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醉迷红楼 >

第448部分

醉迷红楼-第448部分

小说: 醉迷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蛇娘用看神经病的眼神看着贾环,道:“若是准备妥当,那咱们就开始吧。”

    说着,就见贾环点点头,然后起身脱起衣服来……

    蛇娘大惊,身形一闪,退后一步,看着贾环斥道:“你干什么?”

    贾环莫名其妙道:“不是要换血吗?”

    公孙羽一张脸都快没法见人了,她小跑到贾环身边,手忙脚乱的给他穿衣,小声道:“公子,第一次只是一点点的换血,指尖就好,和上回不同的……”

    贾环闻言,“哈”了声,然后面不改色的自己穿好衣服,对怒视着他的蛇娘和她肩头的那条白蛇正色道:“这有什么奇怪的?我又不知道怎么回事。

    再说了,谁还没个年轻不懂事的时候?”

    说着,往药台上躺下……

    蛇娘鼓起嘴来,瞪着这个二百五……

    公孙羽又羞又愧,用力拉起贾环让他坐好,别往药台上躺了,就指尖,坐着就能完事……

    ……

    从药室出来后,感受体内炙烈霸道但渐渐消去的暖意,和随之可以明显感觉到渐渐增强的力量。

    贾环眼睛明亮!

    他无比期待着痊愈的那一天!

    只是,身下的金枪不倒,终究让他觉得有些尴尬。

    不过他觉得这不能怪他,是因为蛇性本淫……

    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悄悄的将金枪摆放成一个不容易凸起的角度后,贾环才回转到宁安堂。

    ……

    距离端午省亲的日子,已经很近了。

    帷帐、古董、各式家俬每日里流水一般的往园子里运去,好似没有尽头一般。

    家里的姊妹们,在忙碌中快乐着。

    因为她们收拾的,都是她们自己以后的居所。

    想想园子里的各处美景,日后竟能在那里长住,姑娘们一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不过,这般的日子,却是苦了贾宝玉。

    他整日里无事,也不去上学,只是在两边府上晃悠。

    可又没人有功夫陪他闹,连贾母都出面了,带着一群老嬷嬷,要帮贾环看出一批能用的丫头来。

    虽然只是过过目,却也是个正事。

    因此,贾宝玉就愈发没趣了,只能这边坐坐,那边坐坐……

    贾环进了宁安堂的时候,他正百无聊赖的坐在那里长吁短叹。

    尤其是看着姊妹们在那里斤斤计较,哪一处要费多少两银子,哪一处短了,哪一处多了,哪一处账目不对时,他眼神颇为伤感……

    贾环见之好笑,对他道:“二哥,有一件事要劳你帮忙。”

    贾宝玉闻言,面色有些为难,道:“三弟,你且说说……只是,我着实不耐烦算账,不大会使算盘。”

    说着,他还悄悄看了眼,将一块碧玉算盘拨的飞起的林黛玉,眼神遗憾……

    唉!林妹妹……你太堕落了……

    贾环哈哈笑道:“不是让你算账,是这样,今儿园子里大抵全都定了。只是,大部分楼宇亭轩都还没有牌匾对联。

    爹和链二哥今儿带着人要去趟一遍,给那些地儿取名字。

    本来我是想过去看看,只是怕爹让我背千字文,我不大想给他这个面子……

    所以,就劳烦二哥你走一趟。

    若是他们取一些破名字时,你千万拦住。

    什么‘如家’‘四季’之类的,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可千万别让他们取了。”

    贾宝玉闻言,嘴角抽了抽,本想嘲笑贾环一番,可是想起要去陪贾政游园……

    这哪里是好差事?

    见贾宝玉迟疑,贾环笑道:“你还怕爹啊?他都不是不管你了吗?”

    “谁……谁怕了?去就去!”

    贾宝玉被一激将,顿时拧起脖颈来,高声道。

    倒引得忙碌中的众姊妹们转过头看来,贾探春正忙着一个个酌情勾选,日后在园子里服侍的婆子丫鬟的名单,听到动静后撩开笔走过来,对贾环笑道:“你再顽皮,再欺负二哥,仔细老太太那边再抽你。”

    这是个典故,因为上回贾环捉弄了贾宝玉一遭,其实也不算捉弄,就是开了个小小的玩笑,想让贾宝玉把他的玉借他用用,他准备刻个模子,多造几块,给家里的姊妹们一人一块,也好让贾母多疼疼他们,别把好东西都藏起来全留给贾宝玉……

    结果,疼倒是真疼了,被笑的发抖的贾母和鸳鸯,还有大着肚子的王熙凤通力按倒在软榻上,用野鸭子毛掸子狠狠抽了他一身的野鸭子毛……

    此刻听贾探春这般一说,众人皆是一笑。

    而后,贾宝玉便去了后头园子里。

    一日后,园子里各处起名的名单,便到了贾环手中……

    “曲径通幽”,“沁芳亭”,“有凤来仪”,“稻香村”,“蓼汀花溆”……

    ……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一十二章 后盾

    忙碌中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到了四月底,就有太监出来先看方向。

    指点何处更衣、何处燕坐、何处受礼、何处开宴、何处退息。

    又有巡察地方总理关防太监等带了许多小太监出来各处关防挡围,指示贾宅人员何处退避、何处进膳、何处启事种种仪注不一。

    外面的由贾琏领着管家,培训一干家奴小厮。

    而园子里的仆婢,则由王熙凤和贾探春掌总。

    不过因为王熙凤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不便,又不敢让她太劳心,所以多是由贾探春掌总。

    尽管贾探春只是一个姨娘生的庶女,出身不显。

    早先也并不被府上一干有头面的仆妇们放在眼里,可谁让人家有一个了得的亲弟弟,魔王一般,且最看不上府上的婆子妇人,这一点倒是和他那二哥有得一比。

    果真是亲兄弟……

    只是,人家宝二爷看不上归看不是,可人家可不会随便发落人。

    哪像三魔王,不说早年,只提他眼睛复明后到现在,陆陆续续的打发了不知多少人了。

    其中,有的只是被撵去了庄子上,有的则被打了板子赶出府去,还有的人,更是无声无息的就消失了……

    每每想起那些曾经十分熟悉,但一夜起来就再也看不到的人,那些婆子们苦胆都快被唬破,哪里还敢作死惹祸!

    因此,倒也没人敢跟贾探春故意挖坑绊腿……

    一直到了五月初四,贾琏、贾芸等督率匠人扎花灯烟火之类才办停妥,外面开始有工部官员并五城兵备道打扫街道撵逐闲人了……

    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

    至第二天端午正日,自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

    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

    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

    并街头巷口,俱系帷帐挡严。

    因早有太监通禀,贵妃要待戌初(晚上七点)才会出发,因此贾母等人俱在屋内等候。

    然而,府上的男丁们却开始最后的忙碌。

    因为荣宁二府相连,占了大半条街,因此,从街头起,便都用帷帐围了起来。

    这倒不算什么,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打街头起,贾府便用等路宽的大红精织地毯铺地。

    从街头至荣国府正门,足足数百米长短的距离,一色的大红精织地毯!

    富贵逼人。

    若这还能勉强接受的话,当入幕时分,无数贾府青衣小厮,将一盏盏各色水晶玻璃风灯挂在两道边的柳杏诸树上,并点燃起罩内等芯时,诸灯上下争辉下,竟造出一个玻璃世界,珠宝乾坤!

    一时间,竟将整一条公侯街,都辉映的恍若天界仙府一般。

    这就彻底让远远围观的人目瞪口呆了……

    话说自从宫内允许妃子省亲外,请旨省亲的人家不是一家两家。

    不过,同为贵妃省亲的,却只有贾家和吴家。

    吴家亦是军中将门之家,不过,吴家家主吴天,并非荣国一系,而是方南天手下大将。

    统兵本领虽比不得岳钟琪惊才艳艳,但胜在厚重沉稳。

    岳钟琪擅攻,吴天擅守。

    如今,北方的长城军团,就在吴天手中掌握着,功封子爵!

    去年,在贾元春被册为贵妃的同时,吴天的女儿,也同时被册封为了贵妃……

    自宫内准许妃嫔省亲后,贾家请旨省亲,吴天家也跟着请旨省亲。

    吴天虽远镇草原,但其长子吴锐却在家,一力主持着省亲一事。

    吴锐曾暗自发誓,一定不能在场面上输给贾家!

    贾家这几年的确富贵逼人,可吴家也不是什么贫困户。

    背靠偌大一座富饶的草原,多的是蒙古王公台吉,更兼与厄罗斯靠近,可走私贩卖各种货物。

    这些年来,吴家当真积攒下了一座金山。

    就算分润出去一大半,可留下来的,依旧有百万家财。

    因此,吴锐并不惧怕才兴起没几年的贾家。

    只因贾家省亲在前,所以批复也在前,使得贤德妃先一步省亲。

    今日吴锐特地赶来,就想看看贾家到底是何等排场。

    待日后吴家省亲时,他定要摆出更体面更阔气的排场来。

    他不怕和贾家比,皇帝同时立二妃,所为者,本不就是为了平衡吗……

    只是,当他先看到那十数米宽,数百米长的大红精织地毯时,心里就噗通的跳了下。

    不过,也没太在意。以吴家的财力,未尝就买不来这么大的地毯……

    然而,当他看到恍若天上繁星一般的水晶玻璃风灯,上下辉映成星河时,吴锐彻底沮丧了!

    他家里也有这种风灯,精致好用,哪怕是雨雪天气,也是无碍。

    可是,一盏这样的风灯,在市面上的售价,就足足二十两银子。

    就这样,还是有价无市,拿着银子都没地儿去大量购买!

    再看看这整条街上满满当当亮晶晶的玻璃风灯,数量没有一万也差不了多少。

    算下来,至少要大十几万两银子。

    吴家的家底儿就是再厚,也没这么个糟践法……

    最后看了眼恍若天上人间的公侯街,吴锐沮丧的打马离去……

    ……

    吴锐虽难过,可其他百姓们哪里管这些。

    他们多咱看到过这般富贵逼人的场景?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酸……

    “嘿!都说财不露白,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

    这贾家荣宁二府,也不是泥腿子乍富,怎地就这般张扬?

    听说,户部国库里的银子都没几两了,国运艰难如斯,贾家却这等奢靡,着实不是福事。

    这么些个银子,施舍给穷人捐给朝廷不更好?”

    “呵呵,真正是个草包脑袋,酸也酸死个人。

    你也不想想,贾家是什么样的人家?

    多咱时候,国朝政事,需要将门去操心了?

    再说,宁侯这般生发了得,打仗不含糊,可赚银子的能耐就更不含糊了。

    他赚下一座金山银海来,不花出去,留在手里做什么?

    瞧你乡下大脑壳子,一脑袋的高粱花子,知道个啥?

    这样做,才是真正的聪明人,让人放心哩!

    武勋将门,以命换回来的富贵,就要使劲的显摆!

    藏着掖着,更让人不好受……

    你懂个球!”

    ……

    贾府中人,此刻顾不得外面人的酸气或是羡慕,李万机亲自带着两府小厮,将一担又一担的蜡烛挑来,急急在来各处点灯。

    将将点完时,忽听帷帐外面马跑之声。

    一时有十来个太监都喘吁吁跑来拍手儿,这些太监会意都知道是“来了来了”,各按方向站住。

    然而这时,却忽然出了岔子。

    忽地,不知从街道两边什么地方,出现了大约两百数,身披铁甲,背负长弓,手持大秦戟的勇武敢战之士,在关防太监目瞪口呆的注视下,踏上红毯,阵列街道两侧,如山而立!

    “宁侯,您这……您这是……”

    关防太监姓谷,看到出了这么大一个岔子,脑门上的汗一下就下来了,瞠目结舌的看着贾环道。

    西街门外,贾环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阵势,淡淡一笑,道:“此乃我宁国亲兵,恭迎贵妃回门!”

    说罢,忽见一对红衣太监骑马缓缓的走来,至西街门下了马,将马赶出帷帐之外便垂手面西站住。

    半日又是一对亦是如此,少时便来了十来对,而后方闻得隐隐细乐之声。

    一对对宫人龙旌凤雉羽夔头,又有销金提炉焚着御香,然后有宫人打着一把曲柄七凤黄金伞过来,过后便是冠袍带履。

    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

    不过,当这些太监走至西街门下,看到里面的场景时,无不纷纷怔住,而后才赶紧回过神来,神色愈发恭敬的踏上红毯,小心翼翼的站在本不该出现的雄武甲士的前面站好……

    好大的排场!

    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仪轿)缓缓行来。

    原本此刻,贾府诸人都当在道路两旁跪下,恭迎贵妃回府。

    然而,贾环却又不按规矩出牌。

    他拉过拘谨的贾宝玉,在众太监宫女目瞪口呆下,上前数步,来到轿旁,朗声跪迎道:“小弟贾环,并兄长贾宝玉,恭迎大姐回家!”

    说罢,也不等轿中人反应,又拉起明显懵了的贾宝玉,再上前一步,原本站在轿边的宫女,吞咽了口唾沫,到底没敢拦,让开了路……

    贾环靠近轿子,对轿中人笑道:“大姐,下轿吧。”

    轿中人明显也被这厮的不按规矩出牌给弄的有些懵了,轻声道:“三弟,这……怕不合规矩。”

    贾环大声笑道:“大姐无忧,昨日小弟特意入宫,已请来恩旨。

    今日,但论亲情,不叙国礼,方不负省亲之恩。当时皇后亦在……

    怎地,大姐归来时,陛下和皇后没有交代吗?”

    轿内人似乎恍惚的回忆了下,而后道:“陛下和皇后倒是有此温言,只是……

    罢了,既然是三弟请了旨意,那我就……下轿吧。”

    贾元春在轿中拿定主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