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

第452部分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第452部分

小说: 穿越那些年的人和事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朔的提议让刘彻眼前一亮,汉武帝二话不说,一拍桌子,“东方朔说得对,人命关天,朕怎能置冠军侯和那一万将士的生死与不顾,来人,传朕旨意,命陇西守将派遣人手进入河西,查探战况,同时竭力寻找冠军侯和我大汉的一万将士踪迹,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刘彻话音刚落,一位主和派,白发苍苍,已然六十多岁臣子站了出来,手握笏板,望着皇位上的刘彻很是阴阳怪气道:“陛下,七日前您不是已经命令陇西的守将前往河西查探战况了吗?”

    刘彻微微皱眉,“王廷尉,你这是什么意思?”话语落必,刘彻冷笑一声,“说来,你今日不在你的廷尉府处理公务,判决案情,来朕这里凑什么热闹?”

    身为九卿之一的王老廷尉听到刘彻这句话,轻轻的摇了摇头,“若是连大汉都没了,臣的廷尉府,日后还哪有案情判决了?”

    说完,王廷尉挺直了自己的腰板,刚正不阿道:“陛下,今日这个热闹臣凑定了,这趟浑水臣也蹚定了,陛下,老臣恳求您,为了我大汉百姓着想,和匈奴求和吧,若是两方在继续这么大战下去,迟早只会是两败俱伤。”

    “万一我大汉受损过重,惹得百姓苦不堪言,到了那时,大汉境内在爆发起义该如何是好,这祖宗留下的大好河山,难不成就这么眼睁睁的拱手让人?”

    王廷尉说完,主和派的大臣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道:“王大人说的对啊,真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大汉可就危已了。”

    这就是主和派的担忧。

    他们担心,万一大军征讨匈奴不利,还因为这些年的劳师远征,从而导致搞得国内怨声载道,加重百姓的负担,到那时万一在来上几场天灾人祸的话,定是会有人揭竿而起,大汉立刻就会陷入风雨飘摇之地。

    事实上,这些主和派大臣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在刘彻晚年的时候,就曾爆发过农民起义,原因也就是上述那些原因。

    仔细想想,打仗不需要钱吗?国家的钱也还不是从百姓的口袋里拿,文景之治积攒下的财富都化为了军费,国家没钱,只能增加赋税,这不就是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负担,凑巧再来几场天灾人祸,饿死无数人,谁能不起义?

    这些道理刘彻又何尝不知道,所以他无法反驳王廷尉,叹了口气,刘彻只得话锋一转道。

    “王大人,这些事情今日就不做争论,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先搞清楚河西那里的战况,卫青,你说对吗?”话语的最后,刘彻望向了自己的大将军,要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身淡青色侯服的卫青,当即抱拳沉声道:“陛下,臣请命率三千精骑进入河西,查探战况,无论如何,臣都一定会把去病给您带回来!”

    刘彻还没等开口,王廷尉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悠声道:“卫大将军,我们都知道您和冠军侯的关系,我们也知道您是拿他当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可恕老夫直言,你现在带兵进入河西岂不是自投罗网,老夫敢保证,您非但带不回冠军侯,还有可能连你自己也一并留在河西。”

    “再者”王廷尉又是一声长叹,“为了一具尸体,我们犯得上冒如此风险吗?”

    卫青控制不住自己,向王廷尉大声咆哮,“你放屁!去病绝不会死,他一定还活着!”

    王廷尉淡淡的擦了擦自己脸上的唾沫星子,沉稳十足道:“大将军,既然您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老夫就干脆一点好了,你可知河西匈奴有多少人马,你又可知那河西四王是多么的骁勇善战,冠军侯只带了一万兵马,且自从他进入河西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整整一个月,你觉得他还有活下来的机会吗?”

    “只怕冠军侯刚进入河西不久,便是被河西四王率军歼灭了。”王廷尉闭上了自己的眼睛,“陛下,卫大将军,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

    听到这声接受现实,卫青浑身上下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他害怕,他真的很害怕,因为王老廷尉说的几乎都是事实。

    卫青害怕自己的那个外甥就这么过早地战死战场,他害怕大汉就要这么向匈奴人低下头颅。

    卫青的一对虎眼蒙上了一层水雾,咬紧自己的牙关,卫青近乎疯狂般的大声咆哮,“不会的,去病不会有事的,他绝对不会出事!”

    卫青身旁的东方朔急忙拉了拉情绪已然是异常激动的卫青,让他不要再说废话,而皇位之上的刘彻也是痛苦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

    刘彻明白,霍去病恐怕是真的出了意外,他真的再也不能回来了

    朝堂沉默了,只有卫青的那一道道极为不甘痛苦的啜泣之声响起。

    王廷尉见状,和身旁的主和派官员交流了一下眼神,过了半响,王廷尉一个迈步,手握笏板,向着皇位上的刘彻高声道:“陛下,为了大汉,老臣恳请您派遣使者与匈奴和谈,毕竟我大汉已败,冠军侯也已死去,我们没有在和匈奴人继续”

    王廷尉的话还没说完,与两年前一般无二的那道声音猛然自大殿外响起,猛然响彻了整座大汉皇宫!

    “大捷,大捷!”

    那名被霍去病派来向刘彻汇报此行战果的快马终于进入了大汉皇宫,来到了永宁殿外。

    听到这熟悉的大捷二字,殿内的人全都愣住了。

    所有人的心头下意识浮现出了一个疑问。

    哪来的大捷?

    可还没等他们想明白,风尘仆仆,左臂还缠着厚厚白布的汉军将士已然冲入了永宁殿中,向着高位之上正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刘彻,单膝下跪,高声道。

    “骠骑将军麾下屯长,王武,参见陛下,奉骠骑将军令,为陛下带来我军此行战报!”vipyplatform_viplimit_free_tip0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七十六章天下第一将

    “骠骑将军麾下屯长,王武,参见陛下,奉命为陛下带来我军此行战报!”

    看着跪在殿下的这名汉军屯长,听着他口中传出的话语,刘彻很快从惊愕的状态中醒转过来,只见他猛地从皇位上站起,双眸在一刹那瞪到了最大,颤抖的伸出手指向了这名单膝跪地汉军屯长,虚声道:“你你说什么,你是去病麾下的人,他让你给朕送河西之战的战报?这么说,去病还活着,朕的大军也还在?”

    王武扬起自己的脑袋,直视刘彻,不卑不亢,道:“回陛下的话,末将正是随霍将军一同出征河西的将士,现在我军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

    说完,王武从自己甲胄的胸膛中掏出了一份竹简,双手高高举起,“陛下,我军此行征战河西,一切的斩获,霍将军都写在了上面,恭请陛下阅之。”

    直到这名屯长掏出了霍去病亲手写的战报,大殿的群臣中还有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或许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反应,双眸中的愕然仍旧停留再在场每一人的瞳孔中。

    他们不敢相信霍去病居然还能送来战报。

    因为在他们的所有人的潜意识里,霍去病早就死了,他麾下的大军也早就全军覆没了,怎么可能还有战报传来?

    可现在,随着那名屯长手中的战报高高举起,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事实,霍去病没死,而且还很有可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主和派和卫氏集团的臣子们渐渐清醒了过来,双目中的愕然也缓缓消散,同时,所有人不可察觉的松了一口气。

    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只要没全军覆没对大汉而言就是很好的结果了。

    卫氏集团的大臣们松了一口气,这一点情有可原,毕竟霍去病也是卫氏一员,还是一个非常得到刘彻喜爱的将领,他没有战死,且顺利的从河西归来,卫氏集团的大臣们当然是非常高兴,这表明他们卫氏在大汉朝堂上的力量又加重了一分。

    同样,主和派的大臣们也很高兴,他们既高兴霍去病还活着,也高兴一万大军没有全军覆没,毕竟,无论是霍去病战死还是一万大军全军覆没,到头来,损失的也还是他们大汉的军事力量。

    这一点,主和派的大臣们是看的非常清楚的,而且他们只不过是在政策上发生了分歧,从而导致争吵,还远远没有到,比如说明朝之时出现的党政,非要致对方成员与死地的程度。

    不过虽然霍去病的横空归来给了满朝文武一个不小的震撼,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所有大臣,包括卫青,东方朔和刘彻的心中都认为,霍去病此行并没有取到什么太大的战果,充其量也就是堪堪完成了任务而已,说不定还折损了不少的兵马,不然他也不可能一个月音讯全无啊。

    而且搞不好,连任务都没完成,刚进入河西就遭遇了匈奴主力,然后在河西兜兜转转,这才好不容易逃了回来。

    得知霍去病还活着,刘彻重重的松了一口气,眉眼间爬上了一抹如释重负,跟他一样表情的就是卫青了。

    刘彻嘴角浮现出了笑意,心中暗暗道,“不管此战去病有没有成功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不管此战霍去病折损了多少人马,只要他还活着就好,这一次,也是自己太心狠了,竟然让他孤军深入河西,不过这个孩子不错,没有让他失望,终究是活着归来了,很好,这样朕以后还可以继续培养你。”

    刘彻潜意识里还是认为霍去病属于无功而返,怎么说呢应该说刘彻太不了解霍去病,或许是说他的想象力太匮乏,对霍去病的信心也不是那么的大。

    可刘彻啊,现在的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你的妻子卫子夫被称为拥有史上最强嫁妆的女人,你或许还觉得霍去病日后如果好好培养的话,大概是第二个卫青,你却从未想过现在的他早已超越了他的舅舅,成为了大汉第一将。

    刘彻,知道吗,霍去病,这个少年郎,这个一腔热血,愿意为大汉奉献出自己生命的男人,从来都是奇迹的代言人。

    皇位上,知晓霍去病安然无恙归来,刘彻松了一口气,重新坐了下去,满脸笑意的伸手指了指那名还单膝跪地,双手高举战报的屯长,轻声道:“去病此行可完成了朕交代的任务?你们还剩多少兵马?”

    王武头也不抬,只是将双手高举的战报又向上抬高了几分,道:“陛下一看战报便可知晓!”

    刘彻有些不喜的蹙起了自己的眉头,显然是因为王武的这句话。

    当下,刘彻摆了摆手道:“那你就呈上来吧,奥不,东方朔,你当众念出来,正好也让诸位大人听听,至少我大汉在匈奴人的面前,还没有沦落到需要主动求和吧?”

    主和派的大臣们闻言皱了皱眉,随后所有人相互交头接耳小声的谈论了几句,即便刘彻如此敲打他们,他们还是不愿意放弃和谈。

    对于霍去病的战报呵,损兵折将,堪堪逃了回来而已,有什么好值得吹嘘的,不管怎么样,大汉都不能在和匈奴继续打下去了,和平才是王道!

    主和派的大臣们心中全都暗暗下定了决心,待东方朔念完了霍去病的战报后,他们还要继续向刘彻誓施压,同时拿霍去病战报里的东西大做文章,让刘彻在霍去病那巨大的损失面前,看清汉匈两方的差距!

    听到刘彻让自己宣读霍去病河西之战的战报,东方朔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望着那名汉军屯长手中高举的战报,东方朔的心情竟然不由自主的激动了起来。

    别人一开始或许没听见这个屯长喊得是什么,但他却听得清清楚楚。

    “大捷!”

    如果自己没猜错的话,冠军侯此行定然有所斩获!

    东方朔向皇位上的刘彻拱手弯腰道:“臣东方朔遵旨。”

    话语落下,东方朔一步步来到了那名汉军屯长的身旁,大手一伸,攥紧了汉军屯长手中的竹简。

    很快,竹简在东方朔的手中缓缓展开,一排一排密密麻麻用小篆写的文字映入了东方朔的眼帘。

    两年前的那一幕再次重演。

    东方朔在看到战报的第一眼,双手便不可控制的抖动了起来,竹简竟从他的掌中滑落,掉在了脚边

    与此同时,东方朔愣愣的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口中喘着粗气,显然是在平复他那激动的心情。

    这一刻,东方朔的心中不断地在重复一句话。

    我没有看错吗,我真的没有看错吗!

    瞧着东方朔那怪异的举动所有人都怔住了,不解的望着他,奇怪他这是怎么了,难不成是损失太过惨重,只有霍去病一人逃了回来?

    嗯,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过了半响,东方朔弯下腰肢,双手颤抖的捡起了自己脚边的竹简,他的呼吸加重,那对细小的眼睛更是在此刻睁到了最大。

    很快,摊开的竹简又出现在了他的眼中。

    双手死死的握紧竹简两边,东方朔屏气凝神,双眸如炬般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

    在这短短的几十秒里,东方朔的额头不经意间蒙上了一层冷汗,喉咙中也不断传出咽唾沫的声音。

    很快,东方朔看完了,可他握着竹简的双手却不住的颤抖,冷汗早已打湿了他后背的衣襟。

    看完了霍去病的战报,东方朔先是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惊愕震撼之气,下一秒,东方朔整个人的神情变得怪异开来。

    脸上的表情似乎是想笑,又有点想哭,大概是被吓得,尤其是当他把目光投向那些主和派的官员身上时,傻子都能看清他眼神中的那抹怜悯。

    众臣包括刘彻都看清了东方朔这番怪异的神色,可他们想不明白,东方朔为什么会露出这样一幅表情,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在众臣的注视之下,东方朔开口了,缓缓道出了这份足以撼动天下,让世人为之惊愕不已的战报。

    “末将骠骑将军霍去病启奏陛下,一月前末将奉命率军一万进入河西,与匈奴蛮敌征战,此战,末将由兰州以西渡过黄河,过乌亭逆水,进入河西,沿乌鞘岭以北的草地行军,六日内,末将长途奔袭,率军转战五国,“逾乌盭,讨脩濮,涉狐奴”,拒战者诛之,归附者赦之,斩首过万,俘虏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