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544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544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尼隔开。

    哈尼看着台下开始炸开了锅的人群,双手虚压,以他个人日常在伦敦工人群体中建立起来的威望将众人哄乱的声音压了下去,继续吼道:“大家都知道,最近整个伦敦、甚至整个大不列颠王国,众多的纺织工人被减薪、解雇,被这个王国所抛弃,一直以来,他们都习惯了像《资本论》里面说到的被剥削剩余价值,拿着可怜的薪水养活自己和家人,但如今,因为印度叛乱和纺织棉布的滞销,他们甚至连被剥削的机会都失去了。贝克街居住的4万纺织工人今天应该来了不少,他们周围这半个月来已经出现众多的彻底失去生活来源的可怜的人们,拖家带口居无定所,家人没有面包陷入饥饿,可这又有谁关心?”

    听到哈尼这样的演讲,广场中上千被提到的贝克街纺织工人将手中的标语晃动着,齐声高呼:“贝克街的纺织工人有谁关心?”白色的标语上写着猩红的大字,“我们要面包,我们要活下去”,随着呼喊声左右晃动,让整个广场的气氛一下紧张起来。

    广场四周的军警越发地紧凑起来,他们憋住呼吸,睁大眼睛盯着广场中的工人们,手中捏紧的步枪木柄或是木棍等已经出了不少汗,他们都是脸色有些发白发青,知道今天的事情闹大发了,不出意外,今天的议会广场会爆发流血事件甚至剧烈冲突,不过,上头的命令还没下来,他们时不时看向旁边队列尾端的上峰,紧张的气氛弥漫着整个议会广场。

    而台上的哈尼丝毫没在意这些,他还在煽动着集会的工人们:“为何贝克街的纺织工人们辛辛苦苦没日没夜地做工,却连几个便士都存不下,朝不保夕地生活。远在东方的印度叛乱和中华帝国的纺织业兴起带来的灾难,全部落到他们头上,要让他们彻底失业,生生挨饿。为何那些车夫、修鞋匠、剃头匠、垃圾工人、搬运工人都是干最重最累的活,却活得不如那些贵族和资本家养的一条狗。甚至连他们这些警察!”

    哈尼指向那些拿着棍棒的低级警察,继续吼道:“这些警察其实也是活得可怜巴巴地,别看他们拿着棍棒对准我们,在我们穷人面前耀武扬威地,其实他们每天工作17个小时,却领着微博的薪水,连老婆都娶不上。”

    “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归根到底,就是这个吃人的资本家和贵族控制的社会,是那些不为我们考虑的议员们制定的政策造成的!”哈尼索性放开,大声地呼喊起来,将整个广场都掀向一股难以压抑的愤怒:“所以,为了我们未来的自由、平等、博爱,为了我们的家人能生存下去,我们今天聚集在这议会广场,就是要对着这个议会,对着整个伦敦,对整个大不列颠王国宣布,工人阶级行动起来,推翻资产阶级和贵族控制的这个不平等社会。。。。。。”

    “嘭”地一声枪响将哈尼的怒吼打断,戛然而止的哈尼左腿中弹,从桌子上摔倒下来,被桌下的贝克街纺织工人接住。

    这一个变故,将众人惊呆了,硬是愣了一阵没反应过来,广场一片寂静,过了片刻,才猛然地爆发出来。

    “可恶的军队,可恶的政府!他们射杀了我们的哈尼主席!”不知道谁猛地吼了一声,顿时整个广场猛地炸开了,无数的人群开始跟着怒吼:“为哈尼主席报仇!推翻整个不平等社会!”

    “为哈尼主席报仇!推翻这个不平等社会!”

    “为哈尼主席报仇!占领议会大楼,掀翻内阁政府!”

    “为哈尼主席报仇!血债血偿!”

    “我们生存,我们要面包!我们要起义!”

    “。。。。。。起义!”

    到这里,议会广场上的人群终于喊出了他们的口号。哈尼的被枪击,足以改变整个局势。

    原本,部分工人以及他们的首领,还是跟随着以前的宪章运动一样的想法,认同詹姆所*芬伦的提议,准备只是在议会广场抗争,向议会和内阁政府游行示威,要求获得宪章的权利。他们只是想给议会施加压力,期望着能让议会同意他们的提议,增加一些权利而已。当然,最好莫过于能纳入一两名代表,或是首领进入议会成为议员。但从没想过要以武力进行暴力反抗,直接与军警以及与议会完全对立,你死我活的拼命。

    但此刻,面对被枪杀的哈尼,面对周围群情激昂的工人兄弟们,在这样愤怒的氛围之下,他们哪里还能提出不同的声音。即便是跟随欧内斯特*琼斯和詹姆所*芬伦的工人们,此刻也忘记了其他,只是跟随着广场上的人群拼命高呼要报仇,要起义!

    而那边,那些本就一直紧张兮兮的军警们,在听到高呼起义的这一刹那,终于没能再控制住,不知道是从那一边最先开始的,冲突猛然就爆发了。

    而政府方面,伦敦当局一直在做准备工作,早在发现集会开始,便从各地陆续调集军警,朝议会广场赶来,广场四周的军警一直持续增加之中。听到口号声之后,围住广场的军警指挥官见形势不妙,一边向内阁报告,一边派人加速调派支援。

    而这时,百余名持械军警和数百名工人撞在一起,怒骂声、杀喊声和哭泣声逐渐爆发开来,整个议会广场开始失控,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枪声和砍杀声,棍棒和铁管的击打皮肉声更是此起彼伏,血腥的厮杀开始漫延起来,很快便遍及整个广场。

    伦敦的一万二千余名各行业的穷苦工人开始正式暴动,朝着推翻议会和内阁政府方向前进。

 966章 英国彻底乱了起来

    “呯呯呯呯”军警们排枪齐放,工人纷纷倒地。因为距离很近,散射的子弹将面前上百人射得浑身是血,倒地哀嚎不已。许多机会的工人见状颤抖不已,甚至有上千的工人开始哄散一空,准备逃窜,不过撞上广场四周的军警立刻又缩回人群中。

    而工人队伍中的工人义勇队员们,此时也领着身后一群工友手持铁管,满腔怒火挥舞着冲上前与军警厮打在一起,一场混战展开,枪声、怒骂声、惊叫声响成一片。

    四周警戒的军警因为火枪火力不足,毕竟开枪一次需要不少时间,加上军警的数量也不足,在汹涌的满腔怒火的工人冲击之下,很快便崩溃。一名军警便被数名义勇队员和工人围住,用铁管,用拳脚,用从军警那边抢过来的步枪柄砸死砸伤。

    被冲开缺口的军警迅速往后撤逃,甚至有众多的警察脱掉身上的制服,或高呼饶命,或装成工人也追击另外的军警。

    掌握局面的暴乱工人正准备冲入议会大楼,这时,从议会大楼的侧面冲出一大批满幅武装的士兵来,顿时,局势彻底扭转。

    原来是内阁政府听说工人集会游行的事情后,意识到会出大事,立刻调动驻伦敦的正规军队赶来议会广场,初次之外,还继续从温泽、亨斯洛、奇切斯特、查塔姆、温切斯特和多佛源源不绝地调来步兵部队赶往伦敦。

    而驻在希尔内斯、查塔姆、伯肯黑德、斯皮特黑德和其他伦敦周边城镇的皇家海军陆战队、伦敦港水兵以及泰晤士河两岸的海军船坞工人都接到陆军部和海军部的命令,开始集结,前往伦敦各主要街道进行武装戒备。就连泰晤士河的水上警察也严密监视着商船,以防它们对游行示威的暴乱工人进行支援。

    陆军部还从伍尔维奇兵工厂调来重炮,安置在各个主要街口。海军陆战队则直接前往在海军部布防。一些国民自卫队的民兵组织,也被陆军部调往分布各处,以防伦敦的其他各处工人响应议会广场的聚会。

    不得不说,内阁政府的防范还真起作用了。议会广场机会的一万二千余名工人,在与二千多名军警的冲突中,虽然付出巨大的代价,死伤上千人,但也取得初步胜利,成功将议会大楼给围困起来。但也仅限于此了,那些军警都退守议会大楼,牢牢将议员守住。而在不断赶来的军队不断冲击之下,最终包围议会大楼的工人群被冲散开。

    但这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下午。

    整个伦敦城内都开始乱了起来。各个工人协会的工人们,面粉工人、纺织工人、码头搬运工人、剃头匠、车夫、煤炭工人、清洁工人甚至一些不满的警察和油漆工等,在工人领袖的带领下,都纷纷走上街头,开始对伦敦街头的公共建筑发起冲击。

    伦敦警察局,市政厅、图书馆等等各处都挤满了工人团体,成千上万的义勇队员们开始与巡警和碰上的少量士兵们厮打起来。不过,更多的,却是成建制的大群军队杀气腾腾地驱赶闹事的工人。

    装备着马刀和手枪的骑兵军警已经出动,四处巡查。内阁政府将整个伦敦四周的军队和其他能使用的力量都派了出来,从西郊仓库中的两千套武器装备也分发给邮政总局,让高收入的邮政局员工使用,这些高收入的员工都已应征为特警,保卫他们的政府。城内各监狱由军队防守,各礼拜堂改为兵营派兵驻扎。

    城内总计近五万人应征为特警,由陆军部派来的军官们指挥。整个伦敦的正规军队,更是兵力达到九千人。

    即便是这样,维多利亚女王以及王室成员还是在士兵们的保护下,离开了伦敦,被士兵们秘密护卫下,坐上轮船逃往海上躲避。

    伦敦参与示威和起义的工人达到了惊人的20多万,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之中,越来越多的贫苦工人从工厂中出来,听到了工人协会组织的工人起义之事,纷纷加入。只不过,因为工人们缺乏武器,又未经过组织和训练,杂乱无章,慢慢不是军警的对手,要不是有众多的警察也同情这些工人,出工不出力,工人这边估计已顶不住了。

    起义的初始之地,议会广场旁边被围困的议会大楼,已经解了围。

    。。。。。。。。。。。。

    听到一名刚从外面送来的议会大楼四周的工人已经被击溃逃散,首相罗素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内政大臣霍华德、安全大臣华莱士以及其他内阁大臣等都松了口气。

    今天他们都呆在议会大楼内,感受到外面的那些起义的工人疯狂的冲击,还有远处伦敦各街区阵阵的炮声,都让他们心惊胆颤。

    已经好多年没出现过这样惨烈的工人运动了。不,不,这已经不是工人运动,而是工人暴动了。听那些军官报告,外面的工人已经公开打出了起义和推翻现在的内阁政府的口号,这就是赤裸裸的暴动了。

    这些内阁大臣和议员们几度以为,议会大楼禁不住外面上万暴徒的冲击,那些守军守不住,他们甚至做好了逃跑的准备。幸好,最终挡住了。

    罗素暗自庆幸自己听从内政大臣霍华德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的建议,一听说有暴动,便马上调动一切所能调动的武力,强行镇压那些暴民,这才终于保住了议会大楼。

    松了口气的罗素问道:“除了威斯敏斯特宫(议会大楼)这里外,威斯敏斯区和伦敦其他街区的叛乱怎么样了?是不是都平定了?”

    内政大臣霍华德道:“首相先生,我们的军队已经控制了局面,整个伦敦的主要街区和重要公共建筑,都在我们的人手中。那些暴徒虽然还在一些地方猖狂,但已经被分割开来,成不了大气候了。相信要不了多久,最迟到明天中午前,便能将所有暴乱的匪徒都驱散,将那些领头的全部抓捕!”

    说完,霍华德皱皱眉头,虽然胜券在握,但如此多的暴徒,还是让他十分头疼。都是些贫苦工人,自然不能全部杀了,更不可能全部关进监狱里,也装不下这么多人,除非都送到遥远的澳大利亚殖民地去,但那也是十分麻烦。因此,他只能说将这些匪徒驱散了事。

    罗斯恨恨地道:“这些暴徒,一定要严惩。。。。。。”

    他的话才说一半,便被猛然冲进来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爱德华*卡德威尔给打断了。这位刚上任不久的爱尔兰事务首席大臣脸色躁红,急匆匆地朝罗斯道:“大事不好了,刚刚收到消息。十来天前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遭遇惨败,大不列颠王国在都柏林城内损失军队超过2万人。”

    罗斯和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会如此惨败?”

    罗斯更是脸色惨白起来。他自然明白这样的惨败,意味着什么!要是平时,损失2万军队,对于大不列颠王国来说,虽然是沉重的损失,但也勉强承受得起。可如今这个王国最为危急的时候,这样的损失,是极为致命的!大英帝国虽然号称帝国,可如今竟然无兵可派了!

    爱德华*卡德威尔说起了事情的详细情况:“前阵子从威尔士和苏格兰出征的2。5万名陆军部队,分为两路,从北部的贝尔法斯特和中部的都柏林两港登陆。北方的五千军队在北爱尔兰地区的苏格兰人协助下,很快便控制了整个北爱尔兰地区。但中部2万援兵,却被据守都柏林城的爱尔兰叛军狙击,后经过一周多的恶战,在折损三千余人之后,终于攻陷了都柏林城,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想将被困在军营中的原来近万名都柏林守军和警察救出,没想到,这却是爱尔兰人的阴谋。那些军营,早已经被叛军攻占,他们在军营里设下无数的火药和火油,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还埋伏了上千名爱尔兰敢死队员,穿着大不列颠守军的衣服,等一万余名援军冲入军营区域后,他们便发动了自杀性袭击,点燃火药和火油,与我军同归于尽,将整个军营变成地狱般的火海。剩下的15000名援军撤出都柏林城,因为港口的船只被击沉,逃往都柏林北方的小镇德利克。”

    “我军惨败!而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缴获了都柏林城内的武器,再加上今万援军携带的火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发展成为一支约5万人的军队,而且,占领了都柏林的爱尔兰叛军还开始搜罗工人技师,应该是准备自行生产枪炮。”

    陆军大臣潘默尔*拉姆齐闻言哀叹道:“坏了。都柏林可是大不列颠第二大城市,虽然没有大型兵工厂,但有许多机器厂,稍加改造,便能变成兵工厂。有了武器,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