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472部分

甲午崛起-第472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跪在后面的翁同龢,抬起头来,看着李莲英,大声问道:“为什么不用灵药?”

    这个时候,还用个毛的灵药啊。

    李莲英和两宫皇太后心说,牙都撬不开了,就是神仙的藥也不管用了。

    “万岁爷不行了。”一名太监慌慌张张的过来,跪下道。

    听得这话,没有一个人再顾得到庙堂的礼节,纷纷站起,踉踉跄跄奔向东暖阁。

    入内一看,只见皇帝由一名太监抱持而坐,双目紧闭,有个御医捧着一只明黄彩龙的药碗,另外一个御医拿着一双银筷,都象傻了似的,站在御榻两旁。

    见此光景,一个个也都愣住了。

    群臣相见,有各种不同的情形,或在殿廷,或在行幄,都知道何以自处,唯有象这样子,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有的跪下磕头,有的想探问究竟,独有一个人抢上前去,瞻视御容,这个人是翁同龢。

    这一看,一颗心便悬了起来,他伸出一只发抖的手去,屏息着往皇帝口鼻之间一探,随即便一顿足,双手抱着头,放声大哭。

    这一哭就是报丧。

    于是殿里殿外,哭声震天,一面哭,一面就已开始办丧事,摘缨子、卸宫灯、换椅披,尚未成服,只是去掉鲜艳的颜色。

    而名为“大丧”,实非大事,大事是嗣皇帝在那里?

    大清朝自从康熙五十一年十月间,第二次废太子允礽,禁锢咸安宫以后,从此不建东宫,嗣位新君,在大行皇帝生前,亲笔书名,密藏于“金匮玉盒”之中。

    一旦皇帝驾崩,第一件大事就是打开这个“金匮玉盒”,但是同治皇帝无子,大清朝父死子继,一脉相传的皇帝系,到此算是中断了!

    “两位皇太后请节哀!”一直在养心殿照料丧事的荣禄,找个机会到西暖阁陈奏:“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今还有大事要办!”

    这一说,慈禧太后放下“六脉俱脱,酉刻崩逝”的最后一张脉案,慢慢收了眼泪,看着养心殿的总管太监说,“都出去!”

    “是!”太监宫女,一律回避,西暖阁内就是荣禄为两宫太后密参大计。

    这样过了半个钟头,才见他匆匆出殿,回到内务府朝房,用蓝笔开了一张名单,首先是近支亲贵:惇亲王奕誴、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孚郡王奕譓、“老五太爷”绵愉的第五子袭爵的惠郡王奕详、宣宗的长孙贝勒载治、恭亲王的长子贝勒载澂,奕详的胞弟镇国公奕谟;然后是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南书房翰林、弘德殿行走的徐桐、翁同龢、李鸿藻,还有个红得发紫,现在紫得快要发黑的王庆祺,一共二十九个,算是皇室的“一家人”。

    名单开好,荣禄派出专人去传懿旨,立召进宫。

    这二十九个人,起码有一半还留在宫内,要宣召的,几乎全是汉人,满洲大臣中,只有一个文祥,因为病体虚弱,又受了这“天惊地坼”的刺激,支持不住,回家休息去了。

    不用说,这是商量嗣立新君。

    仓卒之间,不知如何定此大计?

    亦没有私下商量的可能,拥立诚然是从古以来保富贵的绝好机会,但却苦于无人可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799 立新君

    这二十九个人,起码有一半还留在宫内,要宣召的,几乎全是汉人,满洲大臣中,只有一个文祥,因为病体虚弱,又受了这“天惊地坼”的刺激,支持不住,回家休息去了。

    不用说,这是商量嗣立新君。

    仓卒之间,不知如何定此大计?

    亦没有私下商量的可能,拥立诚然是从古以来保富贵的绝好机会,但却苦于无人可拥。

    一个个只是不断在猜测,两宫太后不知道可有看中了的人,如果有了,那是谁?

    大清朝并无兄终弟及的前例,然则一定是为大行皇帝立嗣,看起来载治的两个儿子,必有一个是大贵的八字。

    这时的西暖阁,已换了个样子,一片玄素,点的是胳膊般粗的白烛,光焰为门缝中钻进来的西北风,摇晃得不停。

    也不知是由于严冬深宵的酷寒,还是内心激动所致?

    太监和宫女们只是一个个的身子都在哆嗦,牙齿震得格格有声。

    宫里面一有了动静,萌总裁不会不知道啊,马上要求以洁格格准额驸的身份入宫吊唁!

    慈禧一听就火了,暗道,你一个刚刚满五岁的小娃,你是哪门子的准额驸?

    不过,萌总裁现在手握重兵,说是洁格格的准额驸,也的确是,洁格格都有半个月住在总裁府,不是准额驸是什么?

    “不能让他来,他是华国的皇帝,来我大清国做什么?”李鸿藻最是气不过,尤其萌总裁曾经是他的学生这事,让李鸿藻死都气不过,没有想到自己的关门弟子,居然是推倒大清国的人。

    清流领袖开口了,徐桐,翁同龢,一帮顽固派们纷纷附和,恭亲王奕訢被幹倒,虽然也在其中,却不会再说话了,大清朝廷,此时已经完全在顽固派的手中。

    慈禧太后微微的皱了皱眉头,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好,李师傅,这话,你别在我这儿说,你去跟轩悦萌说去。”

    “这,臣……臣。”李鸿藻犯难了,吱吱呜呜说不出话来,不是他不敢去,大不了是一死,问题是,可能轩悦萌连死都不会让他死,直接将他关了,他不是有理说不清吗?

    李鸿藻沉吟着不说话,慈禧太后哼了一声,“刚才你不是嗓门最高,你们一个个,在我跟前,比嗓门大,现在大行皇帝尸骨未寒,就没有一个能顶用的吗?”

    慈禧太后看了看恭亲王奕訢,刚刚给人家撸光了帽子,现在再让一个仅剩下王爵的奕訢拿主意,显然不合适,李鸿章不在京城,这大清朝廷,唯一能够顶点用处的,也就只剩下奕訢了。

    “都说话啊?刚才不是一个个都叫的很响?都给我说话!说不出来就哭!”慈禧太后烦躁的厉声道。

    说真的,这帮迂腐之辈,还真只有慈禧太后压得住场子,要不然,大清这条破船,说不动了,还真的能随时不动,封建社会,封建朝廷,那是人治,一个管一个,国家老大不动了,国家立刻瘫痪,哪里像是萌总裁的华国,萌总裁就是出去玩几年回来,照样好好的,顶多说发展的慢一点,却绝不会不动了。

    不然,怎么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呢?

    “臣看,就让萌总裁来吧?”奕劻说话了。本来以奕劻的个性,就光是知道捞钱,哪里有这么大的胆子?这都是萌总裁之前给奕劻下了死命令的,奕劻自己也知道,现在自己这个亲华国派,算是成了一帮顽固派彻底的对头了,不老老实实的和萌总裁站在一边,根本就不行。

    慈禧太后哼了一声,“叫的可真亲热,还萌总裁。”

    一帮顽固派王公大臣们怒不可遏,像是要立时活剐了奕劻,破口大骂,口水乱飞。

    奕劻索性不吭声,这帮人,倒也没有胆子打他,他是和萌总裁拜过把子的,打死了他,别说是这帮人,整个大清国承担不起。

    你们图一时的手脚痛快,你们家人呢?等着全族抄斩吗?得罪萌总裁,基本就是这个极刑了。

    就在这象雪封冰冻的气氛中,听得太监递相击掌,一对白纸灯,导引着两宫太后临御,只听见“花盆底”踩着砖地的声音越来越近,最后还能听得“息率、息率”擤鼻子的声音,两宫太后并排出现,一式黑布棉旗袍,光秃秃的“两把儿头”,没有花,也没有缨子,眼睛都肿得杏儿般大。

    骂了足足一个时辰,慈禧太后垂泪道:“先议论储君的人选,再让他来吊唁便是了!”

    没有人去理会奕劻,奕劻也无所谓,跟着大队人马走。

    站班迎候的王公大臣,随着两宫太后进了西暖阁,由惇王领头行了礼。

    慈禧太后未语先哭,她一哭,慈安太后自然更要哭,跪在地下的,亦无不欷殻美帷

    慈禧太后在一片哭声中开口:“如今该怎么办?大行皇帝去了,我们姐妹怎么再办事?”

    这一问大出意外,不谈继统,先说垂帘,似乎本末倒置。

    惇王、恭王和醇王,都不知如何回奏,首先发言的是伏在垫子上喘气的文祥。“邦家不幸,宗社为重。唯有请两位皇太后,择贤而立,然后恳请垂帘。”

    这意思是在载治的两个儿子中,选一个入承大统,这时恭王才想到,正是该自己说话的时候了。

    就在皇帝驾崩到奉召入西暖阁的这段时间中,他在军机大臣直庐中,已经跟人商量过,反复辩诘,为了替大行皇帝立嗣,也为了维持统绪,唯有在载治的两个儿子中,挑一个入承大统,所以这时便磕头说道:“溥伦、溥侃为宣宗成皇帝的曾孙,请两位皇太后作主,择一承继大行皇帝为子。”

    他的语气未完,惇王便紧接着说:“溥伦、溥侃不是宣宗成皇帝的嫡曾孙,不该立!”

    ————分割————

    推一个好友的书(带着飞船去大隋)简介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意外穿越回隋朝,还得到了外星人遗留的运输飞船,去美洲挖土豆,去香料群岛采集香料,总之古代的地球拥有着丰富而无人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0800 干涉立新君

    萌总裁此时,已经是立志得天下了,就像是明朝的朱老八,也是立志得天下。。。。而李自成,是得了天下都感觉不真实。。。。完全没得比。

    所以萌总裁的每一步,目的性都很明确,华国是有政治纲领的政党所领导的国家,这一点,有别于任何封建王国。

    就在皇帝驾崩到奉召入西暖阁的这段时间中,他在军机大臣直庐中,已经跟人商量过,反复辩诘,为了替大行皇帝立嗣,也为了维持统绪,唯有在载治的两个儿子中,挑一个入承大统,所以这时便磕头说道:“溥伦、溥侃为宣宗成皇帝的曾孙,请两位皇太后作主,择一承继大行皇帝为子。”

    他的语气未完,惇王便紧接着说:“溥伦、溥侃不是宣宗成皇帝的嫡曾孙,不该立!”

    恭亲王奕訢要最后一搏,慈禧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立新君的大事,关系着大清国的命运,这可不是开玩笑,又到了站队的时间了。

    清廷是有祖制的,太皇太后不得干政,要帮皇帝,那得是皇帝的妈,康熙那么敬重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后来也没有到朝廷来过,除非是危机时刻,这就是清廷的祖制。

    如果是让载治的儿子溥伦当了皇帝,那么,两宫皇太后都得靠边站了,再要是垂帘听政也轮不到她们了,得是溥伦的妈!

    因此,恭亲王奕訢要立新君的人选,必须是溥伦!溥字辈的就可以。

    而慈禧太后别无选择,她手里只有载湉,必须是载字辈的,跟同治帝同辈份的,这样,她就可以继续当她的太后,而不是太皇太后了!

    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双方争执的面红耳赤!

    不该立,该立谁呢?若论皇室的溥字辈,除了载治的两个儿子,此外就更疏远了,惇王向来是想到就说,不问后果的脾气,而这一说恰好逢合着慈禧太后的本意。

    “溥字辈没有该立的人。”她的声调显得出奇地沉着,“文宗没有次子,如今遭此大变,要为文宗承继一个儿子。年纪长的,不容易教养,实在有难处,总得从小抱进宫的才好。现在当着大家在这里,一句话就定了大局,永无变更。”她指着慈安太后说:“我们姊妹俩商量好了,是一条心,姐姐,是不?”

    慈安太后一面拿块白雪绢擦眼睛,一面点了点头。

    恭亲王奕訢一伙的都知道,这朝廷,完全是慈禧太后一个人把持,胳膊拗不过大腿,看来是要宣布载湉入宫了!

    醇亲王已经哭的死去活来的,更是心中跟明镜似得,醇亲王是真不希望自己的亲生儿子入宫,儿子当皇帝,对于他这个老子,绝对不是开心的事情,那样的话,他的身份就尴尬了,将成为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这还不算,大臣和王公们也会嫉恨他,还会失去儿子在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相处的机会,他当然不希望了。

    砰砰砰!

    就在这个时候,北京城郊响起了炮声!

    不用问,除了萌总裁有军队,清军只有三千驻军,还都是用冷兵器的,大炮肯定是华军的。

    太监飞奔来报:“两宫皇太后,华国对清办的官员来催促,再不让他和丽皇太贵妃,洁格格来吊唁皇帝的话,就要电告天下,说朝廷不把华国放在眼中。”

    大清国换皇帝这事,除了华国,真没有哪个列强国家如此上心的,列强们就是不希望清廷倒掉,不希望弄不到钱,现在反正都弄不到钱了,已经是华国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外交事务,几乎都被华国的外交部垄断了,清廷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已经是形同虚设。

    慈禧太后本来已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宣布让载湉继位的,这个权力,她不能放,但是现在,似乎,由不得她一个人做主了哇!

    “让他们来!都来!”慈禧太后叹口气,还是下了这样的命令。

    “嗻。”李莲英躬身答应了。

    萌总裁入宫,肯定是带兵的,只是没有带枪,这一点,萌总裁还是尊重了清廷,也省的落人口实,五百人的总裁卫队就站在西暖阁外的广场上列队。

    萌总裁在一队女护卫的扈从下,去接丽皇太贵妃,洁格格是和萌总裁一道入的宫,其实洁格格和丽皇太贵妃,要想去皇帝尸体前,都能办到,她们都是被萌总裁的女护卫给闹的,赶也赶不走。带着华国的女护卫在宫中走动,真的太过张扬了。

    “你总算是来了,快让这些女护卫别跟着我了,搞的想去看皇帝也不行。听说皇上已经驾崩了。”丽皇太贵妃的神色不好,丽皇太贵妃对同治帝,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多多少少有感情,加上洁格格和同治帝的感情深。

    萌总裁点点头,“这就去!现在他们产生了立新君的矛盾,拥护慈禧太后的,希望立新君的对象是醇亲王的儿子载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