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720部分

甲午崛起-第720部分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殖民:殖是繁殖,孳生之意。

    殖民则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民的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侵略:侵,人一步步扫地,借用步步进逼之意。略,界,经略划界,借用分界授田之意。

    侵略,先侵占后经略,指国土兼并。

    后由土地推及财产、人口,在国土兼并的含义之外,又附带了掠夺、奴役等含义。

    华国本身发展需要,国内经济市场将会随着工业进程的提升,趋于饱和,需要与世界市场接轨,将市场开到全世界,因为华国有优势,中低端制造业,高端科技制造。

    萌总裁治下的华国相比起很多国家来说,在世界市场都有着别的国家没有的优势。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218 战略选择】

    华皇现在最大的危机还不止是日本九州岛,而是全面的。

    一旦有一个地方出现缺口,所有的列强都会来找空档,华国表现出了一定的实力,也更加让华国成为众矢之的,没有一个列强希望看见华国这样的国家强大起来。

    其他国家需要华国庞大的经济基础条件去激发他们的市场,也需要华国相对于欧洲列强来说更为廉价的商品。

    对于华国目前在华皇建立下的体制,不断的扩张,是必须要走的路,和英法等列强,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华皇提前将制度进化到了帝国主义的高级阶段而已。

    这是这个时代的华国发展需要,也是世界发展需要。

    欧洲从殖民地掠夺了什么呢?金银、奢侈品、原材料。

    其中金银并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纸币未和贵金属脱钩之前防止通货紧缩的流通货。

    金银相关的物质财富转移,发生在欧洲国家内部之间,例如西班牙拿金银购买了英法的纺织品:英法丧失了物质财富,获得了良性通货膨胀。

    在自由竞争的体制里,良性通货膨胀刺激了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社会就此更加发达。

    所以在贵金属本位的世界里,掠夺金银间接了刺激了欧美社会发展。

    奢侈品和社会发展没有必然联系。

    原材料的掠夺确实直接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这里,“掠夺”定义为以低于“合理价格”的代价获得物品,例如殖民地工人低于本土工人工资。

    18世纪即使在欧洲,在华皇看来也是很穷的:一个工人努力工作10小时/天不过能吃饱穿暖而已,还有大量童工女工。

    所以低于当时本土水平的工资,是很低的。

    英国在1870年,输入原材料总价值大约200万英镑,这是数字很惊人了,折合白银大约1500万两。

    也就是说,即使在殖民时代的颠峰,直接掠夺的原材料不过占gdp的千分之几而已。

    如果殖民地的工资提高到英国本土水平,这样获得的原材料不能算掠夺了,英国将为此多付出大约gdp百分之零点几的代价,还不如军费的零头的零头。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世界在二战后放任殖民地体系体系瓦解的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当然是社会学的,例如人权意识高涨,因为从经济地图上看,继续占领殖民地微不足道,而且无利可图。

    所以华皇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率先将自己放在标榜世界人权的旗手地位。

    欧洲在17…19世纪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掠夺,那么是什么?

    欧洲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工业革命。也就是从“自然”的怀抱里尽情开发财富。

    科技树的发展,会比非洲亚洲南美的穷人们要慷慨富裕得多得多。

    一个瓦特,让英国的gdp短短时间内翻倍,顶得上全球“掠夺”1000年!

    当然,这个历史中,华国是最先迈向电气化的国家!

    这也并不重要,华国迈向了电气化之后,整个欧洲,还有美国,也都先后进入了电气时代,这里没有多少可以隐藏的技术含量。

    倒是汽车工业,华国发展了,别的国家都还蒙在鼓里,即便见识过华国汽车的商人,也都没有意识到,这将是未来推动全世界经济的东西。

    美国总统怎么通过掠夺南美致富?

    美国的gdp已经是南美的好几倍了。你就算把南美抢成零,也仅够你人吃马嚼过几年。

    欧洲领先于东亚、南美的发达程度,比欧美领先的程度还利害。

    要说掠夺世界,没人比蒙古人从全世界抢得利害。

    当时全世纪最发达最富裕的地方不是西欧,而是阿拉伯和中国,这两个地方蒙古人都抢了。

    蒙古人发展出发达经济了吗?

    掠夺华国,没人比满族人抢得利害。八旗发展出发达经济了吗?

    历史上大型国家是否发达,直接动力从来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掠夺、风和雨顺、甚至吃苦耐劳,都是辅助因素。

    所以华皇其实对于掠夺土地,是不感冒的,总不能夺取之后就任由荒芜啊,而且,夺取一个地方,哪怕是很贫困的地区,要死多少人?

    华皇之所以对日本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夺取,是以本伤人,从一开始就存着灭掉日本的心思,对别的地方,就不会这么狠狠的投入了。

    洋人搞殖民的目的是什么?

    杀光土著获取殖民地的资源,发现新的农作物促进人口增长。

    买卖黑奴,强迫劳动。

    强迫附属国降低关税,大量倾销工业品的目的又是什么?

    洋人通过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完成原始积累,催生工业革命。

    工业是要钱的,研究技术的人是要吃饭的,没有闲钱都饿死了,工业和科技还怎么发展?

    而且即使是看起来很多国家主权独立,实际上在经济上受宗主国影响严重,通过贸易的方式进行罢了。

    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可以通过印刷货币就殖民全球。

    这是华皇在重生之前,就经历了的社会,几乎人人都知道。

    所以,华皇是要把手伸的广,把权力覆盖的广,但并不要求深入,不要求控制到具体的每一个人的头上,在殖民开端的政策中,华皇就已经提前设计好了!

    华皇之所以能够让华国飞速发展,靠的就是对经济,军事,和政策的把握,每次都应在准备阶段。

    每个列强对于殖民地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西班牙对于拉美殖民地是一味的掠夺,这也和西班牙殖民的时代有关。

    毕竟支持哥伦布去找印度的原因就是捞一笔,再看到印第安人人傻银多,换成谁都要掠夺一把的。

    西班牙殖民的年代西班牙本国还属于中世纪,宗教审判官满地跑,文艺复兴的春风也对西班牙影响甚少。

    拉丁美洲诸国没建立起完善的法律,加上政治不稳定,贪污腐败盛行,经济结构单一(香蕉共和国),导致了它们的百年孤独,当让就成了一堆没存在感的国家了!最富的智利大部分也是靠矿产。

    英国诸殖民地中,除了印度,缅甸等一众国家天生有严重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传统文化盘根错节之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皆为发达国家。

    英国殖民的时代,是启蒙运动甚至工业革命的时代。

    伏尔泰,卢梭等的学说不说深入人心,也至少是有一点影响的。

    对北美十三州基本采取自治,再加上英国本国法制健全,政治稳定,英国没有传统文化的殖民地(澳美加等)自然采取了英国政治来统治或接受英国模式的统治。

    北美澳洲土地肥沃,矿产丰富,英国又带来了稳定高效政府的雏形,英国对于殖民地工商业的投资等等,造就了一大批发达国家。

    法国的殖民地有越南,柬埔寨,老挝,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相对好过点,越南饱受战火摧残,老挝小国寡民地烂,柬埔寨被红色高棉的摧残堪比纳粹对犹太人的摧残。

    这些地方发展不起来,和自身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相比于英国,目前对于华皇和华国构成更大威胁,甚至可以说是最大威胁的,就是法国,因为法国在南亚半岛搞事情,直接威胁到了华国本土的安全,只是华皇现在缺乏资金,工业刚刚起步,需要维持稳定的局势,要不然早就对法国武力教育了!

    华皇从来没有将19世纪这个时代的法国看在眼里,因为现在的华国,已经不是清廷治下的腐朽社会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219 经济殖民】

    英国的殖民政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同地方的殖民政策也不尽相同,北美十三州是英国18世纪在美洲大陆最最有价值(乃至整个世界上)的一块土地。

    北美十三州是由英国直接管辖的,但是就是各州内部也有议会存在。所以会有冲突,其实最核心的是收税问题和自治问题。

    州内部议会认为北美十三州应自治,税也应又自己决定。

    但是英国那边不肯,所以矛盾一直存在。

    最后导致美国独立战争,所以18世纪的英国在北美乃至世界的殖民地问题上,都是很强硬的。

    英国在加拿大殖民地强硬的政策已经失败了,英国高层逐渐意识到了殖民地更重要是建立一种语言或者说是文化的枢纽。

    所以对殖民地的政策也是日渐宽松,首先是加拿大。

    加拿大这个时期面对的是野心勃勃的美利坚,加拿大内部亲美的人都跑到美国去了。

    留下来都是亲英的,所以加拿大的总督建议将上下加拿大(一部分是魁北克加拿大,即从法国割让的法属魁北克)合并。保留两者的议会,共同决定加拿大的事务。

    迫于美利坚的强大,加拿大民主自决很团结。

    而且英国人发现这套搞得不错,所以自美国独立之后,英国人就一直搞得是这套。

    印度的情况就很复杂,虽然加拿大珠玉在前,但是和加拿大不一样,印度多数人不是英国人,而是印度人。

    肤色都不一样,印度当时对于英国的重要性,就相当于英国人他们自己说的:“印度是帝国王冠上的钻石。”

    钻石都丢了,王冠那不就失色了。

    所以在印度希望独立的时候。英国人采用的是镇压。

    近代殖民主义大约始于16世纪(这时刚好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欧洲发现印度洋和美洲的航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出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殖民国家,它们在世界进行殖民扩张。

    殖民统治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主要以资本主义发展为基础。

    经济上,殖民统治不同时期呈现的特点也不同。

    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主要以暴力手段如海盗式掠夺和奴隶买卖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主要通过“自由贸易”,把殖民地变成自己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来源地。

    华皇在总结了英国人的经验教训之后,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东西。

    华国其实比英国人更有优势,因为华国人多。

    但是,华国目前最大的劣势是负担太重,这跟华皇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不够狠,萌总裁本来就不是狠的人,不管是对本国老百姓,还是对外国人。

    华皇也没有到有一颗佛心的地步,只是将生命看的很重。

    最关键的是,华皇不觉得大肆的杀戮就是最佳的选择,血腥殖民已经不适合19世纪的时代节奏了,信息日趋发达,形象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一个国家和一个领袖的形象。

    “我们要以资本输出来使得殖民地的利益最大化。政治上,通过扶植傀儡来实行控制。军事上,则以提供军事“援助”的形式,在殖民地建立军事基地、驻扎军队、派遣军事顾问等,进行军事占领,甚至策动政变、挑起内战、扶植傀儡政权。全部采取附属国的政策,大力发展华粹党,组建华粹国际。”华皇伸出一根手指头,着重强调道:“记住,武力为辅,经济和文化为主,要打也是打强者,对弱者,尽量走法制路线。”

    华皇没有将话说死,因为很多这个时代的国家,都还停留在原始社会,或者说奴隶社会的状态,完全走法制路线的话,有时候会很搞笑,一个国家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文盲,完全法制,不是对牛弹琴?

    华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众人也都听的很明白。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心中最大的疑虑还是能不能付诸实践,她并不怀疑华皇指引的路线是否有问题,华皇总是对的,这一点,在场的所有人,甚至整个华国的官员体系,都极少有人会怀疑华皇,华皇在华国,已经是绝对的权力和威望。

    李提摩太举了举手,众人都很诧异,李提摩太的话不多,而且,李提摩太不是很有能力的人,没有想到李提摩太居然会提问,连凯瑟琳都对丈夫刮目相看。

    华皇笑道:“说吧。”

    “陛下,我不是怀疑你的对外政策,我觉得很好,很科学,这种方式属于比较柔和的方式,随时可以加力,比上了就打打杀杀的肯定要好的多,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我们要首先把力气花在中东地区呢?中亚省并不稳固,没有强大的后方,万一在这个地区出现战争,我们很有可能面临两线作战啊?如果陛下需要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在华国本土的西南部,对越南开刀,会不会更好,是不是应该对近的地方攻击,对远的地方外交,华国古时候不是常说远交近攻?是不是有这样的华国成语?”李提摩太问道。

    萌总裁很欣赏的对李提摩太点了一下头,“提的非常好,你应该多说话,其实你问的问题都很深刻。”

    凯瑟琳欣喜的看着丈夫,见皇帝居然表扬李提摩太了,这还是她第一次听见陛下表扬李提摩太,还是当着一堆外交官员的面,这让凯瑟琳觉得非常有面子。

    萌总裁道:“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是否适用于目前的国际形势?华国的远交近攻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是公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