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天国不太平 >

第696部分

这个天国不太平-第696部分

小说: 这个天国不太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上次的克里米亚战争中,约瑟夫已经清楚自己彻底得罪了沙俄帝国,因此,有这样能削弱沙俄的机会,他绝对不会放过。

    他甚至准备立刻出兵,多派些军队迅速赶在普鲁士之前,先行将基辅占领,彻底将沙俄封锁在原本的莫斯科公国和圣彼得堡那个极北之地,让以往强大的沙俄永无翻身的可能!

    就这样,各怀鬼胎的各国元首和代表们,签署完秘密条约之后,便直接干脆地离开,他们都急着回国布置瓜分奥斯曼帝国和沙俄帝国的事情,反而,对于来自东方的黄祸,倒不怎么上心了,而对于战败的英国以及咳血的维多利亚女王,更是完全忽略了。

    除了两个没说上话,无论如何都避免不了被吞并命运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公国大公外,其他国家的使者都是满脸的喜悦,收获满满。每个国家都获得了极大的好处。恨不得这样的事情多发生几次,怎么可能还会去同情那昔日强大的大英帝国和沙俄帝国?

    在他们看来,如何利用已经签署的秘密协议,更多地从奥斯曼和沙俄这两大虚弱的帝国身上更多地榨取油水,割占领地,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将这两个帝国彻底地击垮,让他们永远无法翻身,也就永远没有再索回自己占领的土地的可能,这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1241章 俄国形势

    作为整个克里姆林宫群的主要宫殿,大克里姆林宫一向是沙皇私人宫室,而莫斯科其实在彼得大帝迁都到圣彼得堡之前,莫斯科一直都是沙俄的首都。但迁都之后,随着圣彼得堡的逐渐发展和因为靠海口,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莫斯科的地位严重下降,慢慢变成陪都。

    但如今,莫斯科又迎来了一个转机,迎来一个重新成为俄罗斯帝国首都的机会,那便是前任沙皇的三皇子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在其父皇过世之后,得到俄罗斯帝国近卫军的帮助,从叔父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封锁的圣彼得堡逃了出来,赶到莫斯科后毅然登基称帝,成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自号亚历山大三世。

    亚历山德罗维奇到现在只有19岁,但经历了富贵而无忧无虑的皇子生活,又经过最近半年多的巨大变故,他的心性已经颇为成熟了,感触良多。目前最大的隐患,便是圣彼得堡的他的叔父,原本是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却在圣彼得堡,由东正教牧首亲自加冕,登基为新一代沙皇,而且,时间就在他刚刚抵达莫斯科的第三天,比他更早称帝。

    这样一来,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便抢占了先机,在部分俄罗斯帝国官员和军队眼中,成为了正统。毕竟,他在正统的首都圣彼得堡登基,那里有整个俄罗斯帝国的绝大部分贵族和中央官员,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表态并臣服了他,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有东正教牧首的加冕。要知道,整个俄罗斯帝国绝大部分的民众都是东正教教徒,而沙皇登基,按照传统,是必须由东正教牧首加冕。

    因此,亚历山德罗维奇虽然随后立刻也登基称帝,自封为亚历山大三世,但一没在圣彼得堡,得不得俄罗斯帝国绝大多数的官员和贵族的认可,二是没有牧首的加冕,自然十分没有底气。幸好,他最后直接宣布,即日起,将俄罗斯帝国的首都重新迁回莫斯科,将克里姆林宫定为自己的皇宫,并且,因为莫斯科曾经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克里姆林宫里还有一个圣母升天教堂,在18世纪以前,都是历代沙皇和大公接受牧首加冕礼的地方,因此,虽然牧首没在莫斯科,但还有大主教,比牧首差了一级,但总比没有好。

    再往后,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内乱加剧,波兰、立陶宛、芬兰、车臣等高加索地区甚至哈尔科夫等地纷纷开始出现叛乱,甚至一些地方驻军也自行洗劫农庄后解散回乡,俄罗斯帝国变成了两个沙皇争夺皇位的。

    而这个时候,原本被认为是正统沙皇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被各地的地方贵族和军队认为是治理俄罗斯帝国不利,被迫承担沙俄内乱的全部责任,被军队所嫌弃。而这时,这帮军队纷纷改变方向,改为支持莫斯科的亚历山德罗维奇作为新沙皇。获得支持的亚历山德罗维奇,直接任命曾出任过高加索驻军总司令、现近卫军副元帅(驻莫斯科)亚历山大*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为俄罗斯帝国元帅,率领莫斯科四周的俄罗斯军队,准备向西方的圣彼得堡进攻。

    而这个时候,接连不断地从东方乌拉尔山脉逃窜过来的沙俄当地驻军,以及源源不断的哥萨克骑兵纷纷闯入东欧大平原,进入莫斯科周围一带驻扎。这些俄罗斯军队为数众多,足足有二三十万之巨,他们的将领得知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变故之后,赶到莫斯利纷纷表示效忠亚历山德罗维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大喜。

    他想着有那么多的军队效忠,兴奋之余,更加坚定自己能击败在圣彼得堡的那个抢了他皇位的叔父。一时间,倒没有在意这些军队是为何从乌拉尔山脉以东逃回东欧平原,虽然知道这些哥萨克内卫军队和一些近卫军是被东方帝国的西征大军给击败,逃窜回来的,但心里觉得是因为父皇的遇刺,导致前线将士军心不稳才战事失利的。

    而新任的俄罗斯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直接告诉亚历山德罗维奇,说是以他多年的征战经验,那些东方人绝不敢攻过乌拉尔山脉,毕竟这里战线太长,他们缺少补给,而且天气寒冷,那些东方军队根本就不耐严寒。何况,他会重新组织一批军队前去好好守卫乌拉尔山脉的几座堡垒,尤其是奥伦堡和叶卡捷琳堡,会牢牢地将东方敌军阻挡在乌拉尔山脉以外。

    等他们组织好军队,先将圣彼得堡攻克下来,便能彻底稳固住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沙皇地位,再回头率领哥萨克军队出兵乌拉尔山脉以东,收复西伯利亚和哈萨克汗国。

    只有19岁的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自然对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言听计从。

    的确,也是形势喜人!莫斯科大军在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的指挥下,发动将近20万大军向圣彼得堡方向发起进攻,而后面,还组织有将近15万大军的内卫军队,准备随后支援。

    而这个时候的圣彼得堡以及周边地区,军队虽然有将25万之多,但之前被派了6万前往波兰镇压波兰的叛军,又派了8万前往芬兰大公国和立陶宛镇压芬兰和立陶宛的叛乱,导致圣彼得堡只有区区10万兵力。

    莫斯科军队的疯狂进攻,一个月不到,便一路攻占特维尔、博洛戈耶、雷克希诺、诺夫哥罗德等城镇,疯狂推进四百余公里,距离圣彼得堡不到200公里。幸亏最寒冷的天气来临,恶劣的天气,即便是本土的俄罗斯大军也极难安全地在野外行军作战,莫斯科方面的20万大军在损失五千多名军人之后,不得不在诺夫哥罗德等地停留下来,等渡过严寒的冬季再进攻圣彼得堡。

    但就在这个最为寒冷的两三个月里,身在莫斯科的年轻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收到一个惊人的消息,他的那位叔父,圣彼得堡的伪沙皇,因为他莫斯科军队的大军压境之下,竟然同叛乱的波兰和芬兰进行了和解!

    原本圣彼得堡的平叛大军逼近波兰,将波兰的叛军差点彻底击败,但就因为他莫斯科军队进攻圣彼得堡,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竟然放弃沙皇一贯的尊严不要,不但悍然与波兰叛军和解,更与之结盟,承认波兰独立并拥有波兰和一半立陶宛领土的拥有权,唯一的条件便是帮助圣彼得堡抵制来自莫斯科的他的军队的进攻。

    不但如此,圣彼得堡的那帮贪生怕死的贵族还怂恿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主动答应已经叛乱的芬兰也同样进行和解。圣彼得堡方面撤回进攻芬兰叛军的8万俄军,承认芬兰叛乱的民族军成立芬兰共和国,成为俄罗斯帝国有百分之百的自治权的附庸国,只是名义上的宗主国而不行使任何外交和内政管理,条件便是由芬兰提供超过3万名士兵帮助圣彼得堡方面抵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

 1242章 亚历山大三世惊呆了

    这让身处莫斯科的新沙皇亚历山德罗维奇十分愤怒!年轻的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叔父竟然会如此卑劣,简直不是罗曼诺夫王朝的子孙。

    他急切地希望,能尽快天气转暖,同时顾不得天气还在最为寒冷的时刻,便下令莫斯科的15万援军朝圣彼得堡方向赶路,将莫斯科城内已经准备好的战争物资运往前线,支援困在诺夫哥罗德等地的征讨圣彼得堡的莫斯科大军!

    终于,天气稍稍转暖,他便催促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元帅下令驻留在诺夫哥罗德的莫斯科大军出征,继续西进攻打圣彼得堡。

    而这个时候,圣彼得堡的军队也已经将派往芬兰和波兰的军队调回圣彼得堡,在诺夫哥罗德通往圣彼得堡的中间重要军事堡垒丘多沃要塞一带布置了难以攻克的防御工事和防御力量,并且,还有波兰、立陶宛和芬兰的一些军队,自称是俄罗斯帝国的盟友,应沙皇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邀请,来平定莫斯科叛乱。

    与此同时,圣彼得堡的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还以沙皇名义下令,推翻他的兄长——前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改革,他直接宣布取消所有的农奴制改革,彻底恢复农奴制,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让各地平稳过渡,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各地贵族地主们,尤其是军队的支持,毕竟各地的贵族和军队军官才是最大群体的农奴主,自然不希望将手中的农奴解放掉,更别说卖地给这些农奴了,哪怕事实上要付很昂贵的价钱,造成农奴长期欠债而为农奴主卖命,更事实上的卖身也没什么区别了,但总归是农奴来得直接爽快,强行无偿无条件占有农奴的一切。

    圣彼得堡宣布的决定,让身处莫斯科的亚历山大三世极度厌恶。他坚持要维护自己父皇的决定,继续推行农奴制改革,但他不知天高地厚地发表自己的决定之后没几天,他在莫斯科的军队便立刻开始反对,超过十分之一的军官领着亲信军队纷纷叛逃,脱离莫斯科方面,绕道投向圣彼得堡。

    这让亚历山大三世吓坏了!幸好,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立刻出面,坚决否认了莫斯科新任沙皇关于要继续推行农奴制改革的决定,直接宣布自己代表新沙皇决定抛弃农奴制改革,全部恢复以往的农奴制度。通过这样来安抚所有的军队,特别是有大批农奴和土地的近卫军军官和哥萨克军官。

    这样一来,局面终于慢慢扭转过来。加上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指挥得当,在诺夫哥罗德西边不远的冰雪大地接连击败圣彼得堡的军队,一下子,形势逆转,莫斯科方面又明显占得优势了。莫斯科军队进一步西进,已经靠近圣彼得堡150公里以内,但圣彼得堡的支持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的军队开始发力,布置坚实的防线,而莫斯科军队后勤补给慢慢有些跟不上了,因此,战事开始又开始僵持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波兰叛军的首领博布罗夫斯基派来了使者秘密来到莫斯科。

    亚历山德罗维奇看着面前的波兰使者,十分愤怒:“要不是元帅拦住,我直接下令处死你!你们的主子博布罗夫斯基,不但害死我的皇叔,还背叛俄罗斯帝国,闹得帝国眼下如此困境!他要负主要责任!而且,这个小人,先是向那叛逆米哈伊尔*尼古拉耶维奇投降,如今又想着秘密倒向我们,简直是反复小人,为人所不耻!”

    波兰使者却一脸正义地道:“陛下,请不要侮辱我们的领袖!我们做的一切,都只是为波兰人能更好地活下去,我们不想祖祖辈辈当俄罗斯的奴隶,我们要独立!要说怨恨,我们波兰人有足够的理由更加仇恨您,仇恨您们整个罗曼诺夫王朝。

    还请希望陛下能放弃仇恨,以大局为重。要知道,只要陛下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已经成立了波兰临时民族政府,如今有300万波兰人和20万的波兰战士为民族政府随时准备战斗,因此,还请陛下要好好考虑。波兰只想能独立自主,不想与强大的俄罗斯为敌。

    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俄罗斯已经今非昔比,变得虚弱起来了!尤其是如今陛下与圣彼得堡的另外一个沙皇争斗不已,就算陛下如今占据优势,但若是我们波兰和立陶宛全部加入圣彼得堡一方,陛下恐怕也比较麻烦吧?”

    亚历山德罗维奇更是愤怒,他刚想说什么,旁边的陆军元帅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立刻阻止道:“陛下,波兰使者说的也是实情。我们再考虑一下。对了,你们波兰的条件就是让陛下公开宣布承认你们独立?然后就帮助我们攻打圣彼得堡?”

    “不错!我们至少出动5万名以上的军队帮助贵国,平息叛乱!”波兰使者回答道。

    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让波兰使者离开,亚历山德罗维奇有些不满地对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道:“元帅为何还要理会这波兰使者?”

    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道:“陛下,您觉得我们如今还能在短期内收复波兰吗?”

    “自然不能!眼下能击败圣彼得堡的叛军就不错了,等这些安定下来,起码一年过去了。”

    “陛下说得很对!那既然这样,我们为何要与波兰作对呢?”伊凡诺维奇*巴里亚京斯基笑道:“很明显,波兰人是想在我们和圣彼得堡两边都接洽了。刚开始他们是被圣彼得堡的军队镇压得快要灭亡了,因为我们莫斯科进攻圣彼得堡才拯救了他们一次,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波兰看到我们莫斯科的实力,才发现陛下才是日后俄罗斯帝国真正的沙皇,因此这才眼巴巴地前来投靠!他们知道,圣彼得堡迟早要被我们莫斯科击败,只是需要些时间而已!因此,哪怕是圣彼得堡已经答应了让他们波兰独立,他们也还是来试探并想着投靠我们。若是我们将他拒绝,则波兰人便死心塌地地帮助圣彼得堡了,若是我们接受他们的条件,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