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末世妖行路 >

第518部分

末世妖行路-第518部分

小说: 末世妖行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皇后闻言顿住脚,点了点头,“也好!”

    不得不说,何皇后虽然为人感情用事了点,但是执行力还是很快的。第二天她就宴请了董太后来她宫中做客。

    席间董太后说道:“自家人……有话便讲,何必多礼?”

    何后闻言放下酒杯,“母后,你我皆是妇人,参与朝政,恐不相宜。昔日吕后因握有重权、干预朝政。其宗族一千余口皆被诛杀。遭灭门之祸……如今你我,应当深居内宫,颐养天年。朝廷大事,还是交给那些大臣元老们自行商议,这便是国家的大幸了。万望母后垂听臣媳之言。”

    董太后听完何皇后这番话后,一张脸顿时拉拉下来,“哼!你竟敢来教训我?要不是我当初抬举你,你焉能有今日?莫非今天你儿子当了皇帝,你有了依仗,便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么?”

    何后闻言笑道:“臣媳怎敢?只是提醒母后一声罢了。”

    “提醒?”董太后冷哼了一声,“噷……我清醒得很。当初你妒忌王美人将其毒死,今日……难道你又要来害我不成?你若再敢胡言乱语,我便即刻命骠骑将军取尔兄妹之命。”

    话提到这个份上,双方那层伪善已经被彻底撕破。何后略有些恼怒道:“我以好言相劝,母后为何如此不通情理?”

    “你?呵呵呵……”董太后突然大笑起来,“你也敢妄谈情理二字?哼……笑话!真是笑话——!”

    “你……哼,咱们走着瞧!”

    ……

    事后何皇后将这事告知何进,何进便召唤诸位幕僚商议如何应对,最后商议完毕,由陈琳给他起草了一份诏书……

    “董太皇太后,原系藩妃;汉桓帝去世无子,其皇后窦妙被尊为皇太后,与其父窦武立刘宏为帝,是为汉灵帝。汉灵帝继位后,追尊其父刘苌为孝仁皇,董氏方才勉强入了宫籍,为慎园贵人。

    太后窦妙死后,董氏成为太后,开始干预朝政。卖官求货,收纳金钱,扰乱朝政,是为朝廷之大罪人。

    因先帝晏驾,大赦天下,故不治其‘扰乱朝廷’之罪,但观其行,已经不宜久居内宫。着其仍迁往‘原封地’安置,限令‘日下’立即迁往河间。”

    当此诏宣告在董太后面前时,董太后只感到眼前一黑,险些没晕过去。

    事实证明,董重根本就不是‘树大根深的何进’的对手,诏书宣告后不久,董太后就不得不离开她一直居住的皇宫,迁往河间封地。

    何进一面遣人起行送董后归故里;一面点齐禁军围困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

    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尽皆举哀……何进见董重已死,方遣散围困董府的军士。

    却说张让、段珪见董后一枝已废,知道自己的算计又失利了。为了自保,便以‘金珠、古玩等物’交给何进的弟弟何苗、以及他们的母亲舞阳君,恳求他们早晚入何太后处的时候,善言相劝,替他们说说好话。因为有这二人相助,不久以后十常侍又再次得到了宠信。

    此时的何进因为董太后垂帘听政之事,感到自己的威信受到了打压,每天早朝看到不少王公大臣都对他阳奉阴违,便愈发觉得憋屈,于是就想着杀董太后泄愤。

    不过董太后毕竟是汉灵帝刘宏的亲生母亲,他不敢明面动手,又恐别人怀疑董太后之死与他有关。便等了一个多月。待‘董太后被贬河间’的风声过去之后,便秘密派人将董太后毒杀。谎称董太后忧愤而死。

    岂料纸里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最终落入了张让等人耳里。张让等人为此事又秘密集集在一处。

    “何进这个杀猪的,竟敢谋害国母?”张让怒声说道。

    “哼!贼胆包天!”赵忠也怒声道。

    “就是……若不是我们抬举他,他焉能有今日?”

    “唉……真是靠山山倒,靠人人亡!你我今后,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

    “要不,我们就真的投了何进……”段珪话音未落就被张让打断道:“糊涂!何进虽然少谋无断,但他背后那些王公大臣有哪个不恨我们?若无他们煽动怂恿,何进怎敢在先帝灵前抢先立帝,让你我陷于被动?”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6章 国师三国(二八)

    (全本小说网,。)

    “是啊……”

    “唉……”

    张让此话未等说完就引起下面一片感慨。

    “如今他又毒杀太皇太后,我等再迟疑不动,恐怕他下一步要杀的……就是你我了。”张让再下一剂猛料道。

    “是啊……”

    “正是此理啊!”

    张让此话顿时又引起一片感慨。

    “不知张公你有何见教啊?”赵忠问道。

    张让冷笑了一声,“唯有先除何进,才能遏止众逆。”

    ……

    却说何进,因为毒杀了董太后,心里稍稍舒畅了些,这日董太后举柩回京,要葬于文陵她儿子旁边。何进为了避嫌,便托病不出。

    对于何进的这个态度,高轲心里感到有些无奈,心道:“你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如果是为了避嫌,你更应该去主动操办丧事才是,这样才显得你问心无愧啊。”不过他也知道人都是有良心的,再恶的人他也有羞耻之心,他也会恼羞成怒。他猜测何进估计是觉得自己杀了人家又去假仁假义操办丧事,心里有些别扭,不想去吧。

    然而他不去,却给了有些人机会,一时间‘何进毒杀董太后的流言’在京城传的满城风雨。

    这一日何进在府上陪众幕僚喝酒。

    袁绍进言道:“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乘此时不诛阉宦,后必为大祸。昔窦武欲诛宦官一党,不料机谋不密,反受其害。今将军的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使之尽力,则事在掌握。此天赞之时,不可失也。”

    面对袁绍的再次进言,何进无奈道:“我何曾不想消灭阉党,怎奈太后她……她说……宦官统领禁省,乃是先朝立下的百年制度,不可随意废除。又说……先帝晏驾不久,便要诛杀旧臣,乃不尊重宗庙祖先之举……之后我弟弟何苗与我母舞阳君也齐来劝我,说什么我们没落之时颇受张让等人恩惠,万不可忘恩负义……唉,叫老夫怎么办。”

    “大将军!当断不断,必为大祸啊!”

    “哎呀……太后不许,如之奈何?”

    见何进竟为一妇人婆婆妈妈,袁绍心里瞧不起的同时,灵机一动,给他出了个馊主意道:“大将军如果怕太后护着张让等辈,何不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进京,除去阉患,那时大兵压境,容不得太后不从。”

    高轲心道:“正戏来了。”

    何进闻言心中一动,其实他也对‘张让等人揭发他毒杀董太后一事’心怀不满;不过怎奈全家人都不许他这么做,而且他弟弟何苗手里还握着一部分兵权,京师兵丁本就不多,因此他做起事情来难免感到有些捉襟见肘;此时见袁绍竟然给他出了这么个主意,不由得心思被彻底的撩拨起来,思忖了一下,便大叫道:“妙策,妙策……叫主薄陈琳!”

    “是!大将军唤主薄陈琳!”仆役大声喊道。

    曹操正在下面与诸位大臣喝酒,期间也曾听到一些袁绍对何进说的话。见何进竟然要听从袁绍的建议,不由得急了,起身说道:“大将军……宦党如今已无兵无权,扫除宦党易如反掌,何必多议?此事交于一狱卒便足以胜任,又何必遭外人入京?”

    曹操的话,顿时让何进和袁绍的面色不太好看起来。本来两人商量得挺好,但到了曹操嘴里,两人的计策竟然不如一狱卒,这不是当众打二人的脸吗?

    何进看了看曹操,忽然故作恍然道:“哦……我想起来了,孟德乃宦官之后,故而怀——有——私——情——!”

    何进这话就有些恶毒了,尤其他最后四个字还故意拉长了音,讥讽之意溢于言表,曹操登时一张脸被气得铁青。

    何进见状哈哈大笑起来。

    “大将军既然不喜欢曹操赴宴,那曹操现在就离去,以免扫了诸位的酒兴。”言罢曹操拂袖而去。出得宴厅后,曹操仰天长叹,“乱天下者,必何进也!”说罢头也不回地离去了。

    此事过后,何进暗暗遣使到各地,命其等奉诏入京讨宦党。

    却说前将军董卓,年前他拒绝朝廷的‘少府’任命、屯兵河东。灵帝见自己病重,河东离自己近在咫尺,唯恐董卓生乱,便将董卓命为西凉刺史,命其镇压羌族。

    灵帝的意思很好,西凉有韩遂、马腾正好牵制董卓。却不知此事正和董卓心意……西凉乃是他的大本营,他与各路羌人头目都有交情;在别人看来马腾、韩遂凶威赫赫,在他看来,他们不过是借着‘羌人的兵威’罢了;他只要将各路羌人族长打点好了,马腾、韩遂就翻不起什么浪花来;而他则正好借此扩充自己的军力……于是便欣然领命。

    谁知他刚刚上任还没过多久、就传来了‘灵帝晏驾’的消息,一时间他不由得有些懊恼,叹自己错失良机了。

    他正为自己的决策感到失误,不想今日却收到了何进的密旨,让他提兵入京,顿时大喜过望,赶忙将李儒招了来,询问他的意见。

    李儒捋须道:“今虽奉诏,然这诏书却是多有暗味、见不得光的。倒时候就怕他何进出尔反尔,兵行到一半,就污蔑岳父欲行造反。倒时候潼关与函谷关一封,我们虽有大军,但此二关皆古之雄关,轻易无法攻克。倒时候我军进退失据、结果难以预料。

    我看不如差人上表,将此事公开化,让天下人知道岳父此次是奉旨讨贼,这样名正言顺,各路‘恨宦官的将领’必沿途放行,如此大事可图。”

    董卓大喜,遂上表。其略曰:“窃闻天下所以乱逆不止者,皆由黄门常侍张让等侮慢天常之故。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臣敢鸣钟鼓入洛阳,请除让等。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何进得到了董卓的上表,出示大臣。侍御史郑泰谏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进闻言不悦道:“你太多疑,不足以谋大事。”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77章 国师三国(二九)

    (全本小说网,。)

    卢植见状也进谏道:“植素知董卓的为人,其人面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

    何进还是不听,郑泰、卢植见状皆弃官而去。

    何进对此依旧不理不睬,遣使去迎接董卓于渑池,命令董卓先按兵不动。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曰:“此何进之谋也;我等要是不先下手,倒时候皆灭族矣。”

    于是张让等人先埋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然后纷纷装作‘抖如筛糠’的样子,跑到何皇后那里哭诉。

    “太后……太后救命……”

    “太后……今大将军拟矫诏命外兵入京,要杀害我等,请太后垂怜救命!”

    “望太后垂怜啊。”

    一时间哀声一片。

    何后被他们缠得有些心烦,便道:“起来……都起来吧……有什么大不了的。你等去到大将军府,向大将军认个罪,我再去给你们讲个情。大将军定会饶恕你等。”

    众宦官闻言面面相觑,张让起身俯首道:“臣等……不敢……去大将军府啊。”

    “不敢呐!”众宦官会意,纷纷附和道。

    “若是臣等到大将军府上谢罪,非成齑粉不可。”

    “是啊!”

    “还望太后宣大将军进宫,让臣等当着太后之面,向大将军赔罪。”赵忠打蛇随棍上道。

    “是啊……我等万万不敢独自面对大将军啊!”

    张让再次俯首道:“太后,若大将军再不容臣等,我们宁可在太后面前请死,也不愿……死在外面啊……”说完张让竟然老泪纵横、哭了出来。

    众宦官纷纷效仿,霎那间哭声一片。

    何后被众人闹得没有办法,便道:“行了行了,就依你们吧。”

    不久以后,何进收到妹妹传召,便起身入宫。

    主薄陈琳见状急忙道:“大将军,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切不可去。去必有祸。”

    何进不悦道:“笑话……我亲胞妹找我,有何祸事?”

    袁绍见状也劝道:“大将军‘矫诏’招外兵入京,不想董卓那厮公然上表,其谋已泄,其事已暴露,此时还能进宫吗?”

    “如要进宫面见太后,必先召张让等人出宫,然后才可进入。”曹操从旁谏道。

    何进冷哼了一声,“此乃小儿之见也。我掌天下之权,十常侍又敢待我如何?”

    曹操心说,“你现在又知道十常侍不能把你怎么样了?既如此你又何必召董卓入京?真是一头蠢猪!”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现在不受何进待见,不由得急忙寻找高轲踪迹,想要像前几次那样,让殷素芳随同何进左右,保何进周全。不过没想到遍寻左右,竟无高轲踪影。

    原来高轲见何进已经召董卓入京,大势已成。为了防止事情出了变故,便寻了个由头,这几日没有再来何府拜见。

    曹操心里不由得暗恼,“为何独独今日不在。”

    他却不知,其实高轲非但‘这几日’没有来何进拜见,还在何进下诏‘召外官入京’的当天、就将沈月茹与沈力派了回去,命其二人随同黄忠、庞德领兵一万,入京护主;如今黄忠、庞德二人的队伍已经出了汉中了……却是他想要趁着京师大乱、趁机捞些好处。别的不说,就这兴兵与董卓相抗的名头,就足以让他名扬天下,这对‘他主线任务的完成’可是大大有好处。

    抛却高轲的算计我们暂且不提,另一旁袁绍见何进心意已决,不由得折中道:“大将军既然一定要去,那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何进被他们缠得没有办法,便道:“好了,随你们吧。”

    于是袁绍、曹操各选精兵五百,命袁绍之弟袁术领之。袁术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