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末世妖行路 >

第521部分

末世妖行路-第521部分

小说: 末世妖行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愈发心动道:“唉……只恨我吕布寸功未立,无有进见之礼呀。”

    李肃闻言笑道:“贤弟,功只在你翻手之间呐,就看贤弟你肯不肯为之了。”

    “哦?不知兄长所说之功在何处?”

    李肃双眼微眯,“董公现在最想除掉的是谁?”

    吕布登时醒悟过来,沈吟良久,才道:“我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

    李肃笑道:“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

    于是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

    当夜二更时分,吕布提刀直入丁原帐中。时丁原正在秉烛观书,见吕布进来,便问道:“吾儿来此有何事?”

    吕布目露凶狠道:“我乃堂堂大丈夫,安肯为汝之义子!”

    丁原大惊,“奉先何故变心?”

    吕布不答,向前一刀就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道:“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

    军士见状散其大半。

    次日,吕布持丁原首级,往见李肃。李肃遂引吕布去见董卓。董卓大喜,置酒相待。

    从这就可以看出董卓的确是有一分礼贤下士的态度,他竟然先下拜曰:“卓今得将军,如旱苗之得甘雨也。”

    吕布见状赶忙回礼,“布轻贱之辈,安敢受公之大礼?公若不弃,布愿拜公为义父。”

    董卓闻言大喜若望,以金甲锦袍赐与吕布,众人畅饮而散。

    次日,百官才知到丁原已死,彼此相顾失色,这才知道当日高轲在帐前为何沉默不言,并且喟叹曰:“吕布勇武固然是勇武,但是其人品却不敢称道。”

    董卓自此威势越大,自领前将军,封弟董旻为左将军、鄠侯,封吕布为骑都尉、中郎将、都亭侯。

    李儒唯恐事情还有变故,便劝董卓早定废立之计。于是董卓于省中设宴,会集公卿,令吕布率领甲士千余,侍卫左右。

    是日,太傅袁隗与百官皆到。酒行数巡,董卓手按剑柄,目露威胁道:“诸位,今皇帝暗弱无能,不可以奉宗庙;我将效法伊尹、霍光之故事,废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帝。如有不从者……斩!”

    群臣闻此皆惶惶不敢应对。

    中军校尉袁绍前番见董卓不敢杀卢植,便认定董卓现在虽然势大,但顾忌天下各路诸侯,是以底气不足,当即挺身而出道:“当今朝廷未定,召尔等入京,是为扶助天子,安定庶民。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子。岂不是蓄意谋反吗?”

    众人见状皆大惊,均不知‘前些时日丁建阳等人在’时,袁绍对董卓依旧保持了几分客气。如今丁建阳等人已经亡故,何以反倒变得如此之硬气?

    董卓闻言大怒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否?”

    袁绍亦拔剑曰:“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

    两个遂在筵上对敌而视……就这就可以看出,董卓虽然现在得了吕布以后骄狂自大,存了‘杀鸡儆猴’的念头,但是这个‘杀鸡儆猴’也得分人,对于袁绍他却有些不敢……主要是因为袁绍的名头太大了,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满天下,他若杀袁绍,顾忌明显比‘杀其他大臣’多得多。

    李儒赶忙出来制止道:“哎……事还未定,不可妄杀啊。”

    袁绍怒哼了一声,手提宝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出城去了。

    董卓见袁绍离去,便对太傅袁隗道:“你侄子无礼,我看在你的面上,姑且饶恕之。废立之事你看如何?”

    袁隗不得已说道:“董公所见甚是也。”

    董卓大喝道:“若再有阻我大议者,以军法从事!”

    群臣震恐,均说但听尊命。

    如此废立之事总算定下来了。宴罢,董卓回到府中,偷偷问侍中周毖、校尉伍琼道:“你们觉得袁绍此去会如何?”他之所以问此二人,是因为素知这二人与袁绍有过来往,知其性情。

    周毖说道:“袁绍忿忿而去,若购之急,此去势必是为兵变。且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倘若他收拢豪杰聚徒闹事,恐怕会是董公一大敌,我看山东之地离京甚远,而且并非董公所有。不如宽恕袁绍,拜他为一郡守,则袁绍喜于免罪,有一安身立命之所,必无患矣。”

    伍琼见状也言道:“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不过若是加之一郡守,或可收拢民心。”

    董卓闻言便听从了此二人,即日差人拜袁绍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请帝升嘉德殿,大会文武。

    董卓拔剑在手,对众人道:“天子暗弱无能,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在众人面前宣读。”随即命李儒读策文。

    李儒大声读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83章 国师三国(三五)

    (全本小说网,。)

    “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完毕,董卓便吩咐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命其面北长跪,称臣听命。又去掉何后的太后服饰……皇帝与太后皆号哭,群臣见此无不悲惨。

    高轲毕竟和何后相处日久,何后也待他甚好,见她拥着自己的孩儿,哭得梨花带雨,悲惨至极,便心中不忍,越众而出道:“你欲行废立,如今你势头大、废就是了,又何必欺负孤儿寡母,此乃英雄所为吗?”

    说罢左手搀起何皇后,右手扶起公子辩,离殿而去。

    高轲并没有直接否认他废帝。董卓顾忌高轲国师身份,还想要用他,便暂忍怒气,没有去追究。遂请陈留王登殿。等群臣朝贺毕,卓命人收拾后宫……发配何太后并弘农王及帝妃唐氏去永安宫闲住,封锁宫门,禁群臣不得擅入。

    可怜少帝四月登基,至九月就被废了。

    董卓所立陈留王协,表字伯和,灵帝中子,即献帝也;时年九岁。改元初平。董卓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威福莫比。

    李儒见董卓大势已成,便劝董卓多用那些名流,好收拢人望,不然凭他一群西凉羌兵是无法治理朝政的。

    董卓点头应允。李儒于是向董卓举荐了蔡邕。

    董卓命人请他赴宴,谁知蔡邕竟然不来。董卓大怒,命人对蔡邕说:“你如果不来,我就灭你全族。”

    蔡邕惊惧,只得应命而至。卓见状大喜,一月三迁其官,拜为侍中,甚见亲厚。

    却说少帝与何太后、唐妃困于永安宫中,衣服饮食,渐渐少缺;少帝泪不曾干。一日,偶见双燕飞于庭中,遂吟诗一首。诗曰:“嫩草绿凝烟,袅袅双飞燕。洛水一条青,陌上人称羡。远望碧云深,是吾旧宫殿。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

    董卓时常使人探听少帝动向,以及何人经常来探视少帝,毕竟少帝曾为先帝,他唯恐有人拥立他造反。于是此诗刚出不久,就落到了他的手中。

    董卓读了一遍,冷笑了一声道:“何人仗忠义,泄我心中怨……哼,看来这个少帝心中怨恨我不浅呐,如今正好借着此名而杀之。”遂命李儒带武士十人,入宫弑帝。

    当时帝与后、妃正在楼上,宫女报告说李儒来了,帝大惊,惶惶不知躲藏与何处。

    李儒来到皇帝面前,以鸩酒奉帝,帝问何故。

    李儒道:“春日融和,董相国特献上寿酒。”

    何皇后曾经毒杀过王美人,见状心中一突,便道:“既是寿酒,你何不先饮之?”

    李儒闻言大怒道:“你难道不饮此酒吗?”喝呼左右持短刀、白练于何后前,说道:“寿酒不饮,可领此二物!”

    唐妃跪下求告道:“妾身代夫饮酒,愿李公存留何后与弘农王性命。”

    李儒怒叱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人,能代王死?”乃举酒与何太后道:“汝可先饮?”

    何后悲愤欲绝,不由得大骂何进无谋,引贼入京,致有今日之祸。

    李儒催逼皇帝亦饮。

    少帝满含悲切道:“容我与太后作别。”于是大恸而作歌,其歌曰:“天地易兮日月翻,弃万乘兮退守藩。为臣逼兮命不久,大势去兮空泪潸!”

    唐妃见状亦作歌曰:“皇天将崩兮后土颓,身为帝姬兮命不随。生死异路兮从此毕,奈何茕速兮心中悲!”

    歌罢,二人相抱而哭。

    李儒怒叱道:“相国还在等我的回报,你们这等迟延,难道还指望谁来救你们吗?”

    太后大骂:“董贼逼我母子,皇天不佑!你既助恶,必当灭族!”

    李儒本来就有些心虚,闻言顿时恼羞成怒,双手扯住太后,直撺下楼;同时喝斥武士绞死唐妃;以鸩酒灌杀少帝。

    做完这一切后,李儒还报董卓,董卓便命人将弘农王等人葬于城外。

    次日早朝,众人闻听此事,皆悲愤莫名;高轲也没料到自己仅一天没在,与殷素芳‘离城去接应黄忠等人’就发生此事,他原本还想着找机会将二人救出来呢;只能说董卓的下手速度太快,弘农王的诗刚出,他立马就将其毒杀。于是便心中暗恨,立于朝上,静默无声。

    不久以后董卓持剑上朝,还没等发话,忽然有一哨从殿外冲入,“报……启禀丞相,洛阳城外忽现一军,打着黄、庞旗号,约有万骑。”

    董卓吓了一跳,“万骑,这……这是哪路兵马?”

    “打着黄、庞旗号……”李儒一怔,随即看了看站立在一旁的高轲,冷笑了一声,“那还用说么?此二人定是高国师帐下的黄忠、庞德也。”

    满朝文武闻言顿时一震,不由纷纷把目光瞧向高轲。均不成想‘一直沉默寡言、闷声不吭的高轲’竟然有如此手段,这才几日功夫,竟然大军压境了。

    董卓大怒道:“我厚待与你,你为何叛我?”

    “叛你?”高轲冷笑了一声,“从黄巾到西凉,我几番与你合作,素知你性情。见何进竟然召你入京,我就预感到不妙。所以才命人从汉中调兵来……我本意,只是想让大军陈列在旁,掣肘与你,让你不敢过分放肆。岂料张让等人害我大计。竟然提前将大将军何进杀死,以致京师大乱,让你这逆贼钻了空子。我只恨马腾、韩遂以及沿途关卡阻我去路,让我大军晚到了一天,没有救下少帝与何太后!”

    “你……你简直是狼子野心,左右与我拿下!”董卓一时间气得胡子都抖了起来。

    “哼……今日正要取你狗命!”高轲说完猛然间从虚空中抽出一把大剑来,纵身而上,直刺董卓。

    董卓没料到高轲手中竟然有剑,顿时大惊失色,好在他也是仗剑入朝,且武力值不低,足有八十余点,勉强挡了高轲一剑,被高轲斩断胡须,形象狼狈至极。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84章 国师三国(三六)

    (全本小说网,。)

    此时殿下忽然传来声大吼,“逆贼敢尔!”却是吕布,他被董卓封为中郎将、都亭侯,可持戟上朝。

    高轲耳听脑后风声,知道自己和吕布武力值相差太远,不敢硬接,直接一个‘瞬闪’避开这一击。同时用骨刃当飞刀刺杀董卓,结果被吕布一一挡下,仅有一骨刃伤了董卓手臂。

    高轲见今日杀董无望,便身形再次一闪,随即出了大殿;其实如果他各项天赋均在,强杀董卓还是有一定几率的,只可惜在这个世界他被削弱得不像话,什么‘控血术’、‘煞力同调’等等天赋几乎全都形同虚设,因此他实力大减,不敢玩火。

    董卓见高轲要逃跑,顿时大惊,顾不得身上伤势,大叫道:“哎呀,左右快与我拦下啊……此贼若掌兵,可低十万大军,后患无穷啊!”

    然而高轲却背生双翼,架空而去,大笑道:“董贼,我虽兵少,然不惧你。你可敢与我在洛阳城外激战否?”

    宫廷守卫一时间张弓结弩想要射杀高轲,怎奈高轲速度何等之快?他没有翅膀的时候在空中无法借力、施展不了‘瞬闪’,如今翅膀在身,虽然在‘这个世界’他的瞬闪天赋因为‘规则影响’受到了限制,但是带着他只身逃跑却是毫无压力。

    几乎只是一瞬间,高轲就踪影渺渺,消失在空中不见。

    整个大殿在这一瞬间,出现了死一般的寂静。

    吕布抱拳道:“布办事不利,还请义父责罚。”

    董卓沉寂了半晌,叹声道:“罢了,若不是你,恐怕我已经死在此贼剑下。没想到此贼竟有如此手段,恐怕我日后……会寝食难安呐。”

    “义父莫慌,布自此便侍奉义父左右,谅那贼也不敢出现加害义父。”

    董卓点点头,“如此甚好!”

    李儒见董卓心情好了许多,便出列道:“相国,该早朝议事了。”

    “喔……你要是不提醒,咱家还把这事儿给忘了。说吧……今天都有什么事情上奏啊。”

    众人心里不由暗骂董贼无礼,身在金銮殿中,竟然如此轻佻,直视当今圣上于无物。但也只是敢心里骂骂。

    随即便有侍中等官员报奏朝事。

    在朝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有小哨进殿大呼,“报……相国。那高轲领军在城外挑衅,言相国趁早放了当今圣上与他,否则……否则……”

    董卓闻言大怒,“否则什么?”

    “否则……他……要砍了相国的脑袋……当……当夜壶……”

    “混账!”董卓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案子,把旁边的汉献帝刘协吓了一跳。

    董卓却不知,汉献帝之所以会吓了一跳,主要是因为听闻高轲不仅‘成功逃脱了洛阳城’并且‘承认了自己这个皇帝身份’心里暗喜,以为‘自己刚才的喜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