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大秦复辟 >

第689部分

三国之大秦复辟-第68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大秦复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原大地,只有这么一块,所有人都想要独占这个大蛋糕。更别说是秦王嬴斐了!”

    “这一次攻占豫章郡,恐怕秦王嬴斐就抱着一举灭了楚国的想法。孤久留青州也无济于事,孤决定南下秣陵,留太子坐镇青州,你以为如何?”

    ……

    闻言,雷振心头一振,沉默了一会儿,朝着袁术,道:“太子滞留青州恐怕不妥,有道是太子乃国之储君,不可留在青州这样的危险之地。”

    “臣以为青州有大将镇守便可!”

    说到这里,将自己的态度表达清楚之后,雷振猛然想起了校尉禀报的那件事,不由,道。

    “君上,刚刚有校尉禀报,韩国以军师沮授为使者,此刻就在城外。”

    “沮授?”

    呢喃一句,楚公袁术神色微微一变,作为与韩国争锋了一段时间的他,自然清楚沮授这个人的才华,以及在韩国的地位。

    心中念头闪烁,袁术沉吟片刻,道:“爱卿,将沮授请来!”

 第1511章 韩楚盟约,庞统南下!

    “外臣沮授,拜见楚公!”

    不一会儿,沮授就跟随着雷振来到了郡守府。沮授看着大马金刀而坐的袁术,肃然一躬。

    “先生,乃海内名士,不必如此多礼!”

    作为世家大族而出的楚公袁术,面对天下人都有一种高高在上。但是他对于沮授这样的名士,依旧很尊重。

    这无关本性,只是一个阶层,一个家庭的教育。

    四世三公的袁家,之所以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最大的原因就是无数海内名士,共同建立的一个大圈子。

    “外臣,谢过楚公。”

    ……

    袁术眼底掠过一抹精光,深深的看了沮授,道:“先生,贵为韩国军师。今时今日,正是韩楚两国交战之时,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闻言,沮授神色也不再随意,最终变得凝重起来。他朝着袁术,道:“这一次,外臣前来面见楚公,乃是为了韩楚罢兵之事。”

    “哦,此话怎讲?”

    没有在意,楚公袁术的神色变化,以及嘴角那不加掩饰的嘲讽。沮授深深一躬,道:“韩楚乃兄弟之邦,皆出自袁门,这一点楚公想必不会否认吧?”

    “哈哈……”

    闻言,韩公袁绍大笑一声,深深的看了一眼沮授,道:“这一点不用先生说,天下皆知。”

    “如今秦王嬴斐攻占豫章郡,意图灭吴,楚公想必也清楚,没有楚国相助,吴国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一旦秦国灭吴国,下一个目标,便是楚国。等到秦王嬴斐歼灭吴国,到时候秦国国力大增,楚公有几成把握可以挡住秦王的步伐?”

    “况且魏公曹操对于河北之地,虎视眈眈,灭韩之心昭然若揭。一旦楚韩两国继续纠缠不清,必然会便宜魏秦。”

    “故而,此时此刻楚韩罢兵,对两国都有利!”

    ……

    “呼……”

    深深的吐出一口气,楚公袁术神色沉默了下去,他心里清楚,沮授说的没有错。韩楚继续纠缠下去,必然是损己利人。

    只是就算罢兵,也不可能轻易答应。心里念头闪烁,袁术看着沮授,道:“先生,罢兵倒不是不可以,只是先生以为该当如何?”

    听到这里,沮授心中一喜。他心里清楚,楚公袁术这是有答应的趋势,只要条件允许,他必然会答应罢兵。

    一念至此,沮授朝着袁术微微一笑,道:“不知韩楚罢兵,楚公有何条件?”

    闻言,楚公袁术神色不变,站起身来,走到大厅上羊皮地图前,伸出手指指着北海国与东莱郡,一字一顿,道。

    “北海国与东莱郡,从此并入楚国!”

    ……

    “好!”沮授拍案而起,看着楚公袁术一字一顿,道:“外臣替君上答应了,还请楚公莫要出尔反尔。”

    ……

    长末。

    秦军驻扎的山坡起火,一时间,大火冲天而起,火借风势,犹如火神降临。

    长末城头,吴国将士们紧张的眺望着远处被烈焰吞噬的山岗。他们无法得知起火原因,每一个人都开心不已。

    只要秦军大败,他们就可以活下去!

    ……

    吕蒙与陆逊并肩站着,他们的手心沁满汗珠,远处着火的山头,让他们心中升起了一抹不安。

    秦王嬴斐亲自率领的大军,又岂会大意到军中起火。

    ……

    “将军快看!”突然,一个士兵指着山头喊道:“山顶的旗帜……”

    只见山头秦军旌旗随风飘荡,在大火中若隐若现,散发出惊天的锋芒。

    ……

    “秦王,你到底意欲何为?”

    吕蒙心头沉重,他不知道该如何。自从秦军进入会稽郡,一直以来都是按兵不动,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匪夷所思。

    如今更是大军驻扎的山头大火冲天而起,困大军于其中。

    “陆逊,对于秦王嬴斐此举,你有何看法?”

    长末城头,青年陆逊神色凝重,望着火光冲天的山头良久,方才一字一顿,道:“太尉,秦王嬴斐用兵如神,非同一般,我军且不可大意。”

    陆逊看着秦军扎营的地方,心中隐隐有着不安,总觉得秦军太过于诡异。

    按照他对秦王嬴斐的了解,这个时候最有可能的就是率领大军出击,以最快的速度,攻占长末,兵锋直指吴郡。

    “嗯。”

    点了点头,吕蒙不敢大意。他曾不止一次领教过秦王嬴斐的犀利,自然清楚秦军将士的战力,与秦王嬴斐的战阵指挥能力。

    这样的强军,滞留长末城外,必然是有大的图谋。

    “陆逊,立即加派斥候,本将要清楚秦军在城外的一举一动。”

    “诺。”

    点头应诺一声,陆逊转身离去。他心里清楚,有秦王嬴斐这样的一个强悍的对手在城外,情报上但凡有一点疏忽,将会陷入万劫不复。

    在漠北之战中,陆逊亲自领教了秦王嬴斐的犀利。号称控弦之士四十万的东西鲜卑,硬生生被秦王嬴斐玩残。

    如今的漠北,早已经是一片荒芜。如今的吴国,只有小小的三郡之地,十数万大军,又岂能与东西鲜卑相比较。

    ……

    “王上,黑冰台传来消息!”林峰匆匆入帐,朝着秦王嬴斐,道。

    扭头望去,嬴斐看着风尘仆仆的林峰,微微一笑,道:“黑冰台传来消息,是青州还是吴国?”

    “禀王上,青州黑冰台尚未传来消息,吴国一部传来消息称,吴公孙权派遣太尉吕蒙为主将,陆逊为副将,率领十万大军驻守长末。”

    闻言,秦王嬴斐眉头微微皱了皱,他对于吕蒙以及陆逊都有所了解,自然清楚吴国历史上的两大著名统帅。

    “吕蒙与陆逊都不是简单之辈,两个人的能力就算是不如周瑜,恐怕也不逞多让。”

    呢喃了一句,秦王嬴斐看着林峰,沉默了一会儿,道:“立即传孤命令,由太史慈率领大军攻城,试探一二。”

    “诺。”

    顿了一下,秦王嬴斐,道:“与此同时,通过黑冰台传令庞统,命令其立即赶来与大军汇合。”

    “诺。”

    ……

    吕蒙与陆逊的组合,让秦王嬴斐心中生出了巨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哪怕是魏公曹操都不曾给于。

    无奈之下,秦王嬴斐只好下令庞统南下,作为大军副帅。

 第1512章 长末之战(1)

    真正让嬴斐心中产生忌惮的则是陆逊,在终三国时代,陆逊是唯一一个在权职上,比肩诸葛亮的人。

    吴上大将军,丞相陆伯言,一个身具经天纬地之才的猛人。

    出将入相,这是无数武人心中的梦想,终三国一个时代,人才辈出,多如牛毛。在这个时代,也只有两个人算是做到了。

    一个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便是吴上大将军陆逊。

    光是陆逊一个人,秦王嬴斐也许并不在意。但是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吕蒙,若是鲁肃前来,这将会使得吴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四帅,直接出现了三个。

    一对比周瑜的才华,与陆逊,吕蒙为敌,这个天下没有人能够面不改色,不在意。

    特别是秦王嬴斐,可是清楚目空一切的关二,当初就是死在了小觑白衣书生陆逊的手里。

    有时候,秦王嬴斐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吴上大将军陆逊,冠军侯霍去病这些人,第一次上战场,便惊艳了天下。

    ……

    “吕蒙,陆逊……”

    秦王嬴斐呢喃一句,目光望向了逐渐熄灭的大火,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纵火烧山,不仅是为了迷惑吴军。

    也是一种进攻的信号,当大火熄灭之际,就是秦军攻城之际。

    ……

    “擂鼓!”

    望着山头大火逐渐熄灭,秦王嬴斐大喝一声,中军司马手中令旗劈下,早已经准备好的秦军将士开营而出。

    “驾!”

    纵马而出,太史慈振臂高呼,道:“千人一队,推云车向前,百人一队携云梯攻城。”

    “诺。”

    点头应诺一声,太史慈的亲卫纷纷振臂高呼:“将军有令:千人一队,推云车向前,百人一队携云梯攻城。”

    看着秦军将士依令而行,太史慈虎目之中掠过一抹凌厉的杀机,继续振臂大喝,道:“弓弩兵箭阵准备,一旦轻衣死士攻城,箭阵压制敌军。”

    “诺。”

    “将军有令:弓弩兵箭阵准备,一旦轻衣死士攻城,箭阵压制敌军。”

    ……

    一阵阵号子响起,声震旷野。此刻太阳正挂天空,散射着无尽的热量,一旦黑色洪流激射而出。

    ……

    “咚,咚,咚……”

    战鼓大起,号角长鸣。秦军将士悍不畏死,等不孤身的杀向了长末。

    “杀!”

    秦王嬴斐手中的大军,除了襄阳大营之中,就只有最精锐的卫尉军。在战场上,卫尉军,绝对不会依靠号子来提升士气。

    往往在开战之前,卫尉军只有一声大喝,随后便不再高呼。对于卫尉军而言,唯一提升士气的办法,那便是杀戮。

    一场战争中,杀戮的敌人越多。卫尉军气势更甚,战力更强。

    ……

    一道喊杀声落下,秦军将士犹如一道黑色洪流,铺天盖地的压下。惊人的气势冲天而起,激荡九天风云。

    这一刻,秦军将士在卫尉军的带领着,气势如虹,就像一柄黑色战刀,斩破所有阻碍,直指长末。

    ……

    “太尉,秦军大纛传令,他们要攻城了!”

    没有在意中军司马的话,吕蒙与陆逊就在城头,自然看到了蜂拥而来的秦军,惊天杀气,让他们为之骇然。

    “传令,弓箭手准备,同时檑石滚木预备,一道令旗劈下,给本将狠狠痛击秦军!”

    “诺。”

    点头应诺一声,中军司马转身大喝,道:“太尉有令,弓箭手准备,檑石滚木预备!”

    ……

    “太尉,秦军轻衣死士已经逼近,一旦云车立稳,云梯靠向城墙,恐怕长末危险!”

    看着秦军越来越近,云梯云车配合的完美无瑕,陆逊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朝着太尉吕蒙大喝一声。

    “伯言不必惊疑,此刻还不是杀敌之际,等到秦军再近一些,唯有如此,才能痛击秦军。”

    “呼……”

    闻言,陆逊心底里悄然松了一口气,只要吕蒙还清醒就好。毕竟秦军将士的战力太强,一个疏忽也许就是战败的开始。

    “弓箭手杀!”

    眼见秦军将士跳下云车,正在搭云梯,准备攀爬,吕蒙眼底掠过一抹杀机,手中长剑瞬间出鞘。

    “咻,咻,咻……”

    ……

    漫天箭雨席卷而来,犹如九天之上降下的黑色杀机,数不尽的箭矢笼罩向悍不畏死的秦军甲士。

    “噗,噗,噗……”

    箭矢落下,秦军将士死伤惨重,战场之上一片狼藉。与此同时,太史慈长剑前指,大喝,道。

    “箭阵,射杀!”

    “咻,咻,咻……”

    成千上万支箭矢,席卷而来。恐怖的杀气让吕蒙等人为之胆寒,秦军弓弩射程极远,更是力大无穷。

    特别是秦弩多为连发,一时间竟然将长末城墙上的吴军尽数压制。

    躲在女墙背后,在铺天盖地的箭矢下,吕蒙不敢冒头。他心里清楚,这一场箭矢对轰之后,两军必然死伤惨重。

    “当,当,当……”

    连续劈砍,将袭来的箭矢荡开,吕蒙大喝一声,咆哮,道:“檑石滚木——抛射!”

    “轰隆!”

    ……

    巨大的圆石与滚木沿着斜的墙面滚下,正在冒着箭矢攀爬的秦军死士一阵哀嚎,咔嚓声中,云梯砸断,士卒坠落而下。

    一时间,硝烟散尽,整个长末城墙一片狼藉,秦军死士以及吴军士卒的尸体遍布,断臂残肢,鲜血在太阳光下越发妖艳。

    “赳赳老秦!”

    太史慈怒吼一声,长剑前指,下令大军再一次进攻。秦军将士呼啸而出,再一次疯狂的扑向了长末城。

    “共赴国难!”

    三万大军怒吼,气势汹汹,他们清楚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耗尽吴军的箭矢,檑石,滚木,甚至于力气。

    所以他们不畏死,更加不怕死!

    “赳赳死士!”

    指挥大军攻城的太史慈,再一次挥剑怒吼,巨大的声音传来,令轻衣死士为之沸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这便是秦军将士,以及轻衣死士的回答,他们有着必死的决心。只要不倒下,秦军将士永远保持着冲锋。

    “好恐怖的秦军!”

    心下叹息一声,吕蒙大喝,道:“檑石滚木抛,弓箭手射杀!”

    ……

 第1513章 长末之战(2)

    又是一阵厮杀,战场上人吼马嘶,血腥味弥天,尘土飞扬。伴随着号角与战鼓,在长末城下,演奏着杀戮之音。

    ……

    长末城头,吕蒙与陆逊脸色难看无比。望着浩荡而来的秦军,嘴角不由得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