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370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370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等限制俄罗斯的条件。

    果然,俄罗斯认为难以接受,但愿意讨价还加,消息一传出,英法土联军当即放下心来。他们都认为,俄罗斯撑不了多久了,战争很快便会结束。

    只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新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魄力极大,直接宣布所有战死的俄军士兵都补助0。2公顷的土地,以此来解除俄军士兵战死的后顾之忧。

    同时,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着手尝试解放农奴制的前期准备。

    他宣布在立陶宛以及波兰、基辅等较开明地区的农奴,只要参军,不但农奴身份得到解放,每个农奴还会收到俄罗斯帝国支付的0。3公顷土地作为酬劳,由他本人——俄罗斯帝国皇帝代为将士们照看耕种,也可以让他们的家人自行出售或耕种。

    而且,为了防止农奴主的反对,只要他们治下的农奴有参军的,农奴主会收到国家的补偿和荣誉,算俄罗斯帝国向他们购买农奴,一年到三年后进行支付,虽然价格没有真正的农奴高,但也不会太吃亏。同时,为了避免引起这些地区大量的农奴参军引起地区动荡,亚历山大二世直接下令,从中亚、西比利亚和远东地区四处抓捕战俘等人口,运至东欧,充当农奴来代替参军的本地农奴。

    命令一下达,整个立陶宛和波兰等俄罗斯统治的东欧地区,便炸开了锅,数以十万计的农奴纷纷要求参军,甚至还有人自带猎枪和骡马,要求上战场,以便解除自己的农奴身份,换取土地。

    亚历山大二世大喜过望,迅速派出亲信秘密组织这批由农奴组成的军队,悄悄集结,经过短暂的一个月的集中训练,便猛然投入克里米亚战场的前线。

    而正在此时,英法等国联军正好结束对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第二次大规模炮击,联军投入了五百多门大炮,发射了十六万发炮弹。作为回应,要塞内的俄军用一千门大炮回射了十万发炮弹。

    炮击了近十天时间,俄军死伤六千余人,而联军方面,法军仅一千五百余人、英军三百人的伤亡。整个阵地攻防战变成了个巨大的拉锯战,俄军虽然死伤惨重,但这时的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已经收到新登基的皇帝亚历山大二世的密令,说是有大批援军正从国内赶来,于是,他顶住压力,不惜代价地强行命令俄军士兵坚守。

    联军在炮击十天后,仅仅前进了100码,而法军上千人的死亡,英军却只有五分之一,这让密切关注的法国皇帝大为恼怒,他命令法军不许作为主力进攻,而是让英军作为主力。毕竟,法国的目的是让沙俄和奥地利、普鲁士等关系恶化,如今奥地利与沙俄的关系不容水火,预期的目的已经达成,再参战,只不过是为了给盟友英国一些面子,同时也希望能早点结束战争,瓜分点利益,因此,法军没必要再充当冤大头在前线充当主力。

    原本英军策划对亚速海的刻赤进行远征。刻赤是俄军的后勤中心,俄国内陆运来的补给物资都堆放在这里,一旦攻占刻赤,或是焚烧掉俄军的补给物资,战争便可提早结束。

    但在英法舰队出发2小时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电报便来了,他命令法军舰队返航,说是任何削弱塞瓦斯波托尔围城部队的做法都不允许,实际上,大家都明白,他是不想让法军的舰队遭受损失了,想让英国充当出头鸟,与俄罗斯血拼。

    联合舰队中的法国舰船只好返航,英军失去法国的支援,力量单薄,也只好尾随法舰返航。

    类似的事情屡屡发生。这样一来,法国皇帝的不愿作战,让英法联军的关系受到重大影响,英军对法军的做法很是不满,许多需要法军配合的作战计划也不断被取消,尽管胜利在望,英国指挥官却开始担忧起联军的前景来。

    法军指挥官卡洛波特无奈之下,直接向皇帝辞职,继续当他的师长。

    而此时,英国由维多利亚女王出面,先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出抗议,要求克里米亚前线战场上的法军全力配合,一道取得战争的胜利,同时还代表英国,答应一旦获得战争赔偿,百分之五十归法国,英国只要百分之三十,其余的,归土耳其和撒丁王国等其他参战方。

    有了这个保证之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这才同意法军全力进攻。他立即任命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成为前线的法军指挥官,佩利西耶到任后立即在中央堡垒和海湾之间发动了一场残酷的夜间攻击。

    尽管法军伤亡巨大,但法国成功的达到了目的,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基本孤立起来。同时,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批准了联军的进攻刻赤的计划。

    英军最高指挥官拉格伦勋爵大喜,立刻命令英国舰队会同法国舰队,对对亚速海的刻赤海峡进行远征。

    当英法的联合舰队登陆刻赤后,才突然发现原本只是对方战线后勤物资的一个补给基地,竟然驻扎着近四万人的俄罗斯军队,虽然武器只是低劣的燧发猎枪和滑膛枪,但架不住人多,联军舰队的陆战队很快便被包围、消灭,甚至连军舰也被俘虏了十几艘。

    整个战争形势因此发生了逆转,俄军趁机发动进攻,大规模的陆地步兵和炮兵出现在克里米亚地区,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周围直接出现十万俄罗斯步兵。

    在精心布置和有意的隐瞒下,优势俄军得以突然出现在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面前。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联军与俄军展开了野战,双方的火炮和火枪的硝烟将整个要塞都淹没,此战俄军纯粹是靠人海战术,他们将新加入的农奴俄军冲在最前面,充当肉盾,精锐俄军在后,以人命换人命,在战死二万余名俄军的残酷代价,换来的是法军伤亡五千余人,英军伤亡二千人。

    尽管俄军损失惨重,遭受巨大损失,但他们还是达到了目的:英法联军虽然没有撤退,但却放弃了围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只是在南边以联合舰队为倚靠,与驻守要塞的俄军对峙起来。战争一下子,又陷入了僵局。

    而此时,时间来到了五六月份,天气慢慢地热了起来,让英法联军最为难忘的噩梦开始了!

 第673章 塞瓦斯托波尔易主

    原本在去年的夏天,在克里米亚半岛的登陆之地的达耶夫帕托里亚小镇,联军中就发生了不少瘟疫,尤其是法军军营,霍乱横行,数千法军染病,到后来,又蔓延至英军军营。

    为此,英国的军务大臣西德尼。赫伯特便在英国本土,特别是伦敦募集护理人员前往克里米亚前线,拯救伤员。但却没料到,他看重的知名女护士南丁格尔竟然被东方人捷足先登给请走了,无奈之下,他只能派遣了四处找来的十来名护士前往前线。

    不过,这个时代,从事护士职业的人,因为大多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超过半数都是严重的酗酒者,甚至是行为可耻的荡妇,赫伯特并不看好这些人能做些什么,经过筛选,他派了十来个护士过去,能帮帮战地医生忙就行。

    随着天气的炎热起来,加上潮湿的地中海水汽吹到克里米亚半岛的上空,作为主战场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外,都是异常的湿热。

    一些未被填埋的死尸在潮热的环境下很快便腐烂,随着越来越多的蚊虫苍蝇的传播泛滥,军营之中的病患兵士开始多了起来。

    一直就没绝迹的霍乱,从英法两国军营之中,又开始抬头,并一发不可收拾地猛烈爆发起来。

    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外,四处是流淌的污水,加上雨季的来临,将污水冲刷得四处都是,流入旁边的河流之中,而这河流,是军营中的水源。

    除了霍乱,苍蝇蚊虫四处叮咬那些躺在露营洼地上的伤兵,让他们受伤的手脚、肩膀开始溃烂和感染,每天都有士兵死去。

    若不是有指挥官镇压,估计这些底层的士兵已经逃离这个梦魇般的地方。

    单单五月份一个月,英军受伤的伤兵便在痛苦和哀嚎中死去四百余人,而感染霍乱的二千余名士兵中,也有百余人病死。

    法国则更为严重。法军军营是霍乱的源头,加上在君士坦丁堡集结期间,法军士兵的滥交让他们身染梅毒,到这个时候开始集中爆发了出来,整整一个五月,法军便病死一千一百余人!受伤的几千法军士兵,由于缺乏好的治疗环境,大多受伤的士兵伤口感染,竟然有超超过一半的伤员持续恶化,不断有人伤重不治,一个月之间,法军便有九百多名伤员死去。

    英国最高指挥官拉格伦勋爵也染上霍乱,年纪大了的他,经受不住这帮折磨,加上每天都有将士们死去,而俄罗斯军队的急剧增加,让他意识到,想要攻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只怕是不大可能了。这无疑对他是个极大的打击。在这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打击下,次月,拉格伦勋爵在一次吃食大量的鴉片止痛之后,不知不觉地死去。

    伦敦方面宣布辛普森爵士继任英军总司令,但他却束手无策。

    正在这时,英国军官埃斯考特将军来报,说是在距离要塞的前线2英里的地方,建立了一家“英国旅馆”,表面上是家餐馆和酒馆,实际上却是一家医院。

    辛普森爵士连忙派人查探,结果发现,创办“英国旅馆”的,是名叫玛丽。西可的黑人裔英国妇人。

    这名玛丽。西可,曾经在英国的殖民地牙买加从事过多年的医疗服务,在美洲拯救过很多英籍士兵。她去年底回到伦敦,听说克里米亚战地严重缺乏护理人员,便向战地的后勤指挥部和军务大臣提出申请,要求奔赴战场照顾伤病员。但可惜的是,因为她是黑人,哪怕她声称自己有大量的医护经验,救治过很多英国士兵,但伦敦方面包括军务大臣赫伯特,还是没有批准她的申请。

    无奈之下,玛丽。西可自筹了批资金,购买大量的药品,辗转来到克里米亚半岛,就在前线不远处开设了这家“英国旅馆”,利用旅馆赚取的费用,为不少受伤的土耳其士兵进行免费的包扎救治。

    辛普森爵士还在犹豫,埃斯考特将军的一句话让他打消了顾虑:“爵士,难道你也想跟拉格伦爵士一样,染病死去吗?我大不列颠的护理人员还在路上没到,士兵伤员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多,而法国和对面的俄国佬如今已经有了数十位护理人员,他们的伤兵死亡率正在降低。就因为那个玛丽。西可的妇人,土耳其士兵的伤兵死亡率仅为百分之五,我们不能再将士兵的生命当成儿戏!”

    于是,辛普森爵士亲自出面,将玛丽。西可请进英国军营,让这位善良的黑人大妈为英国伤员救治。

    玛丽。西可带领数名助手住进军营,在她的集中救治下,英国伤兵的情况很快得到好转,每天死去的伤兵逐渐减少,但她毕竟精力有限,无法同时救治所有的英军伤兵,还是不断有伤兵感染死去。

    幸好,伦敦方面送来的一批医护人员抵达,辛普森爵士任命玛丽。西可为医护官,率领所有的护理人员抓紧救治伤员。

    在她的组织下,英国伤兵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伤兵死亡的情况也越来越少。英军伤兵亲切地称呼玛丽。西可为“西可大妈”。

    辛普森爵士大喜,连忙想伦敦汇报,要求抓紧增派护理人员前来,并向英女王维多利亚请求为玛丽。西可请功。

    与此同时,在对面的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内,俄军伤员也在俄罗斯各地抽调过来的护理人员的救治下,逐渐控制住了伤兵。

    但遗憾的是,由于俄罗斯营地狭窄,原本就都拥挤在要塞内,加上新来的援兵,更加的密集。在城外霍乱爆发的情况下,要塞内的数万俄军,很快便也有数千人染上霍乱。束手无策的俄军军官,便直接将沾染有霍乱病菌的尸体,抛出城外,交给城外的联军去处理。

    尽管双方都有医护人员,但只能救治伤员,面对霍乱这种瘟疫,还是只能听天由命,只能小心预防,对于已经染病的人,只能靠其自身抵抗力。

    而这时,高加索战场上,俄军的三万兵力进攻卡尔斯,土耳其的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率领土军离开克里米亚,前往高加索支援。

    见盟友离去,而英法联军又遭受霍乱的折磨,被逼疯的英法联军,无奈之下,只能齐心协力发起一次猛攻。辛普森爵士和艾马布勒。让。雅克。佩利西耶两国的指挥官,都意识到,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进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了,因为若还是攻不下,遭受瘟疫折磨的他们,都必须要撤军了。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各部队校对时间在同一时刻发动进攻。没想到,效果居然出奇的理想。英军虽然被俄军火力压制,没能攻下凸角堡,但他们吸引了大量要塞的俄军,让法军麦克马洪师顺利攻下马拉科夫要塞。

    马拉科夫要塞的被攻占,让联军炮火可以从马拉科夫要塞覆盖整个塞瓦斯托波尔,俄军败退只是时间问题了。

    当晚,俄军破坏了全部工事,携带炮兵和后勤设施有计划的撤出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指挥官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很是郁闷,他万万没有想到,俄军的这批农奴援兵数量虽然众多,却都是带着一杆火枪便奔赴前线,没有火炮,完全守不住这个要塞。

    而且,因为这批援军的到来,丝毫粮食未带的他们很快将要塞内的存粮吃空,导致在他们抵达后没多久,塞瓦斯托波尔便出现了缺粮的情况,无奈之下,他只能选择主动放弃。

    不过,他自认为,俄军在塞瓦斯托波尔防御战上总体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若不是因为己方在火炮数量上及武器质量上处于劣势,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不会被攻破。

    他虽然退却,却并不认输,他立即给皇帝去信,请求运送一批粮食和军火到克里米亚半岛的中部城市辛菲罗波尔,他率领撤出的八万俄军撤而不退,在距离塞瓦斯托波尔数十里的地方驻扎下来,同时又将刻赤的四万俄军也调了过来,准备利用军队的人数优势,准备与英法联军展开野外遭遇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