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390部分

逆水行周-第390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对于孔范来说不算什么,他是皇帝宠臣,无论是从宫库里借还是向世家大族借都没什么难度,只是对宇文温如此在意书籍有些吃惊。

    其次,即是提供庇护,为宇文温的产业在建康开展买卖时提供必要的保护,说白了就是当靠山,这一点孔范也早有思想准备。

    买卖?谁知道你做的是真买卖还是假买卖,那店掌柜、伙计,搞不好还是细作,专门刺探各类事情也说不一定,不过孔范不在乎。

    这江山又不是他孔某人的!

    还有一些“深度合作”,等宇文温在建康那边的店面开张后,会和“笔友”孔范详谈。

    孔范冒着巨大风险到黄州西阳城跑了一趟,收获颇丰,而宇文温敲定了一大笔买卖,为他和小伙伴们开辟了市场,算是皆大欢喜。

    龌龊的交易,狼狈为奸的勾结,就在正统六年的春天达成了。

    安排好孔范回去的事宜,宇文温面露喜色悄悄地离开小院,他高兴的不光是别的买卖,此次交易,有一个细节对方可能没注意到,那就是船。

    从陈国来的商人,如今全都是在蕲口水寨前靠岸,将当做货款的铜钱、等价物在宇文温指定的地方清点,然后走陆路到西阳。

    进了货,只能是在西阳买船装舱,然后顺流而下回建康,所以黄州的造船业,可是兴旺得很!

    不光是运送书籍、布匹去下游,黄州本地对货船的需求量也很大,运送石料、竹料、木炭等各种原材料也需要货船。

    所以船场的数量和规模正在增加,船场东家数铜钱数得手抽筋。

    兴旺的贸易促进水运发展,需要许多的船,所以船场越来越多,有了足够的造船工匠,又不缺木材,待到时机成熟。。。

    想到这里,宇文温哼哼着一首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第十五章 巴口

    巴口,船只如梭,自从宇文温就任巴州(现更名黄州)后,巴口越来越繁荣,作为黄州的重要港口,巴口早已从“津”升级为“港”。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巴口东岸是巴东城,也是巴东郡郡治所在,这座当年的巴河城一如西阳城般,人口翻了两倍,城池扩大了一圈,城外港区的规模也逐步扩大。

    巴水由北向南汇入长江,入江口即为巴口,东岸为东港,毗邻巴东城,主要为水军的一处停泊地,大部分的造船/修船场在此。

    西岸为西港也是主港,平日所说巴口港即为此,大部分货船都在这里停泊、装卸货物,与二十多里外的西阳城有官道连接,城内商家的大宗货物买卖都是通过西港进行。

    随着城内买卖日渐兴旺,巴口港往来的船只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多,泊位紧张,库房紧张,在码头做苦力卸货的人越来越多,纷争也越来越多。

    西港某处大院房间内,巴东郡守许绍正召集相关人员“座谈”。

    “本官知道,港口寸土寸金,大家等着买卖上门养活手下一帮子人,一家老小都指着工钱买米做饭。”许绍看着众人说道,“但是!无论如何都得守规矩!”

    “什么是规矩?规矩就是法度!”

    “官府不管不顾直接定下规矩,怕是多有不公之处,想必大家心里也不服,可由着各位相互间拆台,这规矩也定不下来,所以今日由本官牵头,各位把规矩定下来!”

    许绍今日做的就是居中主持“座谈”,让相关人员把码头拉活的规矩订了,最近已经多次发生不同装卸工团体间的打架斗殴事件,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

    不光是码头卸货的装卸工,连存放货物的货栈、库房,以及为往来客商提供住宿的邸店,各家都在竞争,而且是无序竞争。

    相互间恶意压价,或者相互诋毁中伤、争抢客人,扔石头、挂死鸡、泼鸡血、猪血恐吓,这还算“文斗”,打闷棍、纵火、下药,这种恶性事件已经屡次发生了。

    亏得郡衙人手足,晚上巡夜的也尽忠职守,把几次已经开始蔓延的火苗都及时扑灭,没有酿成大祸。

    具体会是谁做的,许绍心中大概有数,但捉不到把柄,这种泼皮无赖半夜踢寡妇门、挖绝户坟的勾当,对付起来有些棘手,毕竟作为郡守要讲证据,不能一言不合就砍人。

    但也不能坐视不管,所以要先礼后兵,再有人不识抬举,那就别怪他手辣。

    今日要定规矩,许绍是有备而来,相关内情已经摸得清清楚楚,也和各方开了几次“座谈会”,现在就是做决定的时候了。

    官府居中主持,先让各家掌柜提意见,少数服从多数,把条条框框定下来,日后就照此执行,有谁敢阳奉阴违的,许绍可以堂堂正正对付。

    玩阴的更加不怕!

    “许明府说得对,规矩是要定下来,大家和气生财,有那时间拆台,还不如多揽些活。”

    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人率先开口,作为许绍的内线,他自然是要开个好头的,不过这话也在理,大家争来抢去不就是想多赚钱么。

    “我等只求明府公正处置,毕竟总有个先来后到,去年捐资扩建码头,鄙店也是捐了不少,总不能被后来的。。。”

    有人起了头,有人接了话,其他人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句,有大倒苦水的,有指桑骂槐的,有浑水摸鱼的,还有装疯卖傻的。

    这都不算事,许绍已经把底细摸得清清楚楚,当年巴口人嫌狗弃,除了水军的破烂营寨没什么值钱的家当,如今寸土寸金才吸引了众多饕鬄。

    码头分三部分,其一是官府的地段,自然没人敢抢,其二是黄州城几位大东家的地段,没人去争,剩下大半地段,尤其临江的那一段才是争夺的重点。

    这牵扯到货物装卸、存放,还有就是拉生意,趁着客商刚上岸,赶紧拉到自己在港口的店面去谈买卖。

    无论是那一种,让客商的船停到自己铺面门口或附近是最重要的,所以距离长江越近,越容易招揽到客商,而随着巴口港的不断扩建,临江的码头也在不断变化。

    最初的码头是在巴水河段,然后慢慢往外延伸,这就导致地段的好坏出现变化:原本最靠外的好地段变差,而新的好地段又被更新的地段取代。

    先到巴口码头的,眼见着巴口港愈发繁荣,而自己的地段渐渐变差,越来越靠里面,心里哪里好受,后来的好容易占了临江码头地段,自然是严防死守不愿被挤走。

    有了码头,靠泊的船只装卸货物要装卸工,有船才有货,有货才有活,有活才有工钱,各家店铺自己也招募有青壮负责装卸,要有船停在门前码头才有活干。

    还有单纯的装卸工团体,在工头的带领下聚集码头,每当有船靠泊就一拥而上,争着让客商雇佣装卸货物,无形中也抢了店铺装卸工的活。

    临江码头船只进出方便,船只靠岸肯定优先选择临江处,可卸了货,马车、推车要沿着码头往里(北)走上官道,所经地段的码头,来来往往造成此处店铺各种不便。

    自家门前没有船停,都被临江的拦下停在其码头地段,然后不停的卸货放在其仓库里,运输时货物又从自家门前过。

    客商从西阳城里运来货物,或者选择港口码头处的仓库,也是优先选择临江地段,来来往往的货物又是从自家门前过。

    看着别家门庭若市,自家门可罗雀,要多扎眼有多扎眼,要多心烦有多心烦,然后各种鸡飞狗跳的事情就出来了,反正就是一团乱麻。

    所以许绍要快刀斩乱麻,见着众人重新发了一通牢骚,该说的都说了,是他发话的时候了。

    “临江的码头谁都想占,可除去官府的码头,就那么点地方不够分,当年巴口港大兴土木时,先来的商家,如今的地段却变成最差。”

    “问题总要解决,本官事前列给诸位的几条建议,想来都已经看过了,所以现在开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第一条,船只入港,只有港口设的领航员可以上前领航,由领航船引领船只停泊,无论东港、西港,码头上划泊位,泊位有船停了,再有船来就往空位依次停下去。”

    “除了领航船外,其他人等不许擅自招徕客商船只!船停在哪处的泊位,那位置的商家就和客商谈,谈不拢别家再接。”

    “单日,停泊顺序从北往南,双日,停泊顺序从南往北。这一条,同意的举手!”

    许绍说完,见着在场众人都举了手,也不管是真心同意还是迫不得已,让吏员记下,继续下一条。

    “第二条,各家邸店、仓库距离码头距离太近了,马车往来十分不便,货物一多就容易堵,再有大家的店面参差不齐,有砖瓦房,有木屋,距离码头远近也不同。”

    “各家的污水四处乱排,一到雨天就污水横流,无论是防疫还是防火,都是隐患颇多。”

    “官府牵头重新规划,所有邸店全部拆了统一重建,全部是联排二层砖瓦楼,统一的样式还有排污、排水沟渠,新楼都向后移十步,为运货的车辆腾出位置。”

    “码头的联排砖瓦楼后面带有院子,大宗货物都要统一放到港口仓库区,仓库区重新修建库房,各家掌柜摇号选仓!”

    “相关费用,诸位出六成,郡衙出四成。”许绍说到这里,拍了拍手,吏员将一个模型推了进来,那是巴口港改造后的模型,用土和木头制成。

    “这就是大家先前看过的模型,以后的巴口港就是如此模样。”许绍说完发起表决:“同意的举手!”

    “第三条,码头上的装卸工,无论是店铺组织的还是自己揽活的,各自的工头到郡衙登记,手下诸人都要登记来历,不登记不许揽活,出了什么事,工头负责!”

    “登记完后,抽签排序,第一名率先接活,第二名次之,以此类推,次日头名转末尾,第二名接上,以此类推循环!”

    折腾了半日,好歹把事情敲定,众人散去后许绍看着巴口港的模型发呆,他从没想过自己竟然还要负责“港务”,从来只知道治理地方要劝农桑,结果还要管港口。

    巴口港的发展太快,真是千头万绪无从说起,许绍为了今日也不知度过多少不眠之夜。

    “明府,时间快到了。”

    许绍闻言点点头,今日这只是第一场,接下来的是第二场。

 第一十六章 巴口(续)

    巴口,东港,数家船场在岸边一字排开,工匠们在叮叮当当的声音中忙碌着,一堆堆木料摆放在旁边,渐渐地变成一艘艘木船。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许多来西阳做买卖的客商,需要现买船只装货返程,所以船场的生意一直不错,工匠每日都在不停地造船,连带着木材生意也兴旺无比。

    “东家呢?每日都要来的,怎么今日没见了?”

    “好像是去城里办事了,听说郡守召集各位东家面谈去了。”

    “唉,是该好好谈了,这般下去,迟早闹出人命来。”

    工匠们说到这里都是唉声叹气,自从生意越来越好之后,船场也多了起来,大家为了抢生意,开始龃龉不断。

    黄州在长江北岸,西阳城就在江边,只是城南水流湍急,不是很好靠岸,所以大宗货物交易大半在巴口港进行,剩下的是在城北湖泊的北港,无论在哪里,都需要很多船。

    巴水上游弋阳郡,还有三台河畔的采石场、伐木场、炭窑、石灰窑,需要船来运送货物,送到西阳或是江南武昌,每艘船都是满载到差点要沉,折腾多了容易四处漏水。

    这就要修,若是损坏严重那么修不如买,更别说那些神秘的客商,都是要在西阳买船运货回去,所以船场无论是修船还是造船,生意都很红火。

    按说船场生意都很好,东家们不愁没钱赚,只是没人嫌钱多,加上不断有新船场开张,为了抢生意,各种恶意压价之类的手段就层出不穷。

    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更何况涉及到财路,什么都别说了,抄家伙上吧!

    先是口角,然后动手推来推去,接着就是抡拳头,打得鼻青脸肿。

    再下来就是抄棍棒,一但起冲突,东家便让船场的工匠、杂役去助阵,时不时都要打得头破血流,再这样下去,真就是要出人命了。

    巴东城郡衙,刚在西港“摆平”了商家的郡守许绍,如今面色不善的坐在上首,下边都是东岸各船场的东家,一个个大气不敢出。

    巴东郡守许绍,年纪轻轻却不好糊弄,但这还只是其次,因为他身边还坐着一人:黄州总管宇文温。不是谁都认得这位,但许绍一介绍就明白了。

    这位可是大财神,又是都督各州的总管,说断你财路就断,说取你小命就取,平日里多少人想巴结都没门路,如今本人在面前,可没人敢搭话。

    因为来者不善!

    “本官方才到江南武昌巡视,回来时听说巴口东港船场之间经常骚动,打架斗殴是常事,所以想听听大家的说法。”宇文温似笑非笑的说着,“想来这都是讹传,对吧许明府?”

    “下官听说都是误会,不知诸位东家的说法?”

    许绍和宇文温唱双簧,只是下面的船场东家们一个个吓得面如白纸,见着躲不可躲,其中一人硬着头皮开口:“回上官,草民之间确实有些误会。”

    “误会?那许明府可得调解调解,毕竟是父母官嘛!大家说是不是?”

    众人忙不迭的点头称是,却见宇文温又抛出一句话:“船不够用,本官明日要听听许明府的建议,诸位努力。”

    听起来没头没脑但话里有话,大约是听官府话的能发财,不听话的。。。自己看着办吧。

    一番敲打,许绍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面前的船场东家,有的靠山很大,但再大也拗不过宇文总管,所以有人当恶人,他就可以当好人登台了。

    “本官走访过,船场的生意,不能说难做,光是到西阳的客商,需要的船很多,按理是不缺单子的,但实际上各位经常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