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北宋末年 >

第222部分

混在北宋末年-第222部分

小说: 混在北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稹之所以将第一站放在高原阳关路,主要原因是,一是该路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二是该路的安抚使吴阶在平叛方腊时是谭稹的部将,并表现卓越。

    吴阶认为燕云地区本就是汉家故土,理当收复,而且认为伐辽可行,于是在备战上也是十分积极。

    谭稹对吴阶的态度十分满意,勉励一番后,又先后走访了中山府路、定州府路和真定府路等路。结果河北的督查工作后,谭稹率众西行抵达了河东路第一要城太原。

    谭稹极其注意自身仪表,每到一地下车轿前,必先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直到全身上下一丝不苟才下轿。

    面对各路将官,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的谭稹也极度自信,而且有相当威严,一是自己本就是大官家身边的红人,再加刚刚从南方战场凯旋,自然是信心满满。

    一路来,唐十一做为谭稹的贴身侍卫,几乎旁听了谭稹和河北各路高级指挥官的谈话,在看到谭稹威风无边的同时,也对各路的军士风貌有了大概的第一印象。

    总的来说,这河北路的军士和西部劲旅差了几个等级。事实上也是如此,河北路诸军的综合素质在整个大宋军队中垫底的,想想也不奇怪,虽说河北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关乎到整个大宋王朝的生死存亡,但宋辽自檀渊之盟后,几乎百年无战事,这也使得河北各路军纪训练装备什么的,都十分欠缺。

    不过,自从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后,对于中原汉族民族政权而言,北方的藩篱大部洞开,而首当其冲的河北平原,简直是胸膛完全裸露在北方游牧铁骑之下。

    为此,宋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来弥补和对冲华北无险可据的被动。

    例如,在河北霸州,让唐十一极度震撼的是,见到了被后人称之为“沉睡千年的地下军事奇观”。

    就在冀中平原顶端的燕南大地,宋辽交界处,地下密布可与长城相媲美的战道。

    这些战道纵横交错,成立体结构分布,距离地面深度在一米到五米之间,洞体宽窄不一,深浅不一,形态不一,大小不一,延伸屈折,走向更是错纵复杂。主要分为“******”和“藏兵洞”

    战道间密布大小不一的小屋,屋内有灯台、土坑、蓄水缸、通气孔等生活设施,可以让军士们在里面长期栖息。

    唐十一也不由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看这洞壁和洞顶全是镶砌的大青砖,想着这要耗费多少人力成本啊,只是不知战时成效如何。

    听当地的指挥官讲,霸州城内的战道直通往最北端的永清县,这永清县正是离北京最近的宋城,该地也是宋辽双方反复争夺的要地。而且永清县地下的战道更是四通八达,分别与其它各路相连。

    唐十一感觉这战道虽然够隐蔽,但由于地下空间所限,再加上通讯手段的限制,认为局限性也不少。

    在河北路,除了地面上的“水长城”——塘泊和地下长城——“战道”外,北宋还建立了另一重要的防御工程,那就是与塘泊互为补充的榆塞。

    所谓榆塞,榆即榆树,塞即阻塞之意。北宋的榆塞,即广种榆柳等树木,或者通过保护原始林木,开成林带,以阻挡辽国骑兵的突入。不过这榆塞并不是宋朝所独创,早在秦朝防御匈奴时就已存在。

    宋人薛季宣曾在分析北宋分镇强边之法时说道:“河北为三,而统于大名,有塘泺、方田、稻田、榆塞为之险。”

    河北路的榆塞,是与塘泊插花式分布相互补充的,河北榆塞主要设在地势高,塘水难以到达的地区,或设在官道旁和边防重镇周围。

    正如“塘水时有时无,夏秋可徒涉,遇冬冰冻即无异于平地,今齐棣间数百里,榆柳桑枣,四望绵亘,人马实难驰聚,若自沧州东接海,西砌西山,仿齐棣榆柳桑枣,候楼年间可以限戎马”

    而在太行山以西的河东路,由于该路与东部河北路的地理环境大不相同,这里海拔高,多为山地,其中五台山的主峰高达三千米,而且沟壑横在河东路北部与辽接界处。北宋为在此地利用林带来阻挡契丹骑兵,对这一带的林木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特别在代州、忻州、宁化军等前沿阵地,“茂密成林,险固可恃,犹河朔之塘泺也。”

    可见,虽然宋辽百年无战事,但大宋在北部特别是无险可守的河北平原,为防患北方铁骑的侵袭,还是费尽了心思。

    谭稹一行出了河北进入河东路。

    谭稹首先会见了河东路经略使兼知太原府薛嗣昌,此人也是十分热衷攻伐燕云。

    对于此人态度,谭稹并不意外,因为自己几年前秘访太原府时,此人就是坚定的主战派。

    河东路北领辽国,西北与夏相接,因此成为北宋“国巨防之地”,“天下精兵之处”。大宋在此驻扎重兵以北捍强辽,西拒劲羌。

    连续两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28章 关隘锁阴之重

    (全本小说网,。)

    这里北控沙漠,山谷险隘,“黄河带其南,长城绕其北,地据上游,势若建停瓴,实秦晋之咽喉,关陕之险要也”

    河东路统辖二十州军,又细分为四路,即并代路、涌上潞路、石聩路、麟府路。

    其中太原城和麟州城分别是御辽和御夏的前沿中心,而以两大城池为中心修筑的堡寨群则形成了外围防御线。

    鉴于该地重要的战略位置,大宋在此地驻扎重兵,同时还修筑了数十堡寨,除了正规禁军外,更招募有大量藩兵和弓箭手。

    虽然河东地处辽夏两面威胁,但由于该地东起太行山、恒山,自西缘雁门、管涔诸山脉,蜿蜒至今山西省河曲县东北之火山军。因此该段防线山岭密布,不利于骑兵部队作战,并且这些山脉的险要关隘几乎全被宋军控制,所以该地很少成为辽夏攻击的目标,相反,河东军经常对其他各路进行军事支援。

    到了太原,往北不远就是代州,唐十一也是松了口气,终于要到达终点站了,好想和兄弟们快点会合啊,也想尽快知道这代州究竟怎么个情况。

    “薛大人,这位是唐君,大官家钦点的代州防御使,你交待一下,让这小子马上上任,另外,还有两名武进士和三名武学生,全部以指挥职前去代州。”谭稹交待完工作重点后,又指着身侧的唐十一介绍道。

    “下官拜见薛大人,下官初来乍到,还请大人多多关照。”唐十一看顶头上司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恭敬的施了一礼道。

    “啊”薛嗣昌被搞得一愣,转眼发现搭话者不过一少年军士,更大惊,搞什么?就这么一少年,如何担当得起一州的边防重任。

    谭稹自然看出了薛经略的疑虑,淡淡一笑道:“薛大人,你可不要小看此子啊,他可是秦凤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在南下时他只身闯入魔窟,不但生擒魔王,而且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魔王城。”

    “谭节度过奖了”唐十一被夸得不好意思。暗中打量了一下河东路的老大,自己的顶头上司,见此人相貌威严,身板挺拔,目光深邃。给人一种儒将的感觉。

    “好”听谭稹解释,薛嗣昌点头道了声好,只是心里还是纳闷,就这么一小年轻,代州可是太原府的门户,万不可有失的。不过,这既然是大官家亲自安排的,自己当然得遵从了。

    通过对各路的走访,谭稹对各部指挥官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何况自己本次北行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督促各路积极备战,做好随时动兵的准备,至于现在怎么样和自己没一文钱的关系,至于自己走后,人家准备成什么样子,自然也不是自己关心的了。

    虽然各路军反对伐辽的声音寥寥,但在相当一部分将士心中,是不怎么赞成伐辽的。

    一种声音认为宋与辽签订盟约在先,是兄弟之国,已经百年无战事,而且宋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灭了一只草原狼,来了一只东北虎,更是大宋的隐患。

    还有声音认为,宋应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策略,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等辽国将亡之时,再乘机攻取燕云之地不迟。

    而主战派则认为,先动则制人,后动则制于人,如果大宋采取坐山观虎之计,只怕燕云故土又被女真抢去,错过这个大好时机,燕云一旦落入女真之手,恐怕再无回归之日。

    双方可谓各有各的道理。

    唐十一经过这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大量旁听,也感觉眼下是拿下燕云之地的绝佳良机。因为以自己的认识,金国灭掉辽国只是早晚的事,若大宋没有什么举动,这燕云之地落入正如日中天的女真人手里,是没有什么可疑的。到那时整个大宋将会更加被动。

    只是历史事实是,宋军攻打燕京可谓是损失惨重,后来还是金国帮忙打下的,结果金军将燕京城抢掠一空后又高价卖给了大宋。也正因为此,才使金国上下看清了大宋的腐朽和无能,才在灭掉辽国后马上背信弃义,掉转枪头南下进攻大宋的。

    唐十一虽然知道大概结局,但对过程所知无几啊。

    一个月的巡视转眼即逝,对唐十一来说,虽然是走马观花,但想着这里不久就要烽火再起,血流满地,所以也看得格外仔细认真,河北河东两地的地理地貌算是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谭稹本打算在太原城休整两天就打道回京复命的,但想着离代州也不远,而且代州的位置又极其关键,于是决定亲自己走上一趟,正好顺便让唐十一上任。

    薛嗣昌自然率了一队精锐护卫随同,也是想着交待一下代州守将,然后再部署一下边防。

    代州和忻州作为河东地区抗辽的前沿,地理位置优越,史载代州“州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向以山川扼塞,去边颇远,称为腹里。自东胜弃而平、雁剥肤、河套失而偏、老震邻矣……太原建为重镇,州尤为唇齿要地”

    可见,代州与太原唇齿相依,作为锁钥之重,依托雁门关、宁武、偏关之地,使太原的防守更加稳固。而太原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赫赫有名的雁门关就是代州的三大关之一。

    雁门关在代州北十五里勾注山上,雁门关最早的名称又叫勾注。

    有人形容这里的地势:“重峦叠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山。”而飞雁出于其间,所以称为雁门关。

    雁门关的位置正当山南北两条沟涧分水处,这样的地势更增强了它的防御优势。勾注山上隘口繁多,为了加强防御,各隘口都修建有堡塞。

    进入代州城不久,唐十一就看到不少梅谷堡的军士,心情顿时激动不已。但让他郁闷的是,梅谷堡的军士竟没第一时间认出自己来。直到二狗蛋和王虎陪同代州守将王机出来迎接时,二狗蛋和王虎才认出了唐十一,给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第三更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29章 摊上大事了

    (全本小说网,。)

    代州守臣王机,此人正当壮年,身材高大,走路呼呼生风,红脸膛上一双虎目散发着逼人寒芒。

    当王机从顶头上司口中得知前来顶替自己的是毛头小子时,以为是在和自己开玩知,若不是有朝廷大员在场,恐怕当场就翻脸了。

    “呵”王机一愣之后,震惊之余忍不住冷呵一声。

    身后的王虎和二狗蛋明白过来什么意思后,同样是兴奋的不敢置信啊,原来伙伴不只是来看看这么简单,直接给留下当一把手了。卧槽,这消息太突然了。

    “王将军好”唐十一客气的打了个招呼,感觉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一来,将人家给挤走了。平复下激动的心情,朝二狗蛋和王虎递了个眼神。

    王机却又上下打量了唐十一一眼,眼神中流露着蔑视,对唐十一的主动示好,并没任何回应。

    “王机,以后你还任代州禁军指挥,配合唐防御使,一定要将太原府的门户给我守好了,若是代州有一丝不侧,你就提着项上人头来见老夫吧。”薛嗣昌面露威严的对心腹爱将令道。

    唐十一当然听得出老头这狠话是说给自己听的,显然,这顶头上司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给王机,摆明了是对自己不信任啊。想到这里也是心中一动,自己刚到此地,哪能来个一州二虎,看这姓王的似乎很不鸟自己啊,这对方要是不吃自己一套,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可如何是好,于是直接道:

    “敢问薛大人,大官家亲令下官前来代州任防御使一职,应该对代州享有统一的指挥权吧?”

    薛嗣昌闻听唐十一此言,又是一愣,心想老夫如此安排,一切还不是为代州,让熟知当地军情的王机配合你小子,你倒跟老夫争权夺利起来了。不过不管自己出发点如何,毕竟这小子是大官家钦点的一把手,于是颇有些无奈的点了下头。

    “薛大人,最近雁门关外时常有辽骑聚集”王机说着故意看了唐十一一眼,意思很明显,现在局势紧张,就这么一毛头小子能应付得来才怪。

    一直没说话的谭稹扯开嗓门咯咯一笑道:“好了,诸位都是我大宋的柱梁,理当同心协力为大官家分忧解难,共保我大宋江山长安。就按薛大人说的办吧。”

    谭稹说着又转向唐十一道:“代州有失,薛大人可以处置王机,而你唐君,可是大官家钦点你至此的,你一定要与代州上下团结一致,共保代州不失……”

    “报”一名背上插着三色旗帜的传令兵边跑边大声报道,打断了谭稹的讲话。

    传令兵看到这么多人,也是一愣,不过马上又朗声报道:“报王将军,雁门关外有一群辽骑在挑衅。”

    王机张了张嘴正欲说话,突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将目光投向了唐十一,这意思很明显,现在你小子是一州头头了,你说怎么办吧。

    卧槽,唐十一心想还真巧,自己刚来就摊上事了。而且这原一把手还不客气的将球踢给了自己。

    薛嗣昌低头不语,明显也想看看这小子如何处理眼前危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