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111部分

义之传说-第111部分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荆州风云篇――第八章 凤雏庞统(5)
    新年新希望,2月的推荐票,梦的最爱。还是老话,喜欢梦的朋友,请把你们的推荐票投给《小楼传说》《神仙也有江湖》《夙夜宫声》,以上三部作品,各有各的好,梦也不多说了,各人投给各人喜欢的书吧!华丽的分割线…………………
    庞统说完自己的想法就等赵羽的回应,等了半天,等到一声长长的叹息,他有些心虚了。本来哪,他与赵羽才交往了两天,他对赵羽的了解大多来自于司马徽他们,他凭这些感觉到赵羽不会对他不利,也是一个可以说真心话的朋友。可眼下他有些后悔自己失言了,他眼中的赵羽明显对江东很有感情,虽说他自己不愿意留在江东效力,恐怕也不愿意看到自己这种左右两端的人吧,他的叹息是不是为了自己?他会不会在周瑜那里说出自己刚才的话?
    赵羽自顾想自己的,完全没有注意到庞统的郁闷。过了好一会儿,赵羽才想到自己的问题:“士元兄,我还以为你喜欢刘使君呐,你啥时候去投靠他?还有,司马先生他们怎么不说出你已经出山了,刘使君还在派人找你呐。”
    “刘豫牧找我?我怎么不知道?”庞统一脸的茫然,赵羽的态度和他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他刚才在想什么:“子玉,你好像一点也不奇怪我的想法。”
    “你的想法?啊,哦!嘿嘿,你的想法不错呀,我为什么奇怪?”
    庞统苦笑了一下:“那你叹气什么?”
    赵羽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刚才好像是叹了一口气:“这个呀,我是想起了曹公。这老头子。这次失败了,恐怕无精神再南下了,人毕竟年岁大了。经不起折腾。”
    庞统更奇怪了:“莫非你还希望他南下不成?”
    赵羽摇摇头:“不是呀,我只是觉得曹公还是挺不容易的。当然。你们更不容易。唉,打仗会死很多人,我还是不太适合这种场面。www;zzzcn.更新最快。”
    庞统翻白眼了,我心虚了半天,敢情你在叹这个气:“你不是不太适合。是根本不适合。子玉,你呀,还是去找司马先生他们玩吧,跑到这里面来干嘛!”
    赵羽摸后脑勺了:“嘿嘿,我这不是放心不下嘛。再说,我发了誓要陪我兄长地。对了,你还没说你什么时候去见刘使君哪,要我给你写封信不?”反正你是谁的信也不会用,我落个大人情而已。
    可惜庞统并不领这个情:“切。你自己都不出山,还为我写信。孔明在那里,老师也对刘豫牧挺推崇的。他们都比你地推荐强!你呀,如果我真去找刘豫牧了。你还是准备了好酒等我吧!”
    赵羽也不生气。而是呵呵一笑:“你就狂吧,总有你吃亏的时候。对了。士元兄,你不会真认为曹公地失败是那三个原因吧?”
    庞统哈哈一笑:“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考我?你在曹操处待了这么些年,不可能看不到他的致命点吧?哼哼,西凉没有解决就贸然南下,意外获得了荆州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他不败谁败!”
    赵羽点点头,却还不甘心:“如果你是江东的统帅,用什么法子战胜曹公?毕竟他人多势众。”
    庞统笑着摇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个问题你应该去问周公瑾。我只是怀疑他会不会告诉你。子玉,劝你一句,最好待在营帐里不要到处乱走,周公瑾放心你,不代表其他人也放心你,此战江东本是必胜,但也怕有万一发生。”
    赵羽这两天也发现了这点,庞统对他的关心让他很感动:“我明白了,谢谢你,士元兄。”
    庞统也知道他说的这些赵羽自身也明白,只是赵羽为人太过讲义气,故而很多事情爱自找烦恼,故此,司马徽他们也很喜欢这个小友,出于对他地关怀,终究没有将他们私下评论赵羽的话外传,否则,这小家伙真会死在他们口里。庞统其实很想提醒一下赵羽,周瑜他们一定有事瞒着他,否则不会不让他去曲阿,毕竟他离开战场才是对他和江东都有利的事。但是,周瑜他们这样做一定有这样做的道理,自己贸然提醒赵羽,万一出了什么事就难说了。
    庞统的怀疑完全正确,周瑜和鲁肃的确有一件对赵羽很重要的事情隐瞒了赵羽,不准他离开军营就是为了彻底瞒住他,至少在这场大战结束前不能让赵羽知道。赵羽送走了庞统转回军营的时候,周瑜和鲁肃站在江边发愁。
    “子玉回营了,你确定不说?”鲁肃看着周瑜将手中的纸条烧去,忧心忡忡地问道。
    “我思虑已久,这事不能说。”周瑜看着掉落在江水中地残渣神情十分凝重。
    烧去的这封信,是对江曹操派人送来的,不仅明着送给他一封信,还派人潜入营盘要将一模一样地信送给赵羽。只是,潜过江的人也被周瑜截获了,赵羽并不知道有这件事。
    “可你想过子玉以后知道了这件事地后果没有?他会怨恨你地。”
    周瑜苦笑一下:“我宁愿他怨恨我,也不能让他再一次失去自由。其实,我很怀疑这个消息是郭奉孝设的计,一条让子玉自投罗网地计。”
    鲁肃一愣:“你是说郭奉孝假装重病在身?”
    周瑜嗯了一声:“子玉要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无论真假一定会去襄阳,而郭奉孝的病无论真假,子玉都回不来了,曹操绝对不会再给他第二次逃走的机会。我想了又想,宁愿郭奉孝病死在襄阳,也不能让子玉知道这个消息,否则,他这一生都要在邺城度过了。”
    鲁肃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你是为子玉好,可郭奉孝如果真的病重又因此而死,我怕子玉得知实情后会失去理智,把郭奉孝之死算在你身上,我不想看你们反目成仇。”
    周瑜苦笑一下:“子敬,你不要用常人的心态看待子玉,他决不会这样想。我只是担心他会把郭奉孝之死归在他自己身上,从而一辈子埋怨自己。即便如此,我也不能让他知道这个消息,毕竟对我们来说,他的自由比郭奉孝的命更重要。”
    鲁肃点点头:“这件事目前也只有我们知道,你放心,我会看好他。”
    这个时候,坐在营帐中计算日子的赵羽怎么也没想到他与郭嘉在襄阳的那一夜竟成为了最后的团聚,周瑜把写有郭嘉病重消息的信烧掉了,曹操派人给赵羽送信,固然有让赵羽赶快回来救治郭嘉的主要原因,也有就此囚禁赵羽的想法,这点上来说,周瑜分析的一点也没错,出于对赵羽的爱护之心,他不愿意让赵羽知道这封信,毕竟在周瑜心里,赵羽的一切比是敌人的郭嘉要重要的多。
    周瑜也不知道,远在夏口的刘备和赵云也收到给赵羽的信,一封是曹操派人送给刘备的,一封是樊刚派人送来的,内容都是郭嘉生病的消息。曹操的信上说明了郭嘉病重,让赵羽速回襄阳救治;樊刚的信则是告诉赵羽,郭嘉身体不好,想见赵羽。这两封信和周瑜手中的信一样,成为了灰烬,刘备和赵云都不相信这个消息,他们一致认为这是曹操哄骗赵羽的诡计,毕竟曹操干这种扣押人质的勾当干的太多了。
    在此日后的第十天,郭嘉怀着满心的不情愿闭上了睿智的眼睛,樊刚尊重他的选择,将郭嘉葬在梅花山庄修好的墓室里。而当郭嘉身故的消息传到夏口的时候,孙曹大战正好进入到关键时刻,赵云等人都开到了战场上,徐庶收到这个消息后,考虑了一夜,最后向所有的人下令,暂时隐瞒,不许让赵羽知道。这件事等赵羽知道,已经是三年以后,而郭嘉的死的确成了赵羽一生的痛。
荆州风云篇——第九章   儒将风姿(1)
    新年新希望,2月的推荐票,梦的最爱。还是老话,喜欢梦的朋友,请把你们的推荐票投给《小楼传说》《神仙也有江湖》《夙夜宫声》,以上三部作品,各有各的好,梦也不多说了,各人投给各人喜欢的书吧!华丽的分割线…………………
    荆州风云篇——第九章儒将风姿赤壁双方在对峙中,赵羽天天在江东军营里晃荡,他的注意力除了看热闹,就是研究周瑜他们。往常的交往中,赵羽和周瑜单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他们原来在一起时,也就是吹弹好玩,与其说两人是好友,不如说是知音。每次赵羽找上门去,周瑜都是抽空陪他游玩,从不谈及赵羽的过往和将来,所以,赵羽一直很感激周瑜以知音待他。
    在那时的赵羽眼里,周瑜有着这一时期所有士族的共性,在才识上,他喜欢遍阅群书,博采众长,注重才学的积累和实践的经验;在闲暇兴趣上,爱好广泛,以雅为尊,还非常注重外表修饰,在衣装饰品方面很讲究。爱美不只是女人的特性,三国时期的男子,特别是士族,对外表都很在意,想尽办法让自己更美更帅,而有着“周郎”称谓的周瑜自然不会例外。
    赵羽和周瑜一起游玩的时候,周瑜都是文人士族的典型装扮,就是苏轼词中的羽扇纶巾,纶巾其实是葛巾。试想,一个身材修长的雅士,身着宽袖长袍。葛布包头,长长的飘带系在脑后,羽扇在手中轻摇。俊朗的外形,飘逸潇洒地气质。简直就是万人迷。当然,万人迷的是周瑜,在周瑜面前,赵羽却是猴子一样蹦跳的人,跟潇洒完全挨不上边。如果曹操看到两人一起出游地样子,保证更加喜欢周瑜,而绝对不相信那个一路上作怪的人是赵羽。实际上,两人每次一起出现在众人面前地时候,周瑜固然扯足了旁人的眼球,赵羽的样子也倍受追捧,白衣神之子早就是江东家喻户晓的人物,赵羽的一切行为,都被当时地人比喻为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众人很羡慕他的随意和自在,只是。赵羽没有半点公众人物的自觉性。
    所以,两人出游时。赵羽看着众人的目光是很好笑的。www;zzzcn.更新最快。本来他们身后有小童负责捧琴和捧剑跟随,这是当时士族间最流行的派头。但赵羽却觉得,如果再用两小童提鸟笼、抱狗,周瑜就是那个诗书琴棋俱精的江南才子,他就是书中那些纨绔子弟。鉴于这样的认知,赵羽对周瑜的装扮很上心,最喜欢给周瑜送衣料和配饰,看着周瑜打扮出来地样子,他就非常得意,三国美男子是他的知音好友,如果回到现代一说,别人不羡慕死他才怪。
    这次来到江东军营后的赵羽,却是第一次看到了周瑜作为统帅地另一面,与文人雅士完全不同的一面。军营里地周瑜当然没有穿阔服,戴纶巾,手中更没有羽扇,他地服饰已经是标准的武服盔甲了。当周瑜穿上盔甲,锁环上地宝剑一系,将军派头就出来了。
    当周瑜一身盔甲站在点将台上观看小兵训练时,当他身带佩剑在军营中视察时,他就是一个将军,而不是文人。挺拔的身躯,雄姿英发的风采,豪气满怀的气势,让赵羽万分羡慕,一个人能将两种完全不同的气质都表现的这样淋漓尽致,纵观中国历史也很难找。在古代,儒将也不少,比如孙武、陆逊、李靖、岳飞等等,但周瑜,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赵羽每每看到周瑜的英姿,就联想到苏轼的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简直传神地写出了周瑜的风姿与神采。赵羽曾经想剽窃苏轼的这首词去拍周瑜的马屁,不过,他没有真做,他怕周瑜会给他一个白眼,再说,樯橹灰飞烟灭貌似也不好提前说出来吧。当然,他还是做好了在江东庆功宴上剽窃古人智慧的准备,哈哈。当然,周瑜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儒雅也是武将的盔甲所掩盖不去的,他修长的双手也与一般征战多年的武将不同,掌心的茧看上去只有薄薄的一层,而不是那种很厚的感觉。赵羽看到那双更适合弹琴,而不是握剑的手,经常想,长年握剑,手上的皮肤却依然保养的这么嫩,长年练兵,脸上皮肤依然保养的这么细腻,周瑜真下了不少功夫。而周瑜在军营中的娱乐活动中,也是喜欢剑舞,经常自己舞剑或让士兵排演剑阵,赵羽来了以后,自然也要参与到舞剑运动中去。
    周瑜可不是后世传说中的文人,他的武艺很不错,在战场上,经常是身先士卒,劈杀砍刺,不是阎罗,也是索命骁勇将。周瑜的剑也舞的很有气势,矫健的身手,潇洒的姿态,娴熟的手法,端的是柔中有刚,刚中嵌柔,刚柔并济,就像周瑜本人的气质。
    赵羽的剑舞与周瑜那种刚柔并济,潇洒如意的剑势完全不同,他把越女剑法当舞蹈了,是飘忽不定,穿花抚柳,尽显多姿。两人的剑法完全不同,却相映成趣。当然,他的剑舞是被周瑜好好嘲笑过的,说是缺少了男人的气魄。不过,在赵羽用这套剑法将吕范打的狼狈躲闪后,周瑜就收回了这句话。
    当然,赵羽研究周瑜并不光是停留在外表上,在这些天的探究中,他发现周瑜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英杰人物,很有领导天赋,是一个天生的统帅。在小兵面前,周瑜一点架子也无,碰上巡逻的小兵,只要有闲暇,周瑜总会停下脚步,跟他们谈谈话,问几句冷暖伙食之类的。虽然只是淡淡的几句问答,却足以让那些小兵终身难忘。而他骨子里透出来的儒雅和面上始终淡淡的微笑,都给士兵以强大的信心,小兵看到他脸上的淡淡笑容,就像看到了坚实的依靠一样,面对江对岸强大的敌人,兴奋多于害怕,仿佛周瑜带他们前来,就是打胜仗立功的。
    而面对军营里的大将,周瑜的风采是那些少壮派所倾慕的,周瑜的才学是他们渴望学习的。周瑜面对这样的倾慕,脸上永远不会有骄傲,而是更加谦和;面对求知的眼神,他会不厌其烦地指导年轻将领,即便在这种指导中,周瑜也不忘提醒年轻将领,要会举一反三,要去向鲁肃好好请教阵列,向老将军求教战场经验。他的谦虚让任何一个人敬服,周瑜已经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赵羽每次和周瑜在一起时,都能在周瑜身上看到凌统那些人用眼神刻画出的崇拜。
    对年轻将领注重培养,对程普、黄盖、吕范等老资格的将军们,周瑜注重的是关心和向他们学习。周瑜对赵羽说,这些人都是战场上拼出来的,都怀有一大把他所不具有的战场经验,在错综复杂的战局中,这些经验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