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末世妖行路 >

第515部分

末世妖行路-第515部分

小说: 末世妖行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男子,她此行便是冲着这些蛮女来的。

    殷素芳倒底怎么与蛮女接洽我们暂时不提。却说高轲在把手中的兵分的分、散的散之后,亲自统兵一万兵出汉中、转战西凉。

    这次出兵西凉他并没有带李峰,而是命其坐守汉中,领郡丞一职,沈月茹配合他。

    说是郡丞,实则他什么都不用干。军事交给徐荣,政事则是交给目前还隐居幕后的沈月茹,他的职责只有一条,那就是招贤……没错,现今汉中武将是不缺了,但是行政人才却少之又少。高轲不得不颁布招贤令招人,因为李峰比较熟悉后面三国的剧情,他告诉李峰绝对不能放过任何一名名人。

    他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却不想还没等他走出箕谷和皇甫嵩接洽,李峰就传来消息,有一少年名曰黄权来投……原来张修在蜀中叛乱,搞得民不聊生,黄权是巴西阆中人,年幼就在地方出仕,深受其害。在巴西被攻克之后,不得已之下背井离乡,躲避叛乱。不久以后听闻汉中已平,便举家迁到汉中。

    与他同行的还有一青年名叫王累,黄权年幼游学时便与之交厚,可以说黄权之所以能年纪轻轻就出仕,王累的人际关系功不可没。

    据李峰言,此二人均是日后刘璋手下数得着的人物,甚至黄权在刘备年间都很出彩,王累则是劝刘璋提防刘备不成、为刘璋殉主了。

    听闻这两人竟然是因为‘张修之乱’才迁来的汉中,高轲这一刻无比感激‘汉灵帝不准他领兵入蜀’的馊主意来。这张修和汉灵帝刘宏简直是神一般的队友啊。

    即刻他命令大军原地修正,并命李峰派此二人来营中相见。因为大军还没出汉中,与南郑并没有多远。所以没过多久高轲就见到了这二人。拿‘真视之眼’一打量……

    个体信息:黄权

    字公衡,巴西阆中人,是少见的兵政全通的人才。

    统帅:74(决定一个部队正常情况下的士气。统帅越高部队士气越强。)

    武力:65(决定个人在斗将过程中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个人武力。)

    智力:83(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智力越高的人军事谋划能力越强。。)

    政治:87(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政治越高的人对于工农兵商各项措施的理解度越强。)

    评价:如果从军足以担当杂号将军一职,从政的话足以匹配‘管理一州之事’的千里之才。

    ……

    个体信息:王累

    益州广汉人,少有才名。

    统帅:24(决定一个部队正常情况下的士气。统帅越高部队士气越强。)

    武力:15(决定个人在斗将过程中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个人武力。)

    智力:82(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智力越高的人军事谋划能力越强。。)

    政治:85(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政治越高的人对于工农兵商各项措施的理解度越强。)

    评价:从军的话效果不佳,从政的话足以匹配‘管理一州之事’的千里之才。

    ……

    认识到了这二人的才干后,高轲十分的高兴,在与二人交谈了一番之后,便任命王累为户曹掾史(主民户、祭祀、农桑),命其收聚因‘张修之乱’而逃到汉中的流民,黄权为田曹掾史(主垦埴畜养),命其为流民丈量土地,以供耕种,即刻上任。

    二人欣然领命,拜别高轲之后,回汉中上任去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69章 国师三国(二一)

    (全本小说网,。)

    自此高轲的心总算落回了肚子里,不用再为汉中的民政一事担忧了。

    解除后顾之忧后,高轲加快行军速度,没过多久就与皇甫嵩的军队汇合……此时已经是中平三年(186年)的秋季了。

    高轲带来的兵并不多,才区区一万而已,面对‘只有五万兵力’却要对付‘十几万、且全民皆骑的羌人’的皇甫嵩来说,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而且羌人前次兵败,多因内部派系众多、彼此不合、难以齐心导致。此次韩遂一家独大,独掌全军,却要比前次棘手得多。因此虽然有高轲的加入,双方依旧维持了个不胜不败的态势。

    转眼就到了冬季,由于时常大雪封路,于是战事一直胶着到了中平四年(187年)。

    这一年刚开春没多久,韩遂又再次联合周边刚兴起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进攻三辅,声势比先前更加浩大。

    不久以后韩遂、马腾攻到陈仓,与‘被皇甫嵩任命防守陈仓要道的高轲’交战,危及长安和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与左将军皇甫嵩共同解陈仓之围。

    高轲仗着陈仓墙厚,又兼黄忠、庞德之勇,死战不退,无论对方如何挑衅,概不出城。弄得韩遂、马腾二人焦头烂额。且高轲有沈力架空飞行,可以随意向皇甫嵩、董卓报之陈仓的近况。二人得知陈仓无忧,便不轻功冒进。如果马腾、韩遂攻得紧了,便从旁策应,扰乱羌兵攻势。

    如此几相配合之下,弄得韩遂、马腾二人不胜其烦。不久以后韩遂、马腾就在一次失误之下,被汉军钻了空子;在高轲、董卓、皇甫嵩几路大军夹击之下,大败而逃。

    自此韩、马二人不得不退守武都,不想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武都附近山林’行军的时候,又遭遇‘殷素芳的蜀绣营’奇袭……蜀绣营先是操控毒物,惊惧马群,之后趁着他们阵脚大乱之际,群弓攒射。二人顿时被杀得人仰马翻,一败再败;最后不得不退回金城、武威一带苟延残喘。自此羌人二次叛乱总算是告一段落。

    因为此次大功,董卓又得到朝廷封赏;不断升迁的董卓势力急速膨胀,东汉朝廷为了遏制董卓权势继续滋长和蔓延,于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征董卓为不掌实权的少府。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绝,不肯就任。

    灵帝病重,急忙召见董卓,拜他为并州牧,所属部队隶属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对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满,便回奏灵帝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拒绝交出兵权,随即率领自己所属部队进驻河东,以观时变。

    董卓自领兵征讨羌胡、镇压黄巾军以来,因战功显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断升迁,尤其是击败韩遂等人的进攻后,他的势力日趋壮大,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兼杂胡人和汉人的混合军队。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趋丰满的董卓自恃战功与威望,越来越变得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朝野之事,我们暂且不提。却说高轲回到汉中之后,朝廷并没给高轲提另封赏,不过却将上庸一地并入汉中郡,供高轲管辖。那个荡寇将军的封号并没有收回,算是一项变相的奖赏。

    殷素芳这‘耗费大半年时间组建的蜀绣营’着实给了高轲一份惊喜,回到汉中以后高轲就迫不及待向全军为殷素芳表功;众人也没料到一女营竟然有如此功绩,诧异之余心中也渐渐认可了这支‘在普通人眼中如同玩笑、在士大夫眼中纯属无知’的队伍。

    殷素芳因此功被高轲升为锦绣校尉,统帅这支特别部队。令高轲感到诧异的是,在册封这支队伍的时候,他意外发现这支队伍的高层多了一人。此人年约十八,生得柳眉凤目、颇有英气。

    高轲用‘真视之眼’一扫,发现这女子的数据还不低……

    个体信息:王异

    天水人,自幼颇有见识与才气,被其父感叹曰,吾真恨不得吾女生为男身。

    统帅:72(决定一个部队正常情况下的士气。统帅越高部队士气越强。)

    武力:28(决定个人在斗将过程中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个人武力。)

    智力:82(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智力越高的人军事谋划能力越强。。)

    政治:79(在原有学识的基础上,政治越高的人对于工农兵商各项措施的理解度越强。)

    评价:如果从军足以担当杂号将军一职,从政的话足以匹配郡守一职。

    ……

    高轲问之王异来历,殷素芳笑曰偶遇。原来殷素芳自从高轲许诺她可以建军以来,便仗着道法高深,在大巴山众部落间纵横捭阖。

    众部落见其在山林间高来高去,还能操火驱兽,无不惊惧叹服;仅用了不到一月功夫,她就被众部落贡为圣女,任其驱使;此后再过半月,她就兵马齐备,人员饱和了,甚至还多出了份额,达到了五千之众。

    其实自打进入这个世界以来,殷素芳的心里一直憋屈得很,不过这个世界一直不待见女人,与她掌兵一事困难重重,因此她虽然憋屈也没有办法。恰好高轲力排众议、给了她这次机会。

    她心里知道‘高轲为了给她这个机会’实在是担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心里就憋着一股气,要干出一番果效出来,给那些瞧不起女人的人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在成军之后,她并没有原地练军,而是直接一路操练兵马、一路向凉州战场挺近。李峰身为汉中郡丞,摄于她的淫*威,不得不按时供应这支军队粮饷。

    随后在路过南郑之际,殷素芳又把沈月茹要了去。

    沈月茹那就纯粹一移动物资库,有了‘沈月茹那随身携带、足够大军用度近半年的粮草’支持之后,殷素芳愈发的大胆起来,开始逐渐深入到天水、武都一带偷袭羌人的游兵散勇。一方面正好以此来练军,一方面等待时机。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0章 国师三国(二二)

    (全本小说网,。)

    王异正是她在天水附近、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的。王异被后世列位烈女,可见其性子的刚烈,与同样狠辣的殷素芳简直是一拍即合,最后‘同样对自己身为女儿身有些不满的她’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殷素芳的队伍,这才有了她与高轲的这次相遇。

    听着这离奇的经过,高轲感慨之余,便任命王异为军司马,在殷素芳账下听令。然后沈月茹也被他并入这支规模已经达到五千的队伍,被高轲任命为这支队伍的随军主薄。

    之后,汉中一地战事平息。不过此时大汉朝已经处于岌岌可危之态,各地方起义不断。

    汉中平五年初(公元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朝纲混乱、王室衰微,故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授以大权,改州牧制度,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当时益州刺史郗俭不理会张修之乱,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牧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便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

    于是朝廷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并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郗俭,整饬吏治。

    因为道路不通,高轲的汉中又封了阳平关,与张修叛军在剑阁一带对峙。刘焉便暂驻在荆州东界。此时郤俭已被黄巾贼马相等杀死,但是‘刚称帝的几日的马相’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

    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并且诏安张修等辈,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听说张修之乱已平,五斗米教竟然被刘焉招安了,高轲简直是感到匪夷所思,不过因此也撤回了在剑阁的大军。

    ‘五斗米道’首领张鲁的母亲长得很漂亮,加上懂得神鬼邪说,经常出入刘府,和刘焉家有往来。刘焉就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一起前往汉中附近,占据剑阁等险要之地。不过摄于高轲之名,没有敢轻动。

    自此高轲才意识到自己下手晚了,他早该先一步占据剑阁的。这就是他们外来人的弊病了,对这个世代了解不够,以至于对‘时局的判断’有了偏差……他以为现在大汉朝的威严尚在,各郡守都有各自的地界,除非他有大义名分,比如‘奉皇诏入蜀讨伐张修’之类的命令,否则的话,他如果公然入蜀,侵占他人地界,那就是有反心,倒时候说不定朝廷会派大军‘像剿灭羌人一般’来征伐他。

    他万没想到刘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汉灵帝尚在的时候,就实行割据。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随后在一次酒宴上,高轲在懊恼之下,将‘心中的这项郁闷’说与了黄权听。黄权听了以后笑笑说,“主公可知,那刘焉可行割据之势,但是主公却不可。”

    高轲一愣,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黄权略有些神秘地道:“主公知道刘焉为何‘独独派张修、张鲁之流’来攻取汉中么?”

    高轲摇摇头,“不知,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门道不成?”

    “自然有门道儿,张修、张鲁之辈本为叛乱。刘焉之所以让张修等人攻占汉中,乃是想让其做他的守门犬、挡箭牌。倒时候如果朝廷有什么旨意下达,他便可以推脱说……张修乃逆贼,今又叛了我,占据汉中自立;我虽有心奉旨,但无奈有逆贼挡在我与朝廷中间,我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如此一来,他就能既行割据之势,又不违背朝廷旨意,此乃一箭双雕之计。

    但是主公却不同,吾素问主公与儒学一脉不和。主公若如此行,想来朝堂之上定然流言蜚语,倒时候难保不为朝廷所忌。

    所以主公实在不必为此事烦恼,此乃时也、势也……!”

    听到黄权的这番言论,高轲这才心里舒服了些。

    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夏,董卓拒绝朝廷表其为‘不掌实权的少府’的命令、屯兵河东以后,整个陇西便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他不仅掌握强大的武装力量,是地方军阀豪强,而且还是朝廷命官、边陲重臣。凭借强大的实力,极度膨胀的野心促使董卓开始着手设计问鼎中央政权的具体步骤。

    汉中平六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