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位面游轮 >

第608部分

位面游轮-第608部分

小说: 位面游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他的话,陈堪微微一笑,心中对于这个答案还是比较认可的,虽然语言的组织有些问题,但是他表达出来的意思让陈堪挺满意的。

    “你认为进化有没有目的?”陈堪问道。

    “应该是有吧,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就像伦敦郊区的飞蛾,在工业革命之前,白色的飞蛾比较多,工业革命之后,因为空气变了,所以灰色的飞蛾就比较多了。”李云霄说道。

    “是飞蛾主动变成灰色吗?”

    “那肯定不是啊,那这……”说道这里,李云霄懵了,肯定不是主动变成灰色的,飞蛾也没有这个能力,颜色不是说变就变的,飞蛾又不是变色龙。

    “进化的根本目的,真的是为了适应环境吗?”陈堪看出了他的纠结,不过并未打算停止,再次问道,这个问题让本来就很纠结的他,更加纠结了。

    他很想说是,可是此刻纠结的脑子告诉他不是,但是问题不知道出现在哪里,现在他的逻辑已经混乱了。

    “对了,你有看过《狼图腾》吗?”陈堪问道。

    “看过,不过没有看完。”李云霄暂时从纠结之中走出来说道,他不知道为何陈堪突然将问题转向了另外一本书上面,暂时将心中的纠结放下了。

    “在《狼图腾》中有那么一句话,叫做‘狼是不可能被驯化的’,你知道吗?”

    “是,是有这么一句话。”李云霄点点头,原话是什么他忘了,不过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那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狗,是怎么来的?”陈堪看着李云霄问道。

    “这……”听到陈堪的这个问题,李云霄猛然抬起头,一脸惊诧地看着陈堪,在那一瞬间,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竖起来了,这个问题令他冷汗直冒。

    是啊,既然狼是不可能被驯化的,那么狗是怎么来的?

    可是之前的知识告诉他,狗就是由狼驯化来的。

    可是……

    “这个问题没想过吧。”

    “没有,老师,这……”

    “所以啊,在读书之前,要先放开你脑中所有的固有观念,应试教育给你的每样东西你都应该抛弃,对每一件事情先问一个为什么,很多看似合理的事情,多问几个问什么,就不合理了。”陈堪说道。

    “就像老师说过的农业起源,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

    “是啊,看来你之前做过功课啊。”陈堪笑道。

    “这是老师录制的精品课程,在网上都有,我们很多同学都看过。”李云霄挠了挠后脑勺说道。

    “哦,我差点都忘了还有精品课这件事,看来这两个梗不能在用了哈。”陈堪笑道,之前录制的精品课程之中就有中国古代史的全部课程,为此还和录制的工作人员闹了点不愉快,说实话,陈堪已经给忘记了。

    “老师讲得实在是精彩。”

    “别精彩了,好好想想我问的那几个问题吧。”陈堪说道,以陈堪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讲不一样的东西,即便是他们看过录像了,对陈堪的课程也不会造成太多影响。

    “你看过的课程,也听了,但是你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去思考那些问题,就像你刚才说的‘互训’,人和植物是互训的,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动物和植物之间是不是互训的关系呢?如果是的话,那么是不是也带着目的性,如果不是的话,为什么互训之发生在人身上,却没有发生在其他动物身上呢?”

    “嗯。”李云霄低着头,微微地点了点。

    “去看书吧,这些问题,你自己先思考,有什么想法了,随时欢迎找老师一同探讨。”

    “嗯。”

 第一三八九章 学生的选择

    “陈老师,你这样总是管杀不管埋,真的好吗?”看到一脸沉思状离开的李云霄,陈梅笑道。

    这种情况陈梅都看过很多次了,陈堪经常这样做,提出问题,不给解释,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而且经常一次性抛出好多相关的问题。

    不仅学生问问题的时候是如此,平时和学生做进行交流的时候,比如交流某一本书,或者对某个问题的思考,陈堪也会就聊天的主题抛出一系列问题,不断挖坑,越挖越深,从来不填,名副其实的坑王。

    “陈老师,瞧你说的,什么管杀不管埋啊,有些事情根本就埋不了,只有思考本身才是有价值的。”

    不管那些学生最终想出的答案是很离谱还是很靠谱,其实这些都不是陈堪在意的,什么靠谱、离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去思考了,即便是错了,那也进行了思考,锻炼了思维,这就够了,答案本身排在其次。

    这就像跑步,甭管你是快跑,还是慢跑,哪怕只是在慢慢悠悠地散步,只要你真的去做了,那对身体总没坏处的,脑子如果不用,那就僵化了。

    “这些学生能遇到陈老师,真是他们的幸运啊。”陈梅感慨道。

    “尽一个老师该有的责任罢了。”

    “你是个好老师,不过你的学生对于当老师,好像没有很大的兴趣啊。”陈梅笑道。

    “什么意思?”

    “差点忘了,那时候你还没回来,一周前,学校在大四毕业班中做了一个职业意向调查,大部分师范专业的学生都是选择当老师,这个比例大概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差不多四分之三,陈老师不妨猜猜你带的一班是什么情况?”

    做职业意向调查,是中师大的传统,早些时候据说大一和大四都会参与调查,后来发现调查大一的,性价比太低,于是就将精力主要放在大四毕业生的身上,这份调查,其实就是一个选择题,不需要学生给出很明确的答案,只需要学生给出大方向就好。

    就业的大方向无非就是四个:教学、从政、从商以及继续深造。

    教学就不用说了,就是当老师,不管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亦或者是培训机构,都是当老师。

    从政,那就是去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干活,特点就是铁。

    从商,则是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某一个环节,工厂、文书、销售、服务、创业等都属于从商。

    至于继续深造就不用说了,考研、留学都属于继续深造,通常看一所学校的综合实力如何,就看继续深造的学生数量,学校越好,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就越多,档次越高。

    最好的学生一般都去留学深造,而且是去顶尖的院校留学,比如美国常青藤;其次是保送,保送就是不用考试直接上研究生,当然这也有学校好坏的差别;最次的就是考研。

    留学名校那自然不用多说,要求很高。

    保送一般要两个条件,首先就是学校本身好,这是前提,学校不好,是没有保送资格的,而且保送的学校级别要对等,比如清华和北大可以相互保送;其次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否则凭什么保送你。

    而考研则是最差的选择,这就意味着要么你学校不好,要么成绩不好。

    或者有人认为本科的学校不好,那有什么关系,大不了认真考,考上北大的研究生,即便我本科院校是三本,只要我干上北大,那和那些保送北大的不也处在同一档次了。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现实很残酷,实际情况是,“歧视”会一直伴随,在学习的时候,导师会各种歧视你,可能是故意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歧视确实是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学接受的基础教育不一样,三本院校上来的学生,肯定需要重新打基础,导师哪来那么多时间,倒是是希望你可以直接干活的,这就像公司招工,肯定希望你一上岗就直接干活,因此歧视会很明显,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的自信心容易受到严酷地摧残。

    其次就是找工作,你以为研究生是北大的文凭就好了?

    想多了,本科的文凭叫做第一学历,这也是极其重要的参考标准,比如你要任教北大,第一学历不行,那就抱歉,你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除非你能做出很牛掰的成果来,否则就算你是博士、海龟都没用。

    这就是现实。

    陈堪本来以为自己所带的一班,当老师的人应该不少,毕竟是师范专业,而且女生比较多,不过听陈梅老师的话,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的。

    “是什么情况?”陈堪问道。

    “你们班选择当老师的比例大概只有三分之一,远低于学校的水平。”陈梅说道。

    “哦,这倒是出乎我的意料啊,那他们都选择了什么?”

    “在剩下的三分之二学生中,有一半左右选择了从商,一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和从政,陈老师,对此你有什么想法?”陈梅笑着问道。

    “也就是说选择从商的人有三分之一,显然,这是一件好事。”陈堪笑着说道。

    “你这是看不起老师哈。”陈梅笑道。

    “虽然说职业不分高低,但是这显然是一句空话,老师太稳定了,从政也一样,基本都是冲着‘铁饭碗’去的,热衷于教书育人,这个因素可能有,但是绝对不是主要的,去拼一拼闯一闯多好。”陈堪说道。

    “确实是这样,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到时候我就希望我儿子毕业之后能够出去外面闯一闯,即便不是创业到社会中打磨打磨也好,能增加阅历,还年轻,没必要捧一个铁饭碗,浪费青春。”陈梅老师点点头赞同道。

    “看来什么时候有时间我找那群孩子们聊聊,看看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那么多人选择了从商,说实话,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啊。”陈堪笑道。

    “看来你这个班主任不合格啊,没注意到学生的思想变化,这可是你的失职。”陈梅老师笑道。

    “所以要找时间了解一下,亡羊补牢啊。”

 第一三九零章 顺手挖坑

    “陈老师,那你能不能给我解惑一下呢?”

    “解什么惑?”

    “你当我是聋子啊,之前你问的问题我也都听见了,说实话,其实我也很好奇,不过我啊,已经老了,思维僵固了,没那个能力去思考了,你得给我将这个坑给填上不是。”陈梅老师说道。

    “行,我有点浅见,要是陈老师想听听的话,那我就和陈老师说说,不过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啊,陈老师就当听听故事。”

    “行,那我就一个一个问题的问,动物和植物之间也存在驯化吗?”

    “刚才我所举的奶牛的例子,在历史上,那应该是属于比较近的事情,在农业发展的初期所发生的驯化绝对不是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说人工选择是驯化,但驯化却未必是人工选择。”

    “嗯,没错,也就是说驯化可能一开始是无目的性,陈老师之所以会给那个学生留下动物和植物之间存不存在驯化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步步推进的思考,从没有人类插手的动植物世界开始。”陈梅老师说道。

    “对,从野生世界中所发生的驯化说起,如果那里存在驯化的话,那就可以证明驯化一开始是毫无疑问是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的。”陈堪点点头。

    “以果树和动物的相互驯化为例,动物很聪明,在挑选果子的时候,当然是挑大的不挑小的,挑红的不挑绿的。”陈堪说道:

    “因为果树有这个品性,从概率上来说肯定是大的比小的好吃,红的比绿的好吃。这个道理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动物肯定懂得,而这也是果树教会它的,果树驯化了它们的眼光和口味。动物吃了水果自然把果核传递到远处,帮助果树繁衍后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动物其实还驯化了果树。”

    “嗯,这确实是互训,吃大的不吃小的,吃红的不吃绿的,这就导致了大果实的果树可以得到了更好的繁衍,小的就得不到太好的繁衍。因为那个小的动物不吃,也不帮它传播,只能落在本株植物的脚下,来争夺那些不多的土地营养,而大的果实到了远方能够获得更好的发育。”陈梅老师说道。

    “不错,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动物也驯化了植物的果实,使植物在成熟的时候一定是鲜艳的。”

    “那有没有一些成熟的时候不鲜艳的?一开始可能有,但是动物不吃它,也就不帮助这些虽然青可能也甜的果实传播,所以这样的果实就得不到很好的繁衍,久而久之在动物这样的筛选下,果树的果实成熟时就一定是鲜艳的。”

    “这确实是无目的性。”陈梅老师点点头:“还真是别说,这种事情之前还真是没想到,你这一提醒,还真就是这个道理,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没有串联起来。”

    “那你之前所说的农业是不是也是这样一回事呢?”

    “差不多,其实农业的产生,一开始就是互训的结果。”陈堪点头说道,当初陈堪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否定了很多人对于农业的起源的认知,很多人以为农业是创造,这显然是错误的。

    第一个错误认知是,前农业时代人类苦不堪言,在生活的逼迫下,先人发明了农业。

    这也是典型的目的论,因为生活苦,所以搞出农业,显然这是错误的,因为通过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知道每个历史悠久的物种,都在自己的具体环境中获得了适应。

    如果总是吃不饱穿不暖,这个物种早就被淘汰了,它既然一直存活着,就有它的谋生之道。

    第二个错误认知是:在危机的压力下导致人类走进农业文明,这种说法曾经流行很广,学者们称之为“压力说”、“危机说”,显然也是错误的。

    因为危机无法呼唤农业,物种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使用的唯一办法就是减少成员,实在是没办法了,那就是物种灭绝。

    至于说搞出农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不说太多,单单时间上就来不及,农业文明是召之即来的东西么?

    显然不可能存在一个神农,然后就会种粮食了,石头的镰刀、锄头、犁、石磨,各个季节、储存方式,这些都是漫长的技术积累,数千年甚至是数万年才有了完整的农业体系,如果真的是为了应付大危机,农业还没出来,人类就完蛋了。

    “那就是说,其实‘互训’,互相驯化这个说法是没错的,至少你认为是没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