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632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32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水雷触发器,一个是侧前方,一个是在正上方,都是比较原始的接触铁杆雷。以一根铁杆,将设有引信装置的爆裂物系在铁杆上,铁杆的前端设计有一个尖刺,靠机械扳机和冲撞的方式就能轻易地刺入固定在目标船只的侧壁或底板上,当它完成攻击自目标后,潜艇倒退远离,同时牵动扳机,引爆火药。只是因为潜艇携带的水雷只有区区数发,一旦发射完成,就必须立刻离开,回到母舰重新装载水雷。攻击的效率较差。”

    冯云山听完点点头,这个时代,能设计成这样的攻击方式,已经很不错了!恰好又碰上黄色火药和硝化甘油炸药的成功生产,以这种炸药的威力,还真有很大可能对敌军的军舰照成重大损伤。甚至,就算是如今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铁甲战列舰,他们也不是真正的铁甲船,而是钢板包裹容易受攻击的船板而已,只是防护船体的四周浮在水面的部分,连水面一下一两米处的侧面船板都没有防护,更别说船体的底板了。

    因此,这个时候发明的这个潜艇,可谓是创历史的武器,加上威力巨大的火药的加成之下,冯云山还真是很有信心给敌军,也就是如今肆虐在印度洋一带的英国舰队狠狠一击。

    “徐爱卿,这两艘潜艇,试航的时候,可曾攻击过战船?”冯云山不放心地问道。

    “回禀陛下,在登州港试航的时候,将一艘60吨的旧渔船作为目标,在1公里外的地方潜入水中,花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的时间,将目标渔船的底板炸裂沉入海底。”徐寿回答道:“作战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因为航速慢的原因,时间上耽误很大。另外,当时使用的是黑火药,因此火药威力方面也相对来说差一些。若是采用新型的威力最大的硝化甘油火药,应该威力会更大一些!”

    冯云山有些满意。这个时代,连汽油内燃机都没发明出来,更别说蓄电池之类的动力装置了,因此,单靠人工摇的方式作为前进动力,能有这样的效果,已经算是极限了。

    想到即将到来的印度洋海战,冯云山有些期待起来:苦熬了这么久,隐忍不发了这么久,原本是等着最新一批军舰出来,再以岸防火炮消耗英国海军的一些战舰,等中华帝国海军凑齐足够的战船再进行决战,没想到还等到这两样杀手锏出来。

    想到这里,冯云山直接问罗大纲:“信忠王,你们海军部的那个作战计划,朕是认可的。但如今我们中华帝国的海军势力主力退出印度洋,只留下几艘快舰在孟加拉湾和锡兰岛四周和英军舰队周旋。

    而印度一带,除了锡兰岛和加尔各答、仰光等地之外,其余的地方也相继被英军重新占领,那些印度王公们又重新投靠英国人,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再拖延下去,很可能连马来半岛的槟城、麻六甲、星加坡等地都要被英军攻占了。

    不知道你们海军部的军舰力量集结得怎么样了?如今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准备在印度洋和英国佬决战了!”

    罗大纲连声道:“陛下,微臣有过,让帝国遭受不利境地,是微臣和海军部的过失!如今几大舰队的主力军舰基本已经在西贡一带集结完成,再加上登州的这两艘潜艇和圣京的这批tnt黄色火药,决战时机已经来临。”

 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势

    三四个月前,英国很可能再一次派出远征军的消息,便传到了冯云山的耳中。即便这个消息只是流传在欧洲上层贵族之间的小道消息,但冯云山还是不敢轻视,他一面等待在欧洲的郭嵩焘从来准确的消息,他知道凭借郭嵩焘这些年在欧洲的布局,只要花大力气,肯定能查探清楚消息的真伪,另一方面,也开始着手准备抵御英国远征军的进攻方略。

    因为从英国出兵,距离相隔过于遥远,因此,运输兵力的时间上便不会太短。而那英国远征军已经有过一次惨败的经历,冯云山猜测他们必定不会再过于轻敌,像以前只派几万兵力便想着征服整个远东。

    而他们要派遣超过十万的兵力,那么这一路的吃喝拉撒,以及运兵船的运输,便都是十分巨大的难题。

    当初中华帝国只是从本土运输一些吃苦耐劳的百姓前往其他地方移民,都要大费周折,何况如今这些英国士兵!

    但没过多久,欧洲的消息便传来,英国极有可能调动前后两批次的大军,先囤积在亚丁港,然后再从亚丁港一举攻击并收复印度等地。并且,此次英国不单出动将近14万陆军,还调动了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的大部分主力军舰和他们英国本土的海角舰队的三分之一战舰,共计战舰达200艘,海军舰船总吨位共22万吨之多。所幸,英国的能出动的运兵船及补给船等共计367艘几乎全部出动,再拥挤再克服,也只能一次性运输8万人马,因此只能分两批次运输,这样一来,便让中华帝国有了更多的时间准备!

    冯云山立刻召集总参谋部和海军部进行商议,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此次英国的首要目标是印度殖民地。这是他们的最低目标也是最主要的目标,为此,英国人几乎是倾全国本土之力来战了。而且,可能是因为兵力不足,他们还从北美、西印度群岛等殖民地临时调兵回欧,再整合后在第二批次出兵之中,而澳大利亚,原本是也想抽些兵力,但一来澳大利亚的兵力本身就薄弱,二来,如今从澳大利亚经过的海域,都已经被中华帝国所控制,英国担心还没出兵就被半路拦截了,因此,便没有从澳大利亚调兵。

    海军部直接提出,因为北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都被调往北美地区,东洋舰队还好一点,还在太平洋海域,立即往回赶,勉强能在两三个月内抵达南洋一带。而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则除了在密西西比河中游地区,其他的也在墨西哥湾一带,都是身处大西洋,要回到印度洋,非常遥远,要将近半年时间才能抵达,因此,太平洋舰队是基本来不及增援了。

    可偏偏太平洋舰队才是主力舰队,而那北洋舰队的军舰却是比较弱小,这让海军部很是苦闷。因此,海军部仔细分析了一下中华帝国在印度洋海域的海军舰队——印度洋舰队和部分南洋舰队。印度洋舰队最为强大,有军舰45艘,包含铁甲战列舰2艘,普通木壳蒸汽战列舰4艘,大中型巡洋舰18艘,中小型护卫舰12艘,炮舰炮船9艘,总吨位勉强7万吨。而南洋舰队的这部分舰队一共27艘军舰,包含4艘普通木壳蒸汽战列舰,大中型巡洋舰9艘,中小型护卫舰6艘,炮舰炮船8艘,总吨位连4万吨都不到。

    这样一来,在印度洋和南洋一带的海军力量,总共才72艘军舰,不到11万吨的吨位,相比英国远征军的200艘战舰,22万吨之多的吨位,整整相差了一倍多以上。

    因此,海军部认为不宜与英国远征军正面对战,而是尽量拖延交战时间,一来等四大船政局还有一批军舰已经下水,只要再配置好武器和最后的修缮改造,便能作为战舰出征;而来,调集东洋舰队和北洋舰队、太平洋舰队等其他舰队赶来支援,集合所有的海军力量再一同出击。

    而总参谋部更是提出陆军配合的作战方案。

    他们的提议也是让冯云山心头一震:由占领锡兰岛的第六野战兵团的第7步兵师将士死守锡兰岛,第六野战兵团的第3步兵师和第6步兵师以及第8步兵死守卫加尔各答城以及恒河沿线,利用堡垒、防御工事和步兵的火炮,与英军的军舰周旋。

    冯云山知道陆军这样做的沉痛代价,以步兵去和海军舰队去抗衡,这样无疑是很吃亏的。毕竟军舰上的舰炮威力巨大,整个舰队数百发炮弹一齐轰炸的话,就算躲在防御工事后面的士兵都极易被炸死炸伤。而陆地上的火炮,因为行动不便,与舰队对轰也并不占优势。因此,以步兵去拖延英国远征军的作战速度,这其实也就是以将士们的生命去延缓其进攻。

    尤其是锡兰岛上的林始发率领的第7步兵师,锡兰岛上孤立无援,坚守锡兰岛无疑是要冒着整个步兵师被歼灭的风险。而参谋部知道这样,还毅然这样做,无疑是真正为了帝国的大局着想。

    冯云山也没有其他好的方案,他批准了海军部和总参谋部的这个计划,其实说白了,就是以领地和土地这样的空间换取时间。只要拖到英军进攻的速度慢下来,才有机会能集结海军力量抵抗强大的英国远征舰队。

    想到这里,冯云山直接问道:“如今英军的主力舰队和步兵都是什么情况?而我们在印度那边的情况又如何了?”

    罗大纲朝左宗棠撇撇嘴,示意由他来禀报。

    左宗棠会意,道:“陛下,英军的海军远征舰队,如今主力都集中在加尔各答城外的恒河河道处,接近四五十艘在恒河内河的加尔各答港口处每天轰炸加尔各答城内的我军防御工事,另外近百艘军舰在扫荡吉大港、达卡等地。

    而其次还有两支分舰队,各有军舰30来艘,一支舰队分布在锡兰岛一带和马德拉斯一带盘旋,可能是为了搜查我中华帝国的海军;另一支舰队已经抵达仰光一带,正在攻打位于仰光的我中华帝国印度洋舰队的基地。”

 第1105章 澳大利亚收入囊中

    “至于英军的陆兵,则分为数股部队。一支3万人的部队还在锡兰岛上围歼我军的第7步兵师将士,一支1万人的部队攻占了马德拉斯和本地治里并驻守在那里,另外,孟买、帕拉吉、卡利卡特等地可能有4万人,其余的,超过6万名英军陆军都在加尔各答一带围攻驻守在那里的我军3个步兵师。”左宗棠接着禀报道:“至于我军方面,除了刚才提到的锡兰岛和加尔各答两地的4万步兵师之外,还有5000步兵是从本地治里和马德拉斯撤出来,在两者之间的文迪瓦尔,时不时袭扰一下两地的英军给他们造成压力,让其无法离开。

    除此之外,我们的援军也不少。从云南调入第五野战兵团的2个步兵师和1个特种兵师,已经通过缅甸进入孟加拉地界,再过段时间便能抵达加尔各答地界。而除了加尔各答周边重新组织起来的近8万孟加拉苏丹国的孟加拉军队之外,还有缅甸王国的5万大军也已经抵达加尔各答东面30公里的地方。

    而为了麻痹英军,引诱英军陆军深入内陆,我军在加尔各答的守军将撤离原本就已经四分之三都是废墟的加尔各答,并且露出不敌的外象,让英军追击我军。总参谋部设定的步兵决战的战场在加尔各答东北部35公里处的巴鲁尼。

    只要英军追击‘败逃不敌’的我军,按照我军安排的时间顺序,孟加拉苏丹国军队和缅甸军队会在巴鲁尼等着他们钻入决战圈。届时,我第五野战兵团的援军3万余人也会抵达,绕道后方,将英军的退路封死,将6万英军全线包围起来实施歼灭战!”

    冯云山听完左宗棠的这番话,大喜道:“左爱卿这番布置的确精妙,陆军方面,朕可以高枕无忧了!海军方面了,信忠王,你刚才说的决战时机已经到达,哪儿来的底气?也跟朕说说,除了黄色炸药和潜艇之外,总还有些布置吧?”

    罗大纲连忙道:“陛下英明!潜艇只是一个小手段而已,毕竟只有2艘。黄色炸药方面,的确是绝佳的杀手锏,但先前微臣并不清楚,当然没有将此举列入对付英国远征舰队的对策。

    陛下,微臣想说的是,东洋舰队除了数艘小型船只在日本朝鲜一带执行巡航任务之外,其余的共计20余艘军舰已经赶往槟城备战;北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共计5艘军舰也抵达麻六甲;四大船政总局新投入使用的共计18艘军舰,也交给南洋舰队司令谭体元统一指挥,前往南洋一带。

    另外,前段时间,南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共11艘军舰被派往澳大利亚,会同不少运兵船运送了2万步兵进攻澳大利亚,如今差不多应该快收到消息了。澳大利亚的英军不多,战事应该很快结束,若是那边已经攻占下来,那支南洋分舰队便会很快返回南洋,也可以派往印度洋支援。

    从表面的军舰数量看,这些新增加的援军军舰数量并不多,只有50艘军舰,但从排水吨位来看,却是足足有10万吨之多。主要是我们新增的那18艘军舰,几乎都是中大型主力军舰,其中铁甲战列舰都有3艘,4000吨以上的普通战列舰就有5艘。这样算下来,虽然军舰数量比英国远征舰队要少很多,但从吨位上来看,已经相差不大了。

    陛下,这就是微臣认为可以进行决战的底气!有强大的中华帝国最为后盾,即便洋人派再多的军舰也不怕他们!”

    冯云山笑道:“信忠王能有此把握,朕心甚慰。既然如此,为以防万一,让印度洋的那些军舰凭借速度,先与英军周旋,再拖延点时间,再稍稍等待所有军舰集合起来,同时前线做好与英军决战的准备!陆军方面,即可准备决战,便从加尔各答开始!”

    众人均领命,正准备告退,刘胜邦拿着一份电报欣喜万分地进来,禀报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澳大利亚大捷!”

    冯云山大喜,心中一动,刚才还谈论到澳大利亚,莫非那事已经有了结果?

    他迅速将电报接过来一看,还真是,澳大利亚告捷!

    南洋舰队分舰队护卫着2万步兵,在两个月前抵达澳大利亚的英属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南洋舰队分舰队击沉英军港口外的2艘军舰,其他3艘投降被俘。而同时,中华帝国2万步兵向驻守在那里的5000英军步兵发起进攻,英军反抗顽强,但在被包围了十余天之后,死伤近半,无奈之下举起白旗投降了,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就此宣告脱离英国的治下。

    而澳大利亚的其他英国殖民地,维多利亚殖民地,还有范迪门地、南澳大利亚等,总共才3000多名英军士兵驻守,兵力严重不足,在上万名野战步兵的进攻下,很快溃败,死伤数百人之后,其余的乖乖投降。

    不到一个月时间,澳大利亚的沿海将近延绵2000多公里的数十个英国殖民驻点,全部被中华帝国军队占领。因为英国在澳大利亚的军队不多,而居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