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46部分

义之传说-第46部分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九章 刘琦的出路(1)
    寄人篱下篇之——第九章刘琦的出路
    刘备客居荆州的日子过得还是比较休闲,曹操忙着收拾袁氏兄弟,暂时顾不上刘备了,而刘表不管内心如何猜疑刘备,表面上的爱护和优待还是做足了,从没有少给刘备粮草等物质,当然,这些物质是按照刘备刚来投靠时的人数配给的。刘备虽说是依附刘表,可在新野这地盘上也是说了就算的人物,加上赵羽出的经商贸易主意,故而物质和钱财上倒也不缺,不仅不缺,还逐渐富裕了起来,这倒也不全是赵羽的功劳,他也就动嘴皮子,具体实施赚钱方略的人嘛,呵呵,刘备手下商人出身的可是不少。
    当然,赵羽的商队和商行也没少挣钱,刘备的仓储虽说慢慢多了起来,可毕竟是客居他方,不能太显富,因此刘备的手下都是清廉如水,孤穷之名一时半会儿也摘不下去。相比起来,赵云他们几个的小日子就好过多了,有赵羽每月的供给,家中日常所需也一文不花。不仅他们,连张飞和关羽那里的酒水都是赵羽免费供应,谁让张飞整天就喜欢和典韦混在一起喝酒。
    在新野过了两年,刘备喜欢编织工艺品的爱好已经传遍了整个荆州,他这一爱好让四大家族等人有权有势的豪门不屑,却深得士林中人的好感。而刘备也深知司马徽等人的号召力,因此,只要是到襄阳,刘备一定要找时间拜会司马徽,他谦恭受教的姿态深得司马徽的赞赏,认为刘备是贤主不二的人选。司马徽的见识和推崇自然很快在荆州士林中传开,刘备通过自己的谦虚表现,赢得了荆州士林的赞扬,与四大家族不怎么对路的其他家族,比如王、马、向等就很喜欢和刘备交往,他们家中的晚辈子弟经常打着生意的名义前往新野拜见刘备,刘备也时不时地去回访一下他们,美其名曰游览。刘备还非常注意和刘表手下不得志的士人搞好关系,他在襄阳是一幅谦和君子的模样,接见他人从不看门第衣着,因此颇得襄阳寒门士子的推崇。而司马徽等人对刘备的看好,也让荆州士林私下传扬刘备必为荆州之主的说法,渐渐地,在刘备周围就聚集起一部分士族,刘备未来的政治班底在慢慢形成。
    而刘备本人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他依然习惯接见各地前来拜见的士子,经常手里编织着草鞋,草帽,雨披等物品,微笑着倾听他们对时局的看法,他很少发言,偶尔也在众人面前表露出对刘表深深的感谢之情。每个从刘备这里离开的士子都很满足,他们找到了一个允许他们充分发挥,能完全表达出自己才能的主人,虽然这个主人不怎么富裕,只能赠送给他们一顿饭和一两样编织品。渐渐地,刘备的议事厅变成了荆州士子的另一处聚会地,众人在这里畅所欲言,刘备和他的心腹们则在这些人的言谈举止中寻找所需的人才。一旦发现了可用之才,刘备就会找机会亲自登门拜访,细细考察,暗中纳为己用,像马良、向朗等人就先后拜刘备为主。
    赵羽暗中对刘备的行为进行着观察,他越看越觉得刘备和书中描写的刘皇叔有很大的区别,最明显的区别是有名的刘哭几乎不存在。刘备在外人面前永远是微笑而谦和的君子,而平时的刘备几乎不苟言笑,轻易看不到他脸上有别样的表情,似乎他已经经历了数度人世间的沧桑,任何事情都已经不会让他惊奇或感兴趣了。比起书上那名感情丰富,动不动就喜欢哭鼻子的刘皇叔,眼前的刘备更像一个霸主,而不是仁义明君。
    近十年的三国游历让赵羽明白了小说与历史存在很大的区别,但面对真实的刘备,赵羽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郁闷,不过细想起来,罗贯中又没说我写的就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你赵羽要那么认为,和我罗贯中没啥关系。赵羽的郁闷很快就丢开了,照样四处游玩。
    赵羽在游玩的时候也没忘他的职责是赚钱,生意越做越好,夏口的酿酒作坊已经出名了,他在襄阳附近也开设了几家小作坊,还不时搞点新产品出来,酒的生意越做越大;同时,他又在襄阳将改良后的纸张生产了出来,大大提前了中国纸张的生产历史;而他设在会稽的茶行生意火爆,秣陵城里的商铺也越开越大,他跑江东的日子也多了几来。
    客居荆州后,赵羽在这年冬天又回到了曲阿,孙权高兴得像个孩子般,拉住他就不忍放手,对他诉说了这一年的苦。并告诉赵羽,他知道赵羽不喜欢过冬天,而这边肯定比北边要暖和的多,因此他不经赵羽同意就在自己的府邸旁边为赵羽修建了一处住宅,你不住就浪费了。深感孙权对自己的情义,赵羽便笑纳了住宅。他也明白孙权他们的用心,因此,此处住宅也不拒绝张昭、张竑等人的来往。其后,深感江东人对自己的好,他索性利用冬闲季节就在暗中指导江东的水利建设,也算完成对孙策的诺言。这样一来,加上他每年开春都要去一趟会稽山,过了清明,春末新茶下来后才回荆州,后来赵羽索性冬春两季都在江东度过,过起了半年荆州,半年江东的生活。
    刘备等人对赵羽的玩法也习惯了,刘备也想开了,反正自己也是寄人篱下,赵羽不愿意出山就算了,真正需要他出主意的时候,自己只管让赵云解决难题,通过赵云,相当于使用赵羽了。刘备也不愧是一代枭雄,他对赵羽的利用很讲究策略,总能让赵羽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劳,特别是一些他不便出面解决的事情,通过赵羽来做,取得的效果很不错。比如在刘琦的出路上。
    ^^^^^^^^^^^^^^^^^^^^^^^^^^^^^^^^拉票时间^^^^^^^^^^^^^^^^^^^^^^^^^^^^^^^
    从下个月1号起,梦的好友梳子的书《妖杀》加入女频PK大军,请有PK票的朋友给与支持!梦在这里谢谢大家了!下面是书的链接,请收藏!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第九章 刘琦的出路(2)
    刘琦作为刘表的长子是很郁闷的,他的生活暗淡无光,声色酒气几乎是他给所有人的印象。但知情的人都知道,刘琦也是被逼无奈,刘琦母亲去世后,刘表娶了荆州四大家族之一的蔡家之女为妻,刘琦的二弟刘琮便是蔡氏夫人所生。自从刘琮出生后,蔡夫人为了儿子最终能继承刘表成为荆州之主,就和兄长蔡瑁联手打压刘琦。一个在刘表身边吹枕边风,一个在刘表面前时不时说刘琦几句坏话。刘表耳根子软,在两面夹击下,是越看越觉得这个大儿子不争气,越看越喜欢小儿子,刘琦的日子从此开始过下坡路了。
    刘表此人又没有进取心,一心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战事发生他就心满意足了,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问上。刘表在荆州站稳脚后,就在襄阳城西设立了一个学业堂,在荆州遍请饱学之士担任老师,让荆州士子和从北方逃离兵祸而来的士子子弟进入学业堂进行学习。刘表将自己的这番作为当成弘扬东林之风,也颇得世人的称赞,刘表对士族的看重也是北方大量士族南下荆州的原因之一,这点上,曹操就不如刘表了。
    刘表既然把精力都用在了弘扬东林士族上,那荆州的内政外政就会让别人把握了去。刘表也很放心地将这些交给了当初鼎力支持他成为荆州之主的几大家族,特别是蔡瑁和蒯越深得他的信任。因此,荆州的内政便成了蔡家的家政,而荆州的外政也就成了蒯家的事务。内外很好地结合,才能平稳发展,日子才好过,深知这个道理的蔡蒯两家首先达成协议,共同扶持刘琮做第二代荆州之主。这样一来,刘琦就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除掉刘琦不容易,孤立刘琦就简单了。随着他们的活动,襄阳城里慢慢分成两派,四大家族为了自己的利益,渐渐与蔡蒯两家达成默契,刘琦身边慢慢地只剩下一些不受刘表重视的寒门之士。即便这样,蔡瑁、蒯越等人依然不放心,不仅派人监视刘琦的举动,还明里暗里将刘琦身边的人调走或贬低。刘琦为了这些,找刘表哭诉了几次,反而被蔡瑁等人说成是没有能力的表现,惹得刘表不仅没有支持刘琦,反而怒斥了他几次,刘琦的日子过得越发艰难起来。
    就在这种艰难境遇下,刘备来到了襄阳,刘琦似乎看到了一丝光明,立刻就贴紧了刘备,他没看出刘表对刘备的戒备,却以为刘备深得刘表的敬重,竟想通过刘备来在父亲面前说好话,从而挽回自己的地位。然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的刘备却不敢,也不愿意在刘表面前为刘琦说话,但又觉得这个侄儿确实可怜,也觉得这对父子之间的矛盾似乎对自己有利,因此刘备并没拒绝刘琦的友好,更是处处表现了一个长辈的关爱之情。渐渐地,刘琦和他手下的谋士也看出了刘备在蔡瑁等人的暗中压制下并不好过,刘表也不是真心敬重刘备,因此刘琦将请刘备在刘表面前说好话变成了请刘备为他出个能活命的好主意。
    刘备不是不想帮助刘琦,他非常想帮,对于刘表的暗中猜忌,刘备很清楚,刘表喜欢二儿子也很明显,这种局势下,在襄阳暗中扶持对他有好感的刘琦也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但刘备与心腹们商谈了几次都不得主意,最后几个人把目光放在了赵羽身上。赵羽的新鲜玩意太多,只要他愿意,出的主意都是好主意。这天趁赵羽回到新野,刘备叫上赵云,让他把赵羽带上一起去襄阳玩几天。赵羽没做他想,欣然同意,被刘备和赵云带到了刘琦的府上。可怜的赵羽,这本是诸葛亮被逼动脑筋的事情,此时却落到了他的头上。
    刘琦将他们迎进府中,一迭声让下人安排酒席,几个先就座喝茶。刘琦命人取来一套新茶具,冲赵羽笑道:“早就听闻子玉有一手上等手艺,不知今日我等可有口福?”
    赵羽嘿嘿:“这算什么上等手艺,也不过是一点小小的爱好。既然大公子如此看的上,我就献丑了。”他挽挽袖子便开始沏茶。
    等茶香四溢,众人深深呼吸一番,纷纷赞不绝口。赵羽已经习惯这种场合了,对赵云吐吐舌头,先奉了茶给刘琦,然后才给刘备等人依次倒上茶水。刘备非常满意地点点头冲他一笑。刘琦品尝完手中的茶水,啧啧称赞了一番后,才突然叹气道:“还是子玉的日子过得舒服,听说你可以经常去江东采摘新茶,还能在夏口酿制美酒,我是真羡慕你呀,我要能有你一半的自由就好了。”
    刘备饮一口茶笑道:“贤侄何必叹气,子玉不仅有这些本事,而且是自由之身才能玩得痛快,那像我们这般羁绊不自由呀,连我有时都有些羡慕他呐!
    赵羽可不知道这两人抬起来给他下套,听了刘备的话他哈哈一笑:“皇叔太客气了,您是要做大事业的人,大公子也是重任在身,我一介平民,除了一点自在,啥也没有。”
    “重任在身?”刘琦又大大叹口气,看了一眼尹籍:“子玉这话说得我汗颜呀!眼下我处境艰难,性命都难说能不能保住,何来重任在身呀!”
    尹籍马上就道:“大公子又在担心?正好趁今日皇叔在此,席间又没有外人,可向皇叔好好请教一番才是。”
    刘琦点头:“正有此意。叔父,昨日小侄儿又被父亲痛骂了一顿,唉,又是那几人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您给小侄儿出个主意吧,小侄该如何做才能避免杀身之祸。”
    “这……”刘备放下手中的茶盅,把目光看向了赵羽却对刘琦道:“贤侄的处境我也清楚,但我也……。正好今日子玉在此,你看是不是……”
    赵羽一听,噢,敢情今天带我来是有目的的。看来,诸葛亮也是被这样骗进来的。只是,诸葛亮是被抽了梯子弄上高楼,我是被你们联手下套。哼,我就给你们来个一概不知。想到做到,他不等刘琦发问,先说了:“咦,大公子怎么说出这等话来。您是荆州牧的长子,您在襄阳城里是第二大人物,谁敢对您不利不成?那还了得,应该赶紧告诉刘荆州。”
    刘琦苦笑着看看刘备,这小滑头不上当。刘备也苦笑了,不过他立刻把目光看向赵云。赵云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因此把脸一沉:“子玉,怎么说话哪?你别装傻,大公子真心请教,你若能出好主意,就出,不能就老老实实说不能。”
    赵羽一听,马上就想说没主意,但赵云一瞪他,他赶紧把话收回去乖乖地坐好,认真思考起来。见他愿意动脑筋了,刘备冲刘琦笑笑,众人的目光便都放在了赵羽身上。
    赵羽并不是思考如何帮刘琦摆脱困境,而是在思考要不要说。其实,刘琦的郁闷早就看在了赵羽眼里,面对刘备询问的眼神和赵云期待的目光,赵羽踌躇了好一会儿,他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他知道诸葛亮来了以后会给刘琦出一个好主意,刘琦一点事也不会有,而那种上房抽梯的好戏他也很想看。可是,尹籍的悲哀,刘琦的绝望又让他很不忍心,想了好一会儿,他叹口气,诸葛亮呀诸葛亮,别怪我没义气,也别怪我当“梁上君子”,我剽窃你的主意纯属为了救人,你看,刘大公子已经这样了,再多烦恼个一年半载的,身体一定更差,说不定这就是他早死的原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
    刘备和赵云看到赵羽低下的头抬了起来,就知道他有主意了,都是会心地一笑。刘琦从刘备和赵云的神情中也看出端倪了,见赵羽有些犹豫,他亲自端水为赵羽续了茶水,诚恳道:“贤弟,我知道贤弟聪慧无比,又有小神仙之名,肯定能有所教我。”
    赵羽急忙站起来了:“大公子,不是我不愿意帮这个忙,而是,而是我真的没啥办法。”边说边苦笑着看了一下周围。
    刘琦恍然,看了看手下的人:“是我太不谨慎了。”
    赵羽有些尴尬,小声道:“大公子,我倒不是忌讳什么,只是,说实在话,这是您的家事,恐怕我们这些外人不好参与。”
    他说的小声,但也让刘备等人能听到,这次不仅刘琦,刘备和赵云也明白了,他们在场的确不好,要让刘表知道了,一定会对刘备起疑心的,而蔡瑁等人知道了,刘琦的处境就更惨了。一时间几个人都沉默了下来,堂上的气氛也压抑起来。
    赵羽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