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天国不太平-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号衣等杂物的缴获,冯云山没有再看,直接让左宗棠和许祥光妥善处置。
看完缴获,冯云山刚想派人去洋人的诊所请合信来,想请他托人寻找招募克虏伯时,有亲卫领了两人进来,神神秘秘地说有要事禀报。
让左宗棠和许祥光离去,冯云山看了眼领进的那两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想必吃了不少苦。两人都似乎有些眼熟,但又想不起来是谁。
其中一人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畏惧地看了看冯云山两眼,害怕似地,又躲在另一人后面。冯云山脑袋翁地一响,忽然想到了什么,不禁脱口而出:“你…你是……你是癸方?”
“父亲!呜呜呜,父亲,母亲被清兵害死了!”少年见冯云山认出了自己,往前走了两步,眼睛立马通红,顿时哭出声来。
冯云山连忙上前扶住少年!温言安慰,心中却也有些愧疚!
这少年便是之前冯云山的长子冯癸方。
当初,未被附身的冯云山,临近金田起事前,便派人去花县老家将天王和自己的家眷接至廣西,不料派出的人只接回天王、赖国舅他们的家眷。据接人的教众讲,冯云山的妻子练氏和儿子并不愿意跟随他造反,仍旧留在老家。金田起义后,清兵便来冯家将冯云山的母亲胡氏、弟冯戊科、次子冯癸茂都逮入狱中,整治一番都没能熬过,死在牢中。而冯云山妻子练氏带着长子冯癸方逃脱,不知去向。
攻下道州后,冯云山不死心,便又派了两名廣西老兄弟,到花县老家继续寻找,想不到,竟然找到了大儿子冯癸方,如今才带来相见。
待冯癸方情绪平静下来,冯云山也认出了领头那人正是自己当初在d县派出之人中的一个。
将亲卫递过的一杯水喝完,这名廣西老兄弟说起了他寻人的经过。原来,他和另一名兄弟到了花县后,在冯云山老家附近方圆几十里四处寻找,却都没有冯妻练氏和冯癸方的下落。
两人没完成圣王的任务,自然不能回去,就这样继续到处打听了几个月,一直没有消息,由于经常在冯家周围转悠,被清兵察觉,一次抓捕中损失了另一名兄弟。
直到前不久,天地会起兵将花县一带的清兵全赶回广州城,他才又到冯家附近转悠,才发现饿得瘦骨嶙嶙地冯癸方躲在老家后山上。两人又在附近偷了些吃食,直到听人说起广州城被太平圣军攻克了,这次跑到广州城来寻找冯云山。
冯妻练氏却是带着冯癸方一直在邻县远房亲戚家中。但后来清兵追查到邻县亲戚家,无奈之下,练氏又带着儿子逃回花县老家附近山上躲藏,想等清兵走了再回家生活。没想到,两个月前,带着冯癸方一靠近老家,便被几名清兵追捕,危急之下,练氏让冯癸方先逃走躲起来,自己拿着剪刀和几名清兵拼命,自然惨死清兵刀下。
幸好冯癸方机灵,爬到一棵大树上躲过一劫。但亲眼目睹母亲的惨死,对一个少年来说,无异于巨大的心灵伤害。
这些,冯云山只能承担起真正的冯云山的责任,日后慢慢关怀劝导,抚平冯癸方心中的创伤。
得知圣王找到了后人,广州城内数万圣军俱是喜气洋洋,个个笑容满面。罗大纲、林凤祥、左宗棠和许祥光等人也连忙赶来祝贺。
负责广州城内政务的左宗棠许祥光俩人,更是自行宣布大庆一日。组织圣兵将抄家罚没的,本就准备要发的一些铜钱、米粮交到城中各贫困百姓人家,说是欢庆圣王有后。一时间,成千上万户穷苦百姓家纷纷念叨着救苦救难的圣王的好。
罗大纲和林凤祥等人也在军中吩咐杀猪宰鸡,让城里城外的圣兵当晚大吃一顿,庆祝太平圣国的天大喜事。
一时间,台风和战乱过后本来稍显沉寂的广州城,锣鼓喧天,欢天喜地,热闹非凡,一副盛大节日景象!
。。。。。。。。。。。。。。。
《寒门首辅》,这书很不错,成绩太好了。大神才写得出来。幸好没跟他同期发书,嘿嘿!
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
感谢紫々星月大大的打赏和梦月道友的评价票!恳请读者大大们帮忙投个三江票,在网页旧版的三江频道里。谢谢!
。。。。。。。。。。。。。
次日一早,冯云山在谭体元和几名亲兵的陪同下,亲自来到位于城内西关的洋人哈巴安德开的诊所。
西关乃广州城内商业繁华之所。冯云山进城没两天,已经听说广州城内流传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的俗话。东山都是广州官员聚集的居住地,因此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自乾隆以来便是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居住于此,因而有这种说法。
哈巴安德的诊所不大,但前来看病的人足有几十个,排着两排长长的队伍,延伸到街道上。诊所面街只开了一扇门,被排队的人群正好堵死。
谭体元指挥几名亲兵将排队的人群隔开,挤开一人宽的口子,然后请冯云山进去。
冯云山刚想走进,不料旁边一名风铃般的声音响起:“这位病友,你的病很急很重?”
冯云山一怔,看向问话之人,却是一名面若桃花娇艳无比的姑娘,长像极了后世九十年代的明星周彗敏,由于隔地近,冯绍光不好意思直直盯着看她的脸,不自主地望下,却盯在那对傲人的险峰上,却忘记了回答。
“哼!登徒子!此处是新基督的洋人开的诊所,崇尚人人平等,你还不到后面去排队?”这个古典版的“周彗敏”皱皱眉头,责问道。
“啊!?对不起,我不是看病的,我来找人。”发现排队看病的人群都看了过来,谭体元也回头挤过来,冯云山连忙走了进去。
“要不是赔姨看病,非要教训一下你这登徒子不可。哼!…哎呀,姨妈你又心口疼了…。。”
冯云山听在耳里,不由苦笑,什么时候自己堂堂太平圣国的圣王,居然被一名小女子当街骂登徒子。
拦住要教训那姑娘的谭体元和亲兵,冯云山本就带有微服出行的意思,不想惊动旁人。
合信一听圣王来找自己,连忙放下手中的编译书籍。
“圣王大驾光临,未能迎接,得罪,得罪!”合信有点生硬地学着华人,抱拳表达歉意。冯云山连忙摆摆手。
哈巴安德却是正在急着给人看病,只是朝冯云山打个招呼,便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合信带冯云山等人来到诊所后院,却有好几间厢房,来到堂屋入座。合信告诉,叔未士夫妇和俾士三人昨日便让谭体元派人送出了广州城,去港岛找人办理武器采购的事情。
看来他们几个洋人对于跟自己的那笔交易很上心啊。
冯云山暗暗点头。吩咐谭体元他们几个在外面把守,冯云山直接道明今天的来意:“合信牧师,不知道你在普鲁士那边有没有认识的熟人?”
合信睁大眼睛:“圣王,普鲁士倒是也有我们伦敦布道会的教友,就是来去一趟时间上要很久啊。不知圣王的事情急不急?”
“急,很急!圣军有件非常棘手的事情,需要请西部城市埃森市里的一位先生到这来,关系到数万人的性命!”冯绍光一脸着急,郑重地说。
“really?真的有如此紧急的事情?能说说是什么吗,看我能不能帮上忙?”合信关切地问道。
“关于炼钢的事情。最近圣国在湘南办了个工场,准备制造一种救人命的药物,很多种中药混合一起而成,我们称之为中成药。可是没有好的炼钢手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反应罐已投用便炸开,死伤不少人。听说只有普鲁士的埃森市一位名叫阿什么。克虏伯的先生掌握了这种炼钢的秘方,能制造出救人性命的钢罐,所以想请他来我们湘南一趟,帮我们建个药罐,建好了马上送他回家。”
“不但可以挽救我们现在正在建罐的工人的性命,还可以早些制造出药来,挽救上万病人的性命。如果合信牧师能尽力帮我将克虏伯先生请来,我可以以上帝的名义起誓,制造出的这种中成药,以最低的价格卖给百姓,包括欧洲百姓。”冯云山假意动情地画着十字发誓道。心中却暗暗念叨着,随便找的借口而已,就算真的制造出中成药,最低的价格还不是我说了算。
合信一听真的是关系到百姓生命的事情,颇为动容,一脸敬佩地对冯绍光道:“圣王不愧是信仰上帝之人,满怀博爱仁慈之心!此事关系重大,正好合信要回欧洲选购一些书籍资料,便去一趟普鲁士,帮圣王将那克虏伯先生请来。”
合信说的很肯定,也没考虑过那位克虏伯先生的意愿。估计在他看来,救人性命的事情,怎么都会去做,不做也得做。这样的固执又可爱的牧师,能帮忙可真好。冯云山想想,欺骗这样一位淳朴的宗教斗士,自己还真有点罪过啊。不过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老子又曰:率性而为!
“感谢合信牧师!相信被救的世人,都会感念您的恩德和仁慈!”冯云山忽悠道。
“圣王,不要感念我,要感念的应该是上帝!”
“牧师说的是!感谢上帝,感谢主!感谢他的仆人合信牧师!”冯云山笑着道:“牧师,打算何时动身,我让几名属下跟随你一道前去,也能帮点忙,一切费用由我支付。”
“救人之事,越快越好。就明日一早便动身吧,圣王,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便去收拾一下,准备出发。明早让贵方的属下直接到诊所来找我即可。”
不愧是仁慈博爱的上帝的仆人,这么为我,不是,为百姓着想。要不是合信是个大胡子,冯云山忍不住想跟他来个后世基友般的拥抱啊。
回到巡抚衙门,冯云山连忙让谭体元挑选几名稍微念过书懂火器的圣兵,由他率领跟随合信牧师前去西洋。接着冯云山又交代了几句注意的事情,重点便是交代谭体元,不管何种手段何样代价,务必要将那个叫克虏伯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的洋人带回来。另外,有机会找洋人买些最先进的火枪和火炮还有配套弹药回来。
至于大规模采买武器和工业设备,冯云山没交代谭体元。连字都不大认识的人,语言也不通,而且还是一名华人,洋人多半不会卖,就算卖,也是天价了。还是通过洋人帮忙合算。交代他买些几件火器的样品,目的是带回来看能不能仿制。
谭体元刚准备离开,许祥光和白晖怀、许大光一起,有事情要禀报。
原来是白晖怀出的主意,让熟悉广州城的许祥光、许大光两人发动城内的百姓,将住在城内的各把总以上清军的家眷都摸清楚,然后全部扣押了起来,想通过其家属要求这些清军武官投降圣军。
没想到效果还挺好的,城内被俘虏的清军绿营兵把总千总大堆都抢着要投降。三人便想用城内抓住的家眷,来威胁在广州城以外还在抵抗圣军的清军将领,敦促他们率部投降。
冯云山想着,正好谭体元要寻找识字又懂火器的圣兵,估计不大好找,心中一动,便问道:“有没有读过书,懂火器的人?”
白晖怀看了看许祥光,两人都没说话,一边的许大光倒是开口了:“圣王,大光恰好知道这么一个人。他名叫李见微,他爹是清妖水师大鹏协参将,官声还不错,家里也清贫,就没抄没他家。他本人也厌恶满清,答应写信劝他爹归降圣军。这个李见微便自幼读书,又在清兵军营之中,熟知火器,连战船也有一定了解。”
“哦,这个李见微能弃暗投明,很好。将他带来让我见见。”冯云山高兴地说道。他想的是,让这个李见微随谭体元一道去欧洲一趟。
…。。。。。。。。
推荐一本好书,书名《皇匪》,文笔流畅,思路清晰,虽然字数有点少,先收藏下吧,等养肥了再宰。
第135章 大买办伍崇曜(求支持!)
(今天白天都没人打赏。可怜啊!只能感谢还在看书的大大们!)
很快,许大光将李见微带来。他们原本就是熟人,同一届考武举的同年。
李见微见了冯云山,丝毫不见畏惧,彬彬有礼,完全不似武举出身,倒似有几份读书人的沉静在。
冯云山问了下清军中各类火炮、鸟枪的性能情况,李见微回答得头头是道,看来对火器是比较了解。
不但如此,李见微竟然对洋人的一些先进火枪也比较了解:“圣王,满清和圣军都在使用的鸟枪、抬枪,大多是老式火绳枪,劣质铸造枪管,炸膛率高,射程才百余步,不到洋人说的百米,而且清兵勇们都不会瞄准,50步距离,百发而不得十中。”
“而洋人在鸦*片战争中使用最多的‘褐贝斯’滑膛枪,乃是一种成熟的燧发枪,听说好多都是什么东印度公司生产的,见微有幸使用过一种印度款‘褐贝斯’超轻短管滑膛枪p1812,又轻又断,射程能达250步,也就是洋人说的200米,幸好80米以外就准度不大了。听说这种火枪不但成本低廉,制造起来也很方便,洋人单这个什么东印度公司每年便可制造数十万上百万支。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又将这种‘褐贝斯’燧发枪改成击发式。”李见微瞟了一眼亲卫身上背着的鸟枪,忧心忡忡地说道,“亏我们还在为些垃圾般的鸟枪能够配齐一半而沾沾自喜。”
“而我听闻西洋的法兰西的火枪更为精良,原来是装备查尔维尔mle1777燧发滑膛枪,随着他们的皇帝席卷欧洲,后来又研制了查尔维尔mle1842新式击发滑膛枪,射速更是加快不少。性能比英人的‘褐贝斯’滑膛枪还要好。”
冯云山惊呆了!他想不到,在广州城里的一名清军武将子弟中,竟然还有这么了解洋人新式火枪的。捡到宝了!
不由大喜,夸赞道:“想不到李兄弟对洋人的火器竟如此精通。而且李兄弟又愿意加入我太平圣军,劝说令尊弃暗投明,真是最好不过!”
“圣王有所不知,见微因母亲身体有疾,经常找洋人传教士看病,几年下来,与那些洋人比较熟悉,甚至能说几句简短的洋文,对他们的火器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