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末世妖行路 >

第525部分

末世妖行路-第525部分

小说: 末世妖行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操发檄文去后,各镇诸侯皆起兵相应: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诸路军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各领文官武将,远路前来会盟。

    高轲也得到了曹操的檄文,本想前来与曹操、袁绍会和,谁知此事被董卓知晓,董卓唯恐高轲、马腾联合‘从汉中、西凉出兵’断其后路,遂与匈奴达成协议,引匈奴兵南下掣肘高轲与‘他当上相国后、想要拉拢、赐予西凉太守之位的马腾’,此行为一时间引起天下震动、人神共愤。

    有了董卓的这层掣肘,高轲不得不回信‘正在陈留附近厉兵秣马’的曹操与袁绍,言‘马太守’在西凉腹地,被匈奴所阻,恐怕无法前来会盟了。他汉中虽有波及,但并非无法前来,只是需要做些防范准备,因此他会晚些来会盟,让诸位诸侯到达后先行攻董。

    袁绍与曹操得到‘高轲的传信’后皆面面相觑,没想到这会盟还没开始进行呢,各路诸侯还在路上,他们就被董卓先来了个下马威,一下破去两路大军,而且还是最精锐的几路大军之一,毕竟西凉铁骑的威名天下公知。

    两人本以为事情到此也就为止了,谁知董卓引匈奴南下还不算完,竟然又发圣旨将袁绍、曹操等辈皆斥为反贼,如此‘被他囚禁的国师孔铉’的国师状态便无法加持到袁绍等人身上。

    一时间袁绍等兵皆成为了秃头兵。无法像西凉兵那样阵型有加层、防御增强、且对迷乱有一定的抵抗效果,正在行路的各路诸侯也感到了这种状态的流失,一时间军中士气大减。

    好在曹操和袁绍随即就整顿了策略,封‘远在千里之外的高轲’为这次会盟的总军师,高轲也欣然应诺,这才将‘整个联军的士气’都挽回了过来。

    且说北平太守公孙瓒,统领精兵一万五千前来会盟;这里属他的路途最远,因此上路也最快。不想在路经德州平原县时。正行之间,忽然遥见桑树丛中,现出一面黄旗,随着这面旗帜的兴起,忽有数骑出林来迎。

    公孙瓒视之,乃是‘与他一同拜在卢植门下’的同门兄弟刘玄德也。便问道:“贤弟何故在此?”

    刘玄德拱手道:“旧日蒙兄保刘备为平原县令,今闻大军过此,特来奉候,还请兄长入城歇马。”

    公孙瓒指着关、张二人问道:“这二位壮士是何人也?”

    “此关羽、张飞,备之结义兄弟也。”

    “可是同破黄巾的关羽、张飞?”

    刘备点头道:“嗯……备破黄巾,全靠此二人之力。”

    公孙瓒又问道:“贤弟的这二位义弟现居何职?”

    刘备闻言有些愧疚道:“关羽为马弓手,张飞为步弓手。”

    公孙瓒闻言感叹道:“如此可谓埋没英雄!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

    玄德闻言大喜道:“愿往。”

    待公孙瓒大军先行一步后,张飞对刘备埋怨道:“当时若容我杀了董卓那奸贼,哪能有今日之事。”

    关羽见他大哥一脸羞惭,知道他是为自己二人跟随他多年还无一官半职心中愧疚,便打断张飞的话道:“事已至此,还提那些作甚?赶快收拾行李前去会盟。”

    于是玄德、关、张引数骑跟公孙瓒前来,曹操闻之亲自出营会见。

    不久以后,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太守王匡说道:“今奉大义,必立盟主;众人共同听其驱使,然后方可进兵。”

    曹操闻言说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袁绍心中暗喜,但面上却再三推辞,众人皆曰非本初不可,袁绍这才应允。

    次日联盟军筑台三层,台下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作为听凭盟主号令的凭据……待一切齐备后,众人请袁绍登坛。

    袁绍整衣佩剑,慷慨而上,焚香再拜之后,宣文立誓道:“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恐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毕宣文,袁绍当先歃血。众路诸侯因其辞气慷慨,想起汉室这些年的灾难,皆心中悲愤,泪盈满眶,纷纷效法。

    众人歃血已罢,袁绍下坛。众人扶绍升帐而坐,两行依爵位年龄分列坐定。

    曹操行酒数巡,说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共同匡扶国家社稷……还望诸位莫要以官职大小、实力强弱彼此计较,让我们齐心合力,共灭董卓,曹操先干为敬。”说罢一饮而尽。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92章 国师三国(四四)

    (全本小说网,。)

    袁绍与曹操事先早已经商议好了,见曹操已说起此话,便接道:“我袁绍虽然不才,但既然承公等推为盟主,则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望诸位勿要违犯,否则……休要怪我不留情面。”

    众人闻言皆道:“惟命是听!”

    袁绍见众人均已表态,便发号施令道:“我意……令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派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其余人等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闻言出列道:“坚愿为先锋。”

    袁绍点头道:“文台勇烈,可当此任。”

    孙坚遂引本部人马杀奔汜水关来。守关将士,差流星马往洛阳丞相府告急。

    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皆饮宴。李儒接得告急文书,急忙来禀告董卓。董卓闻言大惊,急聚众将商议。

    “十七路人马进逼洛阳,如何应付?”董卓环视左右问道。

    众人皆沉默不言。

    温侯吕布挺身而出道:“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

    董卓闻言大喜道:“我有奉先,尽可高枕无忧矣!”言未绝,吕布背后一人高声而出:“丞相……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我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

    董卓视之,其人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正是关西人华雄。便点头道:“也好,华将军,我加封你为骁骑校尉。拨马步军五万,同李肃、胡轸、赵岑星夜赴关迎敌。”

    华雄等众将轰然应诺。

    却说十七路诸侯这边,众诸侯内有一人名济北相鲍信,寻思孙坚既为前部,怕他夺了头功,便暗拨其弟鲍忠马步军三千,命其径抄小路,先到关下搦战。

    华雄见关下只有区区三千兵马,便引铁骑五百,飞下关来,领兵直冲,大喝:“贼将休走!”

    鲍忠毕竟没有与‘西凉强横的马兵’正面对战过,这一下就被华雄将阵型冲了个稀巴烂。

    鲍忠急忙引兵撤退,结果被华雄赶上,手起刀落,斩于马下,这一战生擒将校极多。

    此战大捷,让西凉军士气大振。华雄当夜设宴款待众将。

    李肃笑道:“华将军旗开得胜,只一个冲阵就将那鲍忠人头落地,估计这个鲍忠至死还没弄明白‘他的阵势为何如此的不禁冲’呐。”

    众将闻言皆是大笑。

    华雄满脸得意道:“哼……十九路诸侯,除了汉中高轲、西凉马腾,皆乌合之众而已。”

    众将连声称是,一时间骄横之态盈满全营。

    事后华雄遣人带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董卓闻言大喜,加封华雄为都督。

    却说孙坚听说鲍忠身死,便加速进程;亲帅大军,引四将直至关前。要问这四将是谁……第一个,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零陵人也,使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辽西令支人也,使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吴郡富春人也,使双刀。

    来到关前后,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怒指关上而骂道:“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此前一战,让华雄满营皆骄横,副将胡轸见状便直接引兵五千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斗不数合,程普刺中胡轸咽喉,胡珍死于马下。

    孙坚随即挥军直杀至关前,董军这才醒悟,十九路诸侯并非人人草芥。赶忙紧锁关门,一时间关上矢石如雨。

    孙坚虽有高轲国师技相助,士兵攀爬云梯有加层,健步如飞,但是却不想损失太过,攻了一天之后,便引兵回梁东屯住,同时使人于袁绍处报捷,并派人向袁术催粮。

    却说那向袁术催粮的小卒,见了袁术以后大发狂言道:“报将军,我家将军在汜水关前旗开得胜,只一战就斩了敌方大将胡珍,取关只待时日;然目前粮草不足,还请将军早发粮草,也好杀入汜水关,入中擒拿董卓。”

    袁术闻言面上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一脸微笑道:“孙将军真将才也,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呐。”随即吩咐人将这个小卒带下休息。

    袁术帐下有一文士见小卒已经被带去,便对袁术说道:“主公,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添虎。不如……不与他粮草,令其军自散,岂不为主公去一争功之劲敌?”

    袁术点头道:“嗯……言之有理。”遂听之,不发粮草。

    孙坚军久等袁术不发粮草,营中缺食,没过几天就军中自乱。

    细作报上关来,李肃得此奏报,当即来见华雄,喜道:“都督,细作报告,那袁术不肯与孙坚粮草。孙坚营中已然大乱啊。”

    华雄闻言又惊又喜,大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乌合之众耳,袁术怕孙坚夺得头功,故而不发粮草。似这般尔虞我诈,谈何会盟。”

    李肃闻言亦笑,进言道:“此正是都督建功立业之时啊。”

    华雄素知李肃薄有智谋,便问道:“依你之见……”

    李肃为华雄谋曰:“今夜我引一军从小路下关,袭孙坚寨后,将军击其前寨,定可擒拿孙坚。”

    华雄点头从之,传令军士饱餐休息,准备乘夜下关。

    当夜月白风清。华雄等人到孙坚营寨时,已是半夜;董军鼓噪直进。孙坚睡得正熟,被呼声惊醒,慌忙披挂上马,不想正遇华雄。两马相交,相斗数十回合不分胜负。恰逢后面李肃军到,竟天价放起火来。

    孙坚军骤遇袭击、又营中失火,立时大乱,众将不得不各自混战……这倒不能说孙坚军不精锐,主要是军中缺粮,士卒都饿得眼目昏花,谁还有那个精气神儿全天候的视察?是以才有如今之乱。

    乱军中只有祖茂跟定孙坚,突围而走。

    华雄见孙坚突围,便领军随后追来。孙坚取箭,连放两箭,皆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用力太猛,拽折了鹊画弓,只得弃弓纵马而奔。

    ……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1093章 国师三国(四五)

    (全本小说网,。)

    祖茂见情况紧急,便对孙坚说道:“主公头盔上的红缨太过醒目,所以才被贼人所认得。还请主公脱盔与某戴之。”

    孙坚不得已之下,脱自己头盔换祖茂头盔,两人分两路逃走。

    雄军只望赤缨者追赶,孙坚于是从小路得脱。

    祖茂被华雄追急,便将红缨头盔挂于一处‘位置比较显眼的、人家烧尽的庭柱’上,自己却入树林潜躲。

    华雄军于月下遥见赤缨,四面围定,不敢近前。用箭射之,方知是计,遂向前取了赤缨。

    祖茂为人胆大,见华雄回军时,独自行与军前,便伺机于林后杀出,挥双刀欲劈华雄;华雄大喝一声,将祖茂一刀砍于马下。

    这一战直杀至天明,华雄方引兵回关。

    天明时分,程普、黄盖、韩当领军寻见孙坚,再收拾军马屯扎。

    孙坚为折了祖茂,伤感不已,星夜遣人报知袁绍。

    袁绍闻报大惊曰:“不想孙文台败于华雄之手!”便聚众诸侯商议对策。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瓒后至,

    袁绍请众人入帐列坐,怒拍桌案道:“前日鲍将军之弟不遵调遣,擅自进兵,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今者孙文台又败于华雄:挫动锐气……唉,为之奈何?”说到最后一句话时是充满了无奈;会盟之前他觉得这个盟主之位威风凛凛,及至当了这个所谓的盟主,他才知道其中艰辛。在场各人全是各地诸侯,表面上奉他为主,实则各怀鬼胎,真心实意跟随他的几乎没有;而他虽然表面上拥有生杀大权,然而‘真到那个节骨眼儿上’他敢杀谁?这些诸侯他一个都不敢杀。可以说,如果他不是带了三万大军过来,有一些底气,他这个盟主几乎就和‘高轲的总军师’一样,就是一个名号了。

    诸侯闻言皆沉默不语。袁绍举目遍视,见公孙瓒背后立着三人,容貌异常,正在那里冷笑。

    原来孙坚起初是凭着一腔热血报国而来,每战奋先,却不想被人当了枪使;自祖茂死后他才幡然醒悟,为人不能太实诚;于是领军屯与众诸侯之后,称其新败,需要整修,实则是准备作壁上观了;至于谴责袁术之事,他知道袁术是袁绍的弟弟,袁绍任命他这个弟弟当押粮官,摆明了任人唯亲,因此他连提都没提;不过此事他却告诉了公孙瓒,因为公孙瓒与他一样都是靠战功上位的,与这些世家大族不同,他怕公孙瓒和他一样好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