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389部分

主宰江山-第389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

    而现在,在伦敦,在两院,很多议员对这一点已经提出了意义。佩里埃又不是不知道,泰晤士报上早就把这件事给掀开了。英国东印度公司急需要用事实来证明自己在大不列颠王国东方事物上所有的巨大作用。

    而这样的事儿却是法国印度公司没有的,因为法国是一个王权国家,而佩里埃的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不是别人,正是法兰西王室。

    西历1664年,让…巴普蒂斯特·柯尔贝尔创建的法属东印度公司,监管法国与印度、东非、东印度群岛和印度洋其他领土的贸易。该公司与早先创建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经常竞争,在西历1720年的法国经济大崩溃当中损失严重。然后公司就改名了,正式的名称是印度公司。

    复汉军起兵的前夕,公司刚刚丢掉了它对法国与印度贸易的垄断权,但复汉军的崛起给了印度公司新的转机,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最近几年中法贸易额在持续攀升,在巴黎,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投入到这项大有前途的生意之中。法国印度公司本该一样追加本钱,扩大贸易商船,扩大贸易额度的。但是法国印度公司的主宰者‘拥有’着更高远的目光,他们认为法国在东方贸易当中如果要赢得与英国人的对决,在印度已经彻底失去希望的时候,并不能把纯粹的希望依赖于西班牙,后者与中国政府的矛盾是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一旦爆炸来,依赖于马尼拉的法国印度公司也绝对会损失惨重。

    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未来的法王就提出了一个建议——法兰西要在距离中国不远的地方拥有一块绝对控制的殖民地,而选来选去,他们选中了日薄西山的广南国。

    从三年前起兵,阮氏三兄弟的西山军已经日渐做大,对于广南国的打击比之谅山当中的残清军对北郑的创伤还要惨重。而且在一次次的战斗中,广南也好,北郑也好,甚至包括西山义军,都认识到了枪炮的重要性。

    三年前从金边返回到河仙镇的法国传教士百多禄,因为编纂了法越辞典和越南文的教义问答,在广南声名大作。但是河仙镇是中国人的地盘,自从莫天赐跟中国人的政府搭上了关系以后,百多禄在河仙的处境就大大受到了限制,百多禄的选择是到广南国的国都富春(今顺化)去,然后靠着一口流利的越南语,跟广南王室搭扯上了关系。并且利用自己的关系从马尼拉运作了一批三百支火枪和四门的大炮的军火,交易给了广南,由此成为了广南王室和权臣张福峦的座上宾客。

    法国人早在上个世纪时就对中南半岛虎视眈眈,西历的1687年,法国人以援助逞罗为借口,派兵1400人【来自印度】来暹,其领兵军官乘机窃取了一部分暹罗军队的指挥权,法国的传教士力劝国王拍那莱改奉一神教,以便操纵暹罗的内政。他们还野心勃勃的企图在曼谷和墨克驻扎法印军,激起了暹罗朝野上下的强烈反对,结果导致战争爆发,一神教和法印军队损失惨重,被完全驱逐出了暹罗境内。现在法国人是要卷土重来,打算在广南国重开‘天地’。

    而法国人最最顾忌的就是中国人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广南这里距离中国的精华区域太近了,虽说自从中国的明帝国放弃了北越之后,中国就再没有对安南起过什么,但难保上升期的陈汉不会横插一刀。自从接到这个消息后,唯一让佩里埃心里好受的就是广南国的位置,在几百年前那里是一个占国的土地,而并不算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

    “可怜的佩里埃,你们的董事会把公司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混淆了……”罗伯特突然同情起佩里埃了。

    佩里埃是很赞同在中国近距离的位置上谋取一块完全属于法兰西的土地的,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意。为了战胜,或者说是遏制中英贸易的发展,至少不是被英国人远远地抛在身后吧,这是为了法兰西未来商贸利益考量,是很有必要的事情。但广南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要命了,他本人更倾向于在南洋谋取一块土地,哪怕是印度的本地治里、马希、雅南那样的没有武装的纯粹贸易点呢。

    但是王、储的意见不容更改,更不要说尊敬的路易十五国王垂垂老朽,马上就要升入天国了。

    佩里埃需要英国人在这件事上的支持。“法兰西绝对没有跟中国敌对的意思,我想大不列颠王国也没有跟这个强盛的国家发生激烈矛盾的愿望。

    整个中南半岛,整个南洋,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二十年,但总有一天会被中国人完全的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就是帝国。哪一个帝国不将周边的国家、土地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呢?

    看看欧洲历史上那些真正的帝国,罗马【不是神圣罗马】、法兰克、德意志【第一帝国】,都是如此。到后来欧洲彻底分裂,西欧、中欧,一个个零碎的小国中厮杀崛起的英法奥等国家,也都在竭力组建自己的附属实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但是欧洲太狭小了。

    出于对欧洲历史的认知,也出于对中国历史的认知,佩里埃知道每到中国皇朝更替的时候,短时间的休养生息后,实力、国力大增的中国人,就会将矛头对向周边。

    明帝国的对蒙古横扫,七下西洋,旧港宣慰司的设立,整个东亚都笼罩在中国人的阴影下,等到清帝国的时候,解决了内部问题的清帝国虽然对南洋没有动作,但对于中国的西北和西南,清帝国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战争,最终扼杀了准噶尔王国这个蒙古人最后的荣耀。

    而现在中国人明显在发展自己的水师力量,越来越多的风帆战船出现在中国水师的序列中。在佩里埃的眼中,统一国土后向周边剧烈爆发起来的陈汉至少也是明帝国初期时候的规模,而且比起明帝国的自断羽翼,这一回的中国人很可能会永久的盘踞南洋。

    “法兰西应该谋求一块合适的地方做落脚之地,巴黎又没有伦敦那般的雄心。”对比英国人支持缅甸的贡榜王朝,而求以缅甸人的力量将中国阻挡在孟加拉外,法兰西的这点打算要小的多。高卢公鸡们并没有阻挠,也没有挑战中国人的意思。如果不是王、储的坚持,佩里埃甚至都不会有任何的烦恼。控制广南国和在南洋谋建一个纯商业据点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但是现在这个任务却逼得他不得不向着英国人靠拢。

    “还没有学会走路就想着跑!”这是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

    不管面对罗伯特的时候佩里埃是什么样的态度,可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王、储的这个决意他十分不恭敬的评价着。

    罗伯特已经完全将牛顿放到一边了,他完全被佩里埃话中的意思震惊了,法国人在打广南国的主意,上帝啊,他没有听错吧?但接着就是彻底的激动!就像一股电流突然从他的身体里穿过去,罗伯特激动的人都坐不住了。

    他站起了身,在佩里埃身前转了两圈。无数个念头在罗伯特脑子里闪过,最后变成了一个大大的‘友谊’。不管法国人在打什么样的主意,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是公司最好的伙伴啊。

    “大不列颠王国当然不想跟中国产生剧烈的矛盾和冲突,但是中国也应该尊重大不列颠王国在印度的合法利益。南洋和中南半岛最终会属于中国人,但印度是属于大不列颠王国的。”他们花费了百年的时间,用尽了心思和金钱,终于在南亚次大陆上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约翰牛们是不可能放弃到手的利益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向着太子府中懵懵无知的陈鸣袭来。这个时候的他根本不知道法国人会脑洞大开的对于南越产生兴趣,而至于孟加拉邦的英国人和隔壁的缅甸人,陈鸣却不是没有看到‘危险’。

    英国人还是将陈鸣看做一个传统的东方帝王,他们还有法国,都在为自己与中国利益产生冲突后会不会被中国单方面的禁绝贸易了,而忧心忡忡。因为这样的行为在满清历史上出现过好几次,无论是广州的十三行,还是大北方的恰克图。都因为‘尊严’的问题而被清帝国断绝了贸易,这会让英法两国人全都损失惨重的。

    可是在陈鸣看来,两个国家一边存在着强烈的利益冲突,另一边又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这是很正常很正常的事情。在21世纪,作为一个小p民,陈鸣看多了中美、中日、中韩、中欧……

    中国在整个世界上都没有几个真正友好的国家,一边口伐笔诛,另一边不住扩大双边的经贸往来,在那个世界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不过在眼下这个时空眼下这个年代,嘿嘿,手中握着贸易主动权的中国,眼睛长到了头顶上的中国,在自我国家利益受损的情况下,直接卡掉与敌对国家的贸易往来,还真是妥妥会干的事情。对中国文化有一定了解的罗伯特和佩里埃两人,非常确定这事儿。

    商人的利益和地位在中国这个古老国度里从来上不得台面,即使最近两年陈汉很大的抬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乃至政治地位,也然并卵。

    太子府里。

    陈鸣看着眼前的五株橡胶树苗,青色的叶子,确确实实只有三片。这应该就是三叶橡胶树吧?陈鸣对于橡胶的认知比较有限,就知道一个硫化,还有用二氧化碳搞橡胶做雨衣。而对于橡胶树的认知,就是一个三叶橡胶树。

    原时空里,整个东南亚种的都是这一种。

    法国人老早就接触到了橡胶,这东西,还有奎宁,也就是金鸡纳霜,陈汉用高价从英法西葡四国手中收购它们的种子。去年夏天才拿到了第一批,今年夏天又有了第二批,被分布在台湾、海南、新加坡和婆罗洲等地方分别培育,现在终于有成果了。

    奎宁这东西先放一边,橡胶树的种子实际上很难收集的。那种子一般在七八月份成熟,但是不能人工采摘,只能等在树下面,等着它们自然爆裂。橡胶树是天然的撒种。干燥后,啪一响,几颗种子就飞出去了,飞到哪儿也不知道,所以不专门进行收集的话,很难拿到多数量的橡胶树种的。

    而陈鸣这边呢,不把橡胶园初步的培育起来,这种子的收集就不会停下。

    “好,好。让齐倬继续努力。别丢了他老师的脸。”统一负责橡胶培育小组工作的人叫齐倬,是关中杨屾老先生的得意门徒,后者可是中国几百年历史上都有数的农学大家。

    作《修齐直指》申言农,作《豳风广义》专言桑,还有《知本提纲》和《论蚕桑要法》各十卷,年纪虽然已八十有八,五代同堂,但身体尚佳,现在是农学院的镇院之宝,领域内的绝对权威!

    而于陈鸣而言,那就是也是一个绝对了,绝对的惭愧了。惭愧于当初自己的‘小白’,如此人物他之前竟然一点都不知道,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陕西还有杨屾老先生这样的大才。只万幸战争的影响没有作用到杨老先生的头上,倾尽老先生一生之力经营的养素园,也没有受大的影响。就算是他数十年教书育人的诸多弟子徒孙,虽有折损,也没伤筋动骨。可以说凭借着一门之力,把农业厅和农学院给支撑了起来。

    陈鸣决定在登基之后搞几个奖项,上辈子的诺贝尔奖啥的让他很不爽。所以鲁班、神农等专业奖项,和华表这一综合大奖,都会给设立下,奖金丰厚,荣誉大大,而这第一届的神农奖非杨屾老先生莫属。

    清初时候,关中西部地区既不种棉、麻,也不种桑养蚕,只种粮食作物。因而这里的老百姓有食无衣,每年都要卖掉一半以上的口粮到外省去换布,结果是衣食皆缺,生活艰难。杨屾见此情景,苦心钻研,十数年求索,访问各地栽桑养蚕的经验,亲自试验,找出了在陕西行之有效的方法,以至兴平、周至、户县一带的乡民,互相仿效传习,都大获其利。后经大力推广,不到十年间,陕西关中、陕南,甚至陕北很多地方的蚕业都迅速发展起来。雍正三年的春天,他出游终南山,见檞橡满坡,知其有用,特买沂水茧种,令布其间,也取得了成功。让柞蚕首次开始在关中地区大量放养。

    虽然他不是官,也没有袁枚、赵翼、蒋士栓这么偌大的名头,但在陈鸣眼中,老先生可比袁枚这些人重要多了。学为实学,业为实业,当代神农!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五百三十一章 以中国为中心

    杨屾这位被陈鸣极高评价的老先生此刻并没有在南京,也没有在气候湿润的南方,而是正在山西。

    今年已经八十有八,年近九旬的老爷子受到陈鸣如此高评价后,可以说得上是名利双收,就是连家族后人的未来也有了保障,完全可以真的休憩了。只是他没有这么做,精力旺盛的杨屾还在为山陕的封山育林尽着自己的一份力。

    出生在康熙二十六年的杨屾从来没有想过大青果药丸,毕竟他在记事的时候,满清初期的危机就都已经给康麻子解决的差不多了,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就徘徊在陕西的杨屾看到的都是大青果蒸蒸日上的一面。所以当复汉军起兵的消息传到陕西,杨屾莞尔一笑,就以为陈家只是一班狂徒,在这盛世之间起兵造反,岂不是自取坟墓?别看现在他们攻城略地甚是兴旺,却旋兴旋灭,不成大器。

    可现实却总狠狠地抽打杨屾的脸,一次次的战斗,大青果一场场的失败。陈鸣从江南回师湖广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满清却未能抓住这时机,一举拔掉南京,最终使得南天地陷,而这只用了短短三四年。消息传到兴平桑家镇养素园的时候,杨屾就知道,自己大谬特缪,这大青果危矣了。

    即便天下南北朝对立,老巢就在豫西南的复汉军也占尽了地势的便宜。绝对是一副再兴汉室的北伐局面,一如当年的明太祖。满清就算是立足于北方也拖不太长远。结果大青果药丸的功效比杨屾自己预料的都要快,复汉军多出了一种叫火龙弹的武器,让满清仗之固守城垣的法宝战壕沟,摇身一变成了埋人的大号棺材。

    短短两年里,复汉军追亡逐北,尽取直隶之地。

    当复汉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