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北宋末年 >

第225部分

混在北宋末年-第225部分

小说: 混在北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这勾注山虽然险要,但隘口众多,为防辽人偷袭,每个隘口都不可小视,是牵扯到了我们太多兵力。”王机道。

    唐十一思索一阵,直接道:“这样吧,险中之重雁门关派五百军士驻守,至于其它这些小的关隘。”说着转向二狗蛋道:“张指挥,从明天开始,你们俩各带一队军士,将这十几处隘口,用你们带来的石雷将其封锁起来,这样,每处留下二三十名军士就可以了,在防止辽人偷袭的同时,也要防止边民误入。”

    “是”张二狗起身应道,心想这埋雷的活交给自己干那是绰绰有余。

    “这”王机忍不住惊疑出声,想说那隘口虽险,但二三十名军士还是太少了吧,若是为辽人所乘,后果不堪设想啊。

    同样,除了梅谷堡等人,其他原代州指挥人员也对这个安排疑虑重重的样子。

    “另外,石头雷一旦埋设好,所有人员不得靠近,否则格杀勿论。”唐十一又强调道,心想这新式武器还得做些保密工作。

    “这样一来,除去在第一线驻防的军士,再除去要全部集训的藩兵和弓箭手,差不多还剩千人,从明天开始,这些军士也要大练兵。”

    唐十一也是觉得,虽说代州城的驻军还算不错,但军纪比较涣散。而且虽说自己一枪干掉了一辽人,但毕竟自己在此地的资历为零,很多人打心底里并不买自己的帐。所以这第一步,就是训练和统一思想,为以后的指挥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指挥,这些隘口处是不是多留些兵力?”王机还是不安的提议道。

    “那十五处隘口,我都看过了,埋上石雷,再加二三十名军士就足够了。”唐十一说着又转向张二狗道:“张指挥,现在给你五百兵力,严守十五处关隘。”

    “是,我以项上人头担保,一定将这十五处关隘守得密不透风。”张二狗自信满满道。

    听到此处,王机等人虽然不再多话,但明显心里没底。

    “王将军,咱们现在有多少匹战马?”唐十一突然问道,也是觉得以后宋辽开战,而要想去占领人家的地盘,肯定要以骑兵进攻为主,这些藩兵弓箭手什么的,招来主要是守城的,这一部分人的职责必须加以转变。

    “不算你们梅谷堡带来的,共有千匹。”王机回道。

    “太少了,最少也要达到一人一骑才行”唐十一直言道。

    王机又是听得一愣,心想,您可真是京城来的太子爷,张口就人手一匹,这上头给补充战马有限,若是自己配置,去哪里购买也是一大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特么哪里有钱啊。于是苦笑了下道:

    “唉唐指挥有所不知啊,去年一年,河北河东两路十二处马场,总共才向各部输送了二千五百匹战马,咱们代州才分了三十几匹。”

    “别的渠道呢?”唐十一问道,知道在镇戎军还能偶尔从西夏人手里买到马,可现在辽国颁布了禁令,严禁私自向宋贩卖马匹,违令者直接杀全家。

    “主要是走私过来的,也有不少辽人偷偷来卖,就靠这样慢慢积攒,代州才勉强有了千骑啊。”王机说着也是摇了摇头。

    “一匹战马需要多少钱?”

    “一匹优质战马差不多要四五十贯”

    “好买吗?”唐十一又问道。这价格和西夏马差不多。

    “最近辽国内乱,管理也松了许多,要比以前好买,不过,咱们可根本没有多少军费啊”王机说着,将最困难也最关键的一点道了出来,正所谓没钱寸步难行。

    不过,唐十一接下来的一句话差点将众人惊掉下巴。

    “将话放出去,代州城出价二百贯,大量收购优质战马。”唐十一直接道,所谓重赏之下,必有不法商人敢冒杀头之险。默算了下,一匹马按二百算,现在离人手一匹还差两千匹,也就是四十万的样子,完全可以承担。

    “呼”一帮人倒吸一口冷气,这新领导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二百贯一匹,卧槽,这是想也不敢想的天价啊,要知道,这四五十贯的价格是走私过来的价,若是在辽国本地,一匹良马撑死一二十贯的价,这直接就是十数倍利润啊,估计辽人更不能淡定了。

    王机等人张了张嘴,想说这价太高了吧,一百的价也到天了啊。

    “啪”唐十一从怀里将一大卷银钞摸出来,往桌子上一甩道:

    “不要心疼钱,咱们没时间等,必须不惜重金,火速通过各种渠道收购到二千匹优质战马。”

    王机等人什么场面没见过,唯独没见过如此财大气粗的场面,一时给震得说不出话来。稍稍回复心神后,又觉不可思议,这别人来当官,多是想方设法捞点好处,哪见过这样的啊,拼了命的往里扔钱,卧槽,这小子不会是个神经病吧。

    “王将军,这里的情况你比较熟,这几十万你先拿着,买马的事就交给你了。”唐十一说着将钱递给了王机。虽然觉得这原一把手似乎还对自己抱有戒心,但可以看得出来这也是一正直可靠之人,所以不怕人家黑了自己的钱或中间捣鬼什么的。

    王机大手掌微微发抖的接了过去,感觉不真实的样子,这不是在做梦吧。良久才激动的表态道:“好,一月之内,一定购齐两千匹战马。”

    “嗯,越快越好,另外,马场该扩建的扩建,粮草也要提前备好,别到时乱了阵脚,最关键的一点是,马匹的养护问题一定要落实到个人。”唐十一交待道。有了梅谷堡的经验,对马匹的管理还是有点心得的。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3章 原来是兄弟

    (全本小说网,。)

    很快议定,与马匹有关的工作就由王机来做;明天开始的新兵训练,将由梅谷堡的王虎等人负责。

    “唐指挥,我们几个做什么啊?”两名武进士和三名武学生看大家都安排了活,独没自个的,不由急问道。

    “你们几个的任务是最重要的,白天训练之余,给军士们讲课,普及文化知识。另外,每天晚饭后,所有指挥官都要进行一个时辰的培训,而他们的培训工作就由你们五人来做。”唐十一郑重道。

    “啊”五人同时惊讶一声,心想不会吧,咱大老远的跑来边境,本想建功立业的,竟做起教书先生来了。

    “一支没有知识的军队是一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是一支无法打胜仗的军队……”唐十一说着,看大家表情木然,知道现在说这些有点早,对牛谈琴的感觉。于是接着道:

    “狄青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想当年范老就送过狄将军一句话,‘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想必各位都知道吧,所以,千万不要小瞧知识的力量,我们既要做猛将,更要做儒将。”

    “好一个‘既做猛将又做儒将’,唐指挥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也不能光讲课啊,还是再给我们安排些其他工作吧?”刘预立说道。其他四人也跟着央求。

    “平常你们就多走走多看看,甚至可以在训练的时候排演一下阵法,你们也不要急,这只是暂时安排,战争马上就要打响,会有你们大展身手之时的。”唐十一说道。

    “那敢情好,我们几人前来,为了大宋江山,都抱定了与大家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决心的。”刘预立等人严肃道。

    “好一个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以后我们都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大家也多少对我有了些了解,在兄弟们面前,我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兄弟们有什么话也尽管摆到明面上来。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也正常,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守好代州,为国效力。所以我们要畅所欲言,要将正确的思想统一起来。”唐十一也动情道。

    王机跟着点点头,心想这小子倒是说的好听,还是那一点,就是不知这小子能将代州搞成什么样子。

    唐十一突然想起好兄弟柴洪来,对了,那小子不也是太原府的骑兵指挥吗,不由问道:“王将军,你们是否认识骑兵指挥柴洪?”

    柴洪?王机一愣道:“唐指挥认识柴洪兄弟?”

    “是啊,何止认识,我们还是拜把兄弟呢。”唐十一看王机惊讶表情,直接道。

    “啊,哈哈哈,唉呀,是兄弟我糊涂了!”王机惊讶之后,哈哈大笑道。

    “王将军何出此言呢?”唐十一看王机性情大变,不由疑惑道。

    “真是巧了,我和柴洪也是把兄弟,唐兄弟,你以后别什么王将军的叫了,既然你和柴洪老弟是拜把兄弟,那咱俩也是兄弟了,唉,柴洪兄弟从京城回来时,还曾提起过你呢,是兄长糊涂了,早该想到那个他口中佩服不已的唐兄弟就是你老弟啊!”王机激动的解释了一番。

    卧槽,这么一说,两人关系亲近许多啊,唐十一也挺意外和高兴的,没想到此人竟是柴洪的把兄弟,这以后合作起来也就少了许多障碍。

    “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想想我和柴洪兄弟在京城分别时,还曾约定,以后有机会就要并肩杀敌的,没想到一到代州,就遇到了王兄啊,看样这真是上天的安排。”唐十一也不由感叹道。

    “是啊,实在是没想到,柴洪兄弟口中的那个在四国大赛上,连败西夏第一勇士和金国勇士的就是唐兄弟你啊!”王机也是唏嘘不已。

    “啊!”王机的几名将校闻言,也是大吃一惊,连忙起身道:“原来是唐大英雄,久仰久仰!”

    “什么大英雄啊,都是自家人了,就别给兄弟戴高帽子了!”唐十一客气道。

    “哈哈,好,是的,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找个时间将柴洪那小子叫来,咱们再好好的聚一聚。对了唐兄弟,你还不知道柴洪兄弟在哪吧,他就在宁武,和咱们一样,也是在河东路最前沿。”王机爽朗笑道。

    “那可太好了,这样一来,以后咱们真要并肩作战了。”唐十一说道。心想这真是巧了,好兄弟柴洪竟在宁武,这以后对辽开战,自己又多了一可靠的友邻部队。以自己现在这情况,就是拼死,在明年开战前,凭眼下的四千兵力,也根本无力改变什么。自己必须要尽可能多的联系到兄弟部队的支持,对,还有那个迅如疾雷闪电的李良辅部。

    第二天一早,代州城内,文庙前开阔的校场上,军旗招展,战鼓阵阵。集结了两千藩兵和弓箭手,还有陆续从各个关口换防下来的禁军和梅谷堡的军士。

    训练工作主要由王虎负责,第一天的训练,唐十一和王机等一干将校,自然也来到了校场上。

    唐十一大眼扫了下站得松松散散的队形,不由眉头一皱。这些兵看着是挺强悍的样子,但军纪果然不行,其实也不是军纪的问题,主要是招募这些兵员时,就是用来守城的,最明显的就是弓箭手们,往城头上一站,只要视力好臂力强就行。所以这平时的行军布阵就不怎么重视了。

    再看披挂整齐的梅谷堡数百军士,则和这些藩兵们形成了鲜明对比,只见其队列严整,个个精气神饱满得象下山的小老虎似的。

    唐十一马上又发现了一问题,很多藩兵都没穿甲衣,不由问身旁王虎:“王教头,所有参与训练者,必须披挂整齐,你没有传达下去吗?”

    “回唐指挥,这个问题昨天就已传达给了各部”王虎答道,转身快跑几步在队列前,高声喊道:“昨天下达的指令,为何没有执行,现在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马上回营房披挂整齐来此集合,有违令者,一律军法处置。”

    王虎说着,对身旁一名将校道:“刘军纪官,你算着时间,所有晚到者或不达标者全部禁止入场。然后进行军法处置。”

    “是”刘标刘军纪官高声应道。回完话一挥手,两名助手跑到校场最前的台子上,树起了一个沙漏。

    开始,这些骄横散漫惯的藩兵们还很不以为然,看要来真的,也不由紧张起来,哗的一声,疯跑向营房。

    其实这大宋的军纪是极其严格的。无论训练,还是行军列阵到正式作战,都是有一整套极其细致的程序和规定的。这也是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后,将能打的猛将全部搞下去了,也是担心宋军的指挥水平直线下降,自恃打过无数次仗,于是就将自己的经验总结搞出了一部操典来,以后的宋军训练行军打仗都要一丝不苟的严格遵守这部操典。

    做什么都是一板一言、有章可循,这样做的好处也确实有,因此避免了因指挥官素质的参此不齐而犯一些低级性失误。但负作用更明显,那就是让宋军成了一支“机械”化模板军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敌时,这弓箭手什么时候放箭,放几支箭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若是弓箭手因紧张而早放或晚放箭,多射了一支或少射了一支,那么不好意思了,直接拉出来砍头。

    军纪动不动就杀头,若真要严格执行,就以现在整个大宋军纪情况来看,恐怕没到打仗,这兵就给杀得差不多了。所以,很多规定也是有其名而无其实。

    所以,当军纪官宣布要来真的时,这些藩兵和弓箭手自然十分紧张。很快,大部分人都按时披挂整齐的列队在校场。

    “时间到”随着沙漏中最后一粒沙滑落,军纪官高声唱道。

    这时,还有三三两两,不以为然的军士迈着散漫的脚步缓缓而来,且眼神中多带有不屑。

    “晚到者靠这边站,你,还有你,为何没有披甲,也站到那边去。”王虎领着刘军纪在队伍中查看,将穿戴不合格者和晚到者集中了起来,大约有三四十人。

    “老子们会拉弓会射箭能守城就行,玩特么什么虚的啊!”一名粗黑的壮汉不屑的嘀咕道。

    “就是,老子可是一等一的神射手,还用得着特么训练”不少人跟着回应。

    唐十一并没多少意外,知道到哪都有些不听话的愣头青,特别是山高皇帝远的边军,要是没有,那才奇了怪了。不过听这些人不屑的语气,似乎都有两把刷子啊。

    “按律,每人当杖脊十下,罚三月军饷。”刘标郎声道。

    “执行”王虎冲一队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