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296部分

主宰江山-第296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惠抱病的消息果然很快就传了出来,大年初四。但原因不是他祭祖吹风疲劳而病,而是亏于女色了,陈惠让刚刚晋升为嫔的周氏背了个大黑锅,当天周氏的嫔位就被太后给扒拉了。但好歹遮起了一道薄帐,至于能不能真的挡住所有人的视线那就不是可大声说得了。即使初六那天,阿布贝卡成为了陈汉第一个侯爷——苏禄候,这消息也根本没有将‘陈惠又病了’的热文给押下去。

    但这消息却深深地刺激了朝鲜一行人。金基种在鲁山待了几个月,虽然他频频‘跑部门’,还‘泪如泉涌’,可不能否认,金基种他吃胖了。丁载远也胖了,朝鲜后续来到鲁山的人,全都吃胖了。

    新年之际,这些人过的也不愉快。看到先前的地位连他们都不如的阿布贝卡,突然受封苏禄候,而所谓的苏禄国总面积似乎也不比济州岛大出多少,金基种、丁载远他们真想一口吐沫唾到阿布贝卡的脸上。真便宜了这蛮子了!

    阿布贝卡现在已经找到了人生的第二目标,尽快学好汉语,然后跟那些有意到南洋做生意的陈汉亲贵们紧密的联合起来。他还可以到外语学院或是政治学院去教学,那么只是一门偏僻的选修课呢。

    外语学院和政治学院都联系过他,愿意在各自课表中增添一门南洋史,急需阿布贝卡这样会汉语,又熟知南洋土著王国的历史与兴衰的人做老师。这可是刷声望的好机会啊。

    阿布贝卡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朝鲜人对他的鄙视和唾弃,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会微微一笑。

    苏禄跟朝鲜没法比,后者幅员不小,人口更是有上千万人。而苏禄在朝鲜面前都是撮尔小国。阿布贝卡现在是越了解中国,就越觉得自己‘卖国’真卖的对了。

    这点土地和人口就能换取一个尊贵的侯爵,这简直……,无法形容的欣喜。尤其是苏禄候每年的俸禄,那简直比他在苏禄一年的收入还要多。何况作为侯爵,他还有整整三千亩的赐田。

    金基种他们唾弃阿布贝卡懦夫的表现,哦,就因为外来压力太大——西班牙人,洋夷,就放弃祖宗基业,这种不肖子孙,死了也无颜一见祖宗啊。却不知道绿绿们死了都是见真神的。

    而且这些对朝鲜忠心耿耿的使臣们还不知道,他们作为反面例子送回朝鲜的消息,希望能激励困境中朝鲜宗室的反面例子,在不久后的将来对于某些朝鲜宗室们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可这影响力却恰恰是使臣们鄙视的。

    许久不见的陈继功今年也回到了鲁山,与他一同到鲁山的还有朱志伟。他所主持的江南贸易公司,今年的获利可是十分丰厚的。陈鸣做主让他放手施展,赚取的利润可以自己做主使用。

    朱志伟就新订了十艘霆船,作为运输队的新船。来年他要加大与南洋各岛的贸易,还要加强日本的商业往来。而陈继功此次来鲁山见陈鸣,却是为了向陈鸣交任务的。

    西式帆船吗?

    正统的西式帆船的图纸他早就绘制好了。葡萄牙人在澳门虽然没有正统的西式帆船的造船厂——查不到资料,但作为一个码头,对于船只必要的修补修缮能力还是要有的。

    陈继功趁着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畸形占领崩盘,用重金撬走了好一批船匠、造船师,有这些人在,再绘制传统的西式帆船制造图就轻而易举了。

    但是陈鸣很快就对陈继功提出了新要求,他希望将水密隔舱跟西式帆船结合起来,而且给出了一个叫飞剪艏的玩意,让陈继功头都炸了。

    陈继功所负责的造船工场今年冬天的时候已经下水了第一艘西式帆船,吨位不大,就一百五十吨左右,这只是试手。

    出于水师部队激烈的呼声,在陈鸣要求制造的风帆大战舰之余,快捷,灵巧,追求快速的小舰艇也成了陈继功船厂的另一项任务。

    因为火箭弹的存在,现在的复汉军水师中相当一批人成为了‘快灵小’的拥趸。

    陈继功此次回鲁山,述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像陈鸣提交‘作业’。

    风帆大战舰——水密隔舱和西式帆船的结合完成了。但飞剪艏暂时还处在搁浅期。

    “殿下,这飞剪艏……,不牢靠啊。”

    “你们试验过了?”陈鸣挑眉,飞剪艏……,会让船只结构不牢靠吗?

    “没有。但那些洋人一看图纸就这么说。他们说船艏如果造成飞剪艏这个样子,对于速度绝对有一定提升,对于船体结构的整体稳固性,也肯定要有不好的影响。”

    “实验。造出来先看看。”陈鸣对风帆船了解极少,大名鼎鼎的飞剪艏他就知道一个粗略的外表轮廓,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样子,另外就是知道有一艘飞剪船13天横渡了大西洋。除此之外这种船他唯有的印象,也是最深的印象,那就是快!

    陈鸣现在有钱有人有物质,甭管真实效果好坏,先造出来遛一遛么。“不用心疼钱和木材,那地儿少了这两样,也不会短着你那里的。”陈鸣很豪爽大气的说着,似乎把自己看明年军费总预算时候那副亚历山大的样子给彻底忘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四百三十六章 希望

    年节是汉民族最最重视的一个节日。从年前半个月就开始忙碌,大街上张灯结彩,红色的绸布火一样映人眼帘,然后一直到出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年味这才远去,淡去。在这中间一个月的期间,整个中国都是喜气洋洋的。就算是两军对峙的前线阵地,士兵们也有连续三日的改善生活。肥猪肥羊,鸡鸭鱼肉。

    年节期间,黑暗中隐藏着自己的粘杆处也好,暗营也好,全都暂时歇息。这是满清与陈汉之间潜在的默契,因为双边谁也不敢彻底的过线,那样的话,破坏力将大的没边的。

    炮竹响彻大街小巷,红红的炮纸在门前积累的厚厚一层,红红火火。

    过年是消费的日子,不管是眼下时代,还是陈鸣上辈子年味越来越淡的21世纪,这都是一年中最花钱的时候。

    无数中国人拿着自己积攒了一年的钱款,在这些个日子里化身为善财童子。最最穷的人家也会在大年夜想方设法的吃一顿饺子,给孩子婆娘扯上三尺布头。

    年前年后每天来太子府拜访的人都络绎不绝,陈鸣只从中选出几个人见上一见。其余的让入院子里,有一间茶房,坐一坐,喝杯茶暖和暖和,人就可以走啦。这也算是进太子府坐一坐了是不?不算丢了面子。

    陈鸣的这一招还是跟满清官场学的。

    事实上这过年对于陈鸣一家子人来说,那根本不是休息,而是比平日里更忙更累的苦差。

    既要进宫,又要宴会群臣,还要有人情往来。

    各地官员送上的年礼,这跟满清时候的孝敬不一样,像柳德昭、沈国贞、陈二宝、庞振坤、颜希深、郑闻等人送到的都是当地的土特产,绝对的土特产,虽是成车成车的拉到府里,却并不值钱,但却又是必须认真对待的,更要有规格合适的回礼。而需要陈鸣来送礼的是他老爹、老娘、老祖母,外加大舅、二叔、舅公、七公、九公等等。

    这些事情多亏有李小妹在,又一个女主人,这回礼备礼的事儿,就把陈鸣解放了。李小妹她又把柳挽云拉了来,两个人分工合作,这方面的事儿愣是没让陈鸣操心。要是陈鸣在外出、见客之余,还要顾及这些事情,这年都能把他过崩溃!

    当然,陈汉的年假是不会持续到正月十六的,到了初六就要开衙。可回乡探亲的士兵,在正月十五以后依旧还汹涌如潮的。

    王之政就是在正月十七的时候踏上回家的路的。他有整整一个月的假期,把明年的探亲假也给透支了。

    王之政整个人喜气洋洋的,满脸的憧憬,三年未见的亲人啊。当初在苏州没有找到爹娘,王之政都绝望了,没想到江南战乱平息后,王宗荃带着婆娘孩子又回到丹徒了。然后就联系上了。

    苏州城破前,王宗荃带着妻子儿女逃到了浙江绍兴,而等到绍兴也面临着复汉军的攻击时,王宗荃带着家人逃到了杭州,随后杭州城也破了。王宗荃再也不逃了,他累了,也感觉绝望了。但是战争并没有殃及他那个小家。

    复汉军撤离江南的那一年,王宗荃一家艰苦谋生,女儿都差点被卖给人家做小妾。等到卷土重来的复汉军再度拿下杭州,王宗荃就带着家人回自己老家丹徒了。死,也要是在家里!

    结果穷的只剩下小命的王宗荃凭着当初的房契、地契,竟然从复汉军衙门里真的拿回了原先的土地,还有那栋已经残破不堪的宅院。已经占到悬崖边上的王家四口人时来运转,王宗荃贱价卖了五亩地,立刻一家人的生活水准就回到了原先的小地主水准。而更让王宗荃一家人欣喜若狂的是,他们本以为死去的大儿子、弟弟、哥哥——王之政,突然传来了活着的消息。

    王之政不仅活着,还活的很好,他成了复汉军的军医学徒!

    这一消息被证实以后,王家立刻就多了一块二十亩地的军功田。还不满十八岁的王之政现在已经是正式的军医了,这是个好消息。他要亲自回家,看看三年未见的爹娘、姐弟,当着他们的面对他们说出这个大好消息。

    王之政穿着一身常服,圆立领上缀着一颗黄铜五星,这是下士的标示。作为一名正式的军医,王之政是下士了。

    与此同时,温暖如春的鸿基港上,一个似刚刚绞了辫子的年轻人,正悄悄躲在船舱窗口的一边,细细的探视着不远处的鸿基港口。

    作为一名入行有一定时间的探子,林阿海是有见过港口的,虽然没见过广州黄埔港,但比如福州最大的码头他是见过的。但是过去认知中的码头跟眼下的鸿基港是真心的不一样啊。

    整洁!

    鸿基港给林阿海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最大的印象也是整洁,码头区、居民区、储备区、驻军、炮台,清清楚楚。

    整个鸿基码头都用一种灰白色的‘石头’铺就,平坦的很,但林阿海知道那不是石头,而是一种叫水泥的玩意儿。距离港口区不远的地方,那里一片砖窑区,就是生产水泥的地方。

    他的主子多次派人去探水泥的制造流程,都一去而不复还。

    而此次林阿海冒充南逃安南北圻的广西百姓,一个要来鸿基城谋生的难民,最终目的就不是去探察什么秘密了,而是老老实实的鸿基城里生活上一段时间,好好把握一下鸿基城陈逆的情绪。

    林阿海的主子就是从广西逃入凉山的陈杰,在他们一拨人逃入凉山以后,复汉军并没有继续对他们进攻,但陈杰、杨文杰和吴熊光却对复汉军始终保持着万分警惕。这就像老虎嘴边的兔子,老虎不想吃兔子肉了,可兔子就敢掉以轻心吗?

    尤其是在知道郑主派出使者前往鲁山拜贺汉王的消息后,这支残军就是感觉着一把利刃已经悬在了自己的头顶了。他们现在万分希望能够把握到复汉军对他们的态度,但鲁山那里根本不是他们可以勾到的。他们能够到的是哪里?

    ——只有鸿基城!

    与林阿海担负着相同任务的人还有不少,这些人进入到鸿基城以后,就要努力的融合进鸿基城的民众中去,如此还能更好的知道些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

    这是‘三杰’们无可奈何之下的法子,现在的他们只能这样。

    如果河内的郑主向陈逆求援,甭管复汉军答不答应出兵,鸿基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林阿海的任务就是老老实实的在鸿基港干活,观察着鸿基城的一举一动。没有大发现的话,千万别去联系上级。

    鸿基港港口区的铁路轨线已经被确定了下来,连相配套的设施都建好了很多。只等着琼州的石碌铁厂生产出铁轨了。

    在马拉火车,额,或许更该称作是有轨马车,这个时代下的铁轨全部是轻轨,没有枕木的——枕木那个东西即便是配了,也要凹在地表下,相互间的所有的空间都要填平,让铁轨与路面完全水平高,就跟城市轻轨一样。这个时代的铁轨甚至可以是嵌入式【地面】凹形马车轨道。反正是不能绊着马蹄,妨害马匹的速度和安全。所以眼下的铁轨虽然乍然一看跟火车铁道很相似,但它们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复汉军的马车铁道要比历史上欧洲的马车轨道窄一点,因为复汉军现下所使用的马匹要比欧洲马匹个头小一些,拉力当然也要小不少。现在的蒙古马唯一指的表扬的就是他们的耐力和好养活。至于西南马,复汉军组建的山地部队里倒是配了不少这样的马匹,当驮马用还是很好地。

    改良马种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复汉军现在手里唯一适合养马的济州岛。眼下挤满了逃难来的朝鲜人,也不适合放养马匹。在彻底拿下北方,推平满清之前,陈鸣都不指望能有大规模的骑兵和充足的马匹了。

    有轨马车这玩意儿短时间里甭想在国内铺展开来。不仅是粘杆处的存在,还有马匹的短缺。陈汉现下能够保证少部分重点区域铺设已经很紧手了。像安南的鸿基城,不仅配置了一部分蒙古马,连西南马都给送过去了两批。第一师现在已经拿下了半个贵州,要搜集一些西南马当然不费力气了。并且在矮小的西南马中,贵州马还算矮子里的高个了。那个头看了能让人哭!

    若是林阿海再等上半年来到鸿基港,他就会看到各种直道、轨道交错纵横,马车与有轨马车彼此并肩,哨子和吆喝声此起彼伏。如果再有二十年,蒸汽机如果能被大批量的应用之后,大大小小的烟囱向空中喷吐着黑烟,整个码头上空都会被蒙上一层犹如云雾的烟尘。

    林阿海所乘坐的这艘船并非第一次来到鸿基港,港湾内停满了船只,船老板却熟门熟路的招来了引水员,很快就将船只带到泊位上停靠。

    船刚停稳,一小队公人就赶了过来,为首的五个人都穿着公服——三黑两红,黑色公服是文职,红色公服是武职,前者是清查货物、收缴管理费、办理船舶登记证等等,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