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116部分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116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林峰的陈述,有一丝波澜不惊。简单的词语与语气,其中冷如同冰渣。

    “嗯。”

    点了点头,嬴斐双眸血红,这不是战争的正确打开方式。这根本就是屠杀,从字面上,就可以嗅出惊天杀气。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嬴斐不是心软之人,其一路走来,早就已经练就了一个冷如铁石的心。面对如此惊天地泣鬼神,让人悲愤的事故,其心生愧疚。

    十数万百姓,老弱病残都有。这不是十万蝼蚁。然而,就算是十数万蝼蚁,那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其足以将整个县府占据。

    “林峰。”

    “主公。”

    迎着嬴斐犀利如剑的目光,林峰身体变得越发佝偻了。

    “派出得力干将,将赵四年行踪打探清楚。”

    “诺。”

    两个人对视一眼,均从其眼中看到了浓郁的杀机。赵四年此举,太过于出格,这让嬴斐对生出了必杀之心。

    林峰领命退去,整个房间只剩下嬴斐一个人。

 第252章 真正的天子

    嬴斐杀心炙烈,其犹如一道飓风一般席卷四方。朝阳一城百姓死绝。十数万活生生的汉人,死于大水肆虐之下。

    如此惨剧让嬴斐心中怒气冲天,虽然始作俑者是他,但其一腔愤怒都集中在了赵四年身上。

    十数万汉人,惊世骂名,这需要一个替罪羊。而一直驻守朝阳的赵四年,便是绝佳人选。

    立于房间中,嬴斐星目明灭不定。这一战,不同于长社。长社一战,大火焚城,死的尽是黄巾士卒。

    黄巾乃叛逆,杀之既为功勋。是故,当初长社一战。让嬴斐美名天下传,一时风头无两。

    然而,朝阳十数万百姓是顺民。一旦死绝之事传于天下,这便是巨大的恶名,能够一下子将嬴斐建立的光辉形象,击落于万丈深渊之下。

    名声一旦大坏,对于嬴斐的诸多布局,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其争霸之路,必然举步维艰。

    这个时间,黄巾起义尚未结束。大汉根基虽然已经动荡,却还不到日落西山的地步。

    这个时候的大汉朝廷,还有一战之力。四百载的统治,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大汉刘氏的威严,已经根植中原九州之中。

    虽然恒灵二帝,昏聩荒淫。但是仍有无数世家,无数百姓,依旧心向大汉,至死不改。

    通过黑冰台,对于此嬴斐深有感触。

    这个朝代,已经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刚强的代名词。汉武御长策,遣大将卫青,冠军侯霍去病北击匈奴。

    一战杀得汉人扬眉吐气,其后更是开疆扩土,一下子立张掖、酒泉、敦煌,武威四郡之地。

    于匈奴人圣地,狼居胥山巅封禅。一时间,九州动荡。

    自秦始皇之后,中原民族消失的骨气,再一次自千万汉人心中升起,腰杆挺的笔直。

    正是如此,大汉才会如此深入民心。

    “哎!”

    叹息一声,嬴斐抽出了一卷竹简,开始翻阅。相比于袁绍等人,其差的不仅是背景,还有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嬴斐对此深以为然。

    其虽精通《韩非子》又读过《孙子兵法》,但这却远远不够。

    ……

    商鞅之法,慎到之势,申不害之术,再到后来,韩非集三者大成,著于《韩非子》一书。

    这是一本权谋总纲,是帝王之术,同时也是权臣之道。

    一年之久,嬴斐随着见识广博。他发现,精通《韩非子》不足以成就一代帝王。其充其量不过是一代权臣罢了。

    想要成就一代帝王,就必须博览群书,得出自己的见解,融会贯通。

    以法为骨,以儒为肉。纵横之道作筋,治国之术为血,以兵为爪牙。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代帝王之路。

    在嬴斐心中,像恒灵二帝,这般帝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帝王。

    真正的帝王,就像秦皇汉武一样。一旨出,九州动荡。一语毕,八荒臣服。

    真正的帝王,自有大威严。

    其敢于面对任何危险,目光长远,不惧一切风险。万里长城一言始,三十万大军北上击胡,只因亡秦者,胡也。

    这才是盖世帝王,其绝世霸道。焚儒以树正统,修驰道以固天下。其人,言出法随,一人之威,镇摄各方宵小。

    敢用兵以扩土,敢杀士以正其道。敢言其功盖古之先贤,尊加皇帝,更是敢言万世之朝。

    如此,才是真帝王!

    其威风凛凛,激荡千古。祖龙之名,亘古长存,这才是嬴斐心目中的帝王。

    帝王者,天子也!

    天子非上天之子,而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子”只是一种尊称,就像诸子百家之中的诸子一样。其乃是在一个领悟,达到无极。

    孔丘立儒家,教授七十二贤才,其被世人尊为孔子。韩非集法家大成,著书《韩非子》。

    只有一道之终极,一道之巅峰,方可称子。

    天子,乃皇权之终极。万万人之上,独自登顶,威凌亿万里江山。天上地下,无人再束其意,无物可阻其念。

    天子,便是无上!

    于其国内,尊威无上。九州之内,以其为信仰。其国之民,不敬鬼神,不拜妖魔。一切只尊帝皇。

    这便是真正的天子,威加海内,一切宵小之辈,都得惊惧。一步踏出,万人恭迎。乘撵前行,山呼不断。

    ……

    “呼。”

    吐出一口气。嬴斐心情激动,热血在胸膛内滚烫。其星目中凌厉的杀机,如同七彩神雷纵横。

    “赵四年,本官誓杀汝!”

    一声咆哮,在房间内震荡,其声高亢,如龙出渊。为了树立威望,尊威无上。这一次,赵四年必死无疑。

    只有赵四年死了,朝阳十数万百姓的命债才会有定论。

    只要其死,一切都将死无对证。任何恶名,一切罪责,都可以肆无忌惮的推向赵四年。

    更何况,对于大汉朝廷而言,嬴斐乃朝廷之将,赵四年乃忤逆之贼。

    只要赵四年一死,朝廷必将传于天下,褒嬴斐而贬赵四年。为了正统,为了民心,刘宏别无选择。

    嬴斐胜,便是刘宏胜。

    这一刻,嬴斐与刘宏的利益是一致的。嬴斐击败赵四年,方显大汉朝廷之威严。

    就算高层心知朝阳之事,也只能捏着鼻子帮嬴斐洗净。因为只有如此,大汉朝廷才能重拾威严。

    ……

    三人成虎,更何况是一个朝廷的主流宣传。这样一来,嬴斐不仅可以洗掉朝阳百姓死绝之罪孽,其形象更将光彩照人。

    这相当于,嬴斐利用各种局势,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标签,一个偶像。而这个偶像,正是目前嬴斐与刘宏,最需要的。

    一个可以收拢民心,补黄巾之撼。另一个也可以将声名根植于百姓心中。一旦天下大乱,其便可以振臂而起。

    届时必将民心所向,人才,兵源用之不竭。一切大局,都将安然而布。

    ……

    杀一赵四年,好处极多。甚至可减少连番征战,以养中原浩瀚。

    嬴斐想要的天下,并不是一个破败不堪的中原。而是一个民心所向,财力物力繁荣,其一登基,便可举兵的天下。

 第253章 尉氏的抉择

    治兵者,若秘于地,若邃于天,生于无,故关之,地不任者任之。

    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制天下。

    故曰:兵胜于朝廷。

    眸子里精光掠过,嬴斐的心思重新落于竹简。《尉缭子·二十篇》此乃绝世孤本。在博昌之内,尉籍赠与。

    “兵起,非可以忿也,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患在百里之内,不起一日之师;患在千里之内,不起一月之师;患在四海之内,不起一岁之师。”

    ……

    呢喃半响,嬴斐心中大受震动。其对于尉缭之才,极其敬佩。《尉缭子·二十四篇》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

    其主张用严刑峻法治国和治军,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

    这样的见识,简直冠绝古今。这根本就是一本理论巨著,其可以比肩《孙子兵法》。

    两者殊途同归,皆乃兵之大成。

    尉缭之观念,与嬴斐相同。观之此书,大有吾心甚慰的知己之感。

    眸子煌煌,发出炽烈的光华。这一刻,嬴斐真的心动了。他相信,蛰伏四百载的尉氏,必有大将之才。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

    嘴角一抿,嬴斐哈哈大笑,道:“不愧是大秦太尉,敢言杂学不为通儒的奇男子。”

    仁义与暴虐的对立,才华横溢且自信非常。这便是尉缭,一代兵法大家。这一刻,嬴斐心中生出一抹迫切。

    一个敢说出其言才是最有用的兵家,这样一个奇男子家族的后人,绝对让人期待。那怕如今的尉氏,再无尉缭之才。

    但是稍微差一点,也是可以的。将其今时放于当今天下,必也是一等一的大将之才。

    这对于如今,将不过典韦,魏良的嬴斐,将是最大的帮助。

    ……

    大小数十战,积累起来的实战经验,不可小觑。翻着竹简,嬴斐眉锋一挑,其略有所得。

    上有《尉缭子·二十四篇》这样的绝佳理论,下有大小数十战的经验相辅,嬴斐读起来,并没有初学《孙子兵法》时的难涩之感。

    ……

    博昌县,尉府。

    这是一处并不起眼的庄子。其占地十几亩,建筑物古旧,有一种岁月沧桑之感。

    墙上的朱红色,大半跌落。亭台阁楼上,涂料裂开了道道口子,露出了里面的白灰。

    大隐隐于市。

    这才是真正的贵族,没有张狂,没有显赫。一切都是如此平淡,如此的低调。这种从骨子散发的从容,才是其最大的底蕴。

    尉府大厅中,坐着五个人。年长者,白发苍苍,年幼者,不过弱冠。

    这都是尉氏一族,最为核心的成员。尉正立于正中,其眸子里精光掠过。瞥了一眼尉籍,道:“先祖遗命,非嬴氏者,不出。”

    “今,西域大都护领兵前至,屯兵博昌县城,正是我族的大好时机。然,四百载蛰伏,举族功业,不可轻动。”

    尉正乃一族之长,自是有一番威严。其看着尉籍,沉声,道:“尉籍,汝与之相处。大都护其人若何?”

    “唰。”

    四道目光,齐刷刷的射向尉籍。强大的压力,让尉籍额头隐隐见汗。几十年的历练,仿佛一下子尽去。举止之间,有些慌乱。

    压力如山,目光如剑射来。尉籍硬着头皮,站起身来,拱手,道。

    “禀族长,其人深不可测。”

    深不可测,这便是尉籍对于嬴斐的评价。如此回答,却让尉正等人一阵愣神。

    少时,弱冠少年眉锋一挑,道:“籍叔是否言过其实,其人不过一走运之辈耳!”

    “闭嘴。”

    尉籍刚欲言,其就听到一声厉喝响彻大厅。语气中的暴怒,浓郁如实质。尉正虎目怒睁,看向少年的眼神中,一抹恨铁不成钢清晰可见。

    “少主,大都护绝非等闲,汝不可轻视之!”

    顿了片刻,尉籍开口,道。看着少年不忿的神情,其微微一叹。

    尉立乃尉氏一族的少族长,是他们的希望。其聪明好学,熟读先祖遗书,却自幼未出家门,不曾游学各地。

    再加上其身份高崇,众星捧月的恭维。导致尉立心性不定,虽已至弱冠。却各方面,都远逊嬴斐。

    看到这一幕,尉正虎目一眯,轻轻一叹,道:“立儿。”

    “父亲。”

    少年躬身而立,脸庞上不忿之色渐平。看到这一幕,尉正心下一慰,逐开口,道。

    “大都护,无家族照拂。一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所谓何来?”

    瞥了一眼,陷入思考的少年。尉正语气凝重,道:“皆靠战功!”

    “其一切,都是与人争命,在死神手中夺得。”

    “据可靠消息,刘宏封其为西域大都护兼敦煌郡守时。其官虽高,却无一地在手。无论是敦煌郡,还是西域四国之地,皆其死战夺得。”

    “八千大军,横向西域之地。这不仅是运气,其之勇气,魄力,手腕都是一等一的。”

    ……

    “哎。”

    尉正看着尉立,一阵叹息。随即放下了这个话题,其转头,道。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只有一件事情。”尉正虎目中爆发出凌厉的光,犀利的从每一个的脸上划过,道。

    “如今始皇后人出,对于祖训尔等以为何?”

    这一次,尉正问的很直白。之前始皇后人不出,大家都相安无事。

    如今嬴斐高调出世,一下子将一切拉到了临界点。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清楚,尉氏需要一个抉择。

    如今黄巾虽乱,然而大势并不明朗。下注与否,关乎重大。

    “今大势不明,我族蛰伏四百载,家大业大,万不可轻动。”一老者看着尉正,道。

    话音方落,便有身旁一人拱手,道:“我赞成三叔之意,为今之计,当静观其变。”

    尉正眉头一皱,转头看向了尉立,其眸子一闪,道。

    “立儿,汝有何想法?”

    “唰。”

    目光如炬,尽皆望向了尉立。五个人中,已经有两个表态,这一刻,目光全部集中在了少年身上。

    求月票,求推荐,求打赏,求收藏。月底了,投吧兄弟们。不用就过期了哦。

 第254章 遣子追随之

    目光中力量千纵,压的少年略微脸红。这种如山的压力,一时间让少年有些手忙脚乱,不能适应。

    “呼。”

    尉立大门不出,但也不是一般等闲。尉氏倾力培养的继承者,自有其不凡之处。

    只见其两颊上的潮红褪去,神色渐渐自如,在如山的压力下,尉立如同获得了新生一般。

    片刻之后,其神色自如,举止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