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9部分

义之传说-第9部分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史夫人道:“我还有个儿子,是你哥哥啦!他现在不在家。”
    “那平时就您一个人吗?怎么过的下来?”
    太史夫人道:“倒也习惯了。况且,北海相孔大人经常让人送些东西过来,倒也过得去。”
    孔融,对了,书上说孔融很喜欢收揽豪杰英雄,看好太史慈是个豪杰,知道他不在家,就经常派人来照顾老夫人。赵羽笑道:“有机会,羽一定去谢谢孔大人。”
    认了母亲,赵羽马上将郭嘉和典韦拉了过来,他们两个也觉得好笑,白检个妈。典韦和赵羽一样激动,他也是很多年没有享受过母亲疼爱了。三人就在太史慈家里住了下来。赵羽让典韦赶快去捡药,给太史夫人和郭嘉。几天后,太史夫人就感觉身体好多了,胃口也开了不少,郭嘉的病也好了。在村子里没住上几日,赵羽突然想起现在距离管亥攻打北海的时间快到了,留在村子里很危险。他想让大家搬去城里,可还不知道怎么开口,总不能跟他们说自己知道有人要攻打北海吧。
    考虑了两天后,赵羽看看时间不能再耽搁了,决定再撒谎一次。这日他走进家门就嚷嚷:“娘亲,大哥,二哥,我们要准备走了。”
    太史夫人一听:“孩子,怎么啦?”
    赵羽看着他们说:“刚才我去给村那边的齐伯看病,听村口过路的人说,他听北边来人说有黄巾乱军向这边来了。我想,我们最好先做准备,搬去昌邑城里,这里恐有危险。”
    郭嘉听了却摇头:“子玉,如果他们是来攻城的呢?城外逃生的机会更大。”
    “不,二哥,昌邑已经经营多年,城池坚固,守上几月没有问题。而这些黄巾乱军却是因为无粮无草,必然一路上抢掠而来,这里才真的危险。”
    郭嘉想了想:“子玉说的有理。”
    赵羽笑着补充了一句:“再说母亲的病还是需要到城里的药铺寻找一些上等药材。所以,我认为应该即刻动身。”大家点头。赵羽边对太史夫人说:“娘,您带着二哥他们收拾收拾,我和大哥去村里通知大家暂时避一下。”
    太史夫人连连点头:“孩子想的周到,你去吧。”赵羽赶紧带着典韦出去了。
    黄县距离昌邑城不过几十里路,五人很快就来到了城里。安顿好太史夫人后,赵羽和郭嘉来到国相府求见孔融:“我是太史慈的弟弟,请老哥为我通传通传。”门上的衙役立即进去了。郭嘉看着赵羽笑,赵羽也笑道:“非常时期,只好用点小聪明。”
    果然,太史慈的面子真大,不一会儿里面传见,孔融这个历史上的名人就站在了赵羽的面前。在现代,每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他那所谓的忠义形象也是很高大的,多少文人颂扬于他,为他打报不平。说起这件事,曹操确实做的过分了。一家两百多口,包括两个小孩子全杀了,真的很过分。政治斗争真的是你死我活的呀,唉。只是,赵羽因为对孔融很感兴趣,也找了不少关于他的资料,史记他好结交各方朋友,有意学习平原君这样的人物,喜欢家里高朋满座。可是他却不会用人,有本事的不用,用的都是些纸上谈兵之徒,在北海七年,不仅毫无建树,反而将北海治理的一塌糊涂。后来被袁谭攻占了北海,全家就他自己跑掉了,去了许都。
    望着他,赵羽脑子里闪过关于孔融的许多事情,却没有说话,郭嘉将他们所知的都告诉了孔融。孔融一听却慌了:“真有此事?哎呀,此处兵少将少,这,该如何抵挡?”
    郭嘉一愣,赶紧问道:“国相兵有多少?”
    孔融静了下来:“大概有万余。”
    郭嘉点头:“守城无妨。”
    孔融苦笑:“唉。可刚才徐州糜先生正为搬兵而来。如今怎生是好?”
    赵羽一听,曹操已经围攻徐州了,还好,我下手快没让典韦跟了曹操。郭嘉想了想:“如今也只有先救自身了。”
    这时候,手下来报:“有黄巾余孽十万余人已经把城池包围了,让大人您送粮草。”
    孔融气的转身对赵羽他们说:“你们先回客栈歇息,等我退了贼兵,再看老夫人。”
    赵羽笑笑:“国相,来兵声势浩大,为首之人乃管亥,也是黄巾军中的猛将。大人还是先避其锋芒的好。”
    孔融看着赵羽一脸的不屑,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却还要保持风度:“多谢提醒了。”
    赵羽有点郁闷,心想这个孔融不太像一个有本事的人呀。想是这样想,他却笑道:“大人一定胸有成竹了,我们兄弟可否上城楼观战?”“倒也使得。”
    赵羽和郭嘉站在城楼上望下去,黄巾军果然声势浩大,只是,赵羽和郭嘉边看边摇头。黄巾军人是多,可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多数人的脸上都是菜色,让赵羽看的不忍。只是为首的那员大将果然不错,身材高大,手中的大刀威武有力,是个大家伙。可惜了这样的人物被关羽一刀杀了。
    赵羽他们在这里看着,孔融已经带兵出去了。果然,没几个回合,孔融手下大将宗保便差点报销。为什么说差点?因为赵羽知道他要死呀,不想见死人的赵羽就做好了救人的准备,这也是他上城楼的目的。宗保一出阵,赵羽就挽好了箭,准头嘛,是没有的,吓唬人可以。所以当管亥的大刀要劈在这家伙身上的时候,赵羽的箭带着声音摇摇晃晃地到了,虽然没什么准头,管亥还是一惊,宗保死里逃生,赶紧拔马跑了回来。而郭嘉在赵羽的箭射出去的时候,就开始笑,笑得蹲到地上去了。
    孔融回城后,宗保上城楼来谢赵羽,并说孔融有请。三人再次见面,孔融先谢过赵羽援手,赵羽对孔融道:“国相,让我们兄弟出城会一会管亥,看有没有办法。”
    孔融和郭嘉同时摇手:“不可以。”孔融是被吓着了。可郭嘉却是不放心赵羽。
    回到客栈,把情况给典韦说了,赵羽道:“大哥,你跟我出城吧。”典韦点头。两人再来到国相府,可孔融任凭赵羽怎么说,就是不发兵,也不允许他们出城,没办法,他们只好又回了客栈。一回去就被郭嘉训了一顿,说他们冲动了。赵羽便说,我们冲动,你拿点主意出来好了,郭嘉白白眼,我不是再想办法吗?
    看着郭嘉不停地走动,赵羽的眼睛真受不了了:“二哥,你别晃了。不让我们出城,我和大哥空有一身本事,用不上呀!”
    郭嘉看着赵羽就吼:“不准你去。”
    赵羽撇嘴:“想去,可也出不去呀!”
    典韦最不耐烦了:“干脆杀出去得了。”
    赵羽笑了:“大哥,我们是帮谁呀?”
    “那你说,那个国相不让我们出去,怎么办?”
    “只好慢慢等喽。”
    “等什么?等贼兵杀进来?”
    赵羽突然想起一人,他吞地一笑:“不,等一个人。”
    “谁?”“太史慈。”
    郭嘉一脸惊诧:“子玉,你怎么知道他会来?为了娘亲吗?”
    赵羽笑:“正是。现在娘亲和我们都在城里。如果子义哥知道贼兵围城,一定会来。”
    郭嘉道:“他一个人,外面十万兵,怎么进来?”
    赵羽道:“二哥,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大哥。他能进来,子义哥就能进来。”
    “你这么有把握?”
    “当然。你看孔国相对母亲的态度就应该知道子义哥不平常。这些日子与母亲和周围的邻居进行交流,听了不少子义哥的事情,我可以肯定他一定能冲进来。”
    典韦高兴呀:“这么说这小子是个对手?”
    赵羽马上就吼:“不准在这里打架。”
    典韦嘿:“不在这里,在哪里?”
    “城外。等子义哥进来,你们再出城去打架。”
    “嘿,这个办法好。”
    赵羽他们在等太史慈,他还来的真快。第四天夜里,赵羽正在考虑应该怎么说服管亥,客栈老板来报:“有位将军说是从城外冲进来的,要见你们。”
    郭嘉腾地站起来:“子玉,你好神算”
    赵羽笑了:“走,接子义哥去。”
    外面的大堂上,一个大汉立在那里,脸色并不好看。他身高一米八五左右,身材魁梧,肩宽体阔,脸上五官端庄,可能是才冲进来,面皮还微微发红。身穿一身亮金甲,手中握一杆长枪,背上斜插双戟,真是威风凛凛,英气飒爽。赵羽很激动地打量着他,却没有发现太史慈打量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凶气。
    赵羽上前一步,一拱到低:“赵羽见过子义兄长。”
    太史慈看着赵羽,口气很严厉:“你们到底是何人,我娘亲在何处?”
    赵羽一听愣了,正不知所措时,郭嘉慢步上前作了一个揖:“娘亲正在客房。因为知道贼兵要到,我们带娘亲进了城。我这就带你见娘亲。”
    太史慈听得郭嘉这么说,态度缓和了许多:“如此,你可带我前去。”
    赵羽这才反应过来,急忙带太史慈来到娘亲的门口,让太史慈进去,自己和两位哥哥留在了外面。
    悄悄擦了擦汗,赵羽笑着问郭嘉:“二哥,你看子义哥怎么样?”
    郭嘉点头:“豪杰也。率性之人。”
    典韦也道:“这小子不错,看样子有的一拼。”
    赵羽哼哼:“大哥,除了打架,你还能不能想点别的。”典韦嘿嘿。
    想到太史慈才冲进来,身子一定很疲惫了,赵羽急忙去吩咐伙计准备饭食和沐浴之物,等一切准备好了,太史慈也和娘亲从房中出来。太史慈望着赵羽他们的目光已经变成了感激。
    赵羽迎上去:“子义哥,我可以这样喊你了吗?”
    太史慈笑了:“当然。多谢贤弟治好娘亲的病。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有这样的本事。”
    赵羽嘿嘿地笑:“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了,这也是我们与娘的缘分。羽从小没了母亲,如今有个疼我爱我的娘,又有个英雄的哥哥真是我的福气。羽做梦都要笑醒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果然,太史夫人和太史慈都笑开了花。郭嘉在旁边笑的直摇头。
    赵羽又跑到太史夫人身边,拉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如今我们可都是一家人了哦。子义哥,你以后就是我的三哥了。”
    太史慈笑着上前给郭嘉和典韦见礼,心中好笑,这样的兄弟来的好快,我出门一趟,回家来就多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典韦和郭嘉也笑,看着又多了个豪杰弟弟,也很高兴。
第九章 北海扬名
    兄弟篇——第九章北海扬名
    四兄弟第一次相聚在一起,自然有许多话要说,因此将太史夫人送回房间后,四兄弟便在一起谈论起来。在询问太史慈冲进城的经过后,典韦眼睛亮了亮,一幅跃跃欲试的架势。赵羽和郭嘉互看了一眼,赵羽对太史慈开口道:“兄长已经见过孔国相了吧,他怎么说?”
    太史慈道:“孔国相让我明天去找刘玄德求救。”
    果然如此。赵羽想了一下说道:“明天,我和大哥跟你出城。”
    太史慈一愣,看看典韦再看看他:“子玉,大哥与我出去还成,你还是留在城中吧,有我们两个,能闯出去。”他心想,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大哥看样子有点本事,你去干什么?送死。
    郭嘉也点头:“搬救兵之事应当急速进行。大哥送子义闯出重围即可。子玉,你不得胡闹。”
    赵羽两手一摊:“二哥,三哥,难道除了打就没别的方法可以解围了?我倒是觉得可以试试说服管亥来降。”
    郭嘉一口气差点噎在喉咙上:“咳,我说子玉,管亥何许人?黄巾余孽。他率十万人围城,而北海孤城一座,他怎会来降?嘿嘿,你不会又是善心大发,不忍看到伤亡吧?可你也不要耍小孩子脾气呀。”
    赵羽叹口气,他与郭嘉他们的区别就在这里。只是他也清楚,和郭嘉他们谈人权问题,跟对牛弹琴也没啥区别,因此想了想道:“不,我不是发善心,而是觉得这场仗可以不打。二哥,为什么那么多老百姓要加入黄巾军?那是官府逼的。人之初,性本善,没人天生喜欢做贼,他们之所以这样,也是被逼无奈。那天在城墙上,你也看到那些黄巾军了,他们能有什么战斗力?再说,我觉得管亥不是穷凶极恶之人,你们看,在黄巾军大势已去的情形下,他仍能坚持带着这些老弱病残的人找活路,这就证明他也是条敢做敢当的汉子。我想试一试,如果将他说服,这些所谓的黄巾军就会解散还原为老百姓,这对他们,对北海,以及周围的地方都是件好事情呀。二哥,我还是有一定的把握的。”
    郭嘉想了想问赵羽:“子玉,你可知道这有多危险?”
    “知道,所以我们三兄弟一起出城。如果管亥听了我的,万事大吉。不听,三哥再闯出去搬兵也不迟。”
    太史慈摇摇头:“我闯出去倒也没多大问题,只是,子玉你呢?这可是战场。”
    赵羽笑了:“三哥放心,我有自保的能力。”
    太史慈不相信:“你能做战?”
    赵羽一翻白眼:“哎,我的武艺不错。”
    郭嘉笑了:“子玉的武艺还行,就依你。你可放机灵点。大哥也照拂着子玉点。”
    典韦点头:“有我在,子玉没事。再说小家伙的本事不错。”看着郭嘉和典韦都点头,太史慈也没说什么了。
    第二天,太史慈向孔融说明了情况后,带着赵羽和典韦打开城门冲了出去。城外,管亥正在那里大骂,看三人出来,他拍马迎了上来:“你三人前来送死否。知趣的快献出粮草,饶你等性命。”
    不等太史慈说话,赵羽哈哈大笑:“非也,我们三人特来为将军收尸。”
    管亥一听,上下打量了赵羽一番:“那里来的孩童,竟敢在本将军面前胡说。看你年龄尚小,快快回去,吾饶你不死。”
    赵羽最烦别人说他是孩子,自己兄长那是没办法,听管亥这样说,他脸都红了,开口骂了回去:“你真是不知死活。我年龄小却明白做人的道理。你倒是年长,却空披了人皮。”
    管亥大怒:“你小小年纪有何本领,敢这样与我说话?”
    “哼。我这样说你还是轻的。往日倒也听闻黄巾军中的管将军是个义薄云天之人,谁知今日相见,你却是这般人物。枉空哉。”说完,赵羽还伸出右手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