佑训练出来。他对军队训练严格,与将士同甘共苦,是名练兵的好手。

    治理地方虽没有耀眼的成绩,但亲民务实,清正廉洁,对于目前的道州治理,最是适合。

    “但本王心意已定!相信圣军将士都会服从本王的任命!子默莫非没有信心,怕能力不够,治理不了这个道州不成?”冯云山斩钉截铁地说道,连自称都变成了本王,有一种不可质疑的意思在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