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主宰江山 >

第849部分

主宰江山-第849部分

小说: 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鸣最初的想法是推神农的,神农尝百草而出中医么。但一个问题就来了,神农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总不能绣俩汉字或是绣个人像吧?所以,干脆就选葫芦了。中医药铺里,每家每户都会挂一个葫芦标记,这还是用葫芦吧。而葫芦的颜色,对比黄色而言,陈鸣更喜欢青色。黄色象征着大地,而青色则象征着生命么。

    潘昶这个时候正在收拢夜里打散的部队建制,昨天一个,陈汉的伤亡数量不小三千人,连同梅丽吉诺战斗的损失,图林斯克已经减少了五千人了。

    不少营队建制在战场上被大乱,有的队官手下掌控的能有五六十人,可具体那些是原来的老兵,则很可能连三十人都没有。

    漆黑夜色中,部队几次与俄军白刃肉搏,打着打着就乱了套了。

    潘昶手下总共也才一万五千人不到,现在就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强了。虽然潘昶知道,自己完全可以利用渡船去到伏尔加河对岸,甚至是乘船直接赶回阿斯特拉罕去,他在这儿的任务就是称量一下俄军主力的战斗力和战斗激情,如果能尽可能的迟缓俄军的脚步,那就再好不过了。

    而且潘昶清楚,就在伏尔加河的对岸,那儿一直都隐藏着一支国防军的。但这支部队的作用仅仅是接应潘昶,而不是钻空子袭击俄军。

    图林斯克并不是魏宝成定下的最终决战场地,阿斯特拉罕才是两军决出胜负的地方,多赫图罗夫的担忧都是多余的。

    因为这场战斗越往东面去,战线拉的越长,俄军的劣势就越大——他们的补给运输是一个短期内解决不了的大麻烦。

    没有俩三月的时间,俄军根本就疏通不了伏尔加河。

    亚历山大一世如果真的有魄力,他就应该把大军停在察里津,修养上一段时间,同时派遣人手疏通伏尔加河,然后水路齐发,春季里的泥泞又已经过去,这再大张旗鼓的东进阿斯特拉罕。

    虽然这么长的时间里,弗拉季高加索要塞很可能要丢失,阿斯特拉罕要塞在陈汉的手中也会被大大的加强修复,俄军会面临着很大的麻烦,但这至少能保证俄军补给的畅通,以及士兵精力的恢复。

    别看俄军现在一个个斗志昂扬,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们现在的体力肯定在水平线以下。

    自从去年与拿破仑开战,到现在已经大半年的时间了。这么长的时间里他们始终在作战和行军,就是铁军也会感觉到累得。

    但亚历山大一世显然不是这么想的。对比在察里津停下脚步,他更愿意一鼓作气收复阿斯特拉罕。

    只要把阿斯特拉罕拿回来,即使丢掉了古里耶夫和乌拉尔河,那也是他可以接受的。

    或许,精神的力量真的能让俄军爆发出比平常状态下更强大更持久的战斗力和耐力。谁知道呢。

    亚历山大一世想要‘一鼓作气’,而俄军的将军们也想一鼓作气。

    而现在俄军在小小的图林斯克,在一个没有混凝土永久防御工事的战场上,他们就付出了近乎两倍于陈汉军队的伤亡,却只打掉了守军左翼的一个角。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硬怼

    这一天的白天战场上异常的平静。

    一夜的激战,敌我两边全都损失严重,已然是伤筋动骨。三分之一的军队伤亡,这要是寻常的战斗,两边绝对是打不下去了。

    但现在,俄军与陈汉却如同生死擂台上决斗的剑客,无有一丝退却,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杀死对手。

    所以,一个平静的白天渡过之后,当夜幕再度降临在图林斯克时候,战斗再次在国防军所有的阵地上打响。

    这当中在左翼的战斗最为激烈。潘昶的副官接二连三地回到指挥所向他报告情况,而蒋魁的报告里,反应俄军攻势的词汇只有‘凶猛’两个字。

    潘昶知道,交战的最初时刻往往决定着战争的结局。军队的统帅都会焦急地等待着第一声炮响和第一次进攻,都会急于了解,他对敌人作战意图的判断是否正确。

    这是一种人之常情。

    就算是自信到近乎于自负的拿破仑,他也会如此。

    而当各方面的情况都汇拢来以后,战场的情况越来越清楚。

    最先报急的的确是左翼,可真正受到威胁的是右翼的普里镇,当策凌德勒克派人向潘昶传来急报的时候,潘昶都吓了一跳,他有点失算了。俄军竟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集结了大批部队向着普里镇发起猛攻。

    策凌德勒克的手下只有两千人,两个千人团,其中一个还是土尔扈特汗国的部队。而进攻中的俄军至少有五千人,压力很大。

    靠近伏尔加河的国防军右翼受到威胁。这让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中央主阵地和左翼的潘昶感到吃惊,但是他手中的预备队只剩下两千人,如果不从中央阵地或左翼抽调兵力的话,在分出去一千人到右翼后,那他手中的预备队就只剩下一千了。

    这是个很危险的数字。

    潘昶现在都在考虑要不要收缩阵地,把部队都集中到中央主阵地上来?

    之前的左翼阵地虽然遭受到了俄军的猛攻,但潘昶对于蒋魁还是很有信心的,可现在策凌德勒克求援了,潘昶心里就没谱了。

    而且他还需要考虑到中央主阵地,俄军的兵力就那么多,这两天热气球高悬在图林斯克城上,白天里没有看到有俄军有援兵到啊。今夜里汇入进来的可能性也不大。所以在左右翼都投入了重兵的俄军还能有多少兵力布置在中央主战场呢?

    潘昶最终还是没有抽调中央主战场的兵力,同时他也没有派出中央主战场的军队向前反击,前方那漆黑一片的夜幕仿佛是一头张口以待的巨兽,潘昶心里有有一种很不好的自觉。

    巴格拉季昂就站在多赫图罗夫的身边,静静地看着中央阵地,一直到俄军左翼攻势受阻的消息传来,他的正前方也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没有冒险出击。

    他带着一万俄军紧急赶路,来到图林斯克的第一个算盘就以失败告终。

    是的,巴格拉季昂已经抵到了图林斯克,甚至为了躲避天空中的那只眼睛,从昨天起巴格拉季昂就开始了昼伏夜行的生活,今天他在浓雾消散之前将军队隐藏到了小二十里外的一处村庄,等到太阳落山夜幕降临的时候,这支俄军才急匆匆的赶赴战场。

    这一万人就是俄军大胆的猛攻左右两翼的最大原因。

    虽然他们没有大炮,连火箭弹都很是有限,但多赫图罗夫军中的大炮已经压过图林斯克了。

    中央主阵地报称他们这儿的压力很小。俄军似乎在虚张声势,而右翼普里镇方向传来的枪炮声则一阵紧似一阵,同时左翼的炮声也密集了起来,很快就汇成了不间断的隆隆轰鸣。看来俄军已把大量兵力投入到了左右两翼。

    俄军的意图逐渐暴露出来,他们似乎想在两翼打开缺口,然后迂回包抄,威胁到图林斯克的码头区。同时也是将守军彻底压缩在图林斯克城内,再寻求歼灭。

    而潘昶也越发的能够断定——俄军绝对是有援兵了。任何一个将领都不会在意图暴漏之后,依旧让自己的正面,自己的胸口中空,这是好让敌人朝着他们的心脏捅刀子吗?

    如果俄军没有援兵,这是严重不符合逻辑的。如果对面的俄军指挥官手里真的没有援军的话,那他就是完全在赌潘昶不敢夜里正面出击,这么大的赌性潘昶也是服了。

    不断有副官为巴格拉季昂、多赫图罗夫他们带回左右翼的消息。有些消息令人焦虑不安,有的则使人欢欣鼓舞。

    两边的俄军实际投入兵力超过了一万五千人,图林斯克没有树林和太过起伏的地形,就是趁着夜幕的掩护,在照明弹的照耀下,冒着守军火炮火箭弹的轰击,猛怼硬钢。

    少校西多罗夫率领俄军一个营,勇猛的直冲守军的右翼阵地,被守军的炮兵+火箭弹一阵狂轰,就把他们赶回了阵地,西多罗夫本人也负了伤。接着,一样是叫西多罗夫的一名俄军少将师长,亲自率领俄军一个团的兵力再次发起冲锋,这一次他们冲上了阵地,并且把普里镇外围阵地的守军给击溃了。但后方的策凌德勒克亲自率领一个营去反击,又把俄军赶下了阵地。俄军少将西多罗夫直接战死,连上一个西多罗夫身负重伤的‘好运’都没有。

    而策凌德勒克的战马被打死,他本人被震伤,但幸运的只是伤到了一条胳膊。

    巴格拉季昂接到报告,得知进攻被击退,西多罗夫少将阵亡,下属的三个团长一死一伤后大吃一惊,半晌说不出话来。他命令苏尔科夫将军接替西多罗夫少将,增派去一个团,再次向守军右翼阵地发动猛烈攻击。

    放在右翼的俄军已经超过了左翼,步兵数量达到了七千人,同时还有两个骑兵团为他们压阵,他集中了越来越多的军队,大炮增加了一倍,决心以凌厉的攻势一举突破守军右翼,进而攻击图林斯克的码头。

    普里镇是距离图林斯克最近的镇子之一,如果能够攻占这里,俄军的大炮就能威胁到图林斯克,这对守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是完全安全的情况下撤军轻松,还是冒着炮弹的轰击撤军轻松呢?普里镇的得失就关系着这一点。

    这就像一个鸡肋,说它重要它并不真的重要,说它不重要,丢给了敌人却又让人肉疼。就是如此!

    巴格拉季昂看着伤亡报告脸色阴沉,可他的意志半点也不动摇。作为俄罗斯的铁血军魂,巴格拉季昂的性格中就不知道什么叫撤退。

    博罗季诺战役里,他指挥的俄军左翼同法军连连鏖战,在最关键的一战中,两军整整硬怼了四个小时。战役结束后,巴格拉季昂指挥的俄精锐的第2掷弹兵师只剩一个团的规模,而第2混合掷弹兵师和第27步兵师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他自己也被流弹击中,流血过多昏倒了下去,要不是俄军的医术比起原时空来进步了很多,巴格拉季昂未必就没有可能因伤送命。

    作为警卫部队的四五千俄军被巴格拉季昂继续投入到左翼【守军右翼】战场上,策凌德勒克看到敌人大量兵力云集普里镇防线,预感到危险马上就要来临。他急向潘昶求援,然后潘昶把手中仅剩的一千人调到了右翼。同时潘昶开始派人渡河联系伏尔加河右岸的接应部队。

    巴格拉季昂则派人迅速向后方寻找叶尔莫洛夫带领的第4投弹兵师。阿列克谢·彼得罗维奇·叶尔莫洛夫今年才三十五岁,是俄军中有名的少壮派,他十七岁加入俄军,参加了对波兰的战争。在俄法1812年战争期间,叶尔莫洛夫任西第1集团军参谋长,在瓦卢季纳戈拉、博罗迪诺和小雅罗斯拉韦茨等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博罗季诺交战中,主动、大胆地挥军对占领拉耶夫斯基炮垒的法国人实施反冲击,将共击退。博罗季诺交战之后任西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联合司令部参谋长,在执行库图佐夫的命令,截断拿破仑军队向立陶宛撤退的道路时,卓有远见、主动坚定。在小雅罗斯拉韦茨附近迫使法国军队折回遭到破坏的原路,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呆滞了拿破仑军队的行进速度。

    现在,叶尔莫洛夫是巴格拉季昂的第一军军长。

    第4投弹兵师也是俄军的精锐,博罗季诺战役里的伤亡虽然没有第2投弹兵师惨重,可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比第2投弹兵师差劲。

    巴格拉季昂为什么坚决的要拿下普里镇,这是因为他的增援力量很快就要到了。

    巴格拉季昂不仅想打赢图林斯克这一战,更想赢得漂亮——他想尽可能的全歼敌军。这样能振奋俄军的士气,也给中国人一个威慑。

    就在派出调动预备队期间,俄军在猛烈的炮火准备之后,向普里镇发动了接二连三的攻击。

    策凌德勒克又一次承受了考验。不过策凌德勒克在给潘昶的报告中说,人在阵地在,至少右翼的官兵没有死绝,俄国人就绝对占领不了普里镇。而他本人宁愿死在战场上,也绝不会临阵脱逃。

    但是潘昶已经在考虑放弃普里镇了,俄国人很拼命,可停滞俄军三天时间的任务他已经做到了。那么就没必要把人都丢在图林斯克,阿斯特拉罕的防御比这儿的好太多了。

    “把所有的军队都集中在中央主阵地!”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零七十章 满朝文武的反对

    波云诡秘的战争中,局势的变化就像大海上的风向,让人永远琢磨不透。

    伏尔加河畔,图林斯克的中方守军在承受着俄军猛烈的攻势和沉重的打击,但是在千里之外的弗拉季高加索要塞,中方的大军又牢牢包裹着这座庞大的要塞。里头的六千名俄军士兵和超过三千人的俄国青壮年已经被包围了两个月还多。

    俄罗斯的尊严在高加索各公国军民的面前被中国人肆意的践踏、侮辱。

    巴库公国的军民,波斯王国的军民,都已经在肆无忌惮的帮助中国人了,这就是一个最直接的体现。

    驻守这处要塞的基里连科将军看着那些波斯风格装束的士兵和平民,眼睛里恨不得都喷出火光去烧死他们。

    这太可恶了!

    巴库和波斯都以为有了中国人之后,俄罗斯帝国就够不到他们,也打不到他们了吗?

    基里连科的大脑里脑补了无数次俄罗斯蹂躏波斯的画面,可惜他也只有在白天才有这个闲情雅致了。到了夜晚,中国人的偷袭和进攻让弗拉季高加索要塞压力很重。他现在都要成了只白天睡觉,晚上上班的夜猫子了。

    6000俄军现在已经只剩下4000来人,三千多俄罗斯青壮也损失了近乎一半。坍塌的房屋和堡垒在要塞内随处可见。

    亚历山大一世带领大军向着阿斯特拉罕挺进,但他也没有忘了弗拉季高加索要塞,只是被亚历山大一世派去的军队很少,他们的任务也不是彻底解开弗拉季高加索要塞的围困,而是牵制包围要塞的中国人,一直到阿斯特拉罕传来好消息……

    顿河哥萨克首领——伯爵,骑兵上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