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005部分

逆水行周-第1005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宇文明纳了几个妾,个个年轻貌美,但李氏作为原配,在王府地位一直不坠,别的不说,光是她为宇文明生下两个儿子,就足以母凭子贵。

    世子宇文理,如今已过二十岁,宇文明对嫡长子的表现很满意,可以说寄予厚望,更别说故杞王在时,对宇文理同样寄予厚望。

    李氏如今最关心的事情,是长子的婚事,而今日宇文明不知何故,独自一人在书房里待了许久,都不过来和儿子说说话,这让李氏有些担心。

    宇文明最近除了忙政务,还在张罗宇文理的婚事,这一点李氏是知道的,她也参与其中,知道夫君希望和五姓七望之中的一家联姻。

    他们的儿子,是未来的皇太子,再以后将是未来的天子,所以,担得起五姓七望的女郎。

    其实,李氏也不强求宇文理一定要娶五姓女,她觉得儿子未来肯定是皇太子,那么对于皇太子来说,太子妃的娘家实力如何,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从这个角度出发,李氏觉得儿子娶朝中某位权贵的女儿为妻也很不错。

    有了娘家人的助力,太子妃可以协助宇文理稳住局面,日后宇文理继位,也有外戚可以依仗。

    当然,这得把握个度,不然让外戚来个鹊巢鸠占,如同当年杨坚那样,可就不妙了。

    母子间正说着话,一名侍女入内,向李氏禀报,说大王回话,尚有事务处理,稍后再过来。

    宇文理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但李氏隐约觉得儿子的婚事出现波折:看日子,这两天充作媒人的几位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宇文明迟迟没有过来宣布好消息,恐怕。。。。

    宇文理见着李氏有些走神,开口问道:“母亲?”

    “嗯?阿理想说什么?”

    “啊,孩儿将母亲若有所思,不知忧心何事。”

    “无事。”李氏看着儿子,开始转移话题:“听说你二叔在江南搞出什么事,如今引得长安城内议论纷纷?”

    听得母亲问江南之事,宇文理来了精神:“嗨,没什么,二叔嘛,母亲是知道的,想来对佛寺看不惯,所以就。。。。”

    “所以就灭佛了?”李氏听到这里,说话音调都高了几分,她和许多贵妇一样,笃信佛教,也知道小叔子宇文温对佛寺太多颇有微词。

    南朝佞佛,佛寺更多,她就怕宇文温一时冲动在江南搞灭佛,做得太过火,以至于名声扫地。

    “灭佛?母亲听谁说的?二叔没有灭佛啊。”宇文理笑着摆摆手,“二叔只是清理那些附逆的佛寺罢了。”

    宇文理如今已不是当年在黄州求学的懵懂学子,经过几年历练,见识多起来,此时,根据自己得知的消息,向母亲说起江南发生的事情。

    江南各地发生叛乱,不过如今已被豳王宇文温领兵扑灭,而豳王随后对附逆者进行清剿,手段之猛烈让人咋舌,而这种手段,被称为“瓜蔓抄”。

    江南各处,一旦某地发生叛乱,主谋,党羽自然要严惩,而其亲人,要受牵连,虽然不至于牵连九族,但范围也很大,牵连之广,以至于有顺藤摸瓜的形容。

    进而有了“瓜蔓抄”的说法。

    而不仅是参与叛乱之人的族人要受牵连,甚至连许多佛寺都受到牵连。

    此次江南各地叛乱,其背后除了陈国故吏,利益受损的豪强煽动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些佛寺在煽风点火,原因倒也简单,那就是朝廷清理佛寺,把江南各地佛寺的数量消减了超过七成。

    不仅如此,还清查寺产,勒令那些蓄养奴仆,荫庇佃户、拥有大量田产的寺庙放人、还田,不还田也行,今年开始就足额缴纳租调。

    虽然朝廷免了江南十年赋税,但豳王认为,出家人本来就该清心寡欲,一心念经诵佛,结果一个个宛若大地主,吃得满面红光、肥头大耳,甚至还玩女人,有私生子。

    这样的行径有辱佛门清誉,必须“清查”绝不姑息。

    更别说有的佛寺多行不义,不仅放高利贷,还藏污纳垢,成了贼窝,祸害周边百姓。

    前期一番整治过后,可想而知多少佛寺心中不满,其信众自然群情激奋,于是乎趁着江南大乱,开始趁火打劫。

    后来,逆贼被官军击溃、歼灭,豳王随后开始算账,对各地佛寺实行“瓜蔓抄”,凡是有弟子、信徒参与叛乱的,都要追究责任。

    不仅如此,豳王还请来江南几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对江南各地的僧人进行考核,来个“人人过关”。

    所谓“人人过关”,就是考核各佛寺的和尚其佛学修为,核对其出家前的身份,然后根据几位“考官”的评定,对这些和尚做出不同处置。

    考核合格的僧人,在官府登记相关信息,然后发放“度牒”,先集中起来安置,待得佛寺清理完毕,再分派到新佛寺诵经念佛。

    考核不合格的僧人,勒令还俗,如果有作奸犯科者,还得追究其罪责,这样的“人人过关”,按照豳王的说法,就是替佛祖清理那些骗吃骗喝、败坏佛门清誉的无耻之徒。

    至于佛寺数量,每郡只许有一座佛寺,寺主、主持不但必须有“度牒”,还得在当地官府“备案”,佛寺可以放贷,但必须在官府见证下定借契,而且利息不许超过规定数额。

    佛寺必须有吏员驻守,账目每三月一查,寺庙名下基本田产可以保留,但现有田产超过规定数量,必须在官府报备,然后多出来的田产要缴纳租调。

    如有人投宿佛寺,必须在驻守佛寺吏员处报备,豳王还推行了一些管理措施,确保佛寺在官府的见证下“健康发展”。

    “原来如此。。。。”

    李氏点点头,心定了一些,她就怕小叔子搞灭佛,惹怒佛祖,最后不得好死。

    如今看来,似乎豳王是为佛门清理门户?

    “二叔当然是清理门户了,那些骗吃骗喝的假和尚,就是该清理!”

    宇文理说到这里,愈发兴致勃勃,他觉得二叔还真是行事果断,不仅在江南清理佛寺,还对逆贼斩草除根,毫不留情,也不管风评如何。

    那些被瓜蔓抄的逆贼及亲人,多为当地大族,而瓜蔓抄之后,这些人全部被押上海船,流放岭表交广。

    “流放岭表?!”

    李氏听到这里,不由觉得心惊,她听人说那岭表可是烟瘴之地,外地人去了,头一年九死一生,第二年全部死光。

    如今这些被瓜蔓抄的人们甚至整个宗族,被官府流放到岭表,恐怕是凶多吉少。

    “母亲勿忧,二叔在奏章里说了,把这些人流放岭表,不是让其自生自灭,广州总管府、交州总管府,会妥善安置这些人,让他们实边,开垦荒地、生根落户,而不是白白送死。”

    “还有,这一番瓜蔓抄之后,江南必然空出许多无主之地,二叔已经决定,将这些土地清查造册,然后发放给有功将士、当地贫苦百姓耕种。”

    “为了防止逆贼卷土重来,各地官府会把得授田地的百姓组织起来,建弓箭社,农闲时操练,要做到能够结寨自保,然后相互守望,以此抵御流贼,应对那些逆贼余孽的反扑。”

    宇文理说起二叔来话就不断,李氏听着听着,有些担忧,因为宇文温在江南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疯狂了,恐怕朝中不会平静。

    宇文理对此不以为然:“母亲,二叔这么做,都是为了朝廷,当然,肯定有人不乐意了,那些陈国降官,在江南有大量田产,又有门生故吏,如今可是兔死狐悲。”

    “阿理,你在外人面前可不能如此说话!”

    “孩儿知道,但那些人也太得寸进尺了,就欠收拾!”宇文理有些忿忿,“二叔在江南肃清叛逆,推行均田制,这些降官厚着脸皮求情、喊冤,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二叔把他们怎么了的。”

    “那你二叔是没收了降官们的田产了?”

    “没,就是登记造册,上报朝廷,由父亲定夺。”

    宇文理说着说着,觉得十分解气,他任雍州牧,认认真真体察民情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权贵、世家高门都占据着大量土地,却大多无需缴纳租调。

    即便缴纳,也不多,名下还有大量佃农,不在官府登记之中,形同隐户。

    他觉得这样的情况不好,因为会影响朝廷的税收,但就连父亲都只能“徐图之”,他自然也无可奈何。

    如今二叔在江南收拾地头蛇,真是让宇文理觉得痛快,只是这种行为已经在朝中引起非议,许多人都认为豳王的行为太疯狂了。

    宇文理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若是等江南平靖,说不得请二叔回关中,好好整治一下这帮子权贵才行。

    嚯嚯,二叔吵架的本事可不得了,又会讲歪理,朝堂上舌战群臣的话,场面一定会很精彩。

    宇文理如是想,母子俩正说话间,又有仆人来报,说大王请世子过书房议事。

    宇文理告别母亲,出了房间转去书房,半路上仆人先向宇文理交个底,也好让他提前有个准备。

    “大王让小的先向世子透露一二,说是此次入京的突厥使者,开始挑事了。”

    宇文理闻言觉得奇怪:“挑事?他们想做什么?勒索?敲诈?不行就寇边?”

    “小的不知,一会世子见着大王便知道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老鼠

    “到底是谁,向突厥使者透露消息?你可有线索?”

    “回丞相,下官有些眉目了。(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是谁?”

    “丞相,下官尚无真凭实据,且有嫌疑的人不止一个,若现在说,恐怕会影响丞相的判断。”

    “是么。。。。。你先回去吧。”

    “是,下官告退。”

    司士宇文化及告退,殿内只剩宇文明一人,他来回走动了一会,走到殿外,抬头看看天空,看着朵朵白云,陷入沉思。

    秋冬之际,天气越来越冷,不过宇文明现在不觉得冷,因为怒火让他全身发热。

    宇文明作为执政,平日大多在宫里处理政务,以彰显他辅佐天子、兢兢业业的本分,而现在,有人背地里使坏,开始搞阴谋诡计,明显是有所图。

    春末,出使突厥两年有余的长孙晟回来了,带回突厥国内的最新消息,而与此同时,突厥都蓝可汗派来的使者,也随着长孙晟一起抵达长安。

    突厥国内的内乱似乎已经结束,好不容易坐稳汗位的都蓝可汗,急切的想和周国加强关系。

    突厥可汗(大可汗),实际上是诸部落的盟主,或者说是狼群的头狼,必须给狼群带来猎物(利益),头狼的位置才能稳当。

    都蓝可汗希望从周国这边要些好处,壮大自己部落实力的同时,收买一下其他部落的贵族们。

    对此,宇文明的态度是可以互市,但所谓的“花钱消灾”是不行的。

    当然,为了体现周国维持两国友好关系的诚心,两国互市时,周国可以适当让利。

    他还写了一封信,用的是突厥文,让突厥使者带回去给都蓝可汗,以便都蓝可汗感受到他愿意维持两国友好关系的诚意。

    宇文明不会突厥语,更不会写突厥文,亲笔信实际上是口授,由有司代写。

    但他作为周国的执政,白纸黑字足以表明周国的立场,与此同时,他还准备了许多财物,让突厥使者带回去复命。

    现在,秋冬之际,都蓝可汗再次派遣使者到长安,可这一次,对方来者不善,提出了一个要求,让宇文明错愕:

    都蓝可汗听说前任可贺敦宇文氏已回到周国,那是数年前的事情,而周国一直瞒着他,所以都蓝可汗很生气,要求周国立刻把宇文氏送回草原,继续做可贺敦。

    千金公主宇文氏,大象二年初和亲塞外,为突厥佗钵可汗的可贺敦。

    一年后,年迈的佗钵可汗去世,其侄阿史那·摄图继任可汗之位,是为沙钵略可汗,千金公主按照草原风俗,成了沙钵略可汗的可贺敦。

    六年后,沙钵略可汗去世,其弟处罗侯继位,是为叶护可汗,或称莫何可汗,千金公主依例成为叶护可汗的可贺敦。

    结果不到两年,叶护可汗战死,千金公主没于乱军之中,却大难不死,辗转万里回到中原。

    她是天子宇文乾铿的亲姊姊,所以隐去身份留在中原,这么多年过去,千金公主的身份一直没有外传,对外称太平公主。

    叶护可汗战死后,其侄、沙钵略可汗之子阿史那·雍虞闾继位,为都蓝可汗,现在听到了风声,派使者来要人,使者声称若周国不交出可贺敦,都蓝可汗就亲自来长安接人。

    带兵来接人。

    这是威胁,而不是商量,宇文明恼怒之余,注意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春末时,突厥使者在长安还好好的,态度很端正,可能是后来听到了什么风声,所以回去后向都蓝可汗禀报,对方才会态度转变,再派使者来要人。

    指名道姓,要见太平公主(千金公主),然后接回去,继续做突厥的可贺敦。

    所以,年初时,突厥使者是如何得知这一内幕的?

    宇文明判断,肯定是有人通风报信,但突厥使者在长安基本没什么熟人,不可能听了陌生人的只言片语,回去后就向都蓝可汗禀报这件事。

    那么,是谁搞出这种事来?对方想干什么?

    宇文明问到了阴谋的气味,他不会掉以轻心,所以要尽快做出应对。

    第一个嫌疑人,就是千金公主本人,宇文明不认为对方知道自己和先帝(宇文乾铿)的死有关,但对方可以因为他是天子去世的“受益人”,而直接认定他是幕后主使。

    千金公主在周国没有根基,没有丝毫权利,自己想要报仇基本不可能,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回草原继续做突厥的可贺敦,然后煽动都蓝可汗兴兵来犯。

    有动机,有可行性,所以千金公主的嫌疑最大。

    宇文明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为何不让其“暴病身亡”,不过转念一想,他要连一个弱女子都对不不了,怕得跟什么似的,那简直是笑话。

    而此事的幕后主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