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球长 >

第138部分

明末球长-第138部分

小说: 明末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然还需要时间。

    事实上,对于长老会来说,朝鲜连次次重点都算不上,他们的眼界,早已不限于天朝本土,甚至不是东北亚这么一个小窝窝,而是逐渐将目光扫向了已经把手伸到东南亚的欧洲殖民者了,毕竟,真正可以和他们抢食儿吃的,也就是这些人了,随着欧洲战争已经接近结束,而欧洲大陆的统治力度已经逐渐失去,越来越多的欧洲平民,凑点钱,甚至自身典当自己,变身“白奴”,跑去新大陆混日子。

    抢食吃的坏蛋,最讨厌了,所以,其实,朴德欢完全是自作多情,受害者心理。

    多日不出门的朴德欢,思考来去,还是想起来,自己此行还有点私事,起码要买些东西,回去孝敬侍奉长辈,可惜前几日,全都塞进了女人的被窝里,这不,倒也让这位大使先生,极为紧张才是。

    不过,那位依然发财的老仆人,冷眼旁观之下,逐渐发现,朴德欢的郁郁寡欢,不由得心头一动,暗地里一笑,忽然凑过去,说道:“恭喜大人。”

    “喜从何来?”

    朴德欢也知道,眼前的老人得罪不起,虽然身份是平民,是仆人,但那也是大人物的仆人,贵族的狗比普通人高贵,这不是什么新鲜话吧。

    老仆人说道:“托了大人的福,我等在帝都的使费不高,原本各处打点的经费,现在,帝都的老爷们都不肯收钱,而且待遇上佳,现在粗略计算,留下一点回程的使费,还有五百两白银的结余,都换成了天朝的共和通宝,权且使费,不如全都献给大人如何。”

    朴德欢猛地一惊,他可是知道自己的使团有多少钱的,的确,很多原本预计的花费,比如打点官员,支付消费等等,都不必花了,不过能省出这么一大笔经费,还真是喜出望外,不过,这献给自己,他倒不敢拿了,于是看了看那老仆,说道:“这怎么好呢,这是上上下下的结余,自该留着报备上交吧。”

    “切不可啊,切不可,”那老仆人忽然很是害怕道:“大人,这钱不能交啊。”

    朴德欢奇怪道:“这是为何呢?”

    老仆人说道:“如果我等将这些钱带回平壤,不但大人们不会满意,就是办事的下人们,只怕也是会难过至极了,这可不利于大人的声威啊。”

    “哦?”

    老仆人继续苦口婆心道:“您有所不知,这每回从户部领银子,都是有好几场官司要打,户部想少给,我等要多求取一些银子,以为不时之需,有什么意料之外的需要,也好应急,而每次的花销,自然也是可以根据上一回的使费来算的。”

    “我懂了,这不就是……”

    老仆人说道:“这回,承蒙大人的福气,帝都里的上国官差,堪称是不文不取,高风亮节,但是下次呢,他们下次要是改了性子,那可就是坑杀我等了。”

    朴德欢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他虽然不掌权,但也多少知道一些,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法门,历来公款这玩意,都是可涨不可跌的,于是说道:“既然如此,我拿这些,也太多了。”

    老仆人说道:“那大人说要多少,我这就取来吧。”

    朴德欢这还是第一次在实际数字里讨价还价,也无不熟练,因此说道:“我拿……一半就应该有余,你说是不。”

    老仆人忽然一笑,说道:“拿四百两吧,回头在平壤保障,报一个五十两,其余的五十两,我在请使团大大小小的人吃酒一顿,自然是和光同尘,风雨融合。”

    这话,换算成人话就是,你拿四百两去花销,剩下的一百两,我拿五十两和其他人吃喝去,而五十两去报账,回去也看着漂亮,岂不美哉。

    “也好,也好。”

    最起码,之前去青楼的亏空,也算是补上了,朴德欢想着,总算有钱买点帝都的东西,也算是回去交差了。

    他当然不知道,那老仆人在暗地里,骂了一声,傻帽。

    老仆人和朝鲜在帝都所派的探子,早已将这次真正的使团花费瓜分一二,连原本去交好贿赂天朝大员的人参,金银都一个不剩,全都二一添作五,只留下一些空话,说是与此事表面上官职不小,其实对朝政毫无影响力的,牛金星,李岩等人,其他的人,自然是知情者见者有份,不过,他们还是拿了一点出来,给朴德欢花费,目的当然不是给的封口费,而是买的他做替死鬼的,反正账目这东西,死无对证就是,到时候,全都泼在这位朴大使就好。

    朴德欢哪知道,面前唯唯诺诺的老仆人,有这么一个算计,当即就兴冲冲的跑出来,看着那“八大胡同”的方向,心有余悸不敢再去,而是去了几条繁华的街道,买了新出产的,什么指甲刀,小镜子,直到最后,看见一个进出人流不息的店铺上,挂着“时令新书,印刷有限,抢购为先的幌子”,自然也就走了过去。

    他进得门去,来来往往的人不少,当即就有一位打扮精神的小二,马上来迎客,用那种很高的嗓子喊道:“来人呐,客官,您可是来买我们出品的教辅图册的,有华图,有中公,都是好东西啊。”

    他指着最表面上,那些教辅书,也就是天朝最新科举改革的东西,这可是给了半年的宣传了解时间,虽然有不少自诩才子的腐儒,打骂如果今科依然考八股文,他必然可以高中,但还是要老老实实自己来买书考试,当然了,这几乎不是当初吴名当初划分出来的那些题目,而是这个时代的人,根据那些例题给出的造型,自己揣摩出来的东西,你还别说,我大明别的不行,搞公务员考试经济那是一个塞一个,还真被他们搞出来一些花样,起码在吴名看来,更接大明朝的地气啊。

    这个事情,朴德欢自然早已知道,作为儒生,虽然没什么资格参加朝鲜人的科举,但是这个时代,基本上朝鲜人看中国,就好像21世纪初期,韩国人台湾省人看美国一样,那是爸爸国啊,爸爸国玩文化改革,科举改革,哪怕儿子国不是争当先进,马上跟进改革,也是要好好的观察一下的,所以,《新印乙酉年新朝恩科申论例题选集》,《新印乙酉年新朝恩科常识例题选集》这两本书,几乎是用最快的时间,就从山东的走私商人手里,流传到了朝鲜,到了平壤,一时间,引起的轰动和反响是巨大的。

    在朴德欢看来,这新科举的申论部分,倒也有点指点江山的意思,如同之前的策论一样,讲的就是治国理政的道理,给一件具体事务,然后拿去分析,就看是不是言之有物,这一点,倒是古今如一,但是那常识例题,就有很多是不必要的了,那上面倒也没有太多超纲的东西,但是都是才学知识,多的是四选一的题目,一个时辰以内完成一百道题,而且很多东西,都不像是什么当官的人需要知道的,一时间,自然是批评多多。

    这也是很正常的。

    历史就是这样,先进的虽然可以取代落后的,但那也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比如说电子货币取代纸币,就是反反复复,而褒贬不一,这个过程中,就把银行柜员这个职务取消,数钱技术取消,人们再也看不到,一连多少人数钱比赛的景象,淘汰了一大批的“数钱高手”。

    朴德欢慢慢说道:“不了,家里有,我随意看看。”

    “那您随意,后面有各类新书,世语新说,红楼梦最新一集等等。”

    “好说,好说。”

    朴德欢没什么应付小二经验,自然花了点时间,开始朝里而走。

    这书店的格局很简单,自然是按类别拜访图书,一进门就是大堆的“教辅书”,事实上,不需要吴名去催促,他们研究出来的例题册子,就直接被热情的大明书商直接下订单印刷,倒也是生意很好啊。

 第247章 替罪羔羊

    (全本小说网,HTTPS://。)

    “上旬说了,红楼梦下旬就出,时日可是宽限的久了,为什么还没有进货呢。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位小哥,您可吓到我了,我哪说的是下旬就出,我说的是下旬您来看看,如若出来,我顶风冒雨的去给您家送去,这可不是?”

    “那你送啊。”

    “这不是宫里的不给吗,据说是那位大人可不是什么凡间人物,而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专门出恩科试题的人,日理万机,自然不可以为这么点宿务就撒手不管啊。”

    “老板,你这么一说简单,我家小姐可饶不了我的,她整日哭哭啼啼,夫人也是闷闷不乐,我不管了,反正你要给我一些东西交差。”

    “小哥,小哥,我们一直在努力啊,可是那可是宫里的长老,不是那些落第书生,可以威逼利诱,要不,你带点别的东西回去应付应付。”

    “红楼梦,那可不是别的书,你让我带点什么别的啊,你帮我想想办法。”

    “别急,别急,我这儿还有不少新出的小说,有孙琼瑶大家写的六个梦,有郭黄易大家的翻云覆雨,都是,怎么说来着,都是白话文里的好小说啊,对,上面是说了什么白话文,就是人怎么说好,小说就怎么写,试试看吧。”

    “翻云覆雨?”那家丁随意在那本翻云覆雨上翻了翻,一见之下,果不其然,居然是赤果果的小黄文架势,只不过里面添加了一些前朝事务,当真写的是面红耳赤,花团锦簇,赶忙放下,心道,这东西给了小姐夫人看,怕不是要被打烂屁股。

    不过,那位什么什么琼瑶大家,文笔却算及格,到底是女子写书,可以说篇幅和尺度都还算有节操,当然了,他也不管什么,反正也不是他花钱,能应付那姑奶奶就好,当然了,自然也是把黄易的什么寻秦记,翻云覆雨都买了下来,自然,和以前一样,账目走“公账”报效,书自然是自己看了。

    不说别的,品花宝鉴就是这个活动之中的战利品。

    朴德欢好奇之下,走了过去,问道:“请问这位小哥。”

    “客官有何事。”

    “这刚刚那位,所说的红楼梦是何物,为何那位,如此费心呢。”

    “哦,”这书店的小二上下打量了一下朴德欢,自然把他当做外地来帝都的考生,不过考生来了,不看什么教辅书,而是随便看各种“玩物丧志”的禁毁小说,也很正常,都堕落的可以嘛,“回公子,那是帝都本地绅士之家的家丁,这是来替家里的小姐催讨小说的,可惜,我哪有那么大本事写出来啊。”

    “小说……”忽然,朴德欢在心中想到了一段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没有沉浸于这类声色犬马的享受之中,而是如同夫子那样,求德求贤,那么该是一个怎么样伟大的国家啊。

    想到了如此,他也把红楼梦当做了靡靡之音,心底失望,更加上前几日的堕落与肆无忌惮,因此更是又恨又怒,因此也对这帝都新朝更无好感,当下选了一些“正经”的书本,也有一些新科举的例题卷子,正正经经的新书拿回去,也算有个交代,至于各种指甲刀,小镜子的东西,自然有下面的商人随手孝敬,也不需要他劳心了。

    总的来说,这次朴德欢的所谓出使,算是圆满结束,虽然过程平淡无奇,但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深远而意义非常的。

    在这个时空的现代化时代,长老会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力逐渐变得低调而无所不在起来,对于很多尘封历史也开始淡然的任由人们随意取用阅读,而他们查阅这个时代的点点滴滴的时刻,发现,朴德欢这个人物,简直是太有代表性和一般性,不说别的,在这个时代,大多数来到帝都的到访者,都多多少少发现了帝都那朝气蓬勃,即将天下布武的雄心壮志,但是这位朴“大使”回到帝都后,却极尽诋毁之能事,将长老会的一切建设,都视作了堕落的靡靡之音,简直就是纣王在世,杨广重生,几乎内战讲起,陈胜吴广起义。

    费解,费解,非常让人费解,作为历史学家,无人可以明白朴德欢的想法,明明一路上,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长老会将会建立的帝国有多么恐怖,但是,历史是无法重演的。

    这是一个简单的幸存者偏差,朴德欢的身份,他的屁股决定的脑袋的位置,就只能注意到,是否是有利于他所在解决的统治,所以,他只看到了,鸭绿江边那“薄弱”的防线,近乎于“玩忽职守”的沈阳城城守,似乎“懈怠”的军队,世风日下的帝都军民,还有一脸贪婪嘴脸,说什么重商主义的朝廷新贵。

    这些在一个后世的人来看,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工业化进程的东西,在一个本身读书一般,都读死书的很的朝鲜书生看来,却是极度的腐败失败的表象,这本身就不是什么见识问题。

    这是屁股问题。

    伟人曾经说过,所谓革命,就是选边,就是屁股问题。

    李向前不会去管朴德欢如何回去朝鲜,如何去打他的小报告,正如一只狮子吃饱喝足后,不会去搭理偷吃自己吃剩下的猎物的骨头的乌鸦秃鹰什么的。

    有一件事,长老们有些不明白,他们基本上把这个征服的事业,当做了类似于文明之类的即时战略游戏,在这个游戏里,里面的人都是只能被数据一样的东西所控制,只需要计算什么人口啊,经济啊,就给一个国家贴一个什么样的标签。

    他们还不懂的是,人是不可以贴标签的,人是有自己的思维的。

    朝鲜人如是,小姑娘如是。

    好久没有回到自己的休息室,这里被保持的很干净,各种衣物和纪念品也焕然如新,他的心情不坏,虽然因为那照片上的亲人而一度稍稍不安起来,但很快就调整好心情,找了一些理由安慰自己,毕竟都是星际时代而来的人,而在他们的时代,永远的告别家人,坐上飞船,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去人类控制区以外的世界去探险,基本上是很多21世纪青年的选择,毕竟,这种探险,在保证了他们寿命程度的基础上,还是很有点冒险主义精神的嘛。

    所以,李向前来说,这种事儿并不新鲜,他还是很有几分,革命乐观主义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