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654部分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654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尚除了皮相好看之外,性格懦弱,而袁熙此人虽无惊人的才华,但是他性格坚毅刚强,有容人雅量。”

    “诸位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操作?”

    秦王嬴斐的心里早已经有了具体计划,但是他也清楚一人智短,二人计长的道理。

    特别是如今的秦国朝廷,文武百官皆盖世之才,他们心中必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让他感觉到惊艳。

    ……

    秦王嬴斐脑海里念头闪烁,深埋在深处的记忆被唤醒,记忆里,韩公袁绍病死,在公孙康设下“鸿门宴”,将袁尚和袁熙一举擒拿。

    袁尚和袁熙被捆起来扔在冰冷的地上,袁尚觉得冻地上太冷,向公孙康求一席子以便跪于其上,而袁熙曰:“头颅方行万里,何席之为!”

    足以证明袁熙是一条血性汉子,而袁尚懦弱的嘴脸一览无遗,只不过长得好点而已。

    同样的,袁谭虽然是放眼三兄弟中功劳是最大的,可惜就是桀骜不逊,最后为了争权夺利借曹操的兵攻打自己的亲兄弟。

    ……

    嬴斐对于袁氏三兄弟的性格缺点一清二楚,但是如今韩公袁绍尚存,他们根本没有机会。

    “禀王上,臣以为当明面上支持袁尚,暗中支持袁谭,到时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此一来,我大秦才能从中渔翁得利!”

    ……

    “卫厉。”

    “王上。”

    秦王嬴斐看着卫厉,沉声,道:“此事就交给你,孤要看到韩|国诸子夺嫡,河北之地发生大乱。”

    “诺。”

    点头应诺一声,卫厉眼底闪过一抹凝重,他心里清楚,这件事其实很难操作,毕竟韩公袁绍还活着。

    有韩公袁绍活着,凭借韩公袁绍的威望,袁氏三兄弟就算闹得不愉快,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意外。

    心中念头闪烁,卫厉心里清楚,这件事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了韩国的稳定,同样也关系到秦国的布局。

    ……

    秦王嬴斐眼底闪烁了一下,他望着底下的文武百官,道:“诸位爱卿,除此之外,还有何事?”

    丞相蒋琬目光如炬,看着秦王嬴斐,道。

    “请王上下令,各大营实行军屯,实现大军自给自足,充实粮仓,为接下来的灭国之战做准备。”

    作为秦国左相,蒋琬清楚秦国府库里面的情况,更加明白接下来的统一之战,对于粮草的需要。

    今晚有事,只有两更了

 第1434章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朝议过后,百官退去,诺大的未央宫从热闹一下变得冷冷清清,就像是一个繁华的集巷瞬间繁华落尽,人去楼空。

    秦王嬴斐看着空旷的未央宫,以及底下站着的左右二相以及左右军师等人,道:“诸位爱卿,随孤前去书房。”

    秦王嬴斐有一个习惯,那便是凡是遇到关键的大事,必然会在朝议之后,召集三公重臣在书房商议。

    可以说,相比于未央宫,秦王嬴斐的书房,才是秦国朝廷最终的决策之处。

    ……

    “诺。”

    秦王嬴斐将他们独自留下来,这就说明其中有着不为人知的事,正因为如此,郭嘉与蒋琬等人没有丝毫的怨言。

    他们都清楚,现在已经到了秦国收割利益的时候。

    况且,他们大多数都是跟随秦王嬴斐最早的一批人,自然清楚有些事只能私下解决,有些人只能私下去用。

    一行人,神色从容,跟随着秦王嬴斐向着未央宫背后的书房走去。

    ……

    秦王嬴斐的书房,巨大并不空旷,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一堆堆竹简,在书房的东侧有一个休息用的小榻。

    书房的东面墙上,有一卷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清晰的绘制着中原大地的山川河流。

    每一个国家的势力,都标注的清清楚楚。让人一眼看去,就可以一目了然,看的一清二楚。

    “诸位爱卿,不必拘束,坐。”

    秦王嬴斐一摆袖袍,指着青石条长案两侧的座位,道。

    “诺。”

    点头应诺一声,郭嘉等人在第一时间坐了下去,他们神色凝重,目光不约而同的看向了高坐在上首的秦王嬴斐。

    因为他们都清楚,既然秦王嬴斐召集他们到书房,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商议,这个时候谁也不敢多言。

    “诸位爱卿,想必诸位也都清楚孤留下尔等,是为了何事?”

    随着秦王嬴斐的开口,底下的众人都沉默了下去,他们心中虽然有些猜测,但是并不清楚嬴斐此举的意图。

    郭嘉与蒋琬对视一眼,闪过一抹疑惑,蒋琬忍不住开口,道:“王上对于分化韩国,有新的打算?”

    这是蒋琬能够想到的唯一原因,因为今天刚在朝堂上商议此事,如今秦王嬴斐留下他们十有八九是为了此事。

    一念至此,蒋琬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

    “嗯。”

    点了点头,秦王嬴斐看着蒋琬,以及

    郭嘉等人,道:“韩|国朝廷之中,风起云涌,三子夺嫡之势上演。”

    “但是只要韩公袁绍存在一日,就不会有太大的变数,毕竟对于韩|国而言,袁绍的威望如日中天。”

    “就算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更别说是韩公袁绍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了,只要韩公袁绍不死,分化瓦解之策就算是一个虚假,根本不可能实现。”

    这一刻的秦王嬴斐冷静而理智,他对于当今天下大势了如指掌,自然清楚如今的韩国看似内乱迭出,却不可能在短时间爆发。

    朝堂之上的抉择,并不是最正确的,也不是最适合此时此刻的秦国。

    “诸位爱卿,对于韩国的分化离间,尔等可有何高策?”

    面对秦王嬴斐灼热的眼神,贾诩站起身来,朝着秦王嬴斐肃然一躬,道:“禀王上,臣以为韩国内部各大世家并不绝对忠诚于韩公。”

    “当今天下,风起云涌,我大秦一如当年大秦帝国,统一天下之局势,已见端倪。”

    “只要我秦国使者入韩,以重金利诱,以高官厚禄许之,必然会让我国得到韩国源源不断的情报。”

    “甚至于在关键时候,反戈一击,让我大秦轻而易举的兼并韩国。”

    ……

    “轰!”

    贾诩的这一番话,犹如暮鼓晨钟,让秦王嬴斐一下子惊醒了过来,他可是记得很清楚,在历史上决定曹操与袁绍生死之战。

    就是因为麾下大臣的背叛,导致乌巢被烧,袁绍大军分崩离析,让拥兵四十万,坐镇北方四大州的天下第一诸侯,从此之后走上了下坡路。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清楚,曹操之所以成为北地枭雄,虎视整个天下,压的吴蜀两国抬不起头,就是因为官渡之战的胜利。

    以数万人击败四十万,这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是曹操气运飞长,彻底压过袁绍,成为汉末三国第一人的开始。

    而这一战,许攸极为关键。

    ……

    秦王嬴斐在乱世沉浮多年,自然清楚人心难测,他清楚这个世界上最真实的不过是利益二字。

    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历史上真正为了一个人,一个国家而死的忠臣,并不多。

    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各自的利益!

    ……

    “王上,右军师所言甚是,韩公袁绍麾下文武百官皆出自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牢牢掌控着韩国的军政大权。”

    “他们势力之大,可以说是骇人听闻,甚至于可以影响韩国的一举一动!”

    诸葛亮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抬起头看着秦王嬴斐,道:“王上,这些世家大族往往极其自私,他们看重的只是各自的利益。”

    “如今天下大势在我,只要王上派出使者,重金贿赂,许以高官厚禄,必能是韩国内部分崩离析。”

    “就算是韩公袁绍尚存,还能镇压韩国内部蠢蠢欲动的局势,一旦韩公袁绍驾崩,这些布局,必将会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到时候我军必将会一举兼并韩国,彻底立足北方,虎视天下,”

    ……

    诸葛亮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暗自布局,等到韩国的的分崩离析的最后一根稻草死去,就可以爆发出惊人的变数。

    这样做,对于秦国而言,可以说是以最少得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秦王嬴斐被贾诩与诸葛亮说心动了,他心里清楚,这样的布局成功的概率很大。

    毕竟历史上有一个许攸,在关键时刻,在袁绍最为强大的时候反戈一击,那么在韩国内忧外患之下,必将会有更多的人观望。

    世家大族都是利益至上者,他们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第1435章 魏公取而代之之心。

    世家大族都是利益至上者,他们从来不会将鸡蛋放在统一篮子里。

    想到这一句话,再加上眼前的诸葛亮,秦王嬴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这个时候时期诸葛家族的选择。

    诸葛亮在秦,诸葛瑾扶持着孙权,诸葛诞则扶持着曹家。诸葛家族就是世家大族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典型案例。

    这样的布局,让人不得不怀疑,诸葛家是否在下着一盘大棋。这个时期,诸葛家一直“妄图”以一家之力掌控天下。

    心中念头闪烁,秦王嬴斐沉吟了良久,他自然清楚这不仅后人的阴谋论,而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布局,极有可能发生。

    ……

    秦王嬴斐掠过一抹精光,他想起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些事,有人谈论过三国时期,诸葛兄弟的选择。

    在当时,诸葛兄弟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他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如果某一位得罪了主子,主子一发怒,轻则“穿小鞋”,“扣帽子”,重则蹲监牢,满门抄斩。

    如果三兄弟同朝共事,一人有罪,三人皆斩,岂不是绝了诸葛之后,诸葛三兄弟各为其主,此乃狡兔三窟之计。

    既或主子是圣明的,三个同等才华的人,同事一主,犹如一山藏三虎,必将互相排斥,以致互相残杀,毕竟文人相轻是传统。

    最主要的是,一族之人皆在高位,将会形成功高盖主的假象。

    秦王嬴斐看着诸葛亮,心中一时间想到了很多,他清楚这个猜测十有八九是真的,毕竟诸葛家族也是这个时候世家之一。

    “嗯。”

    微微颔首,秦王嬴斐沉吟了片刻,看着其他人,道:“军师与孔明所言极是,此事就由孔明一力负责。”

    “以辛评,审配,许攸等人为主,切记不可招惹田丰与沮授,否则这一布局,只会失败。”

    “诺。”

    点头应诺一声,诸葛亮也是认同秦王嬴斐的话,因为他清楚田丰与沮授都是忠诚刚直之辈。

    韩公袁绍不死,田丰与沮授等人绝对不会投降秦国。

    ……

    许都。

    由于魏国与秦国距离韩国最近,三国领土相互接壤,在韩国境内发生的诸子夺嫡,自然而然的传入了魏国。

    许都王宫中,魏公曹操眉头紧锁,看着韩国的地图,心中念头百转千回,这一刻,他有太多的想法。

    魏公曹操乃不世奸雄,可以说是关东诸侯中,真正意义上的高瞻远瞩之人。

    在秦国以一己之力镇压天下的大背景下,曹操自然看的明白,只有兼并韩国亦或者楚国,魏国才有与秦国一争高下的可能。

    如今楚国稳如泰山,楚公袁术虽然才能有段不如韩公袁绍,但是楚国太子早立,楚公袁术地位稳固。

    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数,但是韩公袁绍则大不一样,韩国内部没有提前定下继承人,而袁谭,袁熙,袁尚三人都手握一州军政。

    可以说是有权有势,身后更有一大批的追随者,这样一来,反而让韩国的储君之争,变得越发扑所迷离。

    魏公曹操与韩公袁绍自幼相熟,他太了解袁绍了,清楚袁绍性格的缺陷,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但是袁绍的才智与能力,曹操从来就没有小觑过,正因为太了解,他才清楚出身四世三公袁门的袁绍,有多大的能力。

    他相信哪怕是如今,韩公袁绍对于当下韩国发生的事情,一清二楚,只不过他还没有决定,亦或者故意放任自流。

    心中念头闪烁,魏公曹操盯着韩国的地图,目光如刀,心中有太多的想法与念头在流转。

    “来人。”

    “君上。”

    瞥了一眼内侍,魏公曹操沉默了一会儿,道:“立即请丞相与军师过来,孤有事相商。”

    “诺。”

    点头应诺一声,内侍转身离去,他对于魏公曹操的想法,不敢有太多的窥探。

    作为魏公曹操身边的老人,老内侍自然清楚曹操的多疑,特别是经历过了荀彧一事后,这种多疑变得越发重了。

    ……

    “臣等见过君上。”

    由于魏国的文武百官,特别是三公九卿的府邸,距离许都王宫并不远,短短一会儿,荀攸等人便联袂而至。

    “嗯。”

    微微颔首,魏公曹操看着荀攸与程昱一字一顿,道:“两位爱卿,刚刚有消息传来,如今韩国三子夺嫡,为储君之位颇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对于这一点,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

    闻言,荀攸与程昱两个人互相看了一眼,荀攸朝着魏公曹操,道:“王上,此事如果处理妥当,足以让韩国内乱,给我国一个机会。”

    “但是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便是韩公袁绍驾崩,如果韩公袁绍在,凭借其在韩国的极高威望,必然会将一切的变数压下去。”

    “臣以为,韩国是否内乱,一切都取决于韩公袁绍是否健在。”

    ……

    闻言,魏公曹操点了点头,他清楚荀攸说的不错,只要韩公袁绍不死,韩国就乱不起来。

    “那军师以为面对韩国境内风起云涌的乱局,我魏国该当如何自处?”

    迎着魏公曹操的目光,荀攸沉默了一会儿,他自然能够看出曹操小眼睛里的那一抹渴望与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