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球长 >

第362部分

明末球长-第362部分

小说: 明末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拙说话,在李永熏的母亲面前露怯,暴露了自己比李母都大的事实。

    虽然在这个时代,这都不是事儿,有钱老爷一个人霸占自己无法满足的女人,甚至几十岁的人还在房中养着十几岁的女孩玩弄是常态,著名的女人柳如是就是十三四岁的时候,被那几十岁的周延儒收入房中,终日抱于膝上,一边读书一边玩弄,所以,这算是常态。

    但是,那都是普通人家,李永熏再如何落魄,却也是锦衣卫世家出身,多少代都是官身,真让她委身于这么一个大了自己不知道多少岁,家里不知道有何等悍妇。(王建不懂事,忘记自己是单身了,在旧时空,四十上下还没结婚,还玩着呢的男男女女多的很,却没注意到,在这个新时空里,结婚年龄低的很,李永熏十六岁还没婚配的原因,不过是因为之前他爹死后,一直要守孝,况且事实没有让她们一家颠沛流离,相反还算安稳,还到不了那种乱世女孩子随便找个人出嫁凑合的地步,自然也安稳起来。)

    她一低头,说道:“那就谢谢王大哥了。”

    王建听了欢喜,说道:“你放心,我已经吩咐巡逻队每天都来你这里多看看,有什么外人骚扰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帮你解决,至于什么收税和进货的事情,也都交给其他人,你就安心在这里吧。”

    李永熏倒是对王建没什么恶感,总的来说她又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对于王建的抗拒不过是少女心思里面的防御心理,但时间久了,这种防御早已被瓦解的差不多了,况且李母虽然原本希望自己嫁给知根知底的锦衣卫自己人,但在这个乱世,还是更希望女儿可以活下去就好。

    一种几年中都没有出现过的安全感涌上心头,通常这种感觉,都是父亲在世的时候才有的,但几年来,情况渐渐变坏了,老父死后,先是紫禁城里换了好几家的大王旗帜,这当然不关她的事情,随后,锦衣卫的几位官员逃跑失踪,而剩下的人投靠了长老们,基本上也就任由人家差遣了。

    考虑再三,虽然锦衣卫在历史上劣迹不少,但是到了这明末的时刻,却是被文官集团掌握权力,众正盈朝以后,早已式微,起码好像以前那样直接说你谋反就谋反,说你勾结山贼就勾结山贼,完全不同,因此不少人都算老实,起码历史上被满人都可以收编一批人,何况其他人。

    但由于考虑不周,忽视了锦衣卫之中只剩下孤儿寡母的那些,李永熏最开始还是吃了些苦头,好在他们都是世代在帝都,彼此扶持,互相照顾下,先是得到了南方的米面,安定了人心,之后纷纷都收编,摇身一变,换了身衣服继续干以前的行当,当然在长老们更加严格而科学化的管理下,效率也算是完美提升了。

    之后搬入了住宅楼后,还多分了一套出租,生活就渐渐安定起来,李永熏不愿意在家等靠,也不想做那些女红赚钱,于是找了半天,在幼时认识的好友,钱家哥哥的指点下,找到商务印书馆进货,在初期,商务印书馆为了打开销路,当真是下血本进行了大促销,为了进行洗脑,几乎是免费在进行促销。

    李永熏到底在其父身边长大,父亲作为锦衣卫,虽然大案子,那些缙绅无论杀人放火都很难去管,但到底还是做了一些事的,什么扮作妓院里的龟公,还要伏低做小,扮作小人物搞跟踪游戏,至于假扮摊贩,乞丐就更不少了。

    这个时代,普通平民百姓的见识严重不足,而上层人士的见识却好得很,李永熏在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后,发现去卖这些书好的很,起码按照钱家哥哥所说,那都是长老们在卖,而且不少为了钱,根本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某长老语)为了让大明的老百姓了解他们,所以只要自己大着胆子去做,起码在官面上,没人敢难为自己。

    有了这个定心丸,李永熏自然是打横来的,她在王大礽面前自然也可以昂起头看着,不到一定时刻是不会说出钱家哥哥的事情的。

    不过此时,眼前男子不但是钱家哥哥的上司,虽然年纪只怕不小了,但样貌很年轻,对自己又温柔,还拍着胸脯说为自己报仇,早已感动了她。

    但是,王建的一个动作让她很意外,这个时代,如若看中了一个女子的身子,想要明媒正娶,直接提亲,或者先找人旁敲侧击一下,然后不就水到渠成了,本身就是很正常的,如果是要养外宅,那也是有些流程,置办了宅子,丫鬟,说好包养条件。

    而这长老却是先说为自己报仇的事情,然后还给自己“介绍”工作,找个营生,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她是真看不懂了。

    这就是两边意识形态的碰撞而已,这一点,连李向前都未必理解,在这个时代和后世的包养制度完全不同,在王建看来,这样一个长相,身材,独立意识都顶尖于同时代女性的少女,绝对是一个良配,自然是该好好拿下,而相应的,先让她锻炼一下,日后随便在长老们旗下的大型公司内给她找个职位安置,既可以拓展自己的势力,也可以让她更有充实感觉。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不同而已。

    李永熏不由得低下头,说道:“小女子真不知道如何报答长老了。”

    王建有些晕头晕脑,如果他脸皮厚一些,或者是那种情场老手,完全可以调笑一句,不如以身相许啦,看看少女的反应,不过此时却腼腆起来,挠挠头,说道:“啊,这也没什么,朱家还在那呢,虽然麻烦些,但我向你保证,一定将他们家绳之以法!”

    李永熏点点头,无论如何,她是个弱女子,虽然性格泼辣,却也是在这个大时代无能为力,如果对方真帮自己报了仇,那真是无法回报,真提出对自己的要求,那真是无法拒绝了。

    但是,他到现在还不肯直接提亲,却是让自己抛头露面做小买卖,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就是为了用这个换自己的身子?

    这种意识差别很大,李永熏也只能低着头,不敢再看,生怕这个男子当场就提出那种要求作为交换,这是她最最不可接受的底线,虽然为人子女,替父报仇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这样羞耻,只怕父亲在天之灵也不会安息吧。

    王建却是心中满意,因为他多少学习了些察言观色的知识,发现这永熏妹子不但对自己的距离拉近,脸色还在发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回答正确,少女的好感度增加3点?那么,什么时候可以直接表白了呢。

    忘记说了,我们的王建通知打发无聊时间的方式,就是去玩各种类似于心跳回忆一样的恋爱养成游戏……

    不是情场老手,谁能理解,感情不是游戏,不是积累好感度就拿下的攻略,事实上,很多时候,接触短期,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王建和李永熏说了一些下面的安排,还让她也帮忙在里面想主意,也就退了出去,李向前虽然拍着胸脯说朱纯臣家由他来搞定,但是毕竟自己也是要出力为好,况且哪怕是以后世的人的看法,朱纯臣家从成祖朱棣时期就开始为大明朝效力,真正的根明苗正,更别说,在最后时刻,崇祯可是把自己的儿子都托付给了朱纯臣,这种信任换来的却是直接的出卖,连叫门都叫不开的尴尬。

    当然了,在长老们做事的优先级上面,这些遗老遗少虽然无耻无能,还贪得无厌,想尽办法要求各种权力好处,但是还不着急处理他们,真处理了他们,南方的什么老钱老马都要伤心了,哪怕是千金买马,也得留着这个榜样给他们看啊。

    但是,对于王建来说,什么都是假的,妹子才是真的,虽然没有捕捉到妹子那淡淡的幽怨,但是还是明白,自己泡妞的成百与否完全就在是否能够尽快搞定朱纯臣了。

    可怜的王建,哪怕穿越了,也不能真正的成为泡妞高手,只以为有钱有势就可以获取女人的芳心。

    当然了,王建也无师自通了一门绝技,后世流通的丈母娘攻略成效不坏,起码在李母看来,这个突然出现的有权势的男人,虽然王建比起这个三十出头就守寡的女子还小几岁,但好在王建保养良好,而两年又是守寡,又是生活压力巨大,因此看起来到真像是一个毛脚女婿在讨好未来丈母娘的样子,他的年龄自然也是被忽略了。

    虽然是新近开门,不过赶着快进腊月了,生意还不错,由于交通的方便,全河北的有钱人都愿意开荤坐火车来看看,起码与我大清时代的不同,这条铁路越到后面,新时空居民参与的人越多,自然也是被接纳的更好,中国的老百姓第一时间就明白铁路的好处,少数利益受损者也掀不起大浪来了。

    采买年货的人不少,不过与后世那种明码标价的购买方式不同,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更喜欢讲价购物,这家精品店的定位原本在旧时空就是购买力一般的低龄女生,以及想泡这些女生的小男生们,买不起真的,就卖假的,同时贩卖什么明星贴画之类的。

    当然了,转到这个时空,穷人的钱是别想赚了,不过全河北的富户还是很有油水的,这也是他们在想尽办法回笼资金的招数。

    通胀是个可怕的大老虎,去年以来,长老们兑换了太多的黄金,也下发了太多的银币,如果是太平盛世,或者威信足够的中央政府,还可以用国库券,各种奢侈品来回笼,但是这个时代,老百姓的土坑里面,藏了太多的金条了。

 第510章 天上人间少年杀人事件

    (全本小说网,HTTPS://。)

    乱世买黄金,盛世买古董,随着帝都一大批人造的市民阶级出现,哪怕再缺乏根基,哪怕再缺乏训练,却也是形成了不小的市场,大量的廉价产品进入民间,没有造成早起长老们担心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就是地主老财将手中的银元藏起来,只花各种劣质货币的现象,人们以惊人的速度接受了这种银元,其币值也许有些亏损,但是用现代化铸币机器制造出来的银元耐磨好看,那些原本依靠私自铸造钱币为生的存在立刻就扑街了。(全本小说网,https://。),

    不管因为银元确实可以买到大量货物而得到认可,还是人们遵循新老朝廷交替带来的政权合法性原则,但人们确实已经认可了银元。

    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里出金钱,枪杆子里……出贵族。

    后世中国对贵族这个标志理解的太过差劲,只以为是八旗子弟那样只是享受就是贵族,全然忘记了,汉唐时代,甚至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们接受供养丰衣足食的代价可从来都是在前方赴死,犹如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冲锋陷阵,那都是代价。

    而到了现代化时代,所谓的贵族就臭到臭不可闻,基本上就是在那喊着,我是孔子……各种子的后代,你们这些贱民后代还不跪舔?某个一辈子吃供奉,有事就做汉奸的家族,将中国搅和的一团乱麻后,几十年后又回到中国,却因为接待自己的不是中央一级的官员,而仅仅是省级小干部,甚至也不肯供奉给他俸禄高官享受,就破口大骂中国人没文化,不懂得尊重他这个孔子后人。

    这就是理解错误了,享受多少俸禄是在说,先得做多少事在说啊。

    孔兴燮有些不耐烦,他爹已经六十来岁,身体还不好,眼看着很快就要由他来接任衍圣公的位置,但是,作为长子,他却看不懂帝都的变化,起码各位官员对他是不断的打哈哈,那些长老们见了他,也是兴趣缺缺,得不到任何准话,比起历史上,入关的满人为了坐稳江山,就给予了上蹿下跳为其出力的衍圣公一家巨大的好处,什么轻赋,免差,都是小意思,保举官员不在话下,而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其得到的司法权,也就是说,孔家控制了曲阜周围的大量权力。

    对其属员、匠役、庙、佃户人、孔氏族人等,均有权传讯、拘捕、惩办。孔府规定,凡其属内官民族人发生讼案,必须先由衍圣公府自行审理,或断结,或移送地方官,否则就是“越分”,要据以定罪,圣公府及百户、管勾衙门都设有森严的公堂,备有严酷的刑具。

    但是这种想法越来越渺茫,无论如何许愿,就是没人愿意给予他保证。

    明明他已经找遍了各种师爷,各种文风都有,写尽了肉麻的话语,为帝都的天降圣人长老们歌功颂德,其不要脸程度已经可以比肩历史上那些汉奸祖宗了,但是这些不通文墨的长老见了,就是打了打哈哈,完全不肯给予各种优惠,反而是跑去曲阜越来越多的贱民,勾引本土乡民朝外面跑。

    起码今年秋收以后,原本看着帝都宣布不收农税了,打算狠狠的征收一把农税,趁机也多收买一些帝都出产的新鲜产品,但收税越来越难,而收上来的粮食,想要卖钱也越来越难了。

    这里产生的是一个类似于一两百年后,在英国发生的物价革命现象,当然,本质不一样,英国的价值革命,是因为大量金银涌入后,倒置粮食价格上涨,于是,就把一群地主变成了,很有钱的地主,而这些地主为了让自己手中的钱不贬值,于是投资工矿业,最后这些资本有力的支持了英国的工业革命。

    而长老会带来的改变是,由于人口相对稀少,而土地大量留存,尤其是朝鲜的土地和农奴被收编后,近水楼台的山东老表坐着小船就可以到达南部朝鲜,大量的人原本从本乡是个穷鬼,到了那边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地主,变成了掌握先进生产力阶级。

    而到了今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或多或少穿着皮袄,带着钱财,后面跟着一个听话的朝鲜老婆,回乡炫耀一番,一下子带动了许多人口,也朝着外面奔走。

    就在前些天,孔兴燮收到了家信,其父哀悼说,家里的佃户已经开始跑路了,哪怕家丁昼夜盯着,也架不住人数更多的佃户们,准备好了以后,跟着老乡一起跑走,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拉一个移民过去,就有黑心的长老会给的补贴,自然是人人激动,个个向前,尤其是吸取了某些教训好,还是组队回老家拉人,也有了一些反侦查经验。

    对于地主们来说,佃户也许是时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