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第十班 >

第511部分

抗战之第十班-第511部分

小说: 抗战之第十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这里的糕饼问起来不错,新鲜不?”

    刘司令和政委也跟着李剑走了进来,想着李剑肯定是又想买吃的,他心里就有气,买什么不好就知道买吃的。

    把满腔的怒火都发泄在手里的糖葫芦上以后,眼睛就不停的盯着李剑。

    “当然新鲜啦!保证吃起来很不错!”

    店里的伙计大声笑道,保证糕饼都是新鲜的,李剑其实是不相信的。

    不过她来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买东西,当然还有一个其他的原因,那就是想知道这家店里的师傅是怎么保鲜的。

    现在没有冰箱,防腐剂他暂时还没完全搞出来呢,再说那玩意儿吃多了不好,李剑虽然在研制,可赶不上他现在就要用啊!

    “你知道我谁吗?”

    李剑这时突然亲昵的一把搂着伙计的肩膀问道,对方很不解的摇了摇头。

    “我告诉你啊,我是八路,现在有事情要问你!”

    “八路军,原来是几位同志啊,快快,请坐!”

    胡小州很开心,他们胡家本来在县城里受到别人打压,生意根本做不下去,而且那些人和鬼子勾结,要是他们也送钱给鬼子,那就是资敌啊,这种他们断断不会做,因为他们生意彻底做不下去了。

    殊不知这个时候听说这边有一个大镇子,特别繁华,而且没有鬼子。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们就过来看看,还真没想到,这里的八路军一开始不光帮他们找门面,还说盈利以前不收税,甚至之前还给他们钱。

    前两个月亏损居多,后来生意逐渐好起来,又没有人打压他们,一下子所有人都知道了。

    现在胡小洲他爹已经在考虑捐点钱给八路军,毕竟人家帮了这么大的忙呢!

    现在来了几个八路,他们自然是欢迎的紧,都开始泡茶了。

    “不不不,我是来买东西的,而且我想知道……”

    反正李剑就是委婉的说了一下自己想知道他们怎么保鲜食品的的方法。

    一下子胡小洲就为难了,这个可不好告诉别人,那是他们吃饭的家伙呢!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又想赚钱了

    李剑也看出了胡小洲的为难,自己一不小心问到了人家吃饭的法子,要是这玩意儿给了别人,那不是砸了人家的饭碗嘛!

    说起来现在中国还没什么专利保护呢,仿制一下你也不知道呀!

    “爹,这位同志要……”

    胡小洲最后看着自己爹走了出来,马上走了上去在他的耳边把李剑的话重复了一遍。

    这时胡老爷子就纳闷儿了,虽然以前他很不喜欢军队,因为自古兵匪一家,他任务军队没有什么好人。

    可是看见八路军以后他的想法改变了,因为八路军还真不一样,无论是不是装的,反正现在是没听说过八路军欺压百姓的事情发生。

    而且这边区政府对他们确实挺好的,可今天来的这几个八路军怎么张嘴就要人家吃饭的东西呢?

    “这位同志你好,我叫胡松青,是这家店的老板,不知道您为何要我们家保鲜的秘方啊?”

    还真别说,胡青松还真有一些保鲜的法子,可以保证大部分糕饼一个多星期不坏,只不过因为用了以后可能会影响味道,最后他们没怎么用过。

    “是啊,你小子买东西就买东西,干嘛还要人家的秘方啊?”

    刘司令在后面都想抽李剑,这不是欺负老百姓嘛,他不能忍,不过接着一想到李剑不是那样的人,也就停了下来。

    “我只是想做一些东西出来而已,我又不是土匪,至于这么看着我嘛!”

    李剑看着刘司令的眼神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了,不过这也难怪,换了谁都会这样想的。

    一想到这个,李剑慢慢的跟胡青松解释道:

    “其实我们是可以买的,你说你那保鲜的秘方是什么!”

    李剑并不是太在意这个,他防腐剂什么的也快弄出来了,可是那东西对身体有危害,还是来尝试一下别的方法吧!

    这家糕饼店里的东西从来没出过事,看起来是绝对有办法的。

    “这个……”

    胡老板有点紧张了,八路军给钱他绝对相信,只是这种东西交给李剑以后,万一他把大家都教会了,那可就坏事了。

    “放心,我不会弄的人尽皆知的,而且我确实是有作用的。”

    每一次行军过程中,战士们吃的东西都特别难吃,不是咸菜就是干粮,没有水简直难以下咽。

    李剑上次吃了都想扔掉了,贼难吃啊。

    而且有些干粮对胃不好,战士们可是去打仗,万一开枪的时候手抖了一下,那可是致命的。

    因此他想让战士们吃的好,比如大饼什么的,或者是肉类。

    这也是李剑让人弄防腐剂的原因,对于肉类还是需要加一些的。

    不过大饼干粮什么的,只要添加一些保鲜的就行了,能保证一个星期左右不坏就好了。

    “这位同志你能保证吗?”

    胡老板一听李剑这样说,马上问道,有了保证就好办,来了大古镇这么久,从来没听说过八路军违背承诺的事情发生过。

    “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跟你们合伙做生意呢!”

    李剑笑道,这糕饼什么的好吃是好吃,可是普通人买不起呀,那样销路就少了。

    “此话当真?”

    胡老板激动的问道,边区政府还是很不错的,同时也有一些产业,像鞋厂被服厂什么的也偶尔拿衣服出来卖,不能光给战士们做衣服吧!

    以至于他们的小本生意,做牙刷的……都从八路军的厂房进货,大家都有钱赚。

    尤其是盐,这玩意儿可是所以人都必备的,李剑已经让人去了西边,那边有矿物盐,比海盐还要好,要是掌握了这个,那绝对是一条发财妙计啊!

    “我从来不开玩笑,像你这样的店,太靠近北边了,可以在南边开一家分店,还有其它几个镇子也可以开分店!”

    “另外就是你这一盒太多了,别人不一定买得起,你可以尝试一块一块的卖,还有就是包装问题……”

    李剑一口气讲出来好多东西,把胡老板震惊的,李剑说的他大部分都没听过,祖辈教他们怎么做怎么卖,他们也就跟着来,变通的不多。

    听李剑这么一说,犹如迷糊灌顶,一下子眼界开阔了许多。

    “好,我马上把保鲜的方法告诉你,其实就是一些药材……”

    胡老板把内容写在纸上,李剑拿着仔细看了看,发现都是药,还有一些工序,这确实是真的。

    说完李剑买了许多糕饼,让伙计直接送到八路军的学校那边去。

    自己则是拎着一袋子,一边走一边吃,刘司令他们手里拿着一根串糖葫芦的竹签,一直跟在李剑后面。

    “喂,小子,你刚刚说的好像挺有道理的,在别的团控制的镇子能不能实施起来呢?”

    刘司令一边说还一边从李剑的袋子里面拿出吃的来,俩人就这样在大街上走着。

    “不行!”

    李剑摇了摇头,他这里是因为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那样才会去买一些糕点,要不然平常人家连温饱都是问题,哪有钱买这些啊!

    “其他几个团的地方太穷了,老百姓一般有钱都存着,不愿意花!”

    李剑说的没错,老百姓第一个想的就是吃饱饭,然而这一点现在还很困难。

    “那你小子这里怎么这么有钱呢?”

    政委这时走上来回答了刘司令的问题。

    “这小子在这一小片地方的投入就超过两百万大洋,又是翻新街道,又是建房子,又是免税还倒贴钱给商户,前期的投入多呀!”

    八路军里面也就李剑敢这么干,换了别人早拿钱买军需物资去了。

    这么多大洋他们才不会冒险呢。

    “难怪你小子之前说投入的钱以后都会回来的,现在还真是这样!”

    刘司令有些得意的看着李剑,他再好也是自己的兵,发财了自己的好处肯定少不了。

    “不过你没事要人家的保鲜的秘方干嘛?”

    刘司令虽然知道李剑一定有用,可还不知道他具体想干嘛呢!

    “这个明年就知道了,我们战士行军需要保鲜的方法让干粮什么的不会坏,要不然吃了拉肚子怎么办?”

    战场上拉肚子绝对是致命的,尤其在行军的途中。

    而且李剑现在又想做生意了,他发现赚钱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废铁利用

    从大街上逛了两圈,李剑背着一些东西就回去了,具体买了多少东西他也不知道反正都是让人送回来的。

    不过兜里的大洋基本都没了,就连刘司令他们都信了李剑的花,买了许多东西回来,都是一些吃的喝的用的,跟打仗有关系的没买多少,都是跟生活相关的。

    “哎呀,司令你们怎么出去买这么多东西回来啦?还有李剑你,干嘛还扛着一捆糖葫芦啊?”

    回到要塞的时候,一群干部看着李剑仨人问道。

    刘司令现在都觉得不好意思,因为他袋子里装的都不是什么必需品,可李剑在一旁忽悠,他东买西买倒是背着一大袋动心回来。

    倒是李剑,因为买的多,直接让人家送过来的,因此现在身上拿的东西少。

    “参谋长啊,我们赶紧回去吧,我这一次可是买了不少东西,虽然没什么用!”

    刘司令现在夜认命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他现在要回去和一帮干部分赃。

    到了下午,那些商贩陆陆续续的把东西都送了过来,李剑则是一个也不送。

    中午的时候,一捆糖葫芦送到学校里去,因为不够分,那些孩子只能拆开吃,弄得李剑直接又买了许多回来。

    现在这些东西不能东拿西送了,别人需要的话李剑就拿钱让他们去买,等到了过年才只知道这些年货消耗的很快的,自己都不够吃呢!

    过了几天,到了腊月二十八了,三大队那边传来消息,他们已经控制了林镇大部分的地方,其中包括金矿和铜矿周围的所有地盘。

    这些人顺着地方过去一看,原来那个铜矿后面十几里都看不见人,不过路倒是有,因为那附近山多,因此没人愿意住那儿!

    经过一番寻找,他们找到了一条可以容卡车马车过的道路,只不过到不了最深处罢了,只能到达距离铜矿一公里远的地方。

    金矿他现在还不准备开发,上级的命令还没有下来,更不能让鬼子发现他们他们开发金矿,万一没有派个飞机过来轰炸几下,李剑还采个屁的矿呀,没被炸死就是运气了。

    现在他们正在抢修道路,希望卡车和马车能直接到达矿口,这样运输也方便许多,甚至李剑都想直接把兵工厂迁一个过去了。

    这样就不用来回运铜这么麻烦了,具体事宜现在还不能确定,只能等年后再说。

    “队长,我倒是觉得可以把子弹的生产线拉过去,咱们这边只留下一部分就够了!工人是足够的,机器之前也运了一半过去,有总部和我们一块弄,相信很快就可以把炼铜厂搞起来的!”

    现在孙大刀没有以前忙了,他们的八一半自动步枪每个月大概生产五百支,冲锋枪现在统一生产mp40的仿制版,采用7。62mm手枪弹,可以和驳壳枪子弹通用。

    最多的还是毛瑟步枪的仿制,因为这玩意儿中国有一定的全力,要是仿制苏制莫辛甘纳的话,万一人家不痛快了,那可是一件麻烦事儿。

    因此现在兵工厂最多的步枪就是类似中正式步枪的仿制毛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像这种步枪兵工厂一个月一千支没有问题,这还是李剑要求的,之前兵工厂甚至可以达到一个月两千多支,可是他怕质量不行,因此要求孙大刀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生产。

    最后每个月生产出来的步枪绝对都是精品,质量不必德国货差。

    还有就是他们自己的八一式步枪了,这枪倒也不错,每个月可以有三百支的产量。

    至于驳壳枪,花机关什么的,每个月产量很大,李剑严格限制了每个月只能造五百支,绝对不能超过。

    要是他们的战士每个人都拿着一把花机关,那他还打个屁呀,家底瞬间就会被掏空。

    尤其是新兵,手指头轻轻一动,半梭子子弹就出去了,还不一定能打中人。

    本来弹药就严重缺乏,这样不好,只有那种需要火力的部队才配备多的花机关。

    三八大盖不生产了,只做配件,缴获的已经够用了。

    马克沁重机枪现在也能仿制出来了,就是产量极低,一个月二十挺精品机枪。

    什么捷克式他们倒是能做出来不少,毕竟轻机枪他们的需求更大,重机枪太难搬运了。

    另外就是最难的了,那就是李剑让孙大刀拆了从鬼子那缴获的高射炮,让他仿制这个,那难度就加大了,不过这个家伙倒还真没有辜负李剑的期望,很快就做出来了。

    每个月两三挺的产量,不过大部分都被改造成平射机关炮了,这这样的杀器他希望每个营最少一挺,可是现在的情况是,他们只有几个精锐营才有,还都只有一挺,原因是子弹太精贵了,而且一般情况下用不到。

    像什么枪遛筒,掷弹筒和迫击炮他们现在都能造了,唯独步兵炮什么都造不出来,不是没有技术,而是他们根本就不能造,特么一个月才两门,还不能保证质量,费人力物力财力啊!

    最后值得恭喜的就是李三少爷和孙厂长的不懈努力下,炮弹生产线终于完成了,每个月也有了一定的产量。

    “对了,你把咱们的那些废铁都怎么处理呀?”

    李剑这一次来到兵工厂就是给他们放假的,一半的工人可以回家看看,不过不能泄密。

    “队长,那些钢铁都废了,回炉重做呗,要不然就扔在那!”

    说起这个,孙大刀也很苦恼,兵工厂里面的废铁很多,都是失败以后扔在那的,能重新回炉的他们自然重做了,可有些钢材不是那么容易回炉的,只能随意的丢弃在那儿,这就形成了浪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