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球长 >

第70部分

明末球长-第70部分

小说: 明末球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沸腾,那可就不好了。”

    李向前拿起终端机,拍摄了一张明亮的星空,星光点点,“我们拥有一个宇宙啊大姐,足够撑起无穷的贪欲了。”

    “好吧,就是这样。”

    晚间,李向前吃了点东西,就穿着双拖鞋,附近溜达一下,他们占据的是一片河滩地,看来是无人开垦了,这也很正常,这里可是河北,几千年来都是中国最核心的所在,能够开垦的平地早就开垦成农田了,除非是在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之后,才把之前的许多土地重新利用起来。

    他闲逛了许久,也无人敢于拦他,不必看别的,这些新时空的人已经用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辨认“长老”的身份,自然就是新奇的衣服,还是短发的发型,高大的身材,当然了,他也没有去别的地方,而是到了附近的一个麦田去闲逛。

    这个时代的人,还没有学会剪短头发,实际上,真正的短发,还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事情了,而且,在明末清初,还搞出过一个剃发令以后的鸡毛鸭血一大堆破事儿,为了规避这些事情,李向前他们自然有过应对的方式,只要不是有心人故意引导,头发的事情绝对成不了问题,他的态度是,你们愿意留长头发就留,但是我这里把主流文化变成短发男各种潇洒帅气,风流倜傥,而你们长发里面的虱子今天洗干净了吗?

    麦田很漂亮,李向前站在旁边,看着夜光下的麦子,被风吹得忽上忽下,好像大海的海浪一样,心中忽然一动,拿出手机后,拍照,将面前不大的一拢麦子用小刀给割下来,然后将那些麦穗,装在兜里,回到了自己的大帐。

    回到卧房后,看了看,徐浩那家伙精力旺盛,不知道又去哪里了,这小子已经是内定的新任沈阳军区司令了,无他,这工作太简单了,他在地上寻找了一会,拿起了一个装食物的盒子,用那盖子把那些麦穗装起来,然后用手细细的挫撵起来。

    不一会,这些麦子的麸皮和秸秆都被吹开,只剩下麦穗里面的面粉还在盖子里乘着。

 第159章 库吏们

    (全本小说网,HTTPS://。)

    过了一会,李向前叹息一声,说道:“大概是四两。全本小说网;HTTPS://щww。m;”

    “一亩地大概是六百六十平方米,那么这麦子地的平均亩产,也就是……三百五十斤,就算是我收割的位置靠边,太稀疏了,再加上还要过两天才开始收割,那么加码一点,五百斤,已经是极限了,亩产五百斤,也就是说,最多能养活一个人。”

    这个时代缺乏副食品,未来天朝的,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工程基本上还没有影儿呢,那么就是要多吃主食,当然了,普通人吃的主食里,少不得要掺杂不少杂粮或者野菜,这都是老生常谈了,只有比如钱家兄弟一起去山东出公差那种大事情,钱母才张罗着从邻居家借来葱和油,用面粉烙大饼,大饼阴凉后,配上咸菜嘎达,是可以吃一路的。

    李向前担心的,也正是如此,他们在农业科技上基本上毫无累计,起码没有袁隆平那样的人跟着他们过来,而且对于该如何建立水利设施,完全没有门路,至于如何浇水施肥,那都是书上的书本了,至于他们,都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物,种地就更不会了。

    比如化肥,哪一种化肥针对哪一种土质的土地,哪一种作物,都是有讲究的,甚至什么时候施肥,都是一门很精细的学问,而这些,他们不懂,书本上也只是泛泛而谈,这需要的是赶紧想办法研究了。

    想到这里,李向前走出自己的帐篷,向东看着夜景,用不了多久,他就要带领这些人,前去东北扫荡边疆,开拓那片土地,当然了,那些鞑子的上层人物,基本上都是要被戴上“金箍”后,老老实实在草原上养羊给长老们吃的命了,但那块地方,可不仅仅是用来养羊啊。

    地球上有三块黑土地,起码在李向前穿越之前,乌克兰那块已经被持续几十年的内战玩坏了,而美国那一块几乎就是粮食中心,至于中国这块黑土地,嗯,北大荒可一直都是农牧类股票的大盘股啊。

    民以食为天,长老会之所以如此嚣张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可以掌握粮食,有粮食,就意味着可以掌握所有。

    当然了,对于帝都这种树大根深的地方来说,仅仅用粮食,是无法完全控制的,这里有钱,很有钱,非常有钱。

    作为前朝太子,未来预定的政协fu主席的职位,朱慈烺得到的照顾和教育还是不错的,从南方抓来的吴梅村暂时当了帝师,不过,诗词歌赋是没空学了,长老会也不可能给他任何的权力,不过在让帝都投降过来的官员们说服自己臣服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真是这个样子吗,吴先生,父皇辛苦治国,但国库却是如此空虚,而那些本应是小吏的库吏们,却是整个帝都都知名的巨富,富可敌国,甚至是几代把持着朝廷的库房,都是一群硕鼠?”

    吴梅村稍有尴尬,他到底在帝都住过一段时间,对于帝都上上下下依靠着吃帝国的血肉而陡然而富的那批人自然也稍有了解,不过呢,也就是了解,他也想不到,能有这么富有。

    “朱茂实,户部内承运库库吏,在西直门处有二进大院一个,开有十几家金银店,内承运库是朝廷储存缎匹、金银、宝玉的,赃罚库库吏张成泽,其人开有三十家当铺,而偷换出来的赃物,被他偷龙转凤,卖掉之后,化作巨富。”

    文件上,打印着的是这些日子以来,长老会暗通探访的,帝都以内的“大老虎”和“蚊子”们的资料,当然了,他们发现,大老虎反而不大,起码没有他们想象中的大,反而是那些蚊子,怎么看都是树大根深的大啊。

    所谓的大老虎啊,就是帝都里,那些在李自成打下帝都后,来不及逃跑,只能跪地请降的那一批大明缙绅,官员,贵族什么的,比如崇祯的岳父,历史上出卖外孙,把外孙女交给了李自成的那位,当然了,还有比如那些世袭的贵族,比如徐达的后人,魏国公们,等等,这些世代富贵的家族,自然也是被长老会觊觎以及监视的人物。

    不过呢,这些人这些日子以来,倒也低调,同时另一批人的大胆和狂妄,也使得长老会决定,把自己的帝都第一枪,放在这些人身上。

    这些人,自然是世代在帝都成为朝廷六部各部小吏们的存在,如果说,在21世纪,有人知道了,居然中央******,也就是说,不是那些有品级的,而是那些底层的公务员,居然是由多少个家族连接多少代来做的,那简直就是要羡慕死了。

    别看他们表面上每日要在衙门里逢迎上官,私底下回了家中,那小日子过的可是别提多滋润了,也是丫鬟搂着,小妾暖床,家丁打手前呼后拥。

    要知道,所谓铁打的官府流水的老爷,对于大明朝在册的,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的书生们来说,三年一次的“京察与大计”制度,通过考评,评级,干得好的官员,基本上都有升一级的机会。

    在大方面,这是好事,不会让某个部门或者某个地区的行政长官,握在某个人手中,但坏处是,人员流动不安,而那些属吏,却是世代在这些衙门里工作,也就是老爹干完了,儿子再去干,自然是如此豪富了。

    当然了,这种人人皆知的贪污,自然也是需要保护伞了,他们基本上都有靠山,当然不是那些流水一般的官员,也不是那些朝不保夕,很可能过几年就要过气完蛋的内阁阁老,而是帝都里面的公爵,勋旧,或者新晋得宠后妃的家人,有他们做靠山,自然是风生水起,无人敢于治理。

    无论是多么牛的铁腕皇帝,或者首辅大臣,三杨还是张居正,都不敢下这个手,去对付这个看似渺小,实则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原因无他,鬼知道哪个小吏背后是靠山是某个军头还是某个大太监?你动他,不是找死吗,况且每年的冰敬,碳敬,都体贴送上,还要求啥啊。

 第160章 靠山吃山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些库吏们赚钱的手段其实简单的很,也不是完全的偷窃那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动,而是更高级的,讲究的办法,比如,入库的赃物,是唐伯虎的美人图哦,光光的春宫美女哦,嗯,名称就写成,人物画一幅,然后呢,去琉璃厂,或者直接找一个北漂的**丝,来一张,反正也没人能真的来检查啊。/全本小说网/https://。/(没错,当时帝都真的有北漂)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偷梁换柱的,也就有以次充好的,比如新近入库的丝绸,直接报损,换成差一级的丝绸,好的拿去卖了,上级们只管账册上,“新近入库一百匹江南丝绸”,谁去一块块的对比差劲了一通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些多少年的世代积累下,自然是积累的无穷的财富,当然了,这个时代,不兴裸官,也没得美帝去跑路,不过自然是有办法把钱掏出来的。

    最初,长老们是看不上这么一点钱的,他们捞再多,也不可能比得上南非的钻石矿,或者美洲的金矿吧,不过,在对帝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造的情况下,这些人就有些碍眼了,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农庄,商铺,作坊。控制了大量人口,甚至他们控制的粮仓还在暗中对于新政府平易物价的目的进行捣乱,煽动群众闹事,或者组织乞丐哄抢等等。

    长老们什么没见过,虽然他们还有其他靶子要打,但是到最后,还是先拿库吏阶层下手。

    原因无他,有钱,好欺负,与其他的,比如刑部、户部,每日主持各种事务,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依靠他们了解的部门不同,所谓库吏,其实就是管库房的人,也许在这个大明的人看来,各种账目都是如此的奥义难懂,但是,对于长老们来说,无非就是一套进销存软件,然后核对账目而已,况且,对于一心建立新式的工业中心的长老们来说,用政府的资源去储存各种物资,甚至什么布匹,矿石都要存,实在是落后的理念,绝对是要第一时间去淘汰的。

    当然了,为了不让外界,渲染成为这是为了拷问官员,勒索赃款,他们的方式自然是利用这个有点头脑,不过还是缺乏历练,但是很想做点什么的,前太子朱慈烺了,这位小爷对于那些潜在的士绅还是有点影响力,当然了,这种影响力会完蛋的,不过,用他的名义,自然是可以坐一席事情的。

    很简单,只需要把,大明朝亡国的原因,或者说一部分原因,这个屎盆子,扣在这些库吏身上,剩下的事情,自然是不用去问了,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可以不卑不亢的和李自成这样的人谈话,而且还能在无人教育的情况下,懂得吃素食为父皇守丧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得上为父报仇来的更加重要的了。

    虽然在未来,长老会渴望建立的,是一个人人有档案,个个装“金箍”,每人每天24小时都要受到监视的“警察国家”,不过这个时候,来点政治不正确的批斗大会,公审大会,还是很不错的,一个表面上由皇族推动的,对于帝都的整个世代为库吏的底层公务员集团的大清洗,就显得很吸引人了。

    梁存厚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向这个小孩子讲解一番:“孩子,别急嘛,这些导致大明朝亡国的硕鼠是要抓,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弄成动乱,他们不仅仅代表自己,还代表了成百上千的亲属,勾连的势力,甚至是下属的作坊,店铺里的伙计,一旦动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工作没有了,下岗职工惹不起啊,嗯,所以,要做,就是要正大光明的做,不给居心叵测者任何机会,你说是吧,吴先生。”

    吴梅村就是个书生而已,虽然对这些“神人”如此来兴致的对付那些平时在他眼里,殷勤侍奉的小吏们感到不解,却也想不到,这是长老会摧毁原大明社会体系,将全大明原本的臣民,变成工业社会螺丝钉的序曲,自然是点点头,说道:“如若罪证确凿,将其明正典刑自然是无碍的,但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当着市井小民的面,所谓,公审,只怕会伤了朝廷的颜面吧。”

    对于吴梅村来说,那些小吏全都挂了,可能都没有因此损害的朝廷颜面来的重要,毕竟也是多少代为了朝廷的事情奔走做事的人,怎么能让他们如此丢脸呢,还不如直接在大牢里赐死呢。

    梁存厚劝说道:“这怎么相同呢,吴先生,现在是非常时期,我等奉承天命,前来重建天下,第一件事就是要清理朝廷,一切都坦坦荡荡,你们所谓的亲君子,远小人嘛,比如吴先生你,不就是君子吗,嗯,而这些人,就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了,对付小人,你还记得,圣人是如何说的吗。”

    这简直就是侮辱人了,找个童生都知道,不过吴梅村似乎也明白了一些什么:“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是了,是了,吴先生果然高明啊。”

    吴梅村心说,自己不知道这句话,那简直可以去死了,话说,你到底是不是神仙啊,不过,他也不敢当面顶撞,他可是仅仅过了一昼夜,就到达了帝都,可谓是神仙手段啊。

    梁存厚继续说道:“你看,事实就是如此,如果我们断然就出手抓人,那么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哦不,是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肯定是要嘀嘀咕咕,不知道在想什么,说不定就会怀疑,我等维持治安的真相,你看,那些乞丐,不是去了该去的地方吗,嗯,而光明正大的公审,既可以把案情说明白,又可以安民心,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行动,不然的话,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会乱说话就不好了,您说是吧。”

    朱慈烺其实早已下定了决心,之前的种种只不过是在思考如何做的更好而已,马上说道:“好的,梁先生,我愿意去帮忙开会,声讨那些贪官污吏。”

 第161章 隔壁

    (全本小说网,HTTPS://。)

    梁存厚早知这小子必然是会接受的,不说别的,他妹妹的胳膊还需要康复治疗呢,不想要妹妹恢复健康啦,当然了,如果可以激起这小子的怒火,更卖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