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61部分

逆水行周-第561部分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他应刘焯之邀从关中长安来到黄州西阳,在黄州州学开堂讲学,两个多月下来,学问上的事情得心应手,而闲暇之余,他也开始观察起某个人来。

    黄州总管、西阳王宇文温,言过其实。

    这是他的最初结论印象,来到西阳不久,王頍便受邀参加西阳王府的酒宴,之后也时不时和宇文温打照面说上几句,言谈间觉得这位有些不正经。

    身为地位尊贵的藩王、坐镇一方的总管,接人待物竟然不注意身份,言辞轻佻,说起话来手舞足蹈,说好听点有些放浪形骸,说难听点就是沐猴而冠,。

    明明不通经学,却喜欢高谈阔论,爱发言却不得要领,经常弄得场面十分尴尬。

    王頍觉得,如果宇文温和自己一样是赋闲在家,没有王候身份,平日里如此行事倒还称得上随心所欲,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聊天,倒也落得自由自在。

    可宇文温是宗室藩王,是坐镇一方的高官,公众场合如此表现,真是“望之不似人君”!

    见宇文温言过其实,王頍有些失望,之所以有如此念头,是因为他有抱负,为父亲报仇是其一,建功立业是其二,他以学识渊博闻名于世,可实际上却有一颗驰骋沙场的心。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这是当年班固投笔从戎时说的话,王頍向往已久,只盼着有机会如班定远般建功立业,奈何当年被兄长一激,发奋读书之后,居然成了露门学士,而不是领兵将军。

    他想拿的是杀人刀,不是狼毫笔;要凭借军功封爵,而不是在太学里教书;要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代名将,而不是一代经学名家。

    王家在周国无甚根基,要想出人头地只能靠上位者赏识,对于王頍来说,兄长王颁的仕途艰难,而他甚至连在太学做个助教都没了指望,更遑论其他。

    王家的人脉,要支撑王颁的仕途都已经很吃力,王頍决定自己想办法另辟蹊径,所以要投到别人麾下,思来想去,一开始认为西阳王宇文温‘有前途’,结果大失所望。

    “王先生,今日气色不错。”

    问候声打断了王頍的思绪,抬头一看,却是书肆掌柜向自己打招呼,他点点头,漫步走进书肆,看着繁忙的店面,王頍笑道:“掌柜的,今日生意依旧红火啊。”

    “哪里哪里,这不是托了州学的福么。”掌柜让伙计拿来一本书,那书散发着油墨香味,一看就知道是刚印出来不久的新书。

    “王先生,上月的月刊已经出版,小店正想着派人送一本到府上,如今王先生刚好路过,真是再巧不过。”

    王頍接过书,在掌柜的带领下,到一旁的座位座好,随即细细翻看起来,旁边的座位上,书肆伙计正向各位客人介绍名目繁多的书籍,其中一本,就是他手上同名书籍。

    《西阳月刊》,顾名思义,是每月出版的一种‘刊物’,上面的内容,都是前一个月黄州州学辩论会(答疑会)的内容,一经出版,广受各方关注。

    黄州州学如今有“二刘”,即刘焯、刘炫,还有另外两个“二刘”,即刘臻、刘讷,还有他这个“王三郎”,每一场辩论会都座无虚席。

    这么多经学名家举办辩论会(答疑会),读书人当然是要听的,可会场位置有限,而想听讲的人越来越多,怎么办?

    好办,把每个月的会谈其内容记录下来,整理以后按月出版,名为《西阳月刊》,这种书籍一经推出,便被书商们抢购一空,然后在各地热销。

    每一场辩论会(答疑会),主讲人都会从中受益:月刊出版之后有“提成”。每个月讲上那么三五场,待得下月出版之后,“提成”便滚滚而来。

    别人的“提成”有多少不知道,王頍前个月的“提成”是四十多贯,当然这是所得流通券折算成铜钱后的市价。

    四十多贯,足够他一家连同侄子一家一个月的基本开销了,而在州学授课、给书肆校书的收入还没算在内。

    王頍仔细看了一遍新出版的《西阳月刊》,对毫无错漏的内容以及精美的印刷十分满意,收好书之后起身离开,跨过书肆门槛,当头看见对面的求学社肆宅。

    《西阳月刊》,是如今黄州书肆炙手可热的书籍,为出版商带来滚滚财源,而这却和求学社无关,因为最先提出“月刊”想法的求学社东家宇文温,把出版《西阳月刊》的机会,让给了别家书肆。

    这种秘辛外人不知道,王頍是听刘焯说起才了解的,这说明什么?

    说明宇文温有想法。

    王頍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所以即便一开始觉得宇文温“言过其实”,但还是在城中四处走走看看听听,两个月下来,所见所闻加上所想,让他察觉到这位看起来似乎“沐猴而冠”的独脚铜人,有隐藏的另一面。

    如今周国对陈国大规模用兵,方才在茶肆里听得一番“好消息”,王頍从中发现一丝异常:黄州的商贾和大户们,似乎对打仗很兴奋,因为只要西阳王一打仗,他们就有利可图。

    而若是打了胜仗,就更加兴奋,因为赚钱的机会就更多了,不光如此,就连寻常百姓也很高兴,因为一打仗,他们就有活干,有工钱拿。

    西阳王打仗,连带着黄州上下都能发财,所以大家都盼着打仗,这种匪夷所思的局面,是以官府出钱采购大量军需为基础的,确切的说,是以西阳王倒贴钱采购军需为基础的。

    宇文温哪来那么多钱?他把这么多钱花出去,想干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是要收买人心,而这不是简单的收买,是通过“一荣俱荣”的方式收买,宇文温的用意昭然若揭。

    ‘你有野心,所以一直在演戏,让某些人觉得自己不成气候,对吧。’

    这是个好消息,王頍觉得不虚西阳之行,如今的他如同一个捡到宝贝的孩童,欢快的哼起歌来,那是新出的皮影戏中一段唱词:

    “看前面黑洞洞。待我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第一百五十三章 好消息(再续)

    西阳王府正门,数辆马车正在装载物品,前院,王妃尉迟炽繁交代着仆人:“大王在江州领兵作战,你们要服侍好大王,”

    “是,主母。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天气渐寒,夜里要注意给大王盖好被褥。”

    “岭南烟瘴之地,一生病就容易变成大病,大王向来喜欢洗冷水澡,若是身体略有不适,必须马上让医生来看,不得耽误。”

    尉迟炽繁一项项交代着,夫君出征在外而军中不带女眷,所以她不能侍奉身边,只能让仆人们多细心些。

    眼见着就要过年了,宇文温肯定不能回来与家人团聚,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尉迟炽繁准备了许多日用品,安排人带去江州,希望夫君能过一个好年。

    战事顺利,好消息不断传来,尉迟炽繁又高兴又担心,因为宇文温平定江州之后,就要翻过大庾岭进入岭南,那可是让人闻之色变的烟瘴之地,

    外地人到了岭南很容易生病,生了病就容易不治身亡,尉迟炽繁一想到这里就忧心忡忡,有空就到庙里和观里烧香许愿,

    不光是她,出征将士的家眷们,也时常到庙里、观里烧香,大家都在祈祷自家亲人能平平安安从岭南回来。

    “主母,如今是秋冬季节,郎主若领兵进入,大概春天就能平定广州及各处州郡,待得夏天烟瘴之气四起之前,定能平安归来。”

    管家李三九在一旁劝慰着,尉迟炽繁叹了口气,片刻后想起一件事:

    “长安那边的事情如何了?”

    “啊,媒人正在侧院等候,主母要不要…”

    “让玉竹院自己定吧,嫁妆,就按大王说的,一定要丰厚。”

    玉竹院内,洋溢着些许喜气,西阳王宇文温的继女,婚姻大事终于有了着落,从长安归来的媒人,给府里带来了好消息:婚事成了。

    宇文温为了继女宇文娥英的婚事,弄得有些焦头烂额,提前患上了‘嫁不出女儿忧郁症’,后来求助于伯父(父亲)宇文亮,终于有了头绪。

    宇文亮坐镇关中,是宗室顶梁柱,面子那是大大的有,很快便牵来了一条姻缘:出身京兆韦氏的韦世康,其幼子适逢婚龄,对方愿意和西阳王联姻,来个亲上加亲。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韦世康乃宇文家的女婿,他是故逍遥公韦夐长子,尚周太祖宇文泰之女襄乐公主宇文氏,若按辈分,杞王宇文亮还得称呼襄乐公主为表姑。

    又低一辈的宇文温,要称呼襄乐公主为表姑婆,而他的表妹兼继女宇文娥英,也得这么叫,当然前提是身份能公开。

    韦世康如今有三子:福子、福嗣、福奖,如果按辈分,宇文温得叫他们表叔,宇文娥英亦是如此。

    韦三郎韦福奖是嫡出,按说没必要取一个继女当正室,但今时不同往日,韦家如今境遇不好,能和宗室联姻,那就有了重振家族的希望。

    韦世康的叔父韦孝宽,大象二年时是讨伐蜀国公尉迟迥的行军元帅,邺城一战当时的朝廷大军惨败,没多久韦孝宽便病故,韦氏从此一直站在杨坚这边,后来更成了隋国臣子,到现在自然要倒大霉。

    但比李家、于家要好些,没有被斩草除根,毕竟韦家子弟多在隋国当大官但没什么大权,也没有和宇文氏、尉迟氏结下深仇大恨,隋国灭亡后,躲过了满门抄斩的结局。

    命是保住了,可韦世康几兄弟也没得到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能闭门在家看书,若不是雍州牧、杞王宇文亮拉拢,向朝廷大力举荐,韦世康等人根本就没有复出的机会。

    宇文亮要拉拢京兆韦氏,壮大宗室的力量,而韦家也得为自己子弟重入仕途想办法,尉迟丞相那边排不上队,只能试着靠宇文亮来‘死灰复燃’。

    相互帮忙,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所以两边一拍即合,年纪比宇文亮还大的韦世康,就要和年纪如同儿子般的宇文温结成亲家。

    韦福奖要娶宇文娥英,按辈分是表叔娶表侄女,也就是异辈婚,听起来有些荒唐,可在这个门阀政治为主体的时代,异辈婚再正常不过。

    尤其权贵、世家、高门之间联姻频繁,各种异辈婚层出不穷,一切都是为了家族利益。

    更别说大周公主宇文娥英,早已在八年前就‘死’了,如今嫁给韦福奖的,是西阳王宇文温继女‘宇文玉英’,明面上以血缘来说和宇文家无关,无论是名讳还是生辰八字,别人都无法从中联想到当年的周国公主。

    改名是理所当然,改生辰八字,则是杨丽华决定的,一切都是为了掩盖身份,不能让人知道窃国逆贼杨坚的女儿、周国前太后杨丽华还活着。

    其中利害关系,杨丽华和女儿仔细交代过,这种事情不是闹着玩的,一旦事泄,就连宇文温都未必保得住母女俩。

    “恭喜女郎,贺喜女郎!那位韦家三郎君,长得是一表人才,三岁便会读书写字,四岁便会背诵千字文。。。”

    媒人正施展三寸不烂,向杨丽华和宇文娥英介绍起未来女婿和夫君来,说着说着,拿出一副肖像画,上面画的就是韦福奖的肖像。

    杨丽华接过画像仔细看起来,画像上的人五官端正,至少不难看,至于言谈举止和品性什么的,自然是无从亲眼得见,见着女儿在一旁低头绞着手,她便将画塞了过去。

    宇文娥英拿着画,如同拿着个烫手的铜壶,但是心中又十分期盼,扭捏了一阵还是展开画卷看起来,杨丽华见着女儿的模样,心中即无奈又惆怅。

    宇文娥英的肖像画,之前已经让媒人带给男方家,对方无任何异议,也不知是真心要娶,还是为了讨好杞王宇文亮而如此行事。

    话说回来,富贵之家的女郎,哪个的婚姻不是如此?当年的杨丽华,就是因为联姻,才嫁入宫中成了太子妃。

    韦福奖虽然是幼子,但好歹是嫡出…

    想到这里,杨丽华看了看女儿,一股愧疚感涌上心头。

    如果可以的话,她真想亲自为女儿挑夫婿,可这不现实,她和宇文娥英的身份永远都不能公开,所以,宇文娥英只能是西阳王的继女宇文玉英。

    宇文温先前为了宇文娥英的婚事,托媒人四处说媒却屡屡碰壁,如今有出身不错的郎君做女儿的夫婿,杨丽华知道这已是难能可贵,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京兆韦氏是名门望族,杨丽华觉得女儿能嫁给韦家嫡子,也是老天保佑了。

    “女儿,感觉如何?”

    听得母亲发问,宇文娥英红了脸,说话声如同蚊子叫:“全听母亲安排…”

    见女儿没抵触的情绪,杨丽华松了口气,她示意侍女拿来红包然后亲手交给媒人,婚事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要准备嫁妆,待得男方来迎亲,跟着宇文娥英一起出门。

    宇文温临行前说了,宇文娥英的婚事,杨丽华的意见,就是他的意见。

    宇文温的态度很明白:虽然宇文娥英没了公主的名分,但西阳王要嫁女,嫁妆绝不会少,免得夫家看不起人!

    在王妃的安排下,府里已经为宇文娥英备下丰厚的嫁妆,杨丽华只希望女儿嫁到韦家之后,能平平安安过一辈子。

    至少,夫君能对她好些…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我回来了

    巴陵,陈国巴州州治所在,被填了大半的护城河,多处崩坏的城墙,损坏严重的无数攻城云梯,被鲜血染红的城头,横七竖八的尸体,都彰显出战斗的激烈程度。全本小说网https://。

    周军围攻巴陵,守军依托城池坚强防守,而其他郡县的陈军也竭尽全力向巴陵靠拢,双方围绕巴陵的攻防持续了将近一个月后,决出胜负。

    周军已经入城,城内到处都有士兵在维持秩序,虽然人员损失有些大,但周军入城后并未展开报复,只是将降兵另行看押,而城中陈国文武官员则集中看管。

    州衙,江南西道行军元帅宇文明,正召集众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