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44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44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尚英放回本已拔出的牌刀,更是暗怒。莫非,瞧不起众兄弟的本事?如此执迷不悟,我倒要看看你如何攻城。

    阳山城头的清妖,架设大炮,超城下围拢过来的太平圣军轰了两炮,数名圣军将士死伤,但其余圣兵丝毫未受影响,散开队形,继续冲向城墙。

    近了,城头上的清兵配有鸟枪的还不到一半,这百余鸟枪清兵松松散散,见到太平圣军冲锋,也不管距离远近,砰地就开火,却未伤到一人,清军鸟枪射距才百余步,岂能伤到二百多步外的圣军?

    连忙再装填充火药,等再想露头时,却见城下太平圣军的上千鸟枪手已下蹲在地,摆好姿势瞄准城上。数十清兵刚一露头,一阵震耳地枪响,便纷纷中弹倒地,吓得其余清兵个个低头爬地上,颤抖不已。

    尹尚英和擂鼓的天地会众,看得眼睛都直了。原来,仗还可以这么打,火器是如此犀利!不由吓出一身冷汗,幸好这圣军不是敌人!

    那边城头上的清军冒不了头,又未进行过从射击孔射击的训练,加上失了胆气,只顾爬在地上等城下敌军的枪声停歇。不料,这枪声就持续了半柱香功夫。等枪声一停,众清兵爬起来时,却发现上百太平圣兵已爬上城头,手舞长刀,砍杀过来了。

    很快,清军毫无斗志,逃的逃,剩下胆怯的便跪地投降。阳山城不到半个时辰,便被二千圣军攻破。

    尹尚英只觉得自己就是个笑话!其余天地会兄弟也是心情复杂。原以为,攻破了连州城,大功一件,白白送给圣军,还有点心有不甘。却原来,这份小心思,在强大的圣兵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难怪这个年轻的谭军帅能目中无人一般,不用众兄弟的帮助便直接攻城。这是对自己的战力有绝对的信心。

    不由期待,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有那犀利的火器,有一战便下的强悍战力。

 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

    感谢爱看喜欢的书,灭澂瘸驴,浸信会三位大大的打赏!非常谢谢!

    ………………

    就在谭绍光与尹尚英等人,在连江上乘坐竹排前往阳山之时,隔着岭南丛山,二百余里外的武江上,同样有一队人马,乘坐一样的竹排,顺流而下,前往韶州府乐昌县境。正是太平圣军攻取两广的东路军主力,罗大纲为主将,陈玉成为副将,圣一军和圣四军两部兵马,近二万名圣军将士,艰难地行军。

    韶州府可不比湘南和廣@西等地偏远州县,乃是廣@东的北大门,是北方和长江流域与岭南沿海之间最为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险要。因此,随军参画的左宗棠早就跟圣王冯云山提出,清军在韶州府驻有重兵,且关隘城防险固,建议多携带火炮等重型火器,方可攻克。

    左宗棠主动提出随军参赞,冯云山知道他擅于战场临时的军事谋划,便同意下来,交代罗大纲和陈玉成两人多听取他的意见。至于对左宗棠个人,冯云山知道,左宗棠最是顾家之人,妻妾儿女皆在太平圣军之中,绝不可能做出有损圣军之事,倒是可以放心。

    罗大纲和陈玉成见圣王平素便重视这位左先生,加之这左先生虽平时性子孤傲冷漠,但确实是有才之人,便都敬让几分,悉心听从其意见。

    这便苦了一万五千名圣军将士和随行的五千辅助牌尾。上千辆辎重车,载重的四百余门大小火炮,五千担稻米,还有火药、军器、炮子弹丸等数不胜数。岭南一带崇山峻岭,最是难行,左宗棠和罗大纲都倾向走水路。

    宜章南边的坪石,虽已是乐昌境内,但距离宜章很近。坪石本驻扎有几十名满清地方汛兵,早在宜章城被太平圣军攻下后,这些汛兵便早已逃散。太平圣军便不费力气地占了坪石汛。

    在坪石搜寻制作竹排花了一天半,尔后,光是从木轮车上卸下辎重,搬到竹排上捆绑固定,便又花了二天时间。

    即便如此,在这武水上游,水面窄浅之地,竹排亦承载不了太多重物,且遇到礁石浅滩,便搁浅堵塞,罗大纲命三千圣兵成立应急队,沿江巡回奔走,哪里竹排搁浅,便至哪里,用人力抬拉的手段,好不容易过了数十里。

    这天,太平圣军刚过武水的长滩渡,水流开始更加湍急起来。水面只能并排放两只竹排,导致竹排挤满水面,延绵八九里长。

    左宗棠忽道:“罗检点,眼下这水面狭窄,水流又急,我圣军行军队伍越拉越长,已绵延十余里,乃是行军大忌!且左某查了下地图,再往下七八里便是有名的乐昌峡,此地乃异常险要之处,左某担心清军在此处设伏,待我军过了一半再行攻击,必会让圣军损失惨重。我建议暂停水路进军,派数百兵士沿河段山林前行,先行攻占此处,再放竹排行军。”

    罗大纲深以为然,他其实也觉这样讲队伍拉得太长,首尾不能兼顾,便道:“亏得左先生提醒。罗某这就按你说的去下达命令。”说完命令圣一军军帅陈天仕率一千五百圣一军将士沿河两岸搜寻,抢占险要的乐昌峡,再派数百将士往前开路,避免大部队被伏击。其余将士就地休息,等候消息。

    武水上游的两岸,灌木荆条丛生,无路可走,陈天仕命令二百将士轮流手持砍刀斩除杂树,劈开一条一人宽的小路。

    四个多时辰后,陈天仕等人来到一处河道急转之处,这里水流异常的湍急,河边两岸逐渐高了起来,慢慢地已是悬崖峭壁。

    想必这便是乐昌峡了,真是险峻之地!陈天仕正感叹着,突然,几声炮响,河岸峡谷之上,大队人马杀出,正是一群清兵。当时居高临下,土炮、鸟枪、滚石、弓箭齐发。

    陈天仕连忙大喊:“小心躲避!有清妖埋伏,往后撤!”带领众人连忙沿河往后撤退。

    但清妖在河岸的两边高地上,朝峡谷中河道的太平圣军射击最是容易不过,占据如此有利地形,岂会轻易放过,便急忙射杀,带陈天仕等人退回武水上游,也不追赶,仍埋伏在悬崖上,竟是要死守峡谷的模样。。

    陈天仕所部伤亡惨重,半个时辰便伤亡二百余人。幸好,刚进入峡谷,清军便马上开火,否则,若是等他们都进入后,再行拦截,高处射杀,估计陈天仕他们会全军覆没。

    这也是清军各部之间不擅配合,埋伏的清兵心里紧张便提前开火,也并未安排兵力进行堵截,所以才让圣军大部得以退回。

    陈天仕心中大悔!检点大人和左先生都已经说了,清军很有可能会在乐昌峡埋伏,自己还傻乎乎的往河道水边走,就因为山间比河边难走,自己便想当然认为不会有埋伏,选择容易走的河边探路。不行,损失这么多兄弟,还没完成检点大人的任务,不能就此退回去。

    陈天仕眼珠一转,命令剩余的一千三百圣军将士跟随他后退三里,再折回河岸,朝着清军埋伏之处包操过去。他刚才感觉到,此处埋伏的清兵数量并不多,也就一千余人,若是正面作战,圣军将士怕过谁?

    不过,陈天仕不是和清军正面拼杀的。他是去放火的。

    陈天仕观察了下清军埋伏之处的地形,乃是朝河边突出的半圆弧形悬崖。对于陈天仕这样的猎户出身之人,树林中最是熟悉。悄悄摸掉二个清兵的暗哨后,他便让千余名圣军将士,朝着清军埋伏之处,围成一个更大的半圆形,在二三里外便同时收集枯枝落叶,划出隔火带。

    陈天仕让众人用隔火带区域的枯枝落叶,点燃树丛。时值盛夏,又半月未下过雨,山林中的灌木长得茂密,地面又堆着尺需厚的枯枝败叶,加上众人将隔火带的柴叶全部扔入里面,火借风势,一时间火光滚滚,冲天火势朝清军埋伏处蔓延。

    不等清军反应过来,陈天仕便带领数百圣军将士寻找一火势小的部位,在旁边埋伏下来。

    不一会,几声轰天的爆炸,却原来是悬崖边的清军火药被点燃,估计炸死不少清兵。这时,近千清兵用衣服或手,捂住口鼻,跌跌撞撞地从火势小处跑了出来。

    陈天仕见时机已到,怒吼一声,“杀!”

    众圣兵带着满腔怒火,一阵鸟枪连放,百余名清兵痛呼着倒地。陈天仕手持长刀,第一个率先杀出,众圣兵紧随其后,纷纷杀出,排山倒海般的杀喊声,冲击着早就被鸟枪射傻的清军。后面还是一片火海,前面又不知道埋伏多少敌军,正气势汹汹地杀来,从火中逃出来又未带兵器,无奈,一部分清兵拼死想冲出埋伏,另一部分清军则跪地求饶。

    陈天仕心中念着峡谷中死去的兄弟,早已红眼,他亦没看清兵是逃跑还是投降,只要是清兵,便是一刀砍去,不一会,清兵的血迹溅得他浑身都是,长刀刀刃亦卷口,他便改刺。

    也不知道杀了多少清兵,最后刺进一名清兵胸膛,竟将他长刀折断,他才回过神来,抬头一看,周围到处是清军尸体,还有二百余名被吓破胆的清兵瘫软在地上一直求饶,便命令众圣军收了兵器,将那二百余名清军俘虏扣押起来。

    陈天仕命人向罗大纲报信,自己便瘫坐在地。众人休息一会,悬崖边火势变小,进去一看,一路有不少清兵被毒烟熏死在地,烧焦一团,最要命的是,还散发着一股烤好的肉香。

    陈天仕强忍着自己,捂住鼻孔,领众人来到悬崖边,却看见数门小型火炮和子母炮,还有些鸟枪射弓,好好地在那,并未被火烧毁。陈天仕让众人用树枝编成担架,将武器全部抬走。

 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

    感谢龙之海魂、西德、灵雨轩大大的打赏!特别是西德和灵雨轩大大一直的支持!

    ………………

    接到陈天仕等人在乐昌峡遭遇伏击,死伤二百余名兄弟,后陈天仕又实施了反伏击,防火烧林全歼清军伏兵的消息,罗大纲、陈玉成和左宗棠皆是一惊,暗呼好险!

    虽然清兵数量不多,但居高临下,若是圣军以竹筏载重辎重货物,特别是火药等物资,从峡谷经过,肯定还是会造成莫大损失。就算圣军人数众多,不至于全面溃败,但亦会损失惨重,无力再进攻韶州府。

    不过,这样一来,显然是清妖已有防备,早就派出细作探知太平圣军动向,才会提前便在所经之地埋伏起来。

    这仗不难打了!罗大纲眉头深锁,自从跟随圣王以来,攻城掠地,都是他罗大纲主动出击,清妖兵勇四处逃窜。没想到,这次居然被清妖伏击,看来这韶州的清妖跟那些偏远之地的清妖还真是不太一样。

    见罗大纲皱着眉头,左宗棠笑道:“罗检点却不用愁。也许韶州的清妖兵勇比其他地方清妖强悍些,但毕竟数量有限。左某本来还发愁韶州城内清妖不出来应战呢,只要肯出来,就都消灭掉。将这些清妖精兵消灭掉后,剩下韶州府满清无兵可守,便不攻自破了。”

    “左先生此话有理!却是罗某想岔了。”罗大纲抓抓脑袋,不好意思地笑道,“哎呀,本来圣王曾经给罗某讲过类似的话,叫什么来着,哦对了,‘围点打援’,就是叫‘围点打援’。”

    “不错,正是叫‘围点打援’,圣王在道州授课时,玉成也曾有幸听过,只不过,一时没想起来。”陈玉成也在一旁附和着。

    “‘围点打援’?是什么意思,圣王是怎么解释的?”左宗棠饶有兴趣的问道。

    “圣王说的很简单,就是将清妖重要的城池或地方、人物围困起来,吸引周围的援军,然后再将清妖的援军分批消灭,不以攻城为目的,以消灭清妖的有生力量为根本目的。”罗大纲解释道。

    “圣王真乃大才!左某自负熟读兵书,也仅仅自己隐约知道个大概,绝没有圣王说得如此明白!好一个‘围点打援’!”左宗棠两眼放光,仿佛想通了什么重要事情,一拍手掌,道:“罗检点,陈军帅,赖你们刚才提醒,左某想,我们的韶州进军战略,是不是也可以用一用‘围点打援’这招?”

    “你们知道,韶州府不比其他州府,乃是满清战略要地。早在康熙年间,韶州设立韶州镇,有中、左、右三营清兵近3000名。这本远远高出一般府城的规格,但据左某了解,后康熙与嘉庆年间,又将韶州镇升格为南韶连镇,设总兵官1员,统辖南韶副将2员,下辖南雄协、三江口协、镇标左、中、右3营及连阳营、清远营、佛冈营、英清营、理瑶营等,额兵七千余人。其中约三千镇直属兵力驻扎韶州府城。”

    左宗棠一口气将自己掌握的资料说出来,让罗大纲和陈玉成两人钦佩不已。

    他们带兵打仗,能派出细作查探一下敌情,将二三十里外的清军兵力摸清,已算很好。往往连清军兵力也摸不准究竟多少,带兵主将之人是谁亦是不知。这也难怪,清军的情报细作也做得很差,历史上,太平军金田起义大半年后,满清朝廷仍然不知道太平军首领是谁,后来,又一度以为不存在洪秀全这个人物,只是太平军虚构的神话。

    没想到,这个左先生闷声不响,就能将清军情报摸得如此详细,实乃大才,难怪圣王如此重视,费尽心机也要将他请来。

    “左先生,那该如何‘围点打援’呢,你就别卖关子,说与我们听听!”陈玉成虚心请教道。作为此次攻取两广的东路军副将,他知道这是圣王在培养他,给他机会。否则以他一个刚刚晋升的小小军帅,哪有资格成为统领近二万大军的副将。因此,他更是要多看多学,希望能早日成为独立的一方主将,不辜负圣王的一番恩德。

    “罗检点,陈军帅,左某想的是,既然我们最终目标是广州城,那我们圣军就不用急在一时的成败和一地的得失。就是把韶州府城当成这个‘点’,将之围困,再示之以弱,做成堪堪围住的模样,吸引广州和其他州府的清军来救援。然后在援兵到达韶州府前,我圣军集中优势军力,将之分批歼灭。这样一来,广州城和整个广东,清妖都会兵力大损,到那时,再发动广东会党作为内应,自然将广州城收入囊中。”

    “左先生此计大妙!”罗大纲和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