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球长 >

第359部分

明末球长-第359部分

小说: 明末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回去惹事就好,而针对澳洲的情况,许多人也是从善如流,开始选择了养羊,后世澳大利亚羊绒也是很知名的,中国毕竟是缺乏放牧地,事实上,羊毛类货物始终是进口大宗,一个人如果穿毛衣的话,十有八九就穿过澳大利亚来的羊毛。

    当然了,畜牧业所需要的技术和资金也不简单,起码疫病和饲料就是难点,但是现在的重点不是让他们养活自己,同时看好澳大利亚这个黄金产地吗。

    福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老早就算计好了出路,两百亩地,只需要种上五亩地的粮食,五亩地的菜,就足够养活自己,同时还有羊群可以养活,长老们对于扶贫的兴趣不大,也不存在送给贫困户几只羊后,马上被卖掉换酒喝的惨剧,想要小羊,想要农具,还有其他的一切,都要干活来换,哪怕是那种让你把一堆箱子从甲处搬到乙处,明天再从乙处搬回甲处,纯粹是浪费时间的安排,也比白给你的强啊。

    “就在那,那群黑啤磨磨唧唧不肯滚蛋,是我领头,冲过去一通乱打,将他们赶走的,哼哼,手艺那么差,还敢占我们的地方!”

    在路过一处草原的时候,福标就指着那说话,兴奋的谈起驱逐那些土人的场面,得意自己当场被那长老拍肩膀,表扬是好样的,还当场叫着给他加了多少积分,一下子不但足够可以申请土地,还能得到不少的好东西,他打算拼命干几年,到时候赚到钱后,就足可以变成个地主一般的回乡去,哪怕家乡已经没有了亲人,但在儿时的伙伴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财富,也是可以理解的嘛。

    范进看了过去,那片草原面积不小,还有水源和山坡,不过作为土人居住地的痕迹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了,地面上似乎点燃起大火,将他们原本所住的地方烧毁,看面积还不小。

    忽然有些不忍,说道:“那些土人都到哪去了呢,他们别再想着报复我等,那就坏了。”

    福标拍了拍肚皮上的肥肉,他是那种哪怕喝口水都能长肉的体质,忽然笑道:“那些土人就别想了,他们什么都不懂,连打仗该怎么打都不知道,就是一群人呼喊着朝前冲,一个汉人能打他们十个,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晚上想来偷袭,却是一群人集合在一起,还不断喊叫,早就发现他们了。”

    忽然想到了什么,那是不多的接触长老的机会,说道:“长老说了,这叫挑战应战法则,嗯,反正他们就是很容易对付啦。”

    范进心中一叹,虽然他不是什么圣贤,但是说起驱赶走土人,然后占下这处地方过日子,也是有些自我感觉不对,但又不能说什么壮士神勇的话,只能唯唯诺诺的的应付着。

    他一路北行,不断路过大片的土地,很多河边水边的田地已经被开垦而出,放羊种田,好不欢快,让人想不起此时在本土北方还是寒冬,但他的心情很是低落。

    沿着铺垫出来的土路到达目的地后,再朝北望去,就是一片山林了,范进可以在远处看见偶尔经过的袋鼠,还有其他陌生的动物。

    甚至在一座山上,还可以看见有灰蒙蒙的人影闪动,知道那些就是土人了。

    范进自小读书,家里穷困,一到晚上,别说凿壁借光了,那首先你得有一个晚上点的起灯的有钱人,屌丝是点不起油灯的,而屌丝的邻居,肯定也是屌丝。

    他的视力不好,大体只能看到,那些人没有衣服,应该是用一些树叶遮体,黑色的脸上摸着白色的颜料,和想象中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差不多,落后,无序。

    叹息一声,还是开始工作了。

    他需要做的不是地质狗们对于土地进行严格的调查,而是相当于进行点验,飞船上快速飞过,现在需要点验,划分土地是个技术活,历史上美国人在西部玩的如此成功,事实上就是将所有权力完全下放,西部牛仔乱不乱?就是这样的。

    不发武器,移民打不过土人,发武器,容易失控,而政府组织的话,就意味着庞大的开支,毕竟地方大了,总不能每个地方都派去领导,必然要有特派员之类的差使。

    但是那样,还赚个头啊,现在也就是依仗着保护金矿的作用,才能让长老们挤出足够的资源维持,真到了全中国人民觉醒,发现跑去海外有赚头,那个时候也不必半强迫半忽悠,人哗啦哗啦往外跑,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张亮看着这份报告书,心中并不在意,如果说农业,他当然是比较认同后世那种一个家庭耕种几百亩地,一个大胡子红脖开着拖拉机,唱着歌,就可以耕种出足够养活一个小区人口的口粮。

    后世中国基本上也是这个套路,但不同的时代,事实上他对于这些土地的要求就一个,养活他们自己就可以。

 第506章 罗生门

    (全本小说网,HTTPS://。)

    往大了说,他也只是一个驾驶员,思考这种人类世界的破事儿有些难为人啊。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每个大时代的小卒子都很难看到这个时代的全貌,哪怕是此时英国被忽悠前去海外闯荡的屌丝水手,不会明白和理解亿万财富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在日后可以让他的子孙后代随便在三里屯之类的地上凭借一张白人的脸就有女人倒贴的盛况。

    人家很简单,就是为了混碗饭吃。

    孔乙己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他步履蹒跚的走进一家酒馆,所有趁着冬日喝点酒暖和自己的闲人看见他,都叫道:“孔乙己,你又被人打了。”

    孔乙己不答话,对柜台说道:“温一壶酒,来一碟炒黄豆。”

    说完话,扣扣索索的拿出一枚银元。

    有人高声嚷嚷道:“你一定又是把头拐卖去了澳洲做猪仔,被人家家人追打了吧。”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被那几个秀才的家人追着打,还往你脸上泼尿。”

    孔乙己似乎很是激动,说道:“朝廷的事情,能怎么算是卖呢!”

    他似乎想解释,但却无从解释,只能在嘴里不断说着:“澳洲乃天府之国,”“君子固穷”。

    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孔乙己感觉万念俱灰,他几个月前来到帝都找机会,和他一样的这种北漂数之不尽,甚至形成许多不同的群落,骗子群,自阉渴望入宫做太监的,当然了,这个时代最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也是不少的。

    他们在帝都混日子,什么写信,卖字画,因为帝都竞争对手太多,实在是难以坚持,帝都的识字率可是很高的。

    至于什么做官员身边的师爷秘书,那都是得从家乡找最亲近的人,因此只能勉强度日,这个时代最大的难点就是,由于印刷术普及,造纸术传播,大量的读书人被制造出来,而政府却缺乏足够合适的岗位安排他们。

    大明朝这个举人可以一辈子做下去的体制,非常适合元末明初的时候,人口稀少,一个县内任命一个举人,就多了一个朝廷利益的支持者,毕竟大明朝如果倒了,也就失去了这份利益啊。

    但是到了王朝中期和末期,这套制度就不太合适了,一个几十岁的老秀才,一辈子什么都做不成,但一旦通过了乡试这个考取秀才的考试,这可是录取率只有3%到5%的可怕录取率啊,但是考虑到庞大的人数,还有一经考中,就一生为举人,还有其所代表的利益,依附于这套体系下,免粮免税的人,可以说是说不清楚。

    但具体到了整个大明,还是有更多老童生,老秀才苦苦挣扎,孔乙己不过是这个群体中,最倒霉的一个。

    之前招惹到那长老后,却是本人无事,但和他一起搞事儿的三个秀才却是被直接带走,生死不知,只是说被自己“卖”去了澳洲。

    可怜孔乙己被闻讯从河北跑来的李进家人围住就打,他们不敢去找官府,只是追到他后,找到出去,跟他要人,哪怕孔乙己到处解释,也没人信他,要知道,孔乙己可是在官府的大门口,被一个亲热的长老拉住,口称他为信得过标兵,为澳洲招纳移民的模范,甚至还塞给他几枚银元。

    这一下就坏了名声,不过也把朝廷在南方新征服的一片土地说明白了,基本上宣传方式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赤果果,基本上,画在一个偏僻墙壁上的宣传画很有趣,那是一个富态的男子,瞪大眼睛,用手指向看画的人,旁边写着,“靓仔,有搞头吗,没搞头去澳洲看看吧。”

    所有的县官都接到了如此的通知,虽然没有硬性摊派,却也有着各种政策扶持,而招纳垦荒移民最多的县官将得到奖励,当然了,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招募农民去边疆垦荒的传统,甚至移民湖南人去填充四川,移民山西人去填充河北山东,以至于传下“解手”这个传说。

    当然了,也有一些人断断续续的在各种消息的传说中跑去辽东,朝鲜安居下来,毕竟这里也是多少年中华之土,传说中的自古以来,开发多年,数之不尽,一路上也非常容易走,不像是那根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澳洲要来的可信。

    所以哪怕给予了许多福利,对外招募垦荒的行动一直不太顺利,北方是因为各种杀伐之下,人口本就稀少,历史上这种情况,因为人少地多,容易生存,都是被伪装起来的盛世,何况是还要加上土豆盛世,硬生生弄出来一个康乾盛世啊。

    孔乙己现在是有家回不得,在帝都待不下去,将人引诱欺骗背离父母之邦的行为本就遭遇人唾弃,好在这是官府的行为,似乎也得到了官府的背书,才没有人敢真的难为他,不过想要好好过日子就难了。

    帝都原有大明缙绅们,都已经低调到极点,不敢招纳门客,而新崛起的新贵们,要么养不起,养得起的,好像那些长老们,对于寻找书生才子做门客兴趣缺缺,一下子断了他们的生技来源。

    孔乙己在众人的目光下,将那一壶酒喝下,稍微暖了暖身体,感觉舒服了一些,这冬天如果能喝一杯酒,那是全身都暖和起来,可以回到家中,勉强支撑起这一夜。

    之后就默默的回家去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起了个大早,孔乙己简单收拾好一切,走出这间出租屋,这是合宿,也就是与另外一家人合租的房子,还是一家在帝都做小买卖,卖煎饼果子的,带着个孩子,自然是更加吵闹,要不是可以便宜许多,孔乙己怎么可能与这样的下里巴人一起合租。

    走出屋外,冬天虽然冷,裹在棉袄里将就着出门,等慢慢走到一处大院子,一路上三三两两的出现的,也是与自己差不多的人,都是对视一眼后,似乎心照不宣的朝里面走去。

    人渐渐多了起来,只看招牌,却是很正经的于谦小学,原来为了弘扬忠义,帝都的各大小学并没有遵循旧时空育红,新华,胜利这样的命名方式,而是以各种名人为主,于谦这位文武兼备的人物,自然是被列为第一。

    这学校装修的不错,虽然此时已经放了寒假,但依然人不少,还都是孔乙己这样不年轻,却也不老,临近中年的人物,看起来光景都一般,不过人都精神的很,走路也带风一般,神气的很。

    他走进一间教室,这里似乎是特别设置,可以容纳百人,坐在那些书桌后面,渐渐人都不再谈话,反而安静下来。

    等到人越坐越齐整,似乎都在等待,直到有个男子走了进来,站在那吼道:“长老到——起立!”

    “长老好——”

    “同学们好。”一个高大而肥壮的男子出现,钱进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看了看一直注目在自己身上的“学员们”,仔细的点点头,说道:“现在上课。”

    “坐下!”

    虽然整齐划一的动作,钱进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昨天我们深刻学习了什么叫做五级三阶制,这样一个财富的来源,今天我们将重点学习,我们为什么不能发财!下面,你们先默念巡视。”

    “哗”的一声,孔乙己和其他人都站了起来,在那大声而整齐的说道:“我一定要成功!”

    “只是要把握机会才能成功!怎么样来把握机会,这就要从我们这帮人干起!跟着长老干起!”

    “事业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看准目标,其他的都不要考虑!”

    “我要成功,我一定要成功!!!”

    “大家团结起来,肯定能取得事业的成功,世界上没有完美之人,但是有完美之团体……”

    “投钱少、风险小、回报大、时间短,这是善意的骗,给朋友一个成功的机会!”

    “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喊完这些话,孔乙己也感觉热血沸腾起来,过去生活中的种种不顺心,不如意,也随即远去,他也是几十岁的汉子,已然被发财的梦想遮蔽起来,全然狂热的听讲了。

    钱进摸了摸脑门,让他一个坐办公室的去进行讲师工作,也很不容易,好在几年来居移气养移体,做习惯了大人物,自然不会怯阵,试验几次后,面对这些新时空居民,倒也不会害怕了。

    “大家知道,现在我中国人口繁衍,子孙遍地,已经到了人口压力巨大的情况了,这种情况下,还有许多人一辈子走不出自己出生地五十里地的距离,一辈子困在这里,而我们任务,就是让他们赶紧走出去,去到外面去,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做到他们该做的。”

    “昨晚有位学员,嗯,孔乙己学员问我,这样骗人是不是有些不对?我说,这是善意的欺骗嘛,善意的欺骗不是骗人,你想想看,那些地方,可都是肥沃而巨富之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与其在家给那些地主老财种那么几分地,一年到头都吃不饱,为什么不出门去搏一搏,万一成了呢,那不就是发大财吗。”

    钱进清了清嗓子,说道:“有些人啊,总是不能实事求是,老是把人家外国妖魔化,实际上呢,早在汉代,我国外交家就到达了万里之外,不过有恶人国王,生怕商路断绝,欺骗了那使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