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第十班 >

第817部分

抗战之第十班-第817部分

小说: 抗战之第十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靠那放几个鞭炮敲两下鼓根本就不顶用。

    刺客李健也换上了一身粗布麻衣,这衣服是用麻做的,特别的粗糙,穿在身上会把人的皮都磨掉,如果换了冬天,许多人连这样的粗布麻衣都没有,可见,大家穷成了什么样子。

    幸好现在是大夏天,天热到可以不用穿衣服,因此,许多大汉都是光着膀子只穿一条短裤,露出来的皮肤晒的漆黑的,和那被衣服遮盖住的完全就是两种肤色。

    烈日当空,许多老百姓依旧在田野里劳作,他们的愿望不多,只想着今年可以丰收,家里可以多屯点粮食。

    这个时候的粮食产量可并不想后世那样高,许多人吃一碗倒一碗都有的剩!

    产量低,再碰上流年不利,那许多人就会被饿死了。

    而且这个时候许多老百姓家都有好几个孩子需要养活,别说是米什么的,就是米糠都会被当做粮食。

    看着地上一地的蝗虫在爬,李剑觉得有必要发动老百姓的积极性去吃掉这些家伙,没有什么困难是中国人民解决不了的。

    所以三少也就劝这些老百姓都去抓蝗虫,他花钱来收!

    老百姓都是很憨厚的,一听有人愿意收蝗虫,连价格都没问就去抓了。

    所以前三天李剑的收获很不错,因此他们的好多大锅都在连续的烧水,先将蝗虫放在里面煮一下,目的是将这些蝗虫煮熟和杀菌。

    毕竟蝗虫是野生的,谁也不知道他们身上带着什么病菌,要是出现瘟疫什么的,那对老百姓来说可是灾难性。

    好在一大帮战士都是比较热心的,把蝗虫放在谷场上晒,这个时候许多人的稻子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谷场上晒粮食的人并不是很多。

    新四军正好占了这个便宜,加上这大太阳贼毒,一天就能把蝗虫晒成肉干。

    不过,李剑要求要晒两天,这样可以彻底的将其水分除掉。

    所以几天以后,那些石磨就没停过,先用一个大磨盘,将其碾碎了,随后放进那些磨子里面磨,磨的越碎越好。

    这样一来蝗虫粉就成型了,保存并不是问题,新四军有的人是会干这些事情的。

    为了让两位首长相信他的话,李剑特意用这些蝗虫粉混合着一些面粉作出了不少的饼子。

    两位首长尝过以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就是粗粮有些扎喉咙。

    但他们现在连饭都吃不饱了,哪里还管这些小事情,先把肚子填饱再说吧。

    还有就是这附近一些水库里面的鱼倒了霉,三少爷弄了一些渔网捕捉了不少的雨。

    新鲜的就先送去医院,还有一些送到别的部队去,更多的是晒成鱼干,这样有利于粮食的储存。

    经过一个多月的忙活,附近的蝗虫是越来越少,最后甚至老百姓都觉得蝗虫不那么可怕了。

    粮食终究是欠收了,老百姓心里不免有些不安,这要是交给地主家的租子少了,家里面不了有几口人会天天挨饿。

    三少爷的这一招虽然叫了许多人的性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可并不代表让他们脱离了饥饿的状态。

    比如村口的小屁孩儿们整天就只吃一顿饭,还是特别稀的那种。

    玉米的产量也不怎么高,因为南方种玉米的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这玩意儿晒干以后特别的硬,磨成粉又有不少的大颗粒,做米粑吃都得混着点米粉。

    所以附近的野山上都看不到什么野菜了,老百姓纷纷出去挖野菜,有些穷人甚至真的在啃树皮,虽然是那种能够做成菜的,但李剑心里依旧有一些说不出来的苦涩。

    “我们虽然解决了部队的粮食危机,可鬼子还在进攻我们,而且时不时就会下乡征粮,咱们的困难还有很多啊!”

    李剑的伙食很不错,老百姓们不大喜欢吃的老鳖被他切成一块块的给炒了,放上一些辣椒粉,做出来味道还不错。

    小龙虾这种东西,现在看不见影儿了,螃蟹就更不用说。

    田里的黄鳝和泥鳅老百姓们也在抓,都希望能够熬过今年。

    “我们这边的老百姓还算好的了,你看看二师那边的,主要是那些可恶的地主老财还有鬼子,明明粮食欠收偏偏还要锁着租子不撒手,这不是逼着老百姓去死嘛!”

    一亩田交100斤的粮食,到最后会发现老百姓身上的粮食是负的,因为粮食歉收的年代,一亩地没产上100斤粮食怎么办?

    因此这附近的困难不是一般的多,李剑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终究还是发现一个人的力量太薄弱了!

 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 盐惹的祸

    如果说粮食是老百姓活下去的必需品,那生活中其他的必需品,也有不少。

    柴米油盐,少了哪一样老百姓们的生活都不会太圆满。

    尤其是盐!

    这自古盐就是一大资源,就像现在的石油一样,很多时候都是由政府控制的。

    这新四军的盐是越来越不够了,这两天菜都没什么味道,更不用说腌制那些鱼了,连一粒盐都省着吃,还腌个屁呀。

    扒拉扒拉……

    三少爷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把手里的筷子一扔,随后大声的叫道:

    “这日子没法过了!你看看这野菜就野菜吧,肉末看不见也可以吧,但尝起来就跟白开水煮过的一样,一点咸味儿都没有啊!这战士们哪有力气去打仗。”

    照理说新四军这边不应该缺盐的,江苏的东边就是海,缺盐也应该是内陆地区,可最近他们还真就偏偏缺这玩意儿了!

    “老三,你就再忍忍吧!上级已经在想办法啦,争取尽快弄来一批盐!”

    李武成也放下筷子劝李剑,一旁的周大小姐这是什么话也不说,她是个女人家的,在男人说话的时候还是不要插嘴的好,尤其是在自家男人发牢骚的时候,要劝也得在被窝里面劝才行!

    “不行,部队里面这盐缺的太狠了,就咱们吃的这些菜,还硬是炊事班的战士,从那些腌菜和腌制的鱼干煮水以后弄出来的,要不然咱们真的就只能用白开水煮了。”

    一旁的李秀成也照了皱眉头,这件事情确实有些麻烦,最近医院里面都出现了这种情况,许多伤员喝的鱼汤都是清淡的,没有一点味道。

    盐是生活的必需品,一点都不能缺少,要是缺的太多了那人的动作就会软弱乏力,到了那个时候还打个屁的仗,连扳机都搂不动吧!

    听了李秀成的话,李剑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力更生才是硬道理,总求别人,那是活不下去的。

    所以他准备先进城弄一盐出来,起码得让大家先活下去再说!

    反正他李三少也是忍受不了这种没有盐的日子,饭吃起来都没有味道,那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李剑的思想和普通人不一样,他不光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

    这让那些还没有脱离饥饿的人无法想象,果然,有钱人就是这样!

    “老三你可胡来,最近鬼子的封锁十分严密,要不然咱们也不会有钱都买不到盐了!

    加上最近在打仗,到处都不太平,到处都有鬼子的检查站,你说你这一出去,说不定就会惊动鬼子。”

    李武成在一旁劝着自家老三,他是知道李剑性格的,老三不光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还是一个特别能惹事儿的人。

    这几天他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说过李剑的事迹了,都是军长合一师长跟他说的。

    军长说李剑以前穷了就抢鬼子,反正是得让自己吃好穿好喝好,至于鬼子会不会饿死那和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不用猜他都知道,李剑现在又想干起土匪的行当了。

    做什么买卖是收获最大的呢?

    而且新四军是军队,还得合法才行,不能欺负老百姓!

    这就有些难办!

    但对于李三少爷来说,什么困难都不是困难,想发财还不容易,当然是抢劫啦!

    虽然抢鬼子的风险很大,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风险越大,收益就越大!

    抢谁的都不行,唯独抢这鬼子的那怎么都说得过去。

    “我跟你们说,我已经打听过了,咱们三十里地外有一个鬼子的小炮楼!

    里面就五个鬼子,加上三十多个伪军!

    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鬼子吧,他们囤积的那些生活必需品都放在那,将其作为中转站!

    这其中就有大批的盐,正好我们可以顺道去摸了它,到时候里面的东西都是咱们的。

    那个时候,我们也不用忍受吃着清汤寡水的饭了,整天嘴里都快淡出鸟来啦!”

    三少爷做事向来都是有准备的,这些情报都是他让老鼠去打听的,鬼子有什么好东西三少爷都会很嫉妒!

    所以他得给鬼子使点绊子,让他们也尝一尝苦头。

    “老三,你有把握吗?那么多的敌人可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我们在和鬼子打仗,这附近势力交错纵横的,万一一个不小心碰上鬼子的部队,到时候可就麻烦啦!”

    李武成还是有些担忧,十几年以来的间谍生涯让他养成了极其谨慎的性格。

    三少爷马上摆了摆手,满不在乎的叫道:

    “放心吧三叔,我都打听清楚了,这鬼子在四十里地以外有一个中队的兵力,除此以外附近每个镇都最多只有仨鬼子!

    凭我们一群人的本事,就算他们一次性来一个小队,我们照样有办法脱身!”

    李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定要去打劫鬼子,这吃不好肯定就睡不好,而且他还是拖家带口的呢,可能谁也不能苦了自己的女人啊!

    周宇楠从小到大吃过的苦头很多,可既然她现在是李家人了,李剑可不想让她吃这么多的苦头,不说养的白白胖胖的,那也得整天衣食无忧的吧。

    很明显,在新四军这边做不到,而且整天还会提心吊胆的,指不定鬼子哪天打了过来,他们就对转移。

    “那你们还是先去向苏师长他们请示一下吧,毕竟也算得上是一项行动。”

    人没有命令就出击,说出去可能会被军法处置,理由就是擅自调动部队。

    别看李剑是八路军,可现在军长对他还是有一定指挥权的,他也得听新四军的指挥。

    “等会儿我就去和他们说,这医院里面的战士都快饿坏了,我可不想跟着他们受苦,能活的更好,干嘛要过得这么差呢!”

    其实李剑不知道,军长和苏师长也为这件事情伤透了脑筋。

    鬼子对他们根据地的封锁不是一天两天了,以前还能花钱购买到一些军用物资,像药品都是有可能买到的,可现在不行啦,鬼子加到了封锁程度,因为最近在打仗,许多商人小贩都不敢过来了,当然,也有可能是被鬼子给限制了。

    最终的结果却是一样的,他们断了很多物资的来源,想恢复估计就只能等仗打完了,可他们现在是急需这些东西,否则可能会死很多人。

 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政委回来了

    对于李剑的想法,军长是异常的赞成,只不过不能给他调配人手,他们现在都只有一个警卫营的人在身边。

    关于这个警卫营,三少爷也仔细地审查过,他娘的还比不上一个侦查连,就这也叫警卫营,估计碰上一个鬼子的小队就得跑路了。

    三少爷带着他的人离开了,花费了大概一个晚上的时间,也算是满载而归,顺便带回来了二十多个伪军俘虏,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说的,这群俘虏也不逃跑,心甘情愿地跟在三少爷后面。

    政委这天刚刚回来,看到一群伪军扛着东西就过来啦,特别是有的俘虏还背着枪,还以为伪军打过来了呢,当即命令警卫营的战士准备应战。

    可当他看见一辆马车慢悠悠地出现在一个斜坡拐角,上面摇摇晃晃的坐着一个人,政委扶了扶眼镜,这才发现,坐在马车前头的人是李剑!

    “我的天哪,这小子怎么和伪军搅合到一块儿去了,而且还大摇大摆的过来啦!”

    政委特别的疑惑,可是暂时没有任何人给他答案,到时一旁警卫营的营长说道:

    “政委,这个李三少爷昨天晚上说去外面办点事儿,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是不知道,这几天我们都快不行啦,那咸菜都吃不出半点咸味儿来,更不用说这位富家少爷了!

    整天都让着要把盐当饭吃,咱们部队最近缺盐缺的是都快断顿儿啦,我估计他是出去找盐了。”

    这警卫营的营长还是蛮聪明的,要不然也不会让他到军部来守卫着,这指挥部旁边没个机灵点的人不行。

    政委一想也对,这二货少爷口腹之欲极其旺盛,不光要吃的饱,还要吃的好,这年头能吃饱饭就不错啦,偏偏这小子还要求那么多,也难怪他总是去找鬼子麻烦。

    换了谁都一样啊,以前在家里是小酒喝着,吃喝拉撒都不用愁,时不时还来点红酒咖啡啥的,一时间来到新四军这样苦的地方,吃不好抱怨也是正常的。

    “军长同意他去了吗?”

    “同意啦!”

    警卫营的营长什么都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放李剑出去了,他们一群人,现在也是暂属新四军建制,每一次行动都要有上面的命令的,不能够私自行动。

    而在这个时候三少爷嘴里叼着一根狗尾巴草,小李阳的一个破旧的马鞭,时不时在小马的屁股上抽一下,晃晃悠悠的就进了村口。

    后面还有好几辆马车,甚至政委还看到了两个鬼子俘虏,虽然说现在鬼子俘虏算不上什么稀奇的事儿,可他们抓的也不多。

    “哎哟,政委你回来啦!这几天你干嘛去了,不会是偷偷瞒着我们去吃独食了吧!”

    政委当即就翻了个白眼儿,也就这个嘴边没毛的家伙敢这么和他说话,其他的战士都特别的尊敬,他,不会这样和他说话。

    他认为李剑这个家伙嘴上应该缝几针,不然整天到处大嘴巴说话,容易被打!

    就看不上李三少爷的素质是一码事,那一车车的物资又是另一码事儿了。

    政委大步走上前去,手摸了摸这几个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