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183部分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183部分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魏王,曹洪将军已攻下了水东门。”

    “启禀主公,子龙将军已攻下了定鼎门。”

    “启禀大王,蒙恬将军已攻下了长厦,厚载二门。”

    “启禀魏王,徐晃将军已攻下了安喜门。”

    短短三个小时内,皇城八门,已经丢了七门,若不是人家打算攻破所有城门在进攻进攻宫城的话,只怕李治早就来和刘仁轨作伴了。

    而在就在徐晃攻下安喜门的十分钟后,最后一声捷报传来。

    “启禀主公,翼德将军已攻下龙光门,我大军此刻已将宫城团团包围,现,敌军仅剩两万余残兵败将,依靠宫城做困兽之斗,翼德将军,子龙将军纷纷派人询问,何时发动进攻?”

    随着这名士卒的话音落地,长安皇城八门,彻底宣告失守,现在的李唐只剩下了最后一道宫城可以负隅顽抗,且十三万御林军,和几十万的新兵,竟然被打的就剩下两万人,纵然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没有亲临战场,但是他们已经想象出了,不远处的长安城,那遍地惨尸,血肉模糊的景象。

    李绩终于忍不住开口道:“诸位,罢手吧,我等知错了。”

    能让英武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知错两个字儿,可见他被逼到了什么程度,而且李绩觉得,曹操他们之前只不过是想给他们一个教训。

    攻下皇城,杀了几十万将士,这个教训难道还不够吗?

    可这才曹操他们看来,确实还有点不够,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把大唐打怕,让这些唐人一想起今晚所发生的事情,不是气愤,而是瑟瑟发抖,想达成这一点,那就只有用实力,对他们进行惨无人道的碾压。

    望着李绩和武则天和期待的目光,曹操没有任何犹豫,一声令下,“传孤王将令,全军进攻,攻下宫城,活捉李唐皇帝。”

    李绩听着曹操的话,这位老人家差点当场昏迷,李绩脚步踉跄个,一声悲呼:“曹孟德,你们就一定要灭了大唐吗?”

    对于这声曹孟德没有任何人感到惊讶,曹操本人也没有说什么,因为事实的真相已经摆在了武则天他们的面前,从刚刚的张郃,在到徐晃曹洪,联军将士从来就没有在李绩他们的面前掩饰过自己的身份,一切都是那么的明目张胆。

    曹操瞧着李绩,沉声道:“李绩,你都说了,孤王叫曹孟德,那你觉得这天底下有我不敢干的事情吗?”

    秦始皇同样不冷不热道:“寡人至今为止已经灭了韩赵魏楚四国,齐国也是囊中之物,多加个大唐,寡人也不在意。”

    刘备捋着胡须笑道:“李绩啊,你应该感到庆幸,若是孔明在此,你们会败得更快。”

    刘仁轨看着曹操刘备,听着他们的话,渐渐的,他的瞳孔伸出涌出了一抹不可思议,但随即也就释然了,毕竟自己也有了心理准备,随后刘仁轨看着曹操等人的眼神便发生了变化,愤怒消失了,逐渐的一股炙热涌了上来,就像现在的粉丝们亲眼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

    曹操刘备,秦始皇,当的起偶像这个字眼,虽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没有出来,但却不妨碍刘仁轨和李绩了解这些天下霸主曾经的辉煌事迹,甚至在他们的眼中,曹操刘备比三国演习中的他们来的还要可怕。

    武则天小心的看了一眼秦始皇三人,最后默默的低下了头,大概是在平复自己躁动的心情。

    只有李绩在失神了片刻,一声大笑,“输给你们不算怨。”

    李绩刚刚是在试探,结果也正如他所料,他们真的就是那些本该化为黄土的人,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的眼前,但李绩知道一件事儿,如果他们还不收手的话,大唐,真的完了。

    大帐内,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而此刻的大明宫中,李治坐在龙椅上,听着不远处联军的攻城声,这位九五之尊,已经彻底面临崩溃的边缘。

    分割线,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求订阅。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八十七章死的真冤

    原本站立在大殿下方的近百名文武百官,现在还剩下不到二十个人,像周御史这种自诩忠臣的同志,早就在皇城八门失守便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此刻的李治,身旁除了那二十多个正儿八经的忠臣,就剩下两个小太监了,御林军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派出去守城了,现在李治身边唯一能保护他,算得上是武装力量的,可能就是他养的那条小博美了

    李治不明白,武则天和李绩不是出去谈判了吗?这是谈崩了的节奏吗?

    要不然人家怎么会大半夜的攻城,且声势如此浩大,攻势如此猛烈,李治悲哀十足的叹了一口气,看样儿要是没有意外,皇后和英武公这是都翘辫子的节奏了,妈的,早知道朕就亲自去和人家谈了,这可倒好,不仅把老婆搭了进去,就连自己估计也是小命儿难保,恩,得想个法子。

    要不李治是当皇帝的,虽然办事能力一般,但目前来看也算是临危不乱,不过他的两只手要是不抖就好了。

    可想了许久,李治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殿下那二十多个不是在哪儿痛哭,就是在哪儿大骂老天无眼,反正就是啥忙儿也帮不上的大臣们,求助道:“诸位爱卿,你们能不能告诉朕,朕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有一位没哭,尽在那儿骂街的户部尚书,站了出来,义正言辞道:“陛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我等既然已无路可逃,陛下何不亲自比披甲上阵,与敌军战个痛快,日后青史留名,自不是难事。”

    李治直接冲这位仁兄翻了翻白眼,他这句话在李治听来就一个意思,我说皇上,反正咋们也活不了了,干脆英雄一把,跟那些敌军杀他个天翻地覆,日月无光的,以后史书上也会说您是死在了战场上,起码比在逃跑时,被人乱箭射死,或者乱刀砍死的要强。

    户部尚书说完,很快又是一位大臣站出了身,这位老兄默默的解开了自己的腰带,瞅了瞅大明宫的房梁,然后默默的搬来了一把椅子,双手颤抖的将腰带丢到了房梁上,打了一个死扣,看样儿是打算以身殉国。

    这位兄台,五十多岁,干的是礼部尚书,老尚书满脸泪水的瞧着李治道:“陛下,今日都城被破,老臣实在颜去见先帝,愿吊死在这大明宫内,以死明志,若陛下愿意,你我君臣共赴黄泉,绝不当贼军的阶下之囚。”

    李治无语了,我是想让你们帮忙想个办法,怎么除了是劝自己死的,还是劝自己死的,你们就这么看不得我活吗?照这架势,敌军都不用打进皇宫,我估计就得提前被你们给弄死。

    这时兵部尚书站了出来,同样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兵部尚书看着李治道:“陛下,为今之计,我们还是尽快将逃离长安吧,咱们不是还有一千玄甲重骑吗。”

    这位兵部尚书看来不是天天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喝茶水,唠闲嗑,就是走后门上的位,连这点常识都不明白,李治无奈道:“张爱卿,暂且不提城外的敌军会不会设下重围,你觉得在这狭窄的街道里,骑兵能跑的起来吗?更何况是一千多的重骑,要真让玄甲重骑掩护我们,咋们指定都逃不出长安。

    兵部尚书脸一红,赶紧闭嘴了,也就在这时,不远处的厮杀声变得更为激烈,一名御林军士卒,浑身染血,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大明宫内,惊慌失措道:“皇皇上,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宫城被破了,敌军杀进来了。”

    “啊!!”李治一听敌军杀进来了,差不点没从龙椅上滚下来,大殿里的哭嚎声更大了。

    “老天啊,你真要亡了我大唐不成?!”

    “苍天无眼,苍天无眼。”

    “呜呜呜,先帝,老臣对不住您啊,臣去也。”礼部尚书哭嚎一声,立刻把脑袋钻进了自己腰带系成的绳子中,在这之前,礼部尚书望着诸位同僚,说出了倒数第二句话,“诸位同僚,若是不想当阶下之囚,就跟老夫一同上路吧。”

    说完这句话,老尚书又看向了李治,意思很明显,陛下,别寻思了,一块儿走吧,路上还有个照应,可显然,李治还不打算死,所以自动忽略了老尚书的眼神,也可能是他根本没看见。

    听着耳边的哭嚎声,李治彻底没了主意,只能坐在龙椅上,瑟瑟发抖,等着人家来抓他,现在的李治可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跑都没地儿跑。

    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又有四五名官员,默默的解开了自己的腰带,打算以身殉国,值得一提的是,兵部尚书没影了后来才知道,他去找周御史了,至于为什么吗

    恩,因为周御史这会儿已经带着一些投降派,拿着白旗,恭恭敬敬的迎接联军将士入宫,并且十分热情的告诉联军将士,李治在哪儿,大唐的宝库在哪儿,那个宫里好东西多,或者那个妃子长的比较漂亮,这种人应该怎么称呼呢,说好听点,叫做识时务者,说难点听吗汉奸这个词儿倒不错。

    礼部尚书望了望那些打算跟自己一块儿上路的大臣,又看了看跪在地上一个劲儿痛哭的同僚们,最后望了一眼李治,随后,老尚书双目含泪,把脖子伸了进去。

    尚书在现代属于部长级别的大官,而且凡事儿都讲个带头作用,上吊这个事儿也一样,老尚书是抱着必死的信念,刚把脖子伸进去,老尚书和二话不说就把脚下的凳子踹倒,然后就看见他一个人在哪儿手舞足蹈的挣扎着,眼珠子都好冒出来了,跟着他寻死的那几名官员,一看老领导都带头死了,行了,也别废话了,下辈子托个好人家吧。

    可就在这四五个人准备踹凳子时,又是一名御林军将士跑进了大殿,脸上就差写着高兴俩个字儿,只见他连滚带爬的跑到了李治眼前,高兴的话都说不利索了道:“皇上大喜大喜啊。”

    李治这个气啊,大喜?都特么好亡国了,喜你麻痹。

    这名士卒没理会李治那要杀人的眼神,继续自顾自暇道:“皇上,大喜事啊,敌军退了。”

    “退了?”李治噌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不可置信道:“你确定他们都退了?”

    士卒赶紧点头道:“是啊,皇上,他们退了,本来刚刚他们都攻破宫城的大门,先锋军也已经杀到离这里不足十里的位置了,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突然全都撤了,小人在一旁装死那个,奋战的时候,瞧的清清楚楚,现在宫城里连个敌军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听完了士卒的诉说,李治这才想起来,好像就在五分钟前,殿外的厮杀声就没了,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面临崩溃的边缘,所以根本就没注意到。

    第一个报信的士卒来了不久,紧接着又是四五个士卒跑了进来报信,无一例外,全是敌军退出宫城的消息。

    这一下,李信确信,敌军是真的退了,大难不死的大臣们,一个个抱着喜极而泣,嘴里喊着,“老天开眼,”也不知道这群人是咋想的,人家老天爷得罪你们了吗?快完蛋的时候就会骂老天无眼,这会儿人家发善心了,又开始说老天开眼,唉遇见这群王八羔子,老天爷也算够倒霉的了。

    一听敌军退了,上吊那四五个哥们,不慌不忙,把脖子缩了回来,走下了椅子,加入了痛哭小分队的行列,李治也是高兴的留下了泪水,户部侍郎(尚书跑了)跪倒在李治面前,一顿拍马屁道:“吾皇圣明啊,若是没有陛下的领导,我大唐绝不可能战胜敌军。”

    痛哭小分队的成员,立刻开始附和,“是啊是啊,这可多亏了咋们陛下临危不乱,要不然贼军哪能儿撤退啊,都是陛下领导有方。”

    把痛哭小分队成员的话语翻译一下,就是李治赶跑了几十万敌军。

    也不知道这哥们儿出啥力了,坐在龙椅上擎等着人家来抓,好不容易人家曹操他们发了善心,撤兵,这功劳倒全成他李治的了,估计以后史书都得这么写。

    显庆三年,百万雄师围攻长安,危难之时,高宗皇帝挺身而出,大手一挥,百万敌军迫于高宗威武之英姿,连忙败退,我军斩获无数,高宗一人,连杀贼军,兵一千五百六十四人,将两百三十二人,实乃旷世之奇功。

    这他妈就叫史书。

    李治对此微微一笑,毕竟人都是喜欢听好话,喜欢人家吹捧自己,这位兄台不要脸的说了几句,“谬赞谬赞,都是诸位爱卿辅佐有方。”

    正当大家伙庆祝时,一声微弱的呼救声传入了他们的耳中。

    “救救我”老尚书被自己裤腰带勒的是有进气儿,没出气儿,眼瞅着就要不行了,费了大劲才把他人生中最后一句话说了出来。

    老尚书刚刚已经咿咿呀呀的呼救好一会儿了,可大家伙不是忙着哭,就是忙着拍李治马屁,或者称赞一下老天爷眼珠子回来的事情,谁有功夫理他啊。

    还有,你以为他愿意死啊,这不是没法子吗,这会儿看见长安无事,老尚书赶紧就想下来,可他是真下不来了。

    大家伙循着声音的来源望去,这才想起来,还有一个上着吊呢,一群人干净七上八下的把老尚书拽了下来,注意看,是拽的,就是一群人,拽住老尚书的大腿,往下薅(也不知道他们是咋想的)

    总而言之,本来还剩点活气儿的老尚书,彻底被他们折腾的去见阎王爷了。

    等老尚书被“拽”了下来的时候,身上都凉了。

    李治急忙道:“快快快,赶紧救活刘尚书。”

    户部侍郎探了探刘老尚书的鼻息,最后沉痛道:“陛下,老尚书去了(本来是去不了的)

    礼部尚书,刘龙海,成为这场大战中死的最倒霉的一人。

    死因:上吊(不排除竞争对手蓄意谋杀)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百八十八章视如已出

    听到了不久前曹操秦始皇下令全军撤退的消息后,武则天,李绩,包括地上捆着的刘仁轨全都松了一口气。

    尤其是英武公李绩老同志,因为先前受到的惊吓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